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这就是大V眼中的中国法院!

陈丽英 等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2021-04-25

    “真是太远了!”


高铁、汽车,再高铁、汽车,8月13日至14日,来自新浪微博的大V@法山叔 @田浩Ty @毕导THU 与@央视新闻 @环球时报 的记者,参加由@最高人民法院 联合新浪微博主办的“带着国徽去审判——超级大V法院行活动”


在两天时间内,他们奔波千余公里,穿行在重庆的大山大城之间,体验这方热土上的司法状态。


“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带着国徽去审判


重庆奉节,位于三峡要地,山高水急。


从奉节县城出发,大概一个半小时到达兴隆镇,盘山公路沿着弯弯曲曲的九盘河,从河谷中穿行而过。由于水流湍急,两岸山势陡峭,为了方便过河,村民们曾经在河上架起了大大小小十余座溜索。


几年前,几位年轻小伙抱着国徽坐着溜索过河的照片被发到了网上,他们从此“蹿红”,并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溜索法官”



几年后,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盘山公路修进了深山,大大小小的溜索也拆得差不多了。“今天要带大家去体验的,是九盘河上的最后一条溜索,大家来的很及时,再晚来一段时间,可能这条溜索也要被拆除了。”原“溜索法官”团队成员、奉节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王威介绍说。


“我会不会掉下去?”坐上简易木板,紧紧抓住两端的绳子,微博大V们的第一次溜索体验开始了。“今天天气好,水流比较平稳,大家不用担心。”王威一边熟练地拉动绳索,一边宽慰着大家,“如果遇上雨季,暴雨涨水后,九盘河就没有这么平静了,可以用波涛汹涌来形容。”








王威说,有的同事第一次上溜索时,脚发颤、手冒汗,根本不敢往下看,但要去河对岸办案或者普法,就必须乘坐溜索过河,时间久了,大家都能吊着溜索淡定过河了。


“这个发明真是朴实又天才!看着索道下的水流甚至有点浪漫,基层的法官们辛苦又可爱!”从溜索上下来,微博大V@毕导THU 难掩激动之情。


现在,虽然“溜索”这种方式已经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法官们前往深山开庭的脚步却从未停下。


从九盘河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再走二十分钟山路,大V们一行又跟着法官们来到了奉节县太和土家族乡石盘村,旁听了奉节县人民法院第三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的一起案件。


这是一起离婚诉讼,原告有四级伤残,因被告多次嫌弃她并有殴打行为,向法庭起诉离婚。


法官们背着巡回审判包来到了这里,审判开始前,他们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国徽,挂在了当事人家斑驳的外墙上。庄严的国徽下,整个庭审按照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没想到能看到这么真实的庭审。”微博大V@法山叔说,“真实到你能看到男方当事人在面对对自己不利的问题的时候,会紧张局促地不停抠自己大腿。”


庭审结束后,法官没有当庭宣判,大V们和法官们从这个案子聊到了日常工作。这个法庭是典型的边远高山法庭,辖区面积9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


干警却只有7个人,除负责人是80后之外,剩下的都是90后,“7个年轻人管理近万分之一的国土上的纠纷,确实不容易。”同行的记者感慨道。


对此感慨更深的是同为法律人的@法山叔,他在微博中写道:

“今天看着这个简陋但严肃的法庭,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法治的力量。你看,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依然有法律人为了定分止争、为了消弭矛盾,工作着。即使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也依旧有人,愿意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曾经做过边防战士的微博大V@田浩Ty的感受则更直接:

“这些90后背着国徽和设备,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到你家里临时设置一个法庭,保证把公平正义送到你家里。你还想要啥?”


“以其人之盗还治其人之身”——长江边有片司法保护示范林


重庆万州区大周镇铺垭村,坐落在长江边。库区水位半年为期的周期性涨落,让长江两岸形成了30米高差的消落带。铺垭村也不例外,沿江两岸常年寸草不生、一片荒芜。


14日上午,从奉节出发,大V们来到了铺垭村,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片不一样的景象,江边多了一片整齐的树林,形成一道防止水土流失的绿色屏障。



原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为试点,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成立了三峡库区唯一的环境资源审判庭,集中办理渝东北9个区县环境保护案件,探索“以补代罚”的生态司法修复机制。他们在长江边建起了一片长江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栽种的树木是中山杉,在水淹和干旱环境下都能较好存活,很适合消落带的绿化保护。



“这片林并不是样子工程,种下去了,我们就要让它起到生态屏障和司法教育的作用。”万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周锦海介绍说,“我们注重在审判过程中教育、倡导破坏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人自愿认捐生态修复费,滥伐、盗伐林木的,按‘伐一补十’种植树木。”


@田浩Ty将“伐一补十”这种“以补代罚”的方式笑称为“以其人之盗还治其人之身”,这种方式的效果也确实显而易见,实施以来,万州破坏生态环境类犯罪显著下降,尤其是非法捕捞、滥伐林木等直接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犯罪减少了近四成。


“一键操作人脸识别”——全新法院引人入胜


2018年12月24日,重庆两江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



成立以来,重庆两江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积极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涉国际知名和重庆本土特色品牌知识产权案件6000余件,营造和激励了保护创新的良好法治环境。14日下午,大V们一行来到了这里。



法院的立案大厅窗明几净,静静地立在一旁的自助一体机能实现跨域自助立案,也能一键计算诉讼服务费,旁边的电子导诉屏能通过人脸识别一键查询案件情况。来自@央视新闻的记者体验了人脸识别功能,只需站在电子导诉屏前选择人脸识别,当事人在两江新区法院的所有案件情况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再点击相关详情,甚至会出现动画小人引导如何去往法庭。


“恍若隔世”,是@法山叔走进两江新区法院的第一印象。昨天还在奉节的大山里跟着法官们跋山涉水去审案,今天,大V们又坐在两江新区法院全新的法庭里旁听了一起庭审。



在这场庭审中,案件的案情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吸引大V们目光的是拥有自然语言识别、图像智能分析、语音文字转换等先进技术的科技法庭。


“在奉节,国徽是挂在斑驳的墙上,而在市里,法庭宽敞肃穆,设备方便智能,国徽在每个人的头顶上闪闪发光。”


@法山叔感慨万千。


从重庆到奉节,两天的法院之行辛苦而充实,大V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就像@法山叔说的那样:“巡回法庭里,是中国的法治,自贸区法院里,也是中国的法治。欣喜的是,法的精神一直都在,国徽在的地方,法律就在。”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文字:陈丽英 视频:程国维 摄影:吴辉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