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心接力 沉默女孩有了笑容

沙坪坝法院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2021-04-25

“阿姨好!”2019年5月28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镇土主社区的会议室里,9岁的小雨(化名)走到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专委杨飞雪身边坐下。


看到小雨主动亲近自己,杨飞雪十分欣慰,询问她在学校情况如何,一抹微笑洋溢在女孩的嘴角:“我交到了许多朋友。”


几句简单的对话,让杨飞雪很是动容:“认识这个孩子快两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笑!”




被忽视的沉默女孩


杨飞雪第一次看到小雨,是在2017年12月22日,那时小雨才7岁。身为审判长的杨飞雪,来到沙坪坝区学林社区巡回审理一起离婚案件,小雨的父母是案件当事人。


攥着爷爷的手,躲在爷爷身后,被拖拽着进入会议室,小雨眼神飘忽、局促不安。看到坐在原告席位的妈妈,她的眼睛亮了起来但随即黯然,又躲回了爷爷身后。


鉴于案件的隐私性,合议庭宣布不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小雨被带离了会议室。


 “法官,我们坚决要求离婚。”


“我们不同意离婚,我们要求女方回家照顾孩子。”


“如果离婚了,孩子没有妈妈,会更加可怜。”


    ……


庭审结束后,原、被告及家属亲友涌进了会议室,小雨也被带了进来。大人们声嘶力竭地表达着各自的诉求,争吵声充斥着整个法庭,一浪高过一浪。每个人都拿小雨说事,却无人真正顾及她的感受,那个缩在角落里满脸无助和恐惧的女孩,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却不敢靠近任何一个亲人。


杨飞雪尝试着与小雨沟通,但女孩只是用一双清澈的眼睛沉默地望着法官。


事后,杨飞雪从小雨所在的学林社区书记阳军处了解到,小雨偶尔会来参加社区的“四点半课堂”,上课时有大学生志愿者对小雨等孩子进行作业辅导、阅读绘本,但小雨几乎不说话,常常一个人躲在远处看着,7岁的孩子却只会写几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


“这个孩子家庭情况特殊,本身又患有残疾,急需得到帮助和关怀。”阳军说。


小雨和爷爷



 “不能一判了之”


因该起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抚养问题,故在审理阶段,沙坪坝区法院按照该院《关于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家事案件调查程序,充分摸清了案件基本情况。


小雨,患智力二级残疾,与父母和爷爷同住。小雨妈妈患智力二级残疾,不能单独工作。小雨爸爸四级肢体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活,现做保安工作,日休夜作。小雨爷爷七十多岁且右眼失明,负担着家里的大部分劳作和家务。小雨与妈妈和爷爷感情较好,但爸爸形同 “隐身人”,对小雨的照顾只能维持在基本的生活层面。


在学校,小雨听不懂课程,也不参加任何考试,没有朋友;在社区,她没有同龄的伙伴,只能独自或与学龄前儿童玩耍。总之,调查发现小雨并不缺物质支持,但缺乏最基本的家庭亲情、学校教育和社会关爱。


就案件本身来说,法院依法判决并不复杂,但是小雨的状况却深深地揪着法官的心,这个本该享受美好童年的女孩,却如此的孤独、沉默、胆小,被隔离在正常生活之外。她能否顺利长大成人,能否正常融入社会,能否学会自食其力?爷爷年事已高、体力大不如前,这个家庭将何去何从……


这些问题如大山一样压在法官们的心头:“我们只能就事论事、就案论案,判决了事?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杨飞雪给出了答案:“不能一判了之!我们的职能是审判,但在家事和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中发现了需要救助的家庭,尤其是小雨这样的孩子,法官就应该延伸审判服务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社会力量,把关心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心理辅导老师教小雨写字



众人拾柴 爱心接力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承办法官们分工协作,走访社区和街道,联系民政、妇联、学校等单位,协调专业机构和公益团体,串联社会各项社会资源,织起爱心帮扶网络。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救助小雨的“爱心接力”工作终于落到了实处:沙坪坝区法院牵头协调,区慈善总会和土主镇政府街道商会提供资金支持,重庆师范大学提供心理辅导人员支持,陈家桥街道学林社区提供心理辅导及知识辅导场地支持,大学城第一小学校提供心理辅助设备及场地支持……


通过调查,法官们发现:小雨和她的家庭并不缺乏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是缺乏对小雨的智力发育、社会融入、交流障碍等方面进行的精准救助。


根据心理咨询专家的建议,经与学校、社区等机构协商修改,沙坪坝区法院制定了详细的心理辅导计划:从2018年3月28日起,每周三由固定的心理咨询师王涵在大学城第一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对小雨进行心理测评,并将咨询目标、咨询方法、咨询情况、效果评估等详细记录在表,每季度作出《心理咨询小结》;每周五,学林社区“四点半课堂”对小雨及其他孩子进行团体辅导和知识传授,帮助小雨学习文化知识,引导她与周围人员进行互动和交流。


从第一次心理咨询至今,小雨从基本不认识字、注意力涣散、表达能力欠缺,到如今可以做简单的数学运算,也交了新朋友,与人相处时可以微笑地回应,不再躲在老师或家长的背后。


而沙坪坝区法院对小雨的关心和救助仍在继续,这个原本被忽视的沉默女孩,正在朝着实现独立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景迈进。


各方帮扶人员交接工作


精准救助困境儿童


作为全市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沙坪坝区法院不断致力于完善家事审判的延伸服务,整合社会力量精准救助像小雨这样的困境儿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沙坪坝区法院除了设置圆桌审判法庭、心理辅导室等硬件设施,还设计了家事案件调查模板,建立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此外,在长期的家事案件审理方式的探索过程中,沙坪坝区法院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未成年人救助机制”,搭建起包含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等联合救助帮扶平台。


“我们对孩子们的帮助不是‘给钱就了事’。”杨飞雪告诉记者,沙坪坝区法院对困境儿童的精准救助不仅仅止步于一个书包、一本书籍、几件漂亮的衣服,或者是救助金,更多的是根据儿童的实际需要开展救助,在特殊帮教、心理援助和家庭共建上下功夫。


此外,在救助上也精细划分为“四步法”:法官上门调查走访,通过社区、邻居了解基本情况;专业人士访视、诊断,确定救助方向;法官整合资源,确定个性化精准救助方案;法官与社会干部定期跟踪回访,发现问题立即纠正,防止过度帮扶或帮扶不够等问题。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刘 洋   税安礼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