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凡人生•法治印记丨深山里的“铁脚板”


平凡中见伟大

巫溪,重庆最偏远的区县之一。下堡人民法庭所管辖的区域,是巫溪最偏远的地区。身为下堡法庭的一名法官,廖子怀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穿梭于崎岖山路,在幅员面积780多平方公里,拥有5万多人口的深山里坚守了24年。


他几乎踏遍了辖区内的每一个村落,走过了近5万公里的山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他创新性推出了“巡回法庭”“假日法庭”“速裁法庭”,背着巡回审判包,在山里一呆就是20多天,只为帮村民处理好纠纷。


他办理案件总是“一锤锣”,常常一坐就是8个小时,因为他知道,村民来一趟不容易,案件越早审理完越好。


他借鉴“枫桥经验”,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力争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做到矛盾不上交。


他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虽然没办过多少大案、要案,但对“公正”二字,无愧于心。


他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但在他看来,人生最大的肯定和认可,还是见面时乡亲们一声亲热地招呼:“老廖到屋坐!”


平凡中见伟大,点滴中显精神。廖子怀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谱写了一曲基层法院人扎根在基层,建功在基层,服务在基层的赞歌。




深山里的“铁脚板”

——记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法院下堡人民法庭庭长廖子怀


1995年,廖子怀主动申请从巫溪县西宁区公所调入下堡法庭工作,这一干,就是24年。针对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打官司难的问题,他先后创新性推出了“巡回法庭”“假日法庭”“速裁法庭”,把司法服务送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把纠纷解决在基层。他办理的3500余件案件,件件案结事了。把工作做精,让人民满意,是他终身的法治理想。廖子怀和同事去巡回办案。廖子怀翻山越岭去现场勘查。廖子怀到当事人家中调解。


狭小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卷宗和书本,门口还有工人用机器叮叮当当地施工,上午刚刚审结完3起案件的老廖正在忙碌地整理资料。


“我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要讲,就是平时帮老百姓解决一下问题而已,这都是分内的事情。”面对记者的采访,老廖有些局促地说。


在办公室一个书柜的最顶端,一摞红色的证书和奖状映入眼帘,那是老廖在这里扎根24年所收获的荣誉。老廖是乡民和同事给他的亲切称呼,他就是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法院下堡人民法庭庭长廖子怀。



“铁脚板”

扎根深山24年

“哎呀,我们这儿难走得很,上山下山坐车都要四五个小时,有时候遇到堵车,一天就在山上不要想下来了。”巫溪法院的驾驶员李志宏一边开着车前往下堡法庭一边感慨。


下堡法庭辖大河、下堡、土城等5个乡镇、3个街道社区、59个行政村,5万多人口,幅员面积780多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00多公里,海拔落差2000多米。


偏远的村子距法庭单程就有七八十公里,法官们进村办案除坐车外,一般还要走数小时山路。


“你看你,哪像个干部嘛,出门一双解放鞋,回来一身泥巴灰。”每次进山办案回来,廖子怀都会被妻子调侃。


1995年,廖子怀主动申请从西宁区公所调入下堡法庭工作。曾有人问:“你放弃当领导,跑去法院工作,还得从书记员做起,值不值得?”廖子怀说:“只要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值得。我想当好一名法官,为公平正义尽一份力量,这就是我的理想。”


24年来,廖子怀几乎踏遍了辖区内的每一个角落,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田坎、院坝、工地、村学校、村办公室……这些地方都是廖子怀的“法庭”。他走过了近5万公里的山路,走坏了40多双解放鞋,审结了3500多件案件,没有一件改判或发回重审,案件调解率高达90%以上。


“你说多大的事儿也没有,就是财产纠纷、打架斗殴、夫妻离婚这些小事,但是在我们这儿审起来真的太不容易了。”听起来简单的案件,廖子怀审理起来却困难重重。


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有的老人走不动路也坐不了车,加上有些当事人情绪激动,屡次拒绝出庭,廖子怀背上巡回法庭的工具在山上一呆就是好几天。


有一年,天元等乡镇有多起民事纠纷相继起诉,由于离法庭较远,当事人到庭困难,廖子怀决定进行巡回审理,没想到这一巡回就是22天。那些天,廖子怀和同事吃住在农家、旅店,白天传唤当事人开庭审案,晚上撰写法律文书,饿了就吃方便面,一并化解了30多起民事纠纷,其中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积怨已达10年之久。


“我们这儿民风的特色可以说是又淳朴,又彪悍。”廖子怀说。农村里民风淳朴,老百姓热情大方。但同时,因为村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给法院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我经常跟他们讲,你要搞清楚是你们两个有矛盾,我是来帮你们调解矛盾的,不是帮哪个说话的。”廖子怀无奈地说,因为村民无法正视矛盾问题,不理解法院的工作,他经常被当成“帮凶”。


原告夏某和被告钟某的离婚官司,钟某几次三番拒绝出庭,无奈之下,廖子怀只能走十多里山路到钟某家巡回审判。


刚到钟某家中,就被其家人质问:“他们(原告)给你们拿了多少钱哦?你们还把法院搞到我家里来了。那么高的山,不嫌累啊?”说完还拿起农具要赶他们走。


说起这个故事,廖子怀哭笑不得,矛盾被转移到自己身上是常有的事情。“在农村工作,比在城市工作要付出更大的耐心。村民们听不进去大道理,直接讲法律条款是没有用的,要想让他们服气,唯一的诀窍就是耐心帮他们打开‘心结’。”廖子怀说。



 “一锤锣”

守护一方百姓

“子怀,你在哪里,能不能早点回来?”2011年3月5日,廖子怀在下堡法庭刚要开庭审理一名福建商人的经济纠纷案,突然妻子打来电话。


“怎么了?”电话那头的妻子言语间有些异常,廖子怀连忙问。


“爸爸他惦记着你。”妻子犹豫了一阵子才回答。


原来是父亲突发脑溢血,病情危重,老人在病床上一直念叨着儿子的名字,要他马上回去。但是廖子怀想到当事人从福建到巫溪,大老远过来不容易,如果再跑一趟要开支上千元。


“你跟爸爸说,我手上案子就剩下扫尾的事了。”廖子怀知道,父亲最怕耽误的就是他的工作。


“子怀回来了吗?”老父亲时而昏迷、时而清醒。


当廖子怀赶回家时,父亲已经完全昏迷,当晚便离开了人世。他跪在父亲面前,紧握父亲的手,失声痛哭:“爸,我回来了!”


父亲下葬后的第二天,廖子怀又身着法官服,出现在审判席上。


其实,廖子怀坚持一口气将一个案件审完并不是个例。下堡镇都知道廖子怀审案有个“一锤锣”的原则:一个案子,从上午开庭到傍晚结束,不间断审案,常常一坐就是8个小时。


“我们这儿山高坡陡的,老百姓上来一趟本来就不容易,拖得太久他们回去都晚上了,审不完还得住一晚上,他们就更加觉得划不来了。”为了让老百姓省时省力,廖子怀常常一整天连续开庭,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因此落下了严重的胃病。



“老黄牛”

风里来雨里去

24年来,廖子怀走村串户调处纠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群众眼里,廖法官就是最贴心的人。


下堡法庭受理的案件大多数是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矛盾,但每个案件往往关系着几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和睦相处,一旦处理不慎很容易造成更大的矛盾。廖子怀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深知调解好这些案件的重要性,总是从人情和法理不同层面入手,想方设法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有一次,办理一件离婚案件,原、被告双方矛盾十分尖锐,因原告行事太过张扬,把被告逼急了,被告扬言:“老子要杀了你全家!大不了去坐牢抵命!”加之当事人的个别亲友法律意识淡薄,推波助澜,一场恶性事件一触即发。


得知情况后,廖子怀立刻组织法庭干警驱车赶往原、被告住所地。乡村的土路坡陡弯急,40多里的山路走了将近1个小时。当看到原告因为被告的过激行为惊慌失措时,廖子怀厉声大喊:“大家静一静,听我讲几句,你们采取暴力行为是违法的!说狠话,也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发生流血事件大家都不好过。我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来摆谈一下!”说完他召集原、被告及亲友、村干部来进行调解,从情、理、法和农村习俗等方面说起,情真意切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劝说,最终,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该案的成功调解,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乡邻群众有口皆碑。


针对辖区老百姓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打官司难,诉讼成本高的特点,廖子怀先后推出了“巡回法庭”“假日法庭”“速裁法庭”,最大限度方便了老百姓诉讼。他还借鉴“枫桥经验”,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力争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做到矛盾不上交。


针对辖区涉及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的案件多,当事人双方不在同一地方的特点,廖子怀每年都会把同类案件集中起来巡回审判,到当事人所在地开庭。


仅2015年6月11日至18日,廖子怀就先后到达武汉、黄石、京山、天门、广州等地,昼夜兼程,途经几千公里,历时8天审结了7案。



甘清贫

办案铁面无私

廖子怀在下堡镇生活了56年,亲戚朋友很多,遇到案件,说情的、送礼的情况偶有发生。“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如果我接了这‘烫手的山芋’,别人还怎么相信我会公正地办案?” 廖子怀说。


2012年6月的一天,廖子怀正在家中休息,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廖大哥,快点,我找你有点事。”廖子怀打开门,原来是王某。


“什么事?”廖子怀问。


王某扭扭捏捏、欲言又止,过了半晌,才说:“廖大哥,就是我那个案子的事,能不能不给我判离婚哦?”说着就要把一个信封塞在廖子怀手里。


原来王某夫妻二人多年感情不和,矛盾尖锐。王某妻子又一次将王某告上法庭,请求判决离婚。王某想请廖子怀关照。


廖子怀当即退了回去说:“请你相信我,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你这个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后来,王某被判离婚。


“廖哥子,明天来我家吃杀猪饭嘛。”每到年底,廖子怀总会听到这样的邀请,他总说自己太忙了走不开。


廖子怀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经常教育庭里的工作人员:“我们做法官的,就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在廖子怀的影响下,下堡法庭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违法违纪的行为和事件,法庭各项工作在全院乃至全市的考核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奖励。


2019年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廖子怀在会上获得表彰,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要说为什么在这儿坚持24年,我真的不晓得怎么回答。20多年的时间,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我没一年一年地算过时间,只是按照法律、家乡风俗,一件一件地处理好乡里乡亲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在我眼里,为乡民们处理好矛盾,既是我的初心,也是我一生的使命。”


“现在的情况好得多了,以前你到他们家里去,拿起扫帚板凳轰你走,现在他们知道了我们是来帮他们的,经常还有人自己跑过来寻求帮助。”在廖子怀看来,老百姓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明显增强,法治环境变好是他在这里工作24年来最明显的变化。


为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强化诉源治理工作,2019年12月2日,巫溪法院“廖子怀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老廖也正式走马上任。离开了工作、生活多年的下堡法庭,回到了院机关工作。对此,老廖说:“我作为一名员额法官、一名老党员,坚决服从院党组的安排,尽职尽责地干好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巫溪法院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以老廖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设在巫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指导人民调解、参与诉中调解等工作。成立该工作室的目的是要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强化诉源治理工作,充分发挥老廖的榜样作用,有效利用老廖及其他人民调解员丰富的调解经验、较高的社会威望、亲和的个人魅力以及群众信赖等优势,推动纠纷化解工作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目前,“廖子怀调解工作室”已经成功调解各类案件15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虽然离开了下堡镇,但廖子怀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在哪里,我都要做一名好法官,为公平正义尽一份力量。”



 甘于平凡 勇于担当


巫溪法院院长饶川:

廖子怀24年扎根基层,以法庭为家,甘于平凡、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用务实的司法行为、高尚的为民情怀、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践行着初心使命,是我们全院干警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人民法官的楷模。



 巫溪法院副院长罗应安:

老廖跟我一起共事多年,对他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在他身上总有一股干劲、钻劲,对待每一起案件细致认真,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有礼有节。有时候,哪怕不吃饭也要把案件审理完,哪怕徒步走十几公里也要把案件送达到。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老廖带着案卷,背着法徽,连续20多天巡回审理了30多起案件。我以为,如此坚持一时容易,坚守一生确实难能可贵,让人敬佩!



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负责人刘林松:

我与廖庭长十分有缘。2004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便是到的下堡法庭,廖庭长可以说是我的师傅。“以庭为家”这四个字拿来形容廖庭长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法庭窗户坏了,楼板漏水了,他总是先自己想办法去修补,实在超出能力范围了,才会张口找院里申请资金。他的这些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后来我也成了庭长,有很多行为方式都不由自主地模仿着他,成了别人眼中“不会哭的娃”,成了年轻干警笑称的“穷惯乍富不习惯的人”,但我乐于成为“他”。感谢我的师傅。



执行局法官助理王应平:

我2017年大学毕业,进入法院工作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下堡法庭,廖庭长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下堡法庭辖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作为一个刚出来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说实话,刚到下堡法庭还是有点不适应。可是廖庭长在下堡法庭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并且几十年如一日,这种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廖庭长就是我心中的一面旗帜,一根标杆,指引着我做人做事。这些年,廖庭长获得了很多的荣誉,我也听过他的很多先进事迹,我心目中的廖庭长是一个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人民法官,他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的初心!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刘洋、黄乔、田小兰



推荐阅读




全国法院第七届“双微”金法槌奖揭晓!重庆法院多部作品获奖





一周剪报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