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平行课|朝鲜社会主义新城

LAC LAC STUDIO 2020-01-25


连接(Linking)学术(Academy)创新(Creation, 是LAC的由来,也是我们坚持的目标与初心;我们希望打破陈旧的设计教育, 帮助大家完成“中国学习模式”到“海外学习模式”的转变, 提前掌握国外院校的研究理论与设计逻辑。 我们希望挖掘学生个人潜力, 培养学员逐步拥有自己的设计思维, 在最擅长的领域延伸和放大。


基于教学需求, 经过半年的研发与筹备, 我们开始推出《LAC海外平行课》, 100%基于海外顶尖设计院校教案, 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 打造最具创意和颠覆的主题创作类课程, 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解读场地, 探索研究相关理论, 切入设计, 逻辑性地发展深化至高质量的作品。


授课模式:1位导师, 限3-4名学生, 线上结合线下, 围绕一个典型学术理论/海外研究性设计课题/国际竞赛, 融合多种设计学科, 课程内容包含头脑风暴, 概念培养, 设计流训练, 图面表现等。


追溯未来—朝鲜社会主义新城



朝鲜建筑师未来建筑畅想图


朝鲜建筑师未来建筑畅想图

朝鲜金日成广场


韩朝三八线

对应专业:建筑/景观/城市设计方向

项目周期:12周左右

项目成果:One Project

开题模式:Online

命题导师:Kai Yu

报名要求:

  • 本设计室针对建筑/景观/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

  • 有兴趣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出发介入建筑设计对朝鲜这个国家有一定兴趣

  • 掌握常规建模与表现软件即可

  • 可独立完成项目或合作

  • 名额:仅限3人(满员开课,接受外部报名,LAC内部学院9课时兑换)


 命题导师 | 


KAI YU

青微工作室(武汉)联合创始人

杭州久舍营造事务所

MArch/RIBA part II,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海外项目背景 | 


苏联构成主义塔特林塔

2018年4月27日,朝韩领导人进行了历史性会晤。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跨国三八线的那一刻,时间的巨轮开始了扭转,我们有幸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个一度世界上最为神秘的国家将拉开改革的序幕。他将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开始浩浩荡荡的地产资本化化之旅?抑或是另辟蹊径发展出截然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一切充满着未知与可能,无尽的想象将在此迸发。


研究方向与目标 |


苏联构成主义塔特林塔


 东欧共产主义纪念碑


保加利亚议会厅遗址

研究方向:

探究共产主义城市化在新时代的可能性,通过研究历史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下的建筑类型,探索朝鲜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多样可能性。

 

研究目标:

政治意识形态与建筑类型间的关联。当资本涌入时如何通过空间维系大集体主义下情感的连接。支持以跨学科多样化的介入手法甚至是乌托邦式的城市童话来续写朝鲜的未来。


| 平行课题周期 |


柳京饭店


      纪念碑


基础研究 (3-4课时)

朝鲜基础研究(朝鲜现状及历史问题共产主义建筑研究)


场地选择(如三八线改造,柳京饭店羊角饭店升级,共产主义新集合式住宅,金日成广场改造等)


旨在培养学生的话题洞察力与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在无法亲临现场与网上资料有限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搜集任何有关信息,在信息深度与信心筛选上要求较高。


方案设计 (6-8课时)

通过学生擅长的方式在选取场地上进行设计研究。


因地制宜,发掘自己擅长的设计语言与建筑手法,与之前的基本研究需要密切相关。不排斥通过跨界式的思考引导建筑推进,革新建筑语言。


方案表现 (2-3课时)

根据方案类型选择表现方式(浮世绘构图,共产主义海报式表现,赛博朋克表现等)。


此主要为技法与表达方式上的提升,需与建筑本身的气质密切相关,表现与设计相得映彰。


Kaiyu Year4 Project-socialism Cooperation


Kaiyu Year4 Project-socialism Cooperation


| 平行课题产出 |


1.全新的视角和方案逻辑;

2.绘制场地分析图,文脉背景分析图作为输出,并在之后作为设计衍生的来源;

3.需要制作模型(实体/3D建模)作为推敲手段理解空间的运作方式;

4.后期加入材料研究、案例研究的结果以完善设计;

5.以效果渲染图/平面/剖面/立面/轴侧/各类分析图和设计过程手册作为最终的表达呈现形式;

6.导师将根据自己的经验在项目的立意,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及手法,图面表达,设计逻辑等多方面带领学生完成一个有灵魂的项目



以上均为导师原创作品,请勿盗用



| 海外研究文献 |


  • 1. Zhutao,‘Cross the River by Touching the Stones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Reform Era: 1978-2008’, Architectual Design, Volume 79, Number 3, London, 2009, p.90

  • 2. “The cultural garden of Chinese Hui”, http://www.nxtv.com.cn/article/travel/20110729231228.html ( accessed 3 January 2013)

  • 3. Qinglian He, China's modernization trap ,(Hamburg Institute,2006,p.221)

  • 4. Rem Koolhaas (Editor), Sze Tsung Leong (Editor),Great Leap Forward: Harvard Design School Project on the City,

  •  (Taschen,2001,p.432)  

  • 5. Qinglian He, China's modernization trap ,(Hamburg Institute,2006,p.226)

  • 6. Rem Koolhaas (Editor), Sze Tsung Leong (Editor),Great Leap Forward: Harvard Design School Project on the City,

  • (Taschen,2001,p.755)  

  • 7. Bai Hong and Xiaozheng Liu, “Chinese Knot Weaves Hui and Han: Introduction of Yinchuan Railway Station Project”(in Chinese), Architectural Journal (Chinese), v. 4, n. 4, (April 2009), p. 56 - 58

  • 9. Qiuli Xue,‘Urban influence and social effects’,Architect (Chinese), Volume 60, Number 12, (August 2009), p.79

  • 10. Qiuli Xue,‘Urban influence and social effects’,Architect (Chinese), Volume 60, Number 12, (August 2009), p.80

  • 11. Martin Jacques,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 (Allen Lane, 2009, p.424)

  • 12. Rem Koolhaas (Editor), Sze Tsung Leong (Editor),Great Leap Forward: Harvard Design School Project on the City,

  • (Taschen,2001,p.202)  

  • 13. Tao Zhu,‘Great Leap Forward - Review Koolhaas CCTV new headquarters building ’(Chinese),

  • Southern Weekly (Chinese), Volume 87, Number 8, (August 2009), p.79

  • 14. Qiuli Xue,‘Urban influence and social effects(in )’,Architect (Chinese), Volume 60, Number 12, (August 2009), p.80

  • 15. Chang Tsong-zung, Shedding the Burden of History- New Art from China post1989 ,

  • (Marlborough Fine Art ltd, 1993, p.7)


联系LAC客服,即可报名课程


想获得申请免费大礼包吗?点击下方链接

了解LAC暑期优惠申请活动哦~

申请免费大礼包,送给我的小可爱~



END





官方网站地址

http://www.lac-studio.com

上海工作室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哈尔滨路160号1913老洋行C101

(海伦路地铁站步行5分钟)

北京工作室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金泉广场3-812

联系电话

137-6430-4251

联合 Linking | 学术 Academy | 创新 Creation


联合而不仅是连接-我们搭建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更联合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把宝贵的经验与大家互通分享。

学术而不仅是学院-我们不仅提供学院的教学环境,创造活跃,平等的课堂气氛,更注重学术知识的研究、传播。

创新而不仅是创意-我们培养的是学生全面的能力,不仅有好的思想,更有强大的技术,有把创意变为现实的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