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点日本的21座博物馆,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李怡豪 一毫厘 2019-11-22


(东京国立博物馆)

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国家最快的方式就是逛博物馆,所以每次旅行都会把博物馆列为重点访问对象。

写这篇文章,就是盘点一下这次日本之行所去的21座博物馆/美术馆,谈谈对日本的印象。分六个方面:

1、日本历史文化;

2、日本博物馆里以小见大、做到极致、令人舒适的陈列风格;

3、对科技的重视;

4、对文化的重视;

5、对科普教育、对儿童的重视;

6、思考未来、追求自然和谐的人文关怀;

下面按照参观顺序,逐一道来。

全文7000字,多图预警。


1、下町风俗资料馆  推荐:5星

用300平米的两层楼展示一百年前的东京生活,一楼在环形街道的两旁实景还原糖果杂货铺、铁匠铺、富商等各阶层的家居,

二楼以专题形式展示祭祀典礼、日常玩具、邮票照片、家具电器。

地方虽小,内容却多,平均游玩时间能达到两小时,真真是“以小见大”。

想到国内的很多仿古街道,重点往往不在仿古,而在商业,所以又叫仿古商业街;偶有不商业的,却又往往形式主义,空留几个牌坊几道墙纸,不能细细品味。

而下町风俗馆的这个仿古街,不仅所有房屋以原材料、原布局实景还原,还根据不同社会身份(富商/小贩)在屋内予以不同家具陈设,以最大限度展示不同家庭真实生活。

而最可敬的是,连下水道都做出来了

起初我也没有注意到,但后来一个小学生团进来参观,馆里一位老爷爷带着讲解,当我听到老爷爷指着下水道让孩子们听那水流的声音,告诉孩子们废水从哪个口倒下去,那种老百姓举手投足的生活画面,顿时就出来了。

曾经我也认为下水道可有可无;但这次我才发现,就是这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让整个博物馆的带入感顿时不一样。铁匠淬火用过的水,杂货铺的生活废水,街道门口的水井,屋檐上滴落的雨水,突然就浑然一体。你对旧时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想象力,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我想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2、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  推荐:5星

国博的东洋馆主要展出亚洲文物;但可想而知,大部分还是来自中国

本来是国博的四个分馆之一,但仅凭三点,我就要把它列出来单独讲。

刚开始是想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梁楷《李白行吟图》、颜辉《寒山拾得图》、米芾的《行书三帖卷》,但扑了个空;问过才知道,中国书画是每三个月换一次展,当时只展了扬州八怪金农郑燮他们的作品。

转念一想,到底有多少馆藏,能让这座东洋馆的中国书画“三个月一换”?拥有海量的中国藏品但每次只展出极小一部分,真是含蓄又保鲜的做法。——这是第一点。

第二件让我惊讶的事在于唐三彩。

我在中国很多地方看过唐三彩,陕博的唐三彩量多,国博的唐三彩质优,但我从没看过这样的唐三彩。

不管是出于精心保养、还是灯光柔美,当你看到它,脑海中蹦出来最直观的词,不是精美也不是绚丽,而是“新”。

像刚做好一般,没有瑕疵,近乎完美,没有褪色,仿佛不曾受过任何岁月侵蚀,那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你觉得这不是古董,而就是热乎乎刚出窑的艺术品。

而第三点也是最惊异的,在于佛像。或者说是一句话,“作为当时(唐代)正统制作风格的雕刻佛像群……能够欣赏到如此完美的作品也仅限于本馆”。

“仅限本馆”四个字,真是让我这个中国人既惭愧又佩服。无论这些佛像是怎样到的日本,它们在日本都受到了极高贵的尊重和保护。

而大堂中央的观音像,原本是三尊,一尊在此,一尊在国内,还有一尊在哪里?

仔细一看竟然在大英博物馆;而按照身高和面相来看,豁然想起大英博物馆亚洲馆楼梯口的那尊。

(摄于大英博物馆,by Xue Kai)

碰巧Xue Kai上周刚去大英博物馆拍了这张(如上图),对比一下果然很像;如果真是他的话,想想自己是在海外两个国家见到了三尊佛像中的两个,这种感觉真是奇妙。

 

3、东京国立博物馆本馆  推荐:4星

毫不客气地说,本馆的游览体验是直线下降的。

入口处的佛像古色古香;但再往下走,当你看到日本的陶瓷瓦罐书画艺术,难免会心生嫌弃,觉得瓷器不怎么精美,书画不怎么好看,各种器件都宛若仿制中国的“山寨版”。

而当你察觉到这些展品的质量也不过是中国一个县城博物馆的水平,你会突然意识到,一千年前的日本社会,也只是当时中国普通县城的水平。

所以等逛完一圈,刚被东洋馆惊艳的我,在强烈的对比中,觉得日本的本馆是多么寒酸。

不过想来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博物馆文物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本国的积淀,一方面取决于抢劫的成果。

像故宫博物院那样,仅仅用自己的东西就能撑起一个大门面的,只是少数。

像大英博物馆、卢浮宫那些,自己的东西虽然也不少,但多半还是从别国收缴过来的。

而像日本的国博,它自己没有多少东西,何况很多还是学中国;而对于本土的武士刀具,虽然精美,但只觉尽是杀伐之气,近代浮世绘推陈出新,却也谈不上惊艳;等后来国富民强,刚想出去抢一波,立马又被压下来。

所以,它除了一个东洋馆(或是作为一千多年来中日交流的见证、或是作为中日战争的副产品因此显得格外精美),其余几馆真的很一般。只是这并非博物馆的问题,而是国家历史的缩影

 

4、国立新美术馆  推荐:5星

被称为日本国民最喜欢的美术馆是有原因的。

坐落在六本木这个集商务、居住、文娱、购物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城中城”,国立新美术馆的关键词是“舒适”。

这种舒适首先体现在建筑本身。

黑川纪章设计,锥形流线,玻璃构造,采光极好;

内部结构,一边休闲区一边展馆,简单大方,不失优雅;

如此营造出来的空间感,生动活泼又敞亮,既不会像Tate Modern那样,外看像倒放的锤子;也不会像普拉多美术馆那样,内部是超无聊的长条结构——反倒是给人一种亲近感,让人即使在里面干坐着都觉得舒服。

而画展也是格外有亲近感。

当时四个展,一个太平洋协会的110周年展,一个维也纳画派的特展,还有两个日本民间的业余参赛展。

因为时间紧,只去了太平洋展,很快就被清新易懂的画风深深吸引:

同样是后现代艺术,没有西方那样的晦涩;同样反映深刻主题,却没有蓬皮杜给人的压抑感。

而是让人看得舒服,无论色彩构图还是人物主题都有非常明显的日本风格,因此显得格外唯美,老人小孩都跑来看。

所以,世上既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本是同根同源,但总被刻意区分,因此仿佛要弄出两个世界。

毕加索的画让人压抑,康定斯基的则是让人看不懂,内涵虽深,但也因此拒绝了很大一部分人。而国立新美术馆的这个展,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雅俗共赏”

 

5、六本木森美术馆  推荐:4星

六本木的森大厦向全人类贡献了两个世界级的景点,一个是52楼的观景台——全东京最佳夜景观赏地,一个是53楼的森美术馆——凭借主题为“Connection”的常设展博得世界眼球的现代艺术馆

馆内只有不到30件展品,但件件精品。

最喜欢的是猫奥会。

最震撼的是人机之恋。

以及这个名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系列画。

但有趣的是,这两个地方原本门票互通,到头来观景台里中国人人满为患,美术馆里中国人却少得可怜;真奇怪。

 

6、横山大观纪念馆  推荐:3星

我来看横山大观,并不是出于绘画专业的兴趣,而是出于对开拓者的敬佩,来感受一下这位日本近代绘画之父的生活痕迹,顺便看看真迹。

但让我不开心的是,我去的那天,馆里只有五件真品。最出名的那几件全都离家出走!

而更不开心的是,馆里全是日文,连半点英文都没有,又严格禁止使用手机;后来是咨询台的阿姨帮我在官网上翻译了英文版打印给我,也只是看懂了那五幅画的名字和简介。并无甚用。

具体的了解还是得自己后来上网查,以其代表作《屈原》为例:

中国的画法常常是背景留白,把屈原画成是“身穿白衣站江边”,一身孤傲状;

横山大观则是把背景铺满,再把色彩饱和度堆上来,画成“身穿青衣走地上”,视觉冲击力上来了,屈原身上那种气轰轰的横劲也出来了以西方的形式美把东方的意境美推上一个新的高峰,以此传达出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张力,这就是东西结合的妙处。

《老子》《屈原》《陶渊明》《李白》这类中国题材画,无不如此;《红树》《夜樱》《富士夕照》《鹤归》这类日本风景画,也是如此。

只可惜都没看到原件,甚憾。

 

7、东京大学博物馆  推荐:3星

东大是个非常呆板的地方,毫无生气,我不喜欢。

但呆板的好处是务实,因此就算不喜欢,也得佩服。

拿博物馆来说,展品丰富不如剑桥的菲兹威廉博物馆,陈列精美不如曼大博物馆;但优点在于研究和展览相结合:

一箱一箱的标本放在墙边;

架子下的骨架堆积如山;

三百多只公鸡摆在一起吓你一跳;

一只羊驼站那供你拍照。

其实也还……不错?

 

8、京都国立博物馆  推荐:4星

我原本是很期待去的。

但去了才知道,有某个寺的大佛跑来展览了,主馆关闭,只有特展开放。

一听就生气,转身就出门,出门左转去了三十三间堂看那一千零一座观音像,惊喜得不得了,想必要比那大佛震撼多了。


等到从三十三间堂出来,路过国博右转,无意中在丰国神社又偶遇一场庄严的日式婚礼。


也算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奇遇。

 

9、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  推荐:3星

这是世上最大的漫画博物馆。

亮点有三:

一是满满的漫画墙。按照年份列出每年的精品漫画,告诉你漫画是一种产业

二是漫画资料馆,馆藏几百万部漫画作为参考文献,告诉你漫画是一种事业

三是最全的漫画周边和活动,告诉你漫画是连接世界的一种方式。

这才叫真正的做大做强。

 

10、京都铁路博物馆  推荐:3星

我开头说,看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最直接的方式。拿铁路博物馆来说:

北京铁路博物馆,除了詹天佑年代的火车头,都是些车站沙盘、铁路规划图。真家伙没的一个,“伟大复兴”倒是不少,因此重点不在铁路,而在宣传。

约克铁路博物馆,号称世上最大。

去了之后发现果不其然,超大的展厅摆放着从工业革命至今的各类火车头,全部是真家伙,用两百年的不同火车给你讲述历史,着实震撼。

(2017年11月,拍摄于约克)

可当我抱着期待的心情坐上去京都铁路博物馆的公交时,却无(shou)意(jian)中打开了马蜂窝上的攻略,点进去一看,果然不如约克博物馆,顿时纠结还要不要去;又碰巧发现路边的西本愿寺,果断跳车,跑进寺里去了。

然后一路晃悠,穿过几个街区,去了东本愿寺。

然后又一路晃悠,取了行李,就去了大阪。

 

11、大阪海洋馆  推荐:5星

大阪海洋馆,可以说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海洋馆。

从结构设计上说,和里斯本海洋馆一样,主体水池采用垂直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将水槽修深而不是修宽。

一来鱼宝宝可以上下游动、活动空间大幅增加,二来能展示不同“水深”的生物群落,三来围绕竖立水槽修建螺旋型斜坡,可供游客在不同高度用不同角度观赏鱼类

从科普教育上看,大阪海洋馆是想方设法给你科普知识,门口发放生物图鉴,馆内各种纪念章,随处可见讲解人员。

参观期间偶遇至少10个幼儿园宝宝团,由各自老师领着去看鱼;那种想办法要把所有知识传达给小朋友的氛围,很感动。

从人文关怀来说,海洋馆尤其注重“盖亚理念”,即“人与自然原本一体”的地球共同体理念

这个理念听起来宏大,但我当时游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动物非常有精神,企鹅打架,水獭抢食,螃蟹爬山,魟鱼追鱼,感觉它们不是“被关在这”而是“生活在这”。我想这才是对动物真正的爱吧。

所以,从结构设计、科普教育、人文关怀这三点来看,大阪海洋馆不仅是世界最大,而且也足以称作是行业标杆。

印象最深的是展馆最后还有“手感体验区”

结果鲨鱼手感并不好,

还是魟鱼好看又好摸。

有位哥们直接把鲨鱼给抱起来了,也是笑死……

 

12、大阪科技馆  推荐:3星

这是日本科普教育的又一个典范。

科技馆里的东西并不新,比如发电技术、电磁感应、能源、声波等,都是高中内容,但是用各种巧妙的器械做出来,让孩子们通过踏板、声控等自己来控制,就把科技馆变成了一种游乐场。

如果说大阪科技馆是科普娱乐化,那么大阪儿童博物馆就是娱乐科普化。

 

13、大阪儿童博物馆  推荐:3星

原名叫做Osaka Kids Plaza,或许更应该译作“儿童乐园”,但即使是乐园,也是寓教于乐。

比如让小朋友角色扮演邮递员、售货员。

(考虑年龄原因,我没进去,此三张图片来自马蜂窝)

比如各种机械传动装置。

比如人体骨架模型。

真正的教学都是让孩子在无意中学到知识,大阪儿童博物馆做到了。

 

14、大阪国立美术馆  推荐:3星

喜欢抽象艺术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但可能太抽象了。

负二楼的近代抽象作品还勉强能看,

负三楼的现代抽象作品完全看不懂。

大家可以挑战一下。

 

15、大阪历史博物馆  推荐:5星

大阪海洋馆可以算作海洋馆的标杆,大阪历史博物馆也可以算作历史博物馆的标杆。

一般的历史博物馆只是展示文物,但是大阪馆除了展示文物(10楼),还展示古代生活的各方面(9楼),以及科普挖掘考古(8楼)。

10楼的文物就不说了。

8楼的科普也不说了。

【【【重点说9楼。】】】

左边展示古代生活,右边展示近代生活。

用非常精细的模板做出鱼市、米市、街道、酒馆、码头、运河、桥头等各个场景,配合讲解,你会看到每个人物都有特定的故事场景。

比如鱼市的场景:谁刚捕鱼回来、捕了几条鱼、鱼价如何、卖给谁、卖几条、留几条带回家、带回家后怎么做、做完怎么吃。

不是用生硬的图表告诉你物价多少,也不是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你生活如何,而是用具体的生活场景来细细讲述一个故事。生动形象,又容易接受,参观者的感官体验完全不一样,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但是,当时让我最难忘的还不是博物馆,而是那些推进博物馆的病床

三个约莫一两岁的孩子,躺在各自病床上,身体某些部位水肿变形,眼神空洞,被子下面露出很多管子,连在病床下的各种仪器上。


由各自父母推着,在博物馆内的各种生活场景前走走停停。纵使孩子仿佛已经看不见,父母还是笑着指给他们看,然后拍下照片,以此证明他们曾经来过,来过鱼市,来过码头……那一瞬间,生与死的距离如此之近。

对我而言,22岁这一年,因为很多事情对生死有了领悟,却也积压很多负能量。

去年11月去少林寺看塔林,一想到苏轼那句“老僧已死成新塔”突然就对佛道轮回产生敬畏。

从那之后,向阳而生,心态才慢慢好转。半年后,等到在大阪历史博物馆看到这个场景,真是瞬间泪目。

 

16、北海道札幌啤酒博物馆  推荐:3星

啤酒博物馆最大的体验就是试喝,喜欢北海道啤酒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17、白色恋人巧克力工厂  推荐:4星

工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室内的巧克力制作厂房,一部分是室外的巧克力主题公园。

所以亮点有三个,城堡花园很好看,

白色恋人很好吃,

亲手制作巧克力很有爱。

非常适合亲子游、情侣游,不适合单身狗。

 

18、北海道大学博物馆  推荐:5星

北海道大学被称为日本最美大学我一定是相信的,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北大博物馆。

用半层楼讲述校风的形成,用五个展厅分别讲述自由实证等各种精神;

分别列出各个院系的研究成果;

再以超级可爱的动物标本散布馆内;

兼具人文关怀,也有学术涵养,而且妙趣横生,也可谓是大学博物馆之标杆。

 

19、小樽各类玻璃馆:

北一硝子三号馆、大正硝子馆、小樽浪漫馆等  

推荐:4星

就像京都的清水烧拓宽你对陶瓷的想象力,小樽的和风玻璃也会打开玻璃界的新大门。

那种兼具西方风格的日式和风,字数有限,直接上图吧。


20、小樽各类音乐盒堂:

小樽八音盒堂、2号馆古董博物馆、海鸣楼等 

推荐:4星

小樽有三大特产,除了小樽寿司、小樽玻璃,剩下就是小樽音乐盒。

尤其小樽八音盒堂,据说收藏3000多种音乐盒。非常推荐!


21、日本科学未来馆  推荐:5星

日本之行的最后一个馆,只恨没有早点来。

除了展示最新的机器人、AI、医疗、能源技术,

也会用简单易懂的设备来展示各种原理,好比用黑白小球代表比特位向小朋友们演示信息收发,当小球组成一个序列,一段代表接收机序号、一段代表所传信息(比如数字“1234”),

将小球依次传送到接收机,

再把小球序列解码成信息。

这个原理在大学时才系统学过,日本孩子小时候都玩过了。

最震撼的是“100亿人的人生”

用红色小球代表伤害,

通过随机过程,

把不同数量的小球派送到不同的伤害源(台风/地震/科技/二氧化碳等),

再自由滑落随机撞击人群,一旦小人被撞倒,即代表死亡。

以此展示:命运无常,生命脆弱,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小人在什么时候就被哪个红球给撞倒了。

那时我突然在想,来此参观的小朋友们看到这个装置会作何感想。

要知道,真正的教育都是无意中发生的,懵懂的孩子在此参观,他们无意中思考的东西,就是日本的未来。

想到此处,莫名觉得伟大。这个馆很伟大,这个国家也伟大。日本之行的最后一个馆,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以上

从5月21号到6月4号,在日本的14天,算是对日本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多次感叹名不虚传,让我见识到了种种差距。

之前,我们老说日本经济停滞了二十年,仿佛因此就以为日本整个就塌掉了。

其实不然,因为这个国家现在的进步已经不需要用经济来衡量了。

至少,我作为一个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是在他们的儿童乐园走一走、博物馆走一走、大学走一走,就能在他们下一代身上看到非常光辉的希望。

工匠精神、人文关怀、对科普教育的重视,仅这几样,就是非常大的差距,代际的差距,致命的差距。

所以我会说,评判一个国家,千万不要只看经济。

今天在一个校友群里讨论,中国崛起只是经济崛起,某些人的“大国心态”要不得。

关键在于要把视野打开,眼里不要只有中国和幻想中的外国。

而对我来说,能通过日本的博物馆些许看到这个国家的内在,就是我这次日本之行的最大收获。

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我再来写写日本的城市街道和人群,那又是别样风景了。


相关文章

关于读书的三条建议,以及“不必读书目”

【荐书】分门别类100本书和一句话书评

2018,再见

金庸笔下的十七种爱情

真正的教育改革只可能发生在20年之后

留学之后,到底要不要回国?

剑桥的申博之路和经验分享

更多详情关注“一毫厘”


如加入读者群,欢迎联系本人LYH1874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