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先进工作者丨张力:环资庭长“过河入林”
张力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2021年10月获评重庆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还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获评重庆市审判业务专家,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个人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
2020年,张力任职环资庭庭长。他于1999年考入重庆一中法院,此时已过去21年了,到今年又添了新岁。总是穿着衬衣和西装的他,眼神练达,目光柔和,脸上透着微笑,风度十分儒雅。和许多同事一样,岁月也悄悄为他染上了丝丝白发。
22年来,他在民一庭、刑一庭、干部处、行政庭、刑二庭都留下过繁忙的身影,2014年还到铜梁法院挂职锻炼。在抵达环资庭之前,他遍历了民事、刑事、行政三大类型审判,并积累了丰富的综合部门工作经验。他仿佛一直在不停地过河入林、披荆斩棘。偶然驻足回望时,那些靠汗水在光阴里树立起来的路标,让他感到无比幸运、从容和踏实。
☆ 不负少年,弱水三千 ☆
1999年,大学毕业的张力接到了许多offer,人生面临无限的可能。当时,四川的一家报社刚刚创刊,后来十分著名,报社在全校只招两人,他成功应聘,成为其中之一,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什么想到去报考记者呢?张力说,可能是因为记者这个职业也是寻求真相的吧。
张力出生于1976年,听着巴山夜雨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今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国家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们颁发纪念章,父亲的党龄只相差二三个月。张力看得出来他的遗憾,但两人没有就此深谈过。和许多家庭的父子一样,两个男人都保持着习惯的缄默。只有背过身时悄悄望向彼此背影的目光,无声地传递着家人之间的羁绊。
张力说,从小父母就教导自己踏实、正直的价值观。母亲有一句话,伴随着他的整个少年时光。母亲说,“第一是思想品德,第二是身体健康,第三是学习成绩。成绩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危险品”的提及十分稀见,那是一位母亲对孩子未来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高度关切。这对今天的许多父母而言,或许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父母行端坐正的耳濡目染,让张力拥有了朴素的正义感。他说少年时代,也多少接触到了一些不太公平的现象。这牵引出他少年耿介的同时,也催生出了希望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愿景。也是在这个时期,香港法庭剧,如《法网柔情》等打开了他的视界,作为一个小小的引子,精准开启了他的职业理想。他由此知道有一种叫做法官的职业,是实现公平正义理想的最佳途径。
港剧里的法官庄严而潇洒,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专业,这似乎对张力有静水深流般的影响。后来,作为专家型法官的他不仅业务上在全国屡屡创获,同样在个人着装方面也广受推崇。其他部门甚至号召年轻男同事都以他为范本,学习他的穿衣风格和举止风度,带来精英化的魅力和视觉欣赏。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1995年,在高考志愿单上,张力只写下了一个专业——法学,一本、二本都是。他的第一志愿是本地的西南政法大学,分数是超过的,但却被第二志愿提前录取,只好去了四川师范大学政法系。工作之后,为了弥补错过西政的遗憾,他报考了西政的硕士,愿望终于得偿。
张力一直都是个心无旁骛的人。1999年,大学毕业,寻求就业中,他考上了原重庆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也考上了某区检察院,还有农业银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当通过重庆一中法院的考试后,他没有任何一丝犹豫,大步流星地跨进了法院的大门。少年时代心里藏下的种子,寻找到了最适合它的土壤。时光之轮,挺立在岁月的江畔,开始转动簇新的轨迹。
☆ 观千剑而后识器 ☆
重庆直辖当年,市高法院便同时成立了。张力说本来也可以报考的,但是自己于1998年在一中法院实习,便对这里有了感情和执念。更重要的是,重庆一中法院前身历史悠久,在新中国成立第二年便诞生了。通过实习,这里深厚的底蕴和进取的工作作风让他深感留念。
△全国首个经济审判庭
这并不是一句虚言。1998年,张力实习的部门叫做经济审判庭。刚好是在2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神州大地春雷滚滚。当年10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重庆市委指示重庆市中级法院组建经济审判庭,次年2月底,全国第一个经济审判庭在这里挂牌,中国经济司法的开路先锋下出了风云激荡的先手棋。经济大潮的风卷浪涌,从此奔流在了法治的高堤之内。
拼搏奋进的精神在一中法院骨血传承。法院牌子里有个“一”字,那自己的工作就必须争先争优,不能愧对这个“一”字,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招牌名副其实、叫得更响。这就是这里的工作氛围和同事们的普遍心态。
1999年进入法院,张力的第一站是在民一庭,他很快适应了工作,驾轻就熟。他还熬夜备战,通过了2002年的第一届国家司法考试。2005年,就在他准备长期奋战民事审判的时候,新的岗位安排不期而至,几乎让他猝不及防。那一年,在他身上一共发生了三件大事。首先,他成功入党了,从大学时就一直向党组织靠拢,终于收获佳讯。接着,他的孩子出生了,他升级为了一名父亲。距今为止,22年来,张力几乎都没休过什么假,只有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在家里休了假。然而,12月回来上班,他却调整到了刑一庭。这便是人生的第三件大事。
从“舒适区”到“陌生区”,面对忽然的跨界,张力不是没有过忐忑,心里也打鼓。但很快,刑事法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强烈地震撼到了他。刀锋之间,存生取死,岂容纤毫之差?他开始全力投入工作,还担任了内勤。他说刑一庭非常繁忙,原来有内勤组,多的时候有四、五个人,他去的时候就只有他和一名老同事。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他找到了工作的价值,觉得每天尤其充实。
然而,刑一庭也不是他的最后一站。两年之后,他又被调整到干部处,从事综合部门的工作。有了第一次突然的变动,这次转换心态就更快了。如今院里的一名中干还清楚记得,当时她考入法院,原单位的调档办得并不轻松。那时,就是张力和她联络的,他一边耐心安慰着她,一边为她出谋划策,让她深受感动,对一中法院的氛围升起了热望。
在干部处,张力熟悉了组织人事工作,综合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三年后,2010年,他又被调整到行政庭,再次从零开始。也正是在那里,他最终实现了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审判业务的完备知识框架搭建。而这一特质,正是2016年4月法院将成立的环资庭“三审合一”所亟需的。
如今坐在审判台上的张力,不知是否会想起中学时曾练过的短跑和110米栏,他的实力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这两项运动都依靠强大的爆发力和电光石火间的目标聚焦。但是人生是一场长跑,张力说,有时候意料之外的路,反而会让我们领略到不同的风景。
他说,刚进入法院,看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后来做内勤,学会了从部门的角度看;然后,去了干部处,学会了从全院的角度看;到铜梁法院挂职,看问题的角度和维度又变得不同。每一份经历,都自有价值。每一步,都算数,都是馈赠。
☆ 人生的“案线”☆
如果说,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辗转、锻炼构成了张力的人生明线。那么,对案件主业的全力以赴无疑作为职业的底色,早已伏脉成了他人生的一道“案线”。
2016年,环资庭成立未久,铜梁区人民政府就被当地的渔业养殖户推上了法庭的被告席。2015年10月,涪江某水域被区政府划入饮用水源保护地,原先的渔业养殖许可被撤回。众多养殖户表示反对,提起诉讼。张力承办该案,他反复地耐心向当事人释明法律,竭力取得当事人的理解,最后依法支持了区政府因为公共利益需要变更或撤销行政许可的行为。
本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人民法院报》的纪念特刊上予以刊载。张力说,“我们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对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行政行为也必须态度鲜明的表示支持。”后来,张力对本案进行了回访,当天下着雨,他和同事坐在船上,看着网箱拆除干净之后的清澈水面,他不禁一遍遍说道,“你看这里风景多好”。
△网箱拆除后的饮用水源保护区
这起涉及环境资源的行政案件终于圆满收官。事实上,2010年,张力从干部处到行政庭,却遇到了瓶颈。他说感觉行政案件的入门最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焦灼时期,是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让他迈开了步子。后来,他办理的行政案件可圈可点。2011年,北碚某村社起诉区政府土地登记存在争议,村民表示一些土地被错登或漏登了。张力通过走访发现,由于历史原因等,当地人多地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面对这种情况,他另辟蹊径地开展多方协调,联系镇政府、区政府向市里反映情况,并征求村民意愿,在申请到中小城镇建设指标后,全社完成了农转非,人地矛盾依托法律和政策彻底解决了。激动的村民们给张力打来电话,表示要敲锣打鼓地来感谢他。张力赶紧婉拒了。
2012年,张力到刑二庭担任副庭长。在这里,他承办了我国证券史上首例零口供“老鼠仓”案。“老鼠仓”来自英文的“Rat Trading”,又称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金融从业人员在获知情报后,先以个人资金买入,等到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非法获利。本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同样毕业于知名大学法律系,以不到200万本金入场,获利近9倍。案发后,王某研究了大量判例材料,与同案的父母构筑了牢固的心理防线,拒绝任何指控和供述。张力逐项核对王某控制的账户与基金账户的证券交易记录,认定2009年3月2日至2011年8月8日期间,涉案账户与基金旗下多只基金的趋同程度高度匹配,平均达到90%以上,以客观事实和证据证明了王某及其父母的犯罪行为。判决之后,王某及其父母均未上诉。本案引发司法界、金融界的高度热议和称许,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指导案例。
☆ 一弹双星 ☆
据不完全统计,进院以来,张力共审理案件2902件,承办案件721件。环资庭法官助理黄琦说,张力庭长的办案数量一直都比较大,在全院中干中都是领先靠前的。但最令黄琦感佩的不只是张力带头硬桥硬马的办了许多案件。她说,更让人叹服的是他对案件成果的输出有着非常精准的眼光和嗅觉。庭里的各个案子是适合宣传报道,还是撰写调研论文,或者打造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在案件办理阶段他就已经有了定位和计划。
△昆仑化工案庭审
2018年11月1日,市一中法院受理了第一个检察院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涉案企业为昆仑化工公司,该公司晚上非法向长江偷偷排污,污染物超标1690倍。张力立即做好庭审预案,查阅了全国类似案件的裁判,组织召开庭前会议。全部流程走下来,不足两个月,本案就完成了当庭宣判,效率可谓一骑绝尘。被告及时对生产线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避免了再次污染环境的风险,并当庭主动赔礼道歉。2020年,本案裁判文书与庭审分别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院领导笑称张力是“一弹双星”。
事实上,昆仑化工案件并不是张力第一次和“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结缘。在珍心鲜农业公司土壤污染责任纠纷案中,张力担任审判长,他全面把握案情,提出创新性裁判思路,获合议庭一致同意,并就裁判文书撰写悉心指导,精细研磨,助推该案入选最高法院发布的保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典型案例,文书获最高法院组织的“第二届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及首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
张力承办案件质量过硬,调研成果频频,令人目不暇接。他承办的7件案件入选最高法院、市高法院典型案例,参与撰写的2篇论文、3篇案例分析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评选等全国性征文中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及1个优秀奖;1篇案例分析入选《中国法院环境资源裁判规则与案例精析》,3篇入选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
作为专家型法官,张力多次应邀开展法律讲座,参加专家论证会、研讨会,并在全国性环境法论坛上作主题发言。他希望将对案件的思考和经验分享给更多人,环境资源保护需要每个公民携手同行。
☆ 理想的涟漪 ☆
作为环资庭的内勤,黄琦和张力庭长有着更多的接触。她说,即使不谈工作,张庭长也是一个兴趣广泛、非常幽默、有趣的人。他以前爱踢足球,一直喜欢爵士乐,喜欢科普书籍,闲暇之时,会和年轻人讨论刘慈欣的《三体》、暗物质等。“他也自称有一手好厨艺,但是这个未经证实”,黄琦保持一个法律人的严谨,笑着说道。总之,他是一个发散思维很强的人,多部门的工作经历更强化了这一特质。当合议案件的时候,你能明显感受到他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当他指导你调研或一起合作论文时,他总能提供新奇独特的角度,擅长多层次挖掘。
△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张力对环资案件有着异常清晰的定位。他说,环境资源保护是国家大计,我们不仅要办好案子,更要发挥好它的指引、评价功能。每年的“6.5”世界环境日,他们都会发布典型案例。2020年,环资庭开展增殖放流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集中到嘉陵江畔投放鱼苗,吸引了约200多万名网友在线观看。张力在直播中接受采访,反响热烈。
本场直播得到中国长安网、新华网、人民法院报、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全面宣传报道,被市委政法委、市高法院宣传平台转载,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张力后来说,直播是有风险的,自己表现不好怎么办?但是时代变了,为了让环境资源保护的观念影响到更多人,他必须主动去面对新媒体。他说,“大起胆子也要整”。
除了积极和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判决的影响外,张力在判后的执行上同样孜孜以求。放鱼、种树、恢复农用地,这些都是可以修复环境的。但有的无法进行修复了,怎么办?譬如发生在潼南的一个“打鸟案件”,鸟已经死亡,还怎么修复?为此,张力提出考虑劳务代偿的方式。环资庭依托市高法院“易解”平台已经成立了环资纠纷调解工作组,调解时先做庭前会议,固定证据。再由高校专家提供意见,行政机关论证是否可行,形成了一整套流程。“打鸟案件”最后确定由当事人巡山护林,开展义务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务代偿,当地森林公安予以监督。
张力一直探索着环境资源保护的更多可能性。而22年职业生涯,蓦然回首,他谈起了实习时带他的法官蔺莉,也谈起了进入法院后带她的法官李立新。他很感谢他们的引领。他也谈到了在刑一庭当内勤时配合的庭长,说那位庭长不讲大道理,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张力不知道的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和风格,也正是环资庭内勤如今对他的评价。这于一中法院,也许也是一种传承。
△案件讨论
环资庭是资深法官和年轻助理的集体,年龄上有差异,资深法官经验丰富,更重视案件全貌。年轻人则想咬碎吃透每个细节,有时候就会有业务的争辩。张力庭长居中引导,对每种观点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导、讨论。在庭内事务上,他也很了解每个人的工作量、擅长事项和能力发展,他为人谦和,尊重大家的意愿。他总是循循善诱,注重时间节点和效率的把控和提醒。当然,他也是个细节控,他指导文书和论文时,会一字一句从头看到尾,连标点符号都要修改。
作为庭长,张力不仅加强内部管理,同样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根据庭内工作安排,他曾经参与起草该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生态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理规程(试行)》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其中审理规程获得市高法院肯定,并向全市法院环资审判条线推广学习。他加强对辖区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多次带领审判团队赴辖区基层法院通报改发案件,组织起草辖区两级法院审判工作会研讨材料和综述文件。
一个水滴会撞击另一个水滴,一圈涟漪会影响另一圈涟漪。22年前,那个大步流星走进一中法院大门的少年,如今已经添了些许白发。他当时被这里深厚的底蕴、进取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氛围所吸引。时光荏苒,岁月暗换,从数千件案件中走来的他,经典案例、优秀庭审、优秀论文层出不穷的他,作为庭长潜移默化影响同事、带动基层的他也已经悄然成为了这底蕴、作风、氛围的一部分。从黄琦和很多年轻人的角度看,他也成了让大家深深为一中法院所吸引的理由之一。他真诚地寄语年轻人,厚积薄发。
“以梦为马,往事作鞍”。过河入林的人,一路寻觅风景,在途中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一名中层干部的成长史,是法院传承发展的一段切片,也是精神血脉奔流不息的证明。“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全国各地法院的股肱和梁柱,当所有的理想汇聚,所有的奋斗辉映,他们必将使中国法治的大厦更加坚固、巍峨,风景独好。
来源:市一中法院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