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科技,线上+线下,只为让你打官司更容易!

导读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6月12日在江西南昌开幕,会议聚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以《传统与科技并重 线上与线下融合——让人民群众在务实创新的诉讼服务中享有更多获得感》为题汇报了重庆法院开展诉讼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情况。



重庆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部署要求,结合重庆市情特点,融合运用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和现代科技创新成果,扎实推进新时代诉讼服务和多元化解工作。在法官人均结案近300件,“人案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实现了审判质效和队伍满意度、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



在“智能精准”上求突破,让群众诉讼由“难”变“易”

坚持把诉权保障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人工+智能”的诉讼服务方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让群众诉讼由“难”变“易”。



一是围绕“一网通办”,整合网上诉讼服务功能。开通“易诉”平台和“重庆易法院”手机APP,将线上服务功能增至100余项。凭借一部手机,登录一个系统,即可“通办”全市法院各项诉讼事务。自2018年7月全面推开以来,重庆法院网上立案已占同期民事一审收案的33.2%。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成立五个月收案破万,83%通过网上立案。




二是立足“一站服务”,扩展线下诉讼服务空间。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全市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跨域诉讼服务系统。当事人既可异地申请立案,也可就近到法院跨域办理诉讼事务、远程视频庭审。当事人提交的网上立案中,20%以上属于异地立案。





三是坚持“一体覆盖”,打造乡村诉讼服务体系。关注乡土司法需求惯性,在山高路陡、水深路远的边远地区,深耕十年,持续打造“庭、站、点、员”四位一体、覆盖全市乡镇村组的乡村诉讼服务体系。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依托便民诉讼网络,开展巡回审理、就地办案15.5万余件。



在“诉源治理”上下功夫,让纠纷总量由“多”变“少”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着力构建以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为平台的一站式解纷机制,让意思自治与规则之治、良法善治有机融合,化解“人案矛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2019年,全市近18%的基层法院收案出现下降。



一是全面建立“驻院调解工作室”。主动为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构进驻法院提供平台。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分流化解率达18%。通过诉调对接,妥善化解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3900余件关联纠纷,促成百年重钢涅槃重生,扭亏为盈,无一人申诉上访。



二是倾力打造纠纷“易解”平台。联通网上办案系统,对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平台、“巴渝和事佬”在线平台。在线调解案件已占委派委托调解案件的50%以上,同步数据居全国前列。



三是组建“速裁+调解”审判团队。研发繁简分流系统和类案智审平台,通过委派委托调解分流化解矛盾,通过调解速裁快速审理简易案件。在全市基层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中,82%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其中37%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65%的案件通过调解撤诉方式结案。


在“权益保障”上见实效,让权益实现由“慢”变“快”

着力解决制约胜诉权益实现的“瓶颈”问题,全面建立民事财产保全中心,对财产保全实行“审查、裁定、执行、复议”一体化办理。自2016年6月以来,共办理民事财产保全案件14万余件,同比增长62%;保全金额1900多亿元,有效减少“执行不能”。



一是坚持主动引导。深入宣传财产保全制度,充分释明财产保全申请条件,引导当事人按规定提供财产线索和保全担保。与保险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财产保险引入保全担保,推行保险担保在线验真,提高保全担保安全性。



二是着力优化流程。研发财产保全案件管理系统,从保全启动、分案审批、担保验真,到保全实施,各节点无缝衔接、全程留痕。健全法院之间,以及法院与工商、国土、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机制,提高保全效率。诉讼保全基本实现区县内2日、区县外3日、市外7日内完成,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5日。



三是力促案结事了。依法灵活采取保全措施,积极促成当事人和解。经保全的诉讼案件,审判周期缩短约10日。



下一步,重庆法院将按照本次会议的部署,推动诉讼服务和多元化解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奋力谱写新时代司法为民新篇章。






来源:市高法院立案一庭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