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三条建议,以及“不必读书目”

李怡豪 一毫厘

前面写了三篇推荐书单的文章:

【荐书】分门别类100本书和一句话书评

【荐书】影响我世界观的十本书

【荐书】引导我思考众生相的十本小说

这次写一写读书方法,回答三个问题:

1、三个月看完一百本书是怎么做到的——如何提高读书速度?

2、读完就忘怎么办?——如何做读书笔记?

3、世上好多书,从何看起?——如何判断一本书?

总结起来就是三条建议,多读、读写、弃读,最后再附上20“不必读书目”


1、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多读

从本质上讲,“看书快”有两种,一种先天,一种后天。

像钱钟书那种,一目十行,眼神好记性也好,这属于天生的读书人。我们普通人没办法。也就只能通过后天努力来提高速度。

网上很多攻略会教你跳行跳字、视线平扫等各种“瞳术”,但这都是战术层面的技巧——有没有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真要这样看书,那看书也就失去它本身的意义了。

所以我想谈的是战略上的提速,一句话,阅读速度一般是和阅读量成正比的。当你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你的读书速度自然就上来了。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知识量的积累。

好比“天下文章一大抄”,重点不在于世上的文章是不是互相抄的,而是说,天下文章的内容大同小异。

所以读文献时,前几篇会看得很慢,会思考会消化;但再看几篇,就发现文献虽然各有重点,但彼此重复部分很多,于是只挑重点章节看;等看到最后,对这个领域有了一定了解,每篇文章只需要看看摘要、看看小结,阅读速度自然也就上来了。

同样的道理,每本书也都各有重点,但除去这些重点,剩下就是大量的共识性话语;所谓看书,就是把每本书里的“共识”过滤掉,挑出那些你没看过的内容而已。

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就越能发现每本书里有很多内容都是原先知道的,不知不觉跳过很多章节,往后看书的速度自然就快了。

去年我写过一篇金庸笔下的十七种爱情,有朋友问我之前是不是经常看金庸的书评?

我说也没有,也就只看了三个人的:香港倪匡的随笔,北大孔庆东的文章讲座(《笑书神侠》等),还有影评人陈墨的“评金庸”系列。但这些已经够了,已经把很多问题都讲明白了。等把这他们仨的书评看完,再去看其他人的,只会觉得似曾相识,一趟公交车的时间就翻完了。

所以,我们看书的速度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对某个领域的熟悉程度。

好比《十万个为什么》这种书,现在的我们眨眼就翻完了,可小时候却花了很多时间来,为什么?因为我们那时候年少无知。

所以,当你对某个领域熟悉之后,看书自然就快了。反过来,你看书太慢,只是因为你对这个领域不熟悉。

而看书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看书多的人,就像看了电影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一样,翻翻目录也能猜到大致内容。

而对于很多社科著作和科普书籍,看看绪论和小结,跳过例证和推理,也能“想”出整本书的内容。

所以总结起来,读书快的本质就在于“略读”“跳读”。而想提高阅读速度,“多读”是最根本的办法。

只可惜,很多人只是疑惑自己读书很慢,却懒得拿起一本书。殊不知,刚读的时候的确很慢,但只有读久了,才会快的。


2、如何记住一本书?——读写

必须承认,略读和跳读只适合通俗读物,而对于那种句句箴言的经典,不仅要精读,还要尽可能领悟。

但问题是,很多书看完就忘了。再往后,就只记得自己读过这本书,不记得书里的内容。那怎么办?

我大二时想到这个问题:世上书太多了,很多书这辈子只可能读一次——所以我就告诉自己,争取在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尽可能“保存”“记录”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做读书笔记的缘由。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看书的时候,也一定开着电脑打字,通过读书笔记来记录一本书。记录两个部分,一个是我觉得好的段落句子,一个是我看书过程中想到的观点,所以看完一本书会形成一个Word文档。

这就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转输入变输出”,看书是输入,写出来就变成了输出。而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办法就是输出:自己在键盘上把看到的东西敲出来,本身就是一次记忆的加深和新的领悟。

另一个好处在于“灵感可视化”。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看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灵感,但看完后,灵感就忘了。而我的习惯是,在看书时,想到啥就顺便敲在读书笔记里;更重要的是,事后等你把这些灵感当成文字来读时,你或许能产生更多灵感,从而产生灵感的灵感,不仅能够头脑风暴,还能反思自我。

而和手写版相比,这种电子版读书笔记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再编辑”,不仅可以在Word里任意增删修改复制粘贴,还可以拼接转化。五年下来,积累了几百份读书笔记,放在电脑里如同一个仓库,我可以从中抽取任何一个文档,只要我想,就可以轻易把它们改装成文献综述,写进论文,写进书里。

而慢慢,我会把越来越多的东西放进读书笔记。现在来看,我的读书笔记 = 书本梗概 + 摘抄 + 作者事迹 + 我的整理总结 + 我的联想 + 别人的书评 + 舆论评价

好比前几天看费孝通的《文化与文化自觉》,当我点开读书笔记,里面不仅整理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还有我由文化反思教育的各种联想。

而对于像《道德情操论》那种难啃的大部头,摘抄也没有用,因为句子太难懂,所以干脆做一个表,把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观点都列出来。

(就这么一张表)

 

3、书太多,从何读起?——弃读

古代书少,古人不以抄书为耻。

可现在出版业太发达,鱼目混珠的太多,面对茫茫书海,从何读起就成了大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从正面思考,答案或许因人而异。那就不妨从反面来思考,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放弃一本书。

这里分享两条“弃读”经验。

第一条经验:分清“我需要的”和“我不需要的”

耶鲁大学的公开课《死亡哲学》我慕名已久。但当我看到前五章都在分析灵魂和死亡的关系,就直接跳到后面去了。的确,“灵魂永生”在西方的基督教是个大话题,但我作为中国人看来,这是我不需要的东西,弃。

像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据说Ray Dalio(桥水基金创始人)还送过王岐山一本,很厚,但非常结构化:第一章绪论和纲要,讲神话的规律;后面的分开讲,引用世界各地的传说印证神话规律的各个阶段。对我来说,了解作者的思考框架就够了,至于具体的例证,直接弃。

还有某位副部长写的书,的确有真知灼见,但官腔太重,背后还用60多页详细记录自己的参政人生。对于这种书,我只看目录,不看正文。因为目录代表他的思考体系。而正文就跟新闻联播差不多了,弃。

第二条经验:好书也是分等级的,低端的略读,高端的跳过

黄仁宇的书是公认的好书。但即使他的书,也有“太过通俗无学术”的嫌疑。拿《中国大历史》来说,民间贬褒不一,说是没有形成很系统的历史观。而许倬云的《万古江河》要缜密得多。

所以,如果读中国历史,我先推荐《万古江河》,至于《中国大历史》,略读甚至弃掉,都可以。

而对于中国思想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通俗易懂,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文采飞扬,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简明扼要,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融会贯通,而至于金观涛的《中国思想史十讲》就大开大合连贯东西了,水平非常高。

所以读书也要讲究循序渐进。这五本书,依次渐进,逐步高升。前四本我还能驾驭,但对于金观涛的那本书,我坦白承认,我驾驭不了。当然,如果硬要读的话,肯定还是能读懂,但费力;而更大的危险在于,如果你在读一本书时,脑海中没有储备和它类似、或者相反的观点,那么你的观点很容易被这本书牵着走。所以,面对太高端的书,我宁愿跳过,也不会死磕。人还是要知进退。现在先放弃,晚两年再读也无妨啊。

总结起来,还是要认清自己,判断哪些内容是你想要的,哪些内容是你不需要的;学会把握书的水准,和自己读书的节奏,再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合适。

说到底,读书也是做事的一部分,读书方法也是做事方法。我把这些经验写出来,也是间接暴露我是怎样的人。

那么下面我就更直接一点,根据自己读书的多年经验,列出20类“不必读书目”,以供参考。这下就真要暴露自己了。


4、20种“不必读书目”

所谓“不必读”,绝不是说“千万别去读”——而是说,阅读性价比低,“可读可不读”,“可精读可略读”。读了无妨,不读也不用挂念。

细分20类:

1、营销类《岛上书店》: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这本书是怎么火的。只能说三流的作品,一流的营销。字里行间足够真诚,但也太平庸。甚至不如网文。

2、偏见类《皮囊》:前几篇写的很好,尤其第一篇,语言魅力很足。但后面几篇就让人感觉不适了。况且,你找刘德华和韩寒给你作序,除了说明你有名人缘,还能说明什么呢。

3、编辑骗人类《费孝通文化随笔》:看书名我以为是探讨文化,翻开书却发现是费孝通日常生活散文。同类书籍还有很多,挂着名人的头衔出一本质量平庸的书。编辑在骗人啊。

4、本身难读类《百年孤独》: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读性应该是一个重要标准。没有人敢说《百年孤独》不好,但的确难读。那么,放着鱼肚子不吃,干嘛去找那难啃的鱼头?出门左转拿起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吧——可读性要强太多。

5、时代意义型《乌合之众》:语言晦涩、案例古板,论点只有几句话,剩下篇幅只是为了证明这几句话是对的,说它经典只因为它是第一本。如果真想了解大众心理学,随便买本教材都行;奉劝大家不必钻“经典”的坑,真想了解《乌合之众》,直接百度经典语录即可。

6、西方文化色彩太重类《影响力》《创新自信力》:我绝对不是要对立“东方”和“西方”,而是说西方盛传的创造力、影响力、营销术,是需要文化背景的。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里,这些书翻翻就罢了,没必要当真。更不要买回家。旧书摊都懒得收。

7、过时型《日本新中产阶级》:傅高义在六十年代考察日本时所写,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必定有很大的价值;但时至今日,尤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书中很多内容都是“常识”,看看微信推文或者听去过日本的朋友讲一讲就可以了。何必买回家,又大又重又烧钱。

8、一张PPT就能讲完型《大数据时代》:看书不像看电影,看电影人们不喜欢被剧透,但看书应该学会“书透”,像这种书,看之前应该先百度一下主要内容,以免浪费宝贵时间。

9、炫技型《金苹果》:虽说现代小说都不好读,但这本书也太难读了吧,不管门罗说你叙事技巧如何高超,但在普通读者看来真是情节混乱无厘头。非文学专业人士请绕行。

10、梁山的军师——无用型《如何阅读一本书》:读这本书领悟到的最有用的阅读方法就是,当你读不下去的时候,你要学会果断放弃——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11、空空如也鸡汤类《乖,摸摸头》《么么哒》:心情真要郁闷了,找几个朋友出去吃火锅吧,干嘛看这种书呢。而至于刘同的那本《谁的青春不迷茫》,看完你会更迷茫。

12、明星效应型《解忧杂货店》:东叔这两年也要开始走温情路线了啊?这本书的作者如果不是东叔的话,估计不怎么卖座吧。

13、心术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像这种书,一定要分清楚“道”和“术”,书的核心是“要把对方放在心上”,“道”还是很好的;但是至于“怎么放在心上”的那些小技巧,就是“术”,读者要适可而止。情商太过,就是心术。久而久之,人会变得面热心冷。平心而论,我对情商太高的人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像竹林七贤那种敢笑敢骂的糙老爷们,我反倒更喜欢。

14、玄妙晦涩社科经典类《梦的解析》《心理学原理》:如果想解梦,找算命大师聊聊天,或者找身边玩塔罗的朋友算一算;一定不要买这种书,放心,你根本读不下去的。

15、文青必备型《月亮的六便士》《撒哈拉的沙漠》:我不是说这种书不好,而是说读这种书要谨慎。因为不管怎样的书,都只是描绘人生众多可能性的其中一种,可总有人错把某一种可能性当成了人生的全部:看了《月亮和六便士》就想辞职去流浪,看了《撒哈拉的故事》就要私奔去月球。

然后开始纠结【男人和狗你要哪个/你妈和我同时掉河里你要哪个/面包和爱情你要哪个/月亮和钱你要哪个】,要我说,只有傻子会纠结这种问题;而遇到这种问题却只知道二选一的,更是傻子中的傻子。

所以文青作死是最要命的,因为他们不仅作得死去活来,还觉得自己作得对。所以人要有点定力,还得有点自知之明。人生有很多可能性,干嘛死磕这一种。人生也有很多追求,没必要把不同的追求对立起来。

16、“读懂这本书就能读懂XXX”型,具体不举例子。我只觉得像这种宣传语,是真的很愚蠢,世相何其复杂,谁敢说几本书就能写尽世相?所以你一旦看到这些字样,就该知道这书主打营销,翻翻目录就可以了。

17、抨击社会型《野火集》:抱着绝对理想主义的文人心态痛批一切。不顾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合理的灰度,对社会而言,扰得民心不安,对政府而言,搅得天下大乱。读鲁迅的文章,让人感觉是非常客观冷静地揭露真相,读龙应台的文章,让人感觉只是带着一股火药味骂社会。所以公知的标签不要随便贴。写的人内心阴暗,看的人心里也累。希望大家还是多看点真善美的文章。

18、太过真相类《围城》:《围城》真的是经典,经典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讽刺的内容,写出世态炎凉,一方面是讽刺的艺术,语言幽默辛酸。可我总觉得,我们现在涉世未深,既然已经开始体会到世态炎凉,又何必来追究这辛酸的幽默?这本《围城》,不是我不读,是不忍卒读。年轻的时候不要读《围城》吧。太真相了。

19、19491976这段时间中国出版的大部分作品,除了《顾准文集》等极少数书,也没必要读。原因我就不说了。

20、走火入魔型《原子弹制作:从入门到精通》:别了吧……看多了估计想去毁灭全宇宙……

 


总结起来,读书就像鉴宝。既要分辨哪本好哪本不好,也要分辨书里各章节的好坏。

对于好的作品而言,伟大的主题其实都被写烂了,能区分作品好坏的只在于对人心和世道的还原度。

真正好的作品,不是让你被启发,而是让你觉得被理解。并不是让你看到一张使用说明书,而是给你一张镜子,让你看清了自己。

所以,好书都是由读者自己来定义的。不同的人一定会遇到不同的好书。

这篇文章也就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一本书没必要读完。第二个观点是,天下本就没有必读之书。

说到底,求知的方法很多,读书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我身边朋友,有用心生活的,用心工作的,用心看剧的,用心做公众号的,用心旅行,用心谈恋爱的。只要用心就行了。读书只是众多方式的一种而已。也不要太把读书当一回事。

关于读书的文章我总共写了五篇,这是最后一篇。在家读书太久,也该换个状态了。祝大家都找到自己喜欢看的书。


相关文章

【荐书】分门别类100本书和一句话书评

【荐书】影响我世界观的十本书

【荐书】引导我思考众生相的十本小说

2018,再见

金庸笔下的十七种爱情

真正的教育改革只可能发生在20年之后

留学之后,到底要不要回国?

更多详情关注“一毫厘”



如加入读者群,欢迎联系本人LYH18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