查看原文
其他

奋斗的青春最美丨探访大山里的新一代“溜索法官”

“找一个寒冷的地方,冰封所有爱恨。”“归去冰雪路,一任尘嚣妒。”这是今年冬天,刘邓在朋友圈写下的句子。


刘邓不是诗人,而是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的一名基层法官。一年多以前,他被调往第三人民法庭,后被任命为法庭负责人。法庭位于奉节县兴隆镇,海拔1300多米,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冰雪霜冻天气,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最高法庭”。



全文字数丨2636

阅读时间丨6分钟



从重庆主城区出发,记者乘坐高铁再换乘汽车辗转三个多小时,来到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奉节县。道路两旁,“天地诗心·归来三峡”的广告牌格外醒目,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出项目《归来三峡》正在奉节白帝城火热上演。


刘邓爱看书也爱写诗,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这或许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刘邓出生在奉节本地,饮着长江水长大。奉节被称为“中华诗城”,诗词文化底蕴深厚,李白、杜甫、刘禹锡等诗人在这里留下大量传世名篇。

刘邓朋友圈截图


从奉节县城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到达兴隆镇。


法庭是四合院式的建筑,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法庭干警日常办公和食宿都在这个院子里。这里就是网红“溜索法官”群体诞生的地方。


第三人民法庭荣誉室


位于法庭二楼的一个小小的荣誉室,记录了法庭光辉的历史。去年年底,“溜索法官”被中央政法委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



新一代“溜索法官”接棒

2018年,刘邓和另外几名同事被安排到第三法庭工作,组建了新的团队:一名员额法官,两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一名法警。除了法官刘邓是80后,其他五名干警均为90后。


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晏宇涛和龙辉两位法官助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如何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法庭唯一的80后“前辈”,刘邓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两位助理的导师。为此,他为年轻的小伙伴量身定做了《法官助理工作指引》,并对他们的业务进行一对一专项指导。同时,每周还要召集大家集中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优劣得失。


法庭干警在巡回办案途中


“我们这里就像一个新手训练营,大家刚来的时候不太了解农村风土人情,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融入基层工作。”刘邓向记者介绍说。


作为法庭的新兵,让晏宇涛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去年冬天,外出办案的路上大雪纷飞,他们遇到一个冰冻的湖。对于一个南方人而言,从未看到过湖水结冰的晏宇涛非常兴奋。可是正当他刚踏上湖面,脚却掉进了冰窟窿。所幸湖水不深,有惊无险。“可能是我体重太重了!”晏宇涛自嘲说。另外一件是和法警去村里送达。由于不熟悉路况,加上没有门牌号,他们折腾了一个下午,“问了N次路”,还是没找到当事人,回到法庭已是晚上。


晏宇涛告诉记者,到法庭报到之前,他特意去网上搜了搜“溜索法官”的事迹,对于法庭艰苦的工作环境,他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他不怕吃苦,怕的是不能把法言法语转化为老百姓熟悉的语言,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冬季大雪封山 法庭干警进山巡回办案(资料图)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第三人民法庭位于大巴山深处,法庭辖区内山大坡陡,谷深路遥,管辖兴隆、长安、龙桥、太和、云雾等5个乡镇,幅员面积950平方公里,群众10多万人。从家长里短的婚姻家庭纠纷,到较为复杂的土地纠纷等,小法庭的案件里折射的是社会大民生。


一路上,记者在想,法官们还需要溜索吗?


“我们几个都没坐过溜索,以后也基本不会溜了!”刘邓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实施,大山里的很多老百姓搬出了交通不便的地区,而以前只能溜索过河的地方,一座座新桥也正拔地而起。


“溜索也许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司法为民永远在路上。”刘邓说,变的是人员,不变的是初心。作为“溜索法官2.0版”,不仅需要传承“根植基层、心系群众、不畏艰辛”的精神,更需要创新。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人民法庭大有可为。


 每一次巡回法庭都是一次生动的普法


去年8月,长安乡张女士的丈夫在外务工时,意外工亡。因张女士识字不多,赔偿事宜便交给她丈夫的兄弟在处理,赔偿款也打到了他的卡上。


后来,张女士和公婆之间关系恶化,于是便要求公婆将这笔钱进行分配。然而,公婆不仅拒绝了张女士的请求,还拒不承认有这笔钱。


无奈之下,张女士找到村社调解。但是,张女士没有参与赔偿事宜的协商,对赔偿金的情况知之甚少,村里的调解人员觉得非常棘手,便通过远程视频向刘邓求助。


在远程视频调解室里,刘邓和同事一边通过视频看证据,一边听取双方各自的讲述,有了大致的判断。在视频中,他将案件中的利害关系、涉及的法律问题详细告知了当事双方,并提出了适度的建议。经过多次调解,终于张女士拿到了应得的赔偿款,这场纠纷也就顺利化解。


刘邓在庭审中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刘邓表示,受制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等诸多因素,大山里群众诉讼难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法庭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办案中,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通过开通易诉平台、建立远程视频调解室、开通微信服务号等形式,解决山区群众诉讼难问题。



推进诉源治理服务乡村振兴

在农村,与农民打交道最多的司法机关是人民法庭。


“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通过和法庭的紧密联系沟通,大量矛盾纠纷均被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兴隆镇综治办主任段炼告诉记者。


刘邓介绍,法庭专门建立了微信工作群,辖区乡镇村社的人民调解员、综治干部等都进了群。这样一来,法官可以直接在群里指导化解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员、综治干部等在案件调解中遇到的问题可及时与法官沟通联系,法官随时提供法律适用参考意见或适时参与电话调解。


不仅线上,在线下法庭每年也会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综治干部等开展培训,采取案例汇编、个案评析、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升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实务能力。


兴隆镇综治办主任段炼接受记者采访


重庆某公司流转了兴隆镇300多户农户千亩土地,用于种植红豆杉。2018年底,因效益差,公司无力支付租金。由于合同期限未到,农户拿不到钱,也不愿意收回土地,导致双方发生了经济纠纷。


农户们将此事反映到调委会。调委会向第三人民法庭求助,要求其提前介入调解。刘邓了解到该情况后,与法庭同事一起,进行了诉前调解。经过半个月的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刘邓介绍,在乡村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集约化农业产业等项目实施中,他们采取派员指导、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规避法律风险。


针对事实清楚、矛盾较小的纠纷,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做好证据固定、诉前调解等工作,法庭侧重通过法律咨询、司法确认等方式予以协助。针对事实清楚、矛盾较大的纠纷,推行“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采用书面形式记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过程中双方没有争议的事实,以此为基础引导当事人自主选择纠纷解决渠道和方式,促进当事人依法、理性的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针对事实争议大、矛盾激烈的纠纷,调解不成及时导入诉讼程序依法裁判,提升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


据统计,2018年以来,第三人民法庭受理案件807件,结案766件,结案率94.92%,当事人自愿选择以调解、撤诉方式化解涉诉纠纷374件。召开集中培训会5 次,培训人民调解员150余人(次),指导协助人民调解组织化解诉外矛盾纠纷300余件,其中妥善化解涉及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疑难复杂诉外矛盾纠纷近60余件。








文字:陈小康、吴辉

摄影:吴辉、崔力

视频来源:新华网

编辑:郎开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