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1(视频加文字珍藏版)

心自光明 僧伽吒经法门 2023-01-27

声明:感恩慧海老师编辑制作PPT以及讲义,感恩大德师兄整理文字视频等资料。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此生速开智慧成佛,救度众生,不求余果。本内容发布已经取得慧海老师同意。主讲人慧海老师,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多年医生及科研经历,深入研修“楞严独步”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结合生理学制作简要PPT。




1.楞严经经题:全经的中心思想,精华摘要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楞严经》讲义第一讲。这部经向我们展示了宇宙和人生千差万别的现象背后的本质(本来面目)是什么?由于我们在迷惑中,一直认为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见闻觉知所感受到的一切似乎都是真实的。而这部经典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颠覆了对于人生的认识。
这部经典在集结以后并没有流传在人世间,其出处就非常的神奇,是龙树菩萨到龙宫去说法,看到了藏在龙宫里面的《楞严经》,所以这应该是一部密藏。他看完《楞严经》以后,觉得非常好,深深的感觉到,对于未来末法时代的众生, 在没有佛出世的时代,魔强法弱,《楞严经》将非常适合末法时代的众生修行。出了龙宫以后,他先把经文背出来,然后写了出来,被放在他所在国家的王宫里, 国王奉为国宝,不允许被带出国。
到了中国的隋朝,有一位大德,智者大师,在接待印度来访的一个高僧时,就跟对方谈到了《法华经》里面的一些修行方法,因为智者大师是依靠《法华经》开悟的,也是依《法华经》立的天台宗。天台宗用“止观禅修”的方法来修行。印度僧人就跟他说,我们国家有一部经典叫《楞严经》,跟你说的这个方法还挺像的。他详细的讲了一些《楞严经》的内容,智者大师一听就非常的动心,希望能够拜读到这部经典。印度高僧走了以后,智者大师就设立了一个拜经台,每日向西方求拜,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可以看到《楞严经》,但是拜了十八年,一直到圆寂也没有见到《楞严经》。
般剌密谛大师,听到了智者大师这么虔诚的举动,也感觉到《楞严经》和中原地区的众生有非常深厚的因缘,就准备把《楞严经》带出来,前两次,他偷偷带出来,都被边防的将士给搜到拿了回去。最后一次,第三次,他把经书写在丝布上面,然后缝在自己的手臂的肌肉里,再把肌肉皮肤缝起来,然后就带到中国。
到中国广州,正好中国的宰相房融被贬到广州,他们就联合一些出家众和在家众, 四众弟子就开始翻译这部经典。房融宰相有很厉害的文学功底,所以他负责润色整部《楞严经》。大家看到,在所有的佛教经典当中,只有《楞严经》是四字成句的,就说每一句话都是四个字。而且朗朗上口,非常非常的优美,阅读时,韵律、节奏和文辞都非常的优美,这是房融宰相的功劳。
译出来以后,也并没有马上拿到世间来流传,也是放在了皇宫里面。北宗神秀大师进宫看到《楞严经》以后,觉得这部《楞严经》非常的好,就带出皇宫,广为宣扬,就是我们后来能够读到的这部《楞严经》。神秀大师应该大家不陌生,在《六祖坛经》里面也提到过,他写的一个偈子,叫“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神秀大师讲的。
《楞严经》传到世上以后,有很多高僧大德对他进行注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有天台宗的蕅益大师,憨山大师,交光大师,包括温陵等,有很多很多的高僧大德、圣贤对《楞严经》进行注解。各门各派,看《楞严经》的角度不同,所以解读出来的也会有一些差异。
到了民国的时候,有位圆瑛法师,后来是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做了巨大的贡献,他花了五十年的时间,仔细参阅、自己也有修有证,遍览各家各派的《楞严经》注疏,集百家之所长,写成了《楞严经》讲义。这个讲义从他二十四岁开始发愿,一直到他七十四岁结束,才真正的出版。期间也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楞严经》法会,他自己也在不停的禅修,逐字逐条的用亲身体验去悟《楞严经》的法理法义。所以圆瑛法师被佛教界赞誉为“楞严独步”。
我们非常有幸,采用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作为学习的主要课本。在《楞严经》传播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杰出的前辈祖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才使得我们今天有幸能够用白话的方式,学习这部甚深的经典。这部经典非常的深奥,没有体验、没有修证的人,是根本没有办法去写书、也没有办法去讲的。他必须要体悟到这个真心才能讲得出来。所以我们非常感恩这些前辈和祖师。
接下来我们就契入正题,《楞严经》的经题二十个字:《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个经题就是整部经的中心思想,是全经的精华和摘要,可以说这二十个字就是一部《楞严经》的浓缩。
我们先看“大佛顶”三个字。
这个“”字,贯穿了下面的“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和“首楞严”四个法。“密因”,它能够让我们证得菩提涅槃,所以是大因;“了义”之法,能够让我们顿见诸法实相,所以是大义;“诸菩萨万行”,如果按照《楞严经》所说的法理法义去修行,这就是大行;而“楞严”大定,是坚固的、究竟的、不动不灭的,究竟坚固不坏的,所以是大定。而且这个定,圆融地包含了定、观和禅那三种修行方法,相当于是定、观和禅那三种修行方法圆融在首楞严大定里面。
佛顶”是佛陀三十二相之一的第一相。佛在成佛以后,三十二相当中第一相是顶骨隆起,有肉髻相,叫无见顶相。有一部经典记载,东方有一个应持菩萨, 他想看一看佛顶到底有多高,所以他一直向上飞,就是上历恒沙佛土也不见其顶, 看不到佛顶终止在什么地方。这是表法,顶相其实是非有的,并没有一个穷尽的边际,但是在佛第二次宣说楞严咒的时候,佛顶放光,放出百宝光明,光中又有千叶宝莲,宝莲当中又有化身如来出现,这就是表法,顶相又是非空的,因为这个无见顶相可以幻化出万法,所以是非有非空。所以“大佛顶”三个字就直接定义了中道的修行方法。
如来密因”,“如”是我们的本觉,也就是我们的真心。“来”是始觉,这个时候已经起智观照了。如来有三身,所以我们说有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法身佛叫法身如来,以真如妙理为身,遍一切处,恒常不动,而且本具光明。大家想一想,这个娑婆世界也好,极乐世界也好,地狱也好,二十四层天也好,无量的国土,有净的,也有污秽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土,这个法身如来都是遍一切处的,我们要理解遍一切处的这个含义。也就是说,看看你周围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法身如来,你喝茶的杯子,自己这个人,戴的眼镜,吃的饭,喝的茶,所有这些叫遍一切处。所以我们学习这个《楞严经》,有一个好处,就是每一句话,每一个法,都能让你跟实际生活非常圆融的结合起来,如果你不能结合的话, 说明你学错了。如来的第二种身就是报身如来。这个报身佛,以般若智慧为身,所有的迷惑都已经消除干净,所以是般若智慧,这种般若智慧是圆满的,而且这个光明也是可以起照用的功能的。化身如来,就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贤劫千佛, 离我们最近的一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些佛他是随机应化现千百亿的身体,前提是要遇到一些可度的缘份。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如果遇到可度的因缘,化身佛就会化现八相成道,就是八个过程:先降生到兜率天,呆上四千天年,有的佛不一定要呆四千天年,要看具体情况,在兜率天,观察未来国土因缘,父亲、母亲的因缘,教化众生的因缘,包括说法众、当机众的因缘,等等。他要观察所有一切的因缘以后,决定在什么时候投胎,在哪一家出生,要投胎到国王家里面,成为王子,也享受各种各样的荣华富贵,金钱、权力、美女,所有一切,包括还会生下一个小孩,他其实是在表法,向世间的人表一种什么法?你看金钱、权力、美女,家庭,其实都不值得留恋,所以他再出家开始修行,在修行过程中,要降伏色受想行识五阴魔。然后成道,成为究竟圆满的大佛。成佛以后开始转法轮,通常也是按照一些转法轮的顺序,讲《华严经》,《阿含经》,包括后面的《般若经》,《楞严经》,《法华经》,《大涅槃经》,都是要转这些法轮,最后示现涅槃。
密因”是指十方如来在因地修行时,所依的不生不灭的因地心。这个因地心,就是我们众生本来都具有的六根之性,就是眼睛能看、鼻子能嗅、舌头能尝、耳朵能听、皮肤身体能触,然后大脑能够思维。这六根之性,我们又称为如来藏性,或者叫佛性。因为我们众生在迷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本具这个因地心,所以称为密。如来密因的密,并不是说如来有一个秘密的宝藏,为了自己保密,不给众生讲。不是这样的,如来永远是最最慷慨的。其实我们按照《圆觉经》的说法, 众生本来已经成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具足清净圆满的宝觉、圆觉、大圆觉, 但是我们在迷的这个过程当中,不知道有这个大圆觉存在。所以《楞严经》和《法华经》都有一个共同的比喻,就是摩尼宝珠,或者叫如意宝珠,任何一个穷人都有这个宝珠,但是如果不知道的话,还是很穷的,在六道里面轮回,到处去乞讨。这时候有一个悟了的人,给你指出来,你这么穷,其实你很富有,有这么大一个宝珠,这个宝珠如果一旦开发出妙用来,不得了,那富可敌国。这个富可敌国的,能够产生无量妙用的这个如意宝珠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六根之性!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如果按照这个密因来修的话,就能够实证如来的果地觉,所以我们众生是因地的佛,如来是果地的佛,释迦牟尼佛是果地的佛。
修证了义”,为什么佛要强调修证?因为佛陀担心有一些狂妄的、狂慧的众生,他一听说我本来就是佛,行了,那我不修了。所以佛陀非常强调修证,虽然有这个因地心,有这个如意宝珠,但是如果不去修,开发不出妙用,你还是一个穷人,不可能富可敌国的。所以佛陀在经题里面就强调了要修证。还有一个大家要仔细看,“密因”,这个因,就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佛,圆满的佛,只是一个因地的佛,所以必须要把因地佛修成果地佛,那才是究竟圆满的解脱。
了义”,第一个,我们要用根性来修,放弃第六意识的这种妄想心,所以佛陀直截了当的,在《楞严经》中就指出,一定要舍去六识,用根性。因为六识心是生灭心,如果依生灭心来修证,能得到不生灭的果吗?得不到,因果不符嘛。第二个,就是要离相修行,离相修行就是从根性修,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着相修行,你想想,有无量的万法,你要着多少相,才能把这些法全部修完?不可能的,你得不到无漏的果地觉的。所以着相修行的人,他没有悟入佛的知见,没有悟入佛的这个圆理,不是了义的。所以佛陀强调了义的修法必须是依不生不灭的根性起修,方能证得大圆满觉性。
诸菩萨万行”,菩萨指的是菩提萨埵,这个大家其实都很熟了。我们不用太多解释,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有情,觉有情。菩萨从三个角度来看,第一个是他自己已经证得了人我空和法空,这个“人我空”是什么?我们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这么一个有情众生,其实五蕴任何一蕴都不是我,如果把五蕴全部拆开来看的话,其实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坚固的、单一的、恒常的、独立的、永恒的我存在,所以菩萨已经悟到了没有一个我,即无我。另外这个“法空”指的是,一切的万法,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包括石头剪刀布,所有这些东西,我们把他叫做万法。都是空无自性的。都只是虚妄的显相。就像眼睛花的了人,看到空中有狂华在飞舞,叫空中华,其实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菩萨也证得了法空。
菩萨证得了人我空和法我空。第一,他已经自觉了;第二,他能够觉他,能够帮助有情众生开悟,这是菩萨利他的功德。在自利和利他的过程当中,菩萨要悲智双运,上求佛道,因为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果地觉,还要继续向上求取佛道,究竟解脱,所以他需要般若智慧;向下,要度众生,要用大悲心。要度众生, 但是这里面我们要强调一下,这个菩萨的大悲心并不是大悲相,有的人认为菩萨应该显慈悲相,但是这个慈悲心和慈悲相,是完全不同的感念。慈悲心是指他完全有这么一个利他的一颗菩提心,但也可能不是大悲相。比如莲花生大士,刚到藏地的时候,他显相的并不是大悲相,为了降伏一些天魔外道,显示了愤怒相,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学《楞严经》一定要离相。菩萨要修十波罗蜜,这个十波罗蜜其实就是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般若波罗蜜又分出了四个波罗蜜。加起来是十个波罗蜜。这个在后面讲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的时候,我们可以再详细的分享。
万行”,指的是圆通本体所起的无作妙力,卷六观世音菩萨通过耳根圆通证悟以后,他获得了三十二化身,十四种无畏,四种不可思议的妙力,这个其实都是我们圆满的觉性所本具的妙用,但是我们如果不开发就不会有。开发的话,他会有无穷无尽的妙用,所以要开发。这个是定慧圆融的,就是定力和般若的观照力是平衡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用中道的观智,在闻性当中,用中道的观智,念念流入萨婆若海。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 一共是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到等觉还没有圆满,他还有最后一分的生相无明要破掉。破掉以后就成为妙觉的菩萨,也就是佛了,果地佛。
首楞严”是自性大定的总名。一开始阿难问佛陀,因为阿难不知道有一个什么样的神奇的法门,所以他小心翼翼的在奢摩他、三摩地、禅那这些前面,就加上了一个妙字。他就问佛陀,你这里有什么妙定,妙观,妙禅那这些修行方法, 你能不能告诉我。
后面佛陀就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说了,佛陀在《楞严经》就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跟你多费话,不啰嗦了。这个“首楞严定”挺有意思的,整部《楞严经》一直在讲这个东西,其实讲到最后就是二个字,真心。因为这个楞严定的定体是真心,照体也是真心,所以这个真心有一些特征。我们的真心,本来就是寂灭的, 所谓寂灭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而且是如如不动、本具光明的,能照十方。因为他是不动的,能够成为定体,来安住我们的心,因为是光明的,又能成为照体,起般若智慧来观照。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非常微妙的这么一种定,或者叫奢摩他。
这个定体,是自性本具的,是天然的,纯天然的,是不需要你去修的,所以叫不假修成,即便你在迷惑当中,真心也从来没有遗失过,只是说你不认识,不代表他遗失了,他从来没有遗失过。你每天吃饭、睡觉、上班、赚钱、谈判,不管去做什么,其实真心都一直在那的,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出来,我们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的。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不知道。
“首楞严大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止观双运、寂照双行、定慧均等,是平衡的,而且是无作妙力。什么是无作妙力?就是不造作,不需要你在修行当中额外的去用力。

相反的是,你越放松,越没有压力,你才能够越修的更好。

2.五种感官是如何带领我们认识世界的(兼 7 处征心)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章,五种感官是如何带领我们认识世界的?

这张幻灯片我们曾经分享过,因为有一些新的同修进群,我们再次分享一下。这个幻灯片其实我们是用来解释七处征心的。

阿难遭到摩登伽女先梵天咒的迷惑,在快要失去戒体的时候,文殊菩萨持着佛陀的楞严咒过来救他,救了以后,他也很懊悔,就到佛那边去,问怎么办?他已经修到初果,但是道力还是不行,遇到事情还是搞不定。佛就先问他,你为什么跟着我修行?阿难就说是因为看到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很庄严,所以就想自己也要获得这三十二种相,所以就跟着你修行了。在这里,就是着相修行的人可悲的地方。佛在《金刚经》里面,曾经讲过,如果要是以三十二相来判断是佛的话,转轮圣王也是佛,因为转轮圣王也具有三十二相。比如说有两个人站在这,一个是佛,一个是转轮圣王,因为他们两个都同样具有三十二相,所以你就无法辨别谁是佛,谁是转轮圣王了。这个就是着相修行的人可悲的地方。因为阿难他还在相上,所以他就这么来回答的。
佛问,你是用什么来看到我的相的?阿难说是用眼睛来看的,用心来体悟的。佛再来问他,既然是这样,那你的心在哪里?阿难回答心在体内。佛陀说不是,如果在体内,你应该先看到内脏,再看到外面。阿难说,那就是在体外了。佛又问,那体外的话,跟你有啥关系?阿难就说,那就在眼根里面,又说在开合之处, 那阿难就回答了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一一都被佛陀给否掉了。
我们不用去细究这场讨论,因为这场讨论对于我们去看真心的特征,包括真心在什么地方,我们如何去寻找真心和认识真心,都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就简单的过一下。
这里我们用现代的医学、生理学的知识,来帮助大家看一下。
其实我们感知到的,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外境,其实并不是外境,而是我们大脑重新加工过的。我们眼睛看到的是光线,耳朵听到的是声波,鼻子嗅到的是气体,舌头尝到的是化学分子,皮肤接受的是一种触压,而这些东西, 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受器,全部转变成电流,传到大脑皮层,然后大脑皮层对传进来的电流,然后重新进行解码。相当于是重建了一种动态的三维立体的这样一种环境的感觉,所以我们看到的,比如说高楼大厦,其实是我们大脑重建出来的,眼睛只是接受到了光线,所以我们大家要想想,是谁重建了这些场景?这个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比如说像蝙蝠,还有海豚,他们是用声纳系统的。蝙蝠的身体向房间里面发出这个波,这些波弹回来以后,他就构建了一个关于这个空间的一个相,在这个相里面飞行,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或者说弹回来他感觉像一个小飞虫,他就飞过去吃掉。所以他捕食也是靠声纳系统的。其实也可能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种里面的一种,异化成了动物的声纳系统。像鸽子也很有意思的,鸽子在颅骨的下方有一个非常小的一个磁铁,能够感受地球磁场的变化,感受以后,它在脑袋里形成一个定位系统,然后他就飞到一个指定的地方。
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真心本觉的功能,是真心本觉“重建”了所谓的世界。现在觉得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其实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要在后面才能明白。毫无疑问,所见世界,都是一个重建的三维立体动态的视频,你可以把他称为视频,也可以把他称为成像。而所谓“重建”也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些成像本来就在。
3.佛陀开门见山提出楞严大定、轮回之因及两种修行根本
经过七处征心,阿难被佛陀辩驳的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心在哪里也不知道,心是什么样子也搞不清楚,所以阿难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看见佛的了。怎么修行也不知道,原来修的那些修法,根本都没有用。
这个时候佛就开门见山的提出,【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有一种大定叫首楞严大定,具足一切的万法,而且诸佛如来都是从首楞严大定中走出来的。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大般涅槃经》,这是佛在涅槃之前,花了二十四小时就说完的最后一部经典,是真正究竟了义的经典。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里面,反反复复的强调首楞严大定对于成佛的重要性,对于究竟解脱的重要性,大家可以看一下。
首楞严定和世间的止观禅修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佛陀在《楞严经》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截了当的提出,有这么一个首楞严王,这么一种修行方法?

佛陀首先指出众生轮回的原因: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大家想想,感不感慨?我们无始以来,这么多的轮回,生死相续,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有一颗真心,常住不灭、本自清净、本自光明的真心,它既如如不动, 又能够遍照万法,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这个东西。

总是习惯于用第六识的妄想心,所以就有轮回了,就连续不断地轮转了。如果用《法华经》的方法论来分析,这就是佛在开众生佛知见。《楞严经》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后面有示众生佛知见。第二讲是示众生佛知见,再往后面就会讲到令众生悟佛知见,和令众生入佛知见。如果按照《法华经》的方法论的话,整部《楞严经》也可以分成“开、示、悟、入佛知见”这四个部分。所以《楞严经》和《法华经》,其实相当于是上下游的关系。你不先学《楞严经》, 直接去学《法华经》,根本就学不懂,不明白佛知见这三个字是什么?佛到了《法华经》,不会非常详细告诉你佛知见。只是讲佛知见的一些妙用,包括给众生,一些修行者授记。然后把所有的小乘、中乘,大乘,回向一佛乘,他没有具体的去讲这个佛知见,而《楞严经》整整一部经,从头到尾,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完完全全就是讲佛知见的。
佛陀指出,修行者胡乱的盲修瞎练,一直在轮回当中,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两种修行的根本。
第一种根本就是妄本,也就是妄心,第六识。还有一个是真本,也就是真心, 如来藏心。我们看一下佛的原话: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这个大家应该看的出来了,咱们不用做深入的解读了,就是你用第六识去攀缘外境,妄想分别执着,然后执着于爱恨取舍,生灭不停,而且这个第六识有个特点,尘有则有,尘无则无,虚妄无体,在后面的第二讲,大家会明白。这个第六识是离尘无体的,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那第二者就是我们清净的真心,就是前面的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指的是真心,无染的、清净的、光明的真心。但是后面佛陀话锋一转,说【则汝今者】,就是对你们这些在场的凡夫,或者说对你们在场的,还没有证到果地觉的人,其实叫【识精元明】。【识精元明】指的就是我们六根的根性,也就是文殊菩萨后面提到的“元依一精明”,就是眼睛能看、耳朵能听等等这个“能”,就是识精元明,其实也就是第八识的见分。它能生出前七识,【缘所遗者】,其实就是说,如果你排除了六根、排除了六尘、排除了六识,以外还剩下一个独立的、灵明不昧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你的真心。这个真心是天然的本具的,不假造作的,在迷当中,就是六根的不生不灭的根性。这个根性是带妄的,但是它全体是真。
我们来比较一下,首楞严定和世间禅定的区别:“世间禅定”他们是分成三种方法,就是奢摩他、三摩提和禅那,也就是定、观和禅。定的话,他们一般会用外境,比如说观呼吸,然后听声音,闻香味,等等。照的话,其实是定中的独头意识,也就是第六识。禅那的境界,他分为色界禅和无色界禅,色界禅有一、二、三、四禅,无色界禅有四种空定。到后面的时候,会有非常详细的说明。其实就是用生灭心来修了,不可能得到不生灭的果地觉。而且世间禅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有出定和入定,在定中的时候,很多烦恼被压住了,我们说叫搬石头压草,贪嗔痴可以被压住的。出定以后,贪嗔痴其实还是会出来。因为不知道诸法实相是什么样子的?没办法究竟灭苦。
首楞严大定”的定体是真心,这个真心咱们讲过,他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 也是不动的,是天然的,所以说不是你修出来的,他本来就有的。照体就是真心, 是如如不动的,又本具的光明,能起智来观照,所以他同时又是照体。修首楞严大定,无需额外去加一个明,所以是无作妙力。如果你修行当中你很用劲,那就修错了。你如果非常放松,这就对了,越放松,修的越正确。因为你是依靠真心的光明去观照的。不能再额外加一个明,额外加一个明,就成为妄明和妄觉了。首楞严大定的禅那境界,就是五十五位妙菩提路,这个到后面大家会非常详细的去了解。第一讲全部都是一些摘要性的东西。就是把整个《楞严经》的结构,做一个了解。首楞严大定不存在入定还是出定,只要一念回光返照,你时时在定中了,跟别人说话也好,吃饭也好,甚至出去开会也好,只要找到了这颗真心,随时随地都定在真心上,所以没有出定也没有入定,根本不存在出入的问题,所以叫恒在定中。你用这个不生不灭的根性去修,这个首楞严大定具足了一切的三昧, 所以佛陀把它称为叫“一乘寂灭场地”,也就是一佛乘,这个跟《法华经》是百分之百吻合的。
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辩论。有一些外道认为有一个大我,或者说有一个神我, 他们也说这个是遍布一切的,有一个自然体,你这个如来藏,或者叫真心。不管叫什么名字。不也有一个体吗?既然有一个体,那凭什么说,不是自然的?如果承认是自然的,那佛法跟我们外道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佛陀是怎么回答的?我们的真心,空如来藏,或者叫真如,本来是不显现的,并没有一个恒常的固定的显相,它又能够随缘显现出万法万相,就是说我们这个真心本体,确实有这个体,但是他只有体性,却没有体相,所以大家要区别这个外道的自然法,他们是有体相的。而佛法这个体,他没有体相的,他是随缘显相的。
所以佛法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叫不动随缘,或者叫不变随缘。真心如如不动,但是随着净缘显现出极乐世界,显现出兜率天的内院,显现出无量的佛国净土。随染缘我又能显现出地狱、恶鬼、众生,娑婆世界,等等这些染缘显现出染法。所以我的真心是不变随缘的,同时又是随缘不变的。虽然是显相的这些万法,显相的这些我们叫万法万相,但是在他的本原,他们共同的根源就是真心,是如如不动的,所以叫随缘不变。你说他是自然,是错的,他是非自然的。但是一定要说他是非自然的,也是错的,因为他本身有这么一个不动的体性。所以说佛法是自然的,是错的,说是非自然的,也是错的;说佛法是因缘的,是错的,说佛法是非因缘的,也是错的。
在后面佛会破这四种边论。就是自然论、非自然论、因缘论、非因缘论,这四种论,佛陀把他叫做戏论。戏论法指的就是自然法、因缘法、非自然法、非因缘法。我们的真心,或者说究竟了义的佛法是什么?就是中道,就是我们最开始讲的“大佛顶”
这个佛顶并没有一个终止的边际,所以叫无见顶相,但是他又能化现出光, 化现出千叶宝莲,化现出化身佛,所以是非空非有的,这就是中道。
我们为什么采用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
因为圆瑛法师深得中道的精髓,他的讲义,从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完完全全是用《楞严经》来解释《楞严经》,用中道在解释《楞严经》。我们也对比了一些其他法师,有的法师在注解的时候,他用禅宗的方法、用净土宗的方法,用其他宗的方法解释《楞严经》。但是《楞严经》是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派,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法门。《楞严经》就是最究竟了义的中道,所以我们非常有幸, 能够学习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 



相关阅读: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楞严经》非学不可!(宣化上人/虚云法师/印光大师)

圆瑛法师用整整半个世纪注解《楞严》

宣化上人讲述《楞严经》的由来, (附电影首楞严演义)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2)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