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床50年总结出的8个腹泻立效方

2017-09-13 王寿亭先生 读经典诵明书院

本  期  关  键  词 

腹泻、原因、治则


▼▼▼


临床50年总结出的8个治疗腹泻立效方

治愈腹泻12年验案


腹泻亦称“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可概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

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病因:泄泻病因是复杂的,有内伤饮食而泄者,有感寒而泄者,有伤暑而泄者,有伤湿而泄,有脾虚作泄等。

症状:有腹痛而泄,有不痛而泄,有稀泄、溏泄、水泄、热泄、寒泄,有一日十余次泄,有一日至二三次泄,此证非常多样复杂。


此病本属肠胃类病,虽然多样复杂,不外内伤外感所致。在治疗方面,必须采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按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并以整体观念,全面结合更为妥善。


治则:泄泻一证,属于肠胃病,但多样复杂,必须辨证论治。


1、平胃散:治疗内伤饮食爽湿而作泻,或胃部胀满不适,或去远方不服水土者,服之立效。


白苍术20克  厚朴12克  陈皮12克

甘草3克      生姜3克     大枣3个


2、五苓散:治疗暑湿相搏,以致泄泻、小便不利等,服之即可取效。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2克

泽泻12克  肉桂3克


3、胃苓散:治疗暑湿相搏,停饮爽食,寒热相杂,阴阳不分,水谷不化,肠鸣泄泻,或腹痛腹胀而作泄者,服之立效。


厚朴12克  陈皮12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猪苓12克  泽泻12克

肉桂3克    甘草3克    生姜3克

大枣3个



4、七味白术散:治疗脾虚肌热,虚热作渴,服之立效。

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葛根12克  木香3克  藿香6克



5、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泄或吐,服之即可取效。


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山药12克     莲肉12克  砂仁6克

益智仁10克  扁豆10克  薏苡仁5克

陈皮12克     桔梗10克  甘草3克



6、四君子汤治疗久泄脾虚,元气不足,身困倦怠,四肢无力,服之即可取效。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甘草3克 


如小儿身体虚弱,五脏娇嫩,久泄脾虚,元气不足,身困倦怠,四肢无力,服之即可取效。


如小儿身体虚弱,五脏娇嫩,久泄脾虚,元气不足,或泄久病情严重,闭目摇头,或目直上视,甚至小儿脱水危急,立即服之,或徐徐服,即可救急。继续频服约有12小时,即可恢复正常。


7、理中汤:治疗脾虚受害,或生冷寒凉食物伤于肠胃,以防腹痛而作泄者特效。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6克



8、四神汤加减:治疗五更泻(又名“肾泄”),肾阳不足则不能正常闭合,故将交阴分时(凌晨3-5点,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则泄。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山药15克

肉桂3克  补骨脂10克  甘草3克


按语

▼▼▼


按泄泻症状定为病名,所以称泄泻。对于每一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泄泻问题大致有三:


1、如人过饱饮食,夜间突然发生泄泻不止,连泄数次,泄后腹空不药而愈。或热结肠胃,以致肠胃发炎,泄泻不止,通过治疗很快即可痊愈,称为急性泄泻。


2、如人发现泄泻不止,症状属于急性泄泻,但也有复杂性发作的,若当时诊断不明、治疗不当,而转为慢性泄泻有之。


或内伤饮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外感不正之邪结于肠胃,以致经常泄泻者,也可称为慢性泄泻。


3、如慢性泄泻,经治疗不愈,延长日久,甚至十年八年治疗无效者,称为顽固性泄泻。


此病在诊治方面,必须有整体观念,全面结合,并利用四诊八钢、五行生克辨证论治的方法,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向,疾病才会很快痊愈。


余在临床50年之经验,泄泻的病因不同,症状发作表现不同。由于症状病因不同,在治疗上也各异。


如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此理甚简。在临床就不是这样简单的道理。



划重点

▼▼▼


其中有内伤为病者,有外感为病者,有内伤外感为病者。有寒泄者,有热泄者,有寒热相杂而作泄者;有虚泄者,有实泄者,有虚实合并而作泄者。


在治疗方面应考虑到年岁老少、身体强弱、患病时间长短,是否有并发症等,甚为重要。


如年老身体衰弱,元气不足,当采用扶正祛邪之法,较为妥善。


如小儿,体质软弱,五脏娇嫩,脾胃不健,易受内伤外感所致而作泄。法当健脾理脾为主,并应注意胃气衰弱、服药的接受能力,极为重要。


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气清味淡之品,以免伤胃作呕。



医案

▼▼▼


患者男性,32岁,于1962年3月入院。余诊其脉,沉细而弱,舌质淡,苔薄白,体质消瘦,面色萎黄,问其病史达12年之久,治疗无效,又转便秘,近来必须灌肠才能解大便。


但是大便通以后,即得15次泄泻,泻后又转便秘,每4天大便秘结不解,小腹胀痛重坠难受,非通过灌肠不能解大便,但是灌肠后即泄。


所以交替泄泻便秘,已久不愈,以致身体衰弱,面黄肌瘦,精神不振,乏困无力,十分痛苦。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


辨证:此病脉象沉细而弱,面色萎黄,因脾虚失职运化失常,故泄泻。由于大泄伤阴,久泄耗津,故转便秘,已久气血双虚,脾肾阴阳双亏。


治则:益气养血,健脾补肾。


处方:


熟地25克     生山药30克   山萸肉12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牡丹皮6克

肉苁蓉15克  槐角10克      党参15克   

甘草3克


患者当日住院,服药一剂,第二天早晨即大便一次,既不干结,又不泄泻,大便转为正常,原方继续巩固疗效,住院三月痊愈出院。


方义:方用六味地黄汤以滋其阴,加肉苁蓉以扶肾中之阳,肾阳足则脾土健强,脾土强自能生金。故方中妙在用肉苁蓉补肾阳以健脾土,佐地黄补肾阴以润大肠,故有一举两得之用。


槐角凉血润燥使大便不得再秘,用党参专补肺气,肺气足则五脏之气皆旺。用甘草调和药性使群药团结一致,金水相生,故脾土健强,脾土健强即有运化之功,便秘和泄泻自然恢复正常。




验案小结诗


泄泻十二载,津耗转便秘。

五行把证辨,药物奏效奇。

健脾不利水,反而生津液。

润肠又止泻,阳旺阴自足。



本文摘自《王寿亭中医临床80种》,河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12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干货,请戳以下链接

腹内肿块大如碗,六剂中药显奇效,肿块一定是得切除的癌症吗?

胃痛十年,杜冷丁无效,服丹参饮仅1小时痛止,谁说中药见效慢?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六种常用中药药量大揭秘(收藏贴)

咽痒、干咳经年不愈?经方时方合用搞定它

应用补阳还五汤的注意事项


-编辑:小半夏-


/睡起秋风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初秋早晚凉,适保暖,添衣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