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僧伽吒”是以愿力成就的.十方诸佛宣讲“僧伽吒”,也是以他们的愿力而成就

回家人 僧伽吒经法门 2023-01-27

僧伽吒经解读02(回家人解读版)

四、有二众生渴仰于法

经文:

时一切勇菩提萨白佛言。世尊。何等众生渴乐正法。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摩诃萨。一切勇。有二众生渴仰于法。何等为二。一者于一切众生其心平等。二者既闻法已等为众说心无希望。一切勇菩提萨白佛言。世尊。闻何等法得近菩提。一切勇。渴仰闻法得近菩提,常信乐听受大乘法者得近菩提。

经文大意:

这时,一切勇菩萨对佛陀说:“世尊,什么样的众生渴望并欣乐希求正法?”

这时,佛陀告诉一切勇菩萨摩诃萨:“一切勇,有两种众生渴仰于正法。是哪两种?第一种众生是对于一切众生其心平等;第二种众生是在听闻正法以后,平等、无分别地为一切众生说法,自己心中无有任何希求、渴望。”

一切勇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听闻什么样的法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回答:“一切勇,渴仰闻法的众生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深信并欣乐希求听闻、受持大乘正法的众生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解:

“有二众生渴仰于法。何等为二。一者于一切众生其心平等。二者既闻法已等为众说心无希望。这两点是修行“僧伽吒”的基础,非常重要。

接下来,一切勇菩萨问佛陀,听闻何法可以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速得”,是深修的意思,也就是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地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给出了答案:“渴仰闻法得近菩提,常信乐听受大乘法者得近菩提。

五、以愿胜故,得证菩提

经文

尔时人天诸龙女从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等渴法。愿佛世尊满我所愿。尔时世尊即便微笑,种种色光从口中出,遍照十方上至梵世还从顶入。尔时一切勇菩提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现此希有之相。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于此会中一切众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如来境界,是故佛笑。

经文大意:

这时,这些人、天人、诸龙、婇女从座而起,对佛陀说:“世尊,我等渴求正法,愿佛世尊满足我们的愿望。”

这时,佛陀即便微笑,种种颜色的光明从口中发出,遍照十方,上至梵世(色界诸天),回来后又从佛顶进入。

这时,一切勇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对佛陀说:“世尊,以什么因缘,如来显现此希有之相?”

这时,佛陀告诉一切勇菩萨:“在此法会中的一切众生,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如来的境界,因此我才微笑。”

讲解:

这时,一切大众从座起身,启问世尊:“世尊。我等渴法,愿佛世尊满我所愿。

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如听到“僧伽吒”,并立刻发愿,希望闻到正法者,则得如来如是授记——“渴仰闻法得近菩提,常信乐听受大乘法者得近菩提”。

佛陀随即放出很大的光明,引得一切勇菩萨问道:“世尊。以何因缘,如来现此希有之相。

佛陀告诉一切勇菩萨:“于此会中一切众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如来境界,是故佛笑。

经文:

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此会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善哉善哉。一切勇。能问如来如是之义。一切勇。以愿胜故。一切勇。乃往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有佛世尊号曰宝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切勇。尔时我作摩纳[1]之子。此会众生住佛智慧者,往昔之时悉在鹿中。我时发愿。如是诸鹿,我皆令住佛智慧中。

时鹿闻已寻皆发言。愿得如是。一切勇。此会大众因彼善根[2],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大意:

一切勇菩萨对佛陀说:“世尊,以什么因缘,在此法会中的众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一切勇,能问如来如是之义。一切勇,是以发愿殊胜的缘故。一切勇,在以往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有佛世尊,名号为宝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切勇,那时我作摩纳之子。在此法会中住于佛智慧的众生,往昔之时全都在鹿中。我那时发愿:‘如是诸鹿,我都令其住于佛的智慧中。’

“那时,那些鹿听闻我这样说以后,立即都发言:‘愿得如是。’一切勇,在此法会中的大众,因彼善根,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解:

为什么这些众生都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因为佛陀在因地时曾在鹿群中发过愿:“如是诸鹿,我皆令住佛智慧中。”

这些大众正是当时的那群鹿,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度化的因缘。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语——“以愿胜故”。

“僧伽吒”是以愿力成就的。十方诸佛宣讲“僧伽吒”,也是以他们的愿力而成就。

为什么听闻、抄写此经(哪怕抄写经中一字)所得福德不可思议?在于它是佛陀“以愿胜故”所宣说。

[1] 摩纳: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参见《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2] 善根:好的根性。参见《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



学习僧伽吒经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