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空法师:《僧伽吒经》讲记 第二十二讲 (5-9)
所以大家注意,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行方法。你天天在佛堂里忙碌,把你家佛堂布置得清净庄严,就相当于在建你将来的净土。知道为什么家里要有个佛堂了吗?因为佛堂就代表你将来的净土。即使你做不到每天浴佛,也要经常给佛像沐浴。大家最好请不怕沾水的佛像:对于涂油彩的佛像一定要注意,不要请那些遇水后色彩会褪掉的;也不要请水会浸到里面去的佛像。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专门准备一个盆,每天去沐浴你们家的佛像。可以在水里加一点香——其实咱们平常讲的各种香水就挺好,薰衣草、檀香、玫瑰、茉莉、沉香,都很好。香水加一丁点就可以,还可以再加些花瓣。这样沐浴了之后,佛像会非常漂亮。否则佛像沾满灰尘,久了之后,看着都没有光彩了,对不对?
你还可以供养“香、花、灯明,一切乐具”。讲到“香”,咱们平时烧的香只是其中一种,其实烧的香并不好,因为它有烟气;还有一种香是“末香”,就是粉末状的,直接放那里,有香味就行了;还有一种是“涂香”,可以给佛像涂一层,所以这个涂香就相当于咱们平常讲的擦香水。你们家的佛像是可以擦香水的,佛像先沐浴,非常洁净了之后,可以再涂上一点香水。但你要买点好香水,比如檀香或沉香,那些香水非常好,不要用很刺鼻的那种伪劣产品。其实涂了香水之后还是你自己闻呀,你们家佛堂里一片香气,多好啊!
家里佛堂也可以经常供花朵。过去在印度,一般早课是给佛像沐浴,大家唱着赞颂,恭敬赞叹,给佛像沐浴。沐浴干净之后,还拿鲜花散到佛像上,佛像周围堆了一层的鲜花瓣,这样也非常好。不过这个成本有点高,现在我们做不到天天拿花瓣供佛了。我现在比较主张大家养一些盆花,直接把盆花供在佛堂,也很清净庄严。这样供得长久,并且花费还非常少。再说从寓意来讲:一束束的鲜花是剪断的,没有根,很容易枯萎;而盆花有根、有生命力,很吉祥,时间也长久,非常清净庄严。
大家一般在家里,灯具供的比较多,很多人往往喜欢供油灯、酥油灯或者蜡烛,但大家注意,供“灯明”,重点在“光明”。其实用现在这种通电的小灯泡最好了;用别的灯来供佛,会有烟,时间长了,会把佛堂熏得很黑,变得不庄严。所以这些形式可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不要认为佛陀只喜欢香油灯,佛陀不要电灯泡,不会的啊。
供灯的来历是什么呢?过去的印度,佛陀有时候晚上也会讲法,一些居士就从自己家里拿盏灯来供佛,供的灯多了,就使整个精舍一片灯火辉煌。所以供灯的目的,是为了在晚间开法会,在这一片光明当中,佛陀给大家讲法。当然,佛陀也说过,光代表人的智慧,代表人的正知正见,让人能看清道路。所以供灯能让人将来有智慧,不会处在大黑暗中。供灯也是靠外在的灯来讲自己的智慧,其实智慧才是真正永恒的灯明。我们佛教也经常讲“以灯传灯”,就是讲,要把佛法的智慧传播下去。
所以,佛堂里的一切供养之具:第一,供具代表自己的恭敬心;第二,供具是缘起之物,你供什么,将来自己的净土就会有什么,并且更清净庄严;第三,供具都有寓意。比如,供衣服代表要持戒清净,因为衣服是保护人的,同样,戒也是保护人的,所以供衣服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自己要持戒精严;卧具是让人休息的,所以供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起烦恼执着,心里要清净、要安稳;饮食代表给一切众生甘露美食,佛陀讲的法就相当于甘露,世间的饮食滋养肉体,而佛法能滋养人的法身慧命;汤代表沐浴斋戒,把人的烦恼执着全部去掉;各种各样的药物也可以拿来供佛,这寓意更深刻了,因为六道轮回就是一场大病,人的一切习气毛病也都是病,供药物,就代表要把自己的各种习气毛病治好;香代表对佛菩萨的恭敬、虔诚,也代表“戒香”;花代表自己的心要柔软,也代表要发菩提心,因为人的菩提心就相当于一朵花,有了这朵花,将来就会结出成佛的果。在佛堂里看到这些供品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些供品所代表的佛法含义,这才是重点。
“一切乐(lè)具”,因为这些东西能给人带来快乐、舒适、安乐,所以叫“乐(lè)具”。拿“一切乐具”来“悉以供养”——都拿来供养佛菩萨。
诸佛不予授记的原因
但是这十二亿佛都不给净月居士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也就是不给他授记,不说他将来可以成佛。现在可能很多人觉得,我供养佛陀,佛一高兴,就给我授记了:“你很快就成佛了。”咱们现在理解的佛教,那就好比请领导喝茶,“领导啊,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领导送点礼,领导一高兴:“这个职位以后就是你的了。”感觉供佛好像是在贿赂佛一样,是不是?哈哈。都认为你只要供养佛,佛肯定就给你授记。这是我们凡夫的执着心,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在和佛做交换,“来,佛,我给你很多的供养了,你得给我个什么职位!”“你看,我供养的这么好,以后你这个佛位应该由我来接班哟!”
我们不知道佛果不是贿赂来的,而是把自己的心修清净才成就的。如果只拿这些东西供养外在的一尊佛,而自己没想到要发愿成佛,那么佛是不会给你授记的。这样知道重点在哪里了吧?为什么净月居士供养十二亿佛,佛却不给他授记?因为他没发心要成佛,他只做这种人天善果,那么得到的就只有福报。你连成佛的心都不发,谁能给你授记呀!成佛是自己的事。我们现在学佛就有这个毛病,现在非常多的人都在做“人天有漏善因”,是不是?而佛陀出世,就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方法。
“授记”这个词用的也好啊。什么是“授记”啊?“授”就是“给”的意思,“记”就是个记号 ,相当于检验合格。如果你修行好了,绝对能成佛,不会退转了,这时候诸佛就会给你授记,也就相当于打个标签——合格,证明你可以出来度众生了。所以这个授记就是一个检验而已,不要认为授记是一个佛陀留给你的职位。
为什么读《僧伽吒经》一遍,就能成佛啊?还是我们第一讲就开宗明义讲到的——《僧伽吒经》教你发心成佛!这一段相当于在照应开篇的那一段,告诉你《僧伽吒经》之所以功德无量,就是因为它一开始就告诉你要发心成佛,而这一点也是释迦牟尼佛无量劫修行的一个经验教训!
释迦牟尼佛无量劫之前,曾经见过无量的佛,同名同号的都有十二亿佛之多。但是佛陀告诉咱们:“这是血泪的教训啊,当初我见了十二亿佛,却仅仅想着给佛吃好的、穿好的,没想到去修自己。我只供养外在的佛,却不知道自己的心就是大好的一尊佛。我不修自己的心,并且也没发心要成佛,仅仅觉得佛很厉害,光羡慕、赞叹、供养、恭敬诸佛了,不知道自己也可以成佛!”所以佛陀说,“大家千万要注意,这是个教训。如果这样修行,时间再长也不可能成佛!”
大家知道修行的重点在哪了吗?说的不好听,这不就是在骂我们现在末法时代的个别人吗?咱不能打击一大片啊,哈哈,但真的只是个别人吗?大多数人都在求福报,没人发愿成佛;也没有人发愿要真正地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具有这些功德智慧,去救度六道轮回的众生。所以,发心成佛的功德最大。
佛陀慢慢地回忆:“不仅仅这十二亿佛不给我授记,一切勇菩萨呀,血泪的教训啊!我想起来,我过去还遇到过十八亿佛出世,他们都叫‘宝明佛’,那个时候我叫‘龙正’(都记得清哦,名字很好听啊)。我当时也是行大布施、大供养,拿香花、璎珞供养彼佛。”
当时释迦佛前世还是只修供养,只恭敬外在的佛,不知道自己也能成佛,甚至于都没有发愿要成佛。恐怕当时的佛看着都着急呀!那十二亿佛、十八亿佛都着急:“哎呀,这个人他就不发愿成个佛!”发愿成佛得是自己的发心才行啊,所以十八亿宝明佛,受了龙正居士这么多的供养,也没给龙正居士授记成佛。请问大家,你们的供养和净月居士、龙正居士的供养相比,是不是微不足道啊?人家拿那么多的东西供佛尚且如此,难道你拿那么一丁点的供养,就想着要成佛了吗?我看没门,哈哈。
就像《西游记》当中讲的, 唐三藏经过了八十难,但是还有一难没受呢。结果,迦叶、阿难二位尊者非得要“人事”:“哎,这个,这个,啊,得拿点好处费嘛!是吧?这个经能白给你吗?”“我没有啊?”“没有?你不是还有个紫金钵盂嘛,金子的。”这件事后来被告到佛陀那里,佛陀竟然没有批评迦叶、阿难尊者。佛陀还说:“当初有一个给孤独长者,他家小孩生病了,我叫我的这些弟子们到他家里念了一遍经,就只收了他们三斗三升像米粒一样的散碎银两。”三斗啊,我的天哪!一斗是多少啊?!读了一卷佛经,收了人家三斗碎银。佛陀说:“我还认为迦叶、阿难卖贱了呢,这么多的佛经被你拿一个碗就换走了啊?我都嫌少呢。”佛陀也护短呢,是吧?
很多人拿这件事来攻击佛教说:“你看,佛教也需要送礼。”不过,大家注意,《西游记》是小说,这里边有搞笑的情节,但这个搞笑的情节是为了讲修行的法门、修行的道理。这个情节说明什么呢?说明佛法珍贵啊!
《西游记》是一部小说,不是史实,所以里边讲的故事,你要读过佛经才知道指的是什么。所谓的“给给孤独长者念了一卷经,收了他三斗三升散碎银两”指的是什么呀?
就是当初给孤独长者去见佛,佛陀一讲法,他很有信心,就邀请佛到自己的国家里去讲法。佛陀说:“可以,但你得先去找个地方,因为我弟子众多。”佛陀的常随众就一千二百五十人呢,这场面够大的,所以你得找个地方吧?给孤独长者很高兴,就回去找,但看了很多花园,都相不中。后来看到了祇陀太子的皇家花园:“哎,这个花园好,就用这个花园供佛,才配得上佛的功德。”给孤独长者就跟太子商量说:“太子,你这个花园卖不卖?”“不卖。”“我花大价钱买。”“大价钱也不卖。”“很大的价钱哦。”祇陀太子就跟给孤独长者开玩笑:“你想买我这花园啊。我告诉你,我这花园可贵了,你需要拿黄金做的金砖把我这个花园铺满,我收下这些金砖,才能把花园卖给你。”一块地皮,哪有这么贵的?但是给孤独长者竟然答应了,他把全部的家财换成黄金,铺满了整个花园。
祇陀太子看得目瞪口呆:“你这个人疯了呀!太怪了,我这个花园哪值这么多钱啊?你为什么非要买这个花园啊?”给孤独长者说:“我要请释迦佛来讲法。”太子就问:“佛陀有多大的功德,值得你拿这么多的金砖来买这块地方?”给孤独长者就给祇陀太子讲佛陀怎么伟大,告诉他佛陀讲的法。祇陀太子一听,也非常欢喜:“这样子吧,咱们一块来供养吧。”给孤独长者说:“那可不行!那功德不就得分你一半了?不干!你已经说好了嘛,整个花园都卖给我,你就得给我。”祇陀太子一听,也没办法,但后来一想:“哎,我答应卖给你地,没说把树卖给你哦。地是你的,树是我的。你要是不和我一起供养佛的话,我就把树都砍了。”把树都砍了,那花园不就成荒地了,还有什么用?就因为有这些树才珍贵,是吧?
佛法珍贵,我们供养三宝,就是表示我们尊重佛法,因为佛法可以叫你了生脱死。我们以香花、璎珞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如果只想着通过这个供养得一点福报,这就太可惜了。当然,你确实需要“供养彼佛”,不要觉得:我只要跟着佛学习就行了,打坐就行了,听法就行了,那就不需要供养佛陀了。因为只要佛陀在这个世间应世,那么他的肉体就需要吃饭,就需要穿衣,就需要休息,所以你供养诸佛,就相当于助佛宣化,就是和佛在一起弘扬佛法。
有的人说:“我们跟着佛学法,听完法打坐就行了,财布施不如法布施。”说的没有错,但是佛陀出世的时候,你肯定还要以世间的香花、灯烛、衣服、饮食、卧具等一切物品来供养,因为这样可以让佛长久住世,你这样就和佛在一起弘扬佛法。不过还是一句话,你光弘扬佛法不行哦!弘扬佛法是度别人,关键你自己得好处了没有?这个还是需要自己发愿成佛才可以。
大家再想想,人的思维真是很怪异啊!见到佛成佛了,我们都知道佛的功德无量,为什么自己不能发愿成佛,成就像佛一样的功德呢?为什么呢?大家都觉得佛的功德太大了,自己做不到啊!所以,真正发心成佛是最重要的!
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只是修布施、供养这种人天福报,最多和佛结缘。不过虽然如此说,确实还是有用哦!他确实能和佛结缘,你看看,他一世一世的总是能遇到佛,并且他也有这个福报去供养佛,这也是他种下的。所以世间的这种人天福报难道就没有用吗?也有用,是和诸佛菩萨结缘的。结了缘,你才能向佛学习,学习佛陀的教法呀。如果只是结缘,你不修,太浪费了。所以佛陀讲,他过去见了十八亿宝明佛,布施、供养,但是这十八亿佛都不给他授记。
一点点回忆吧,越回忆人数越多啊。佛陀讲,我又想起一件事儿来,曾经啊,有二十亿佛出世,我都遇到了,这二十亿佛都叫式弃佛。我那时候也是拿各种庄严之具供养彼佛,但是那些佛都不给我授成佛的记。
佛陀讲,一切勇,我想起过去来,还有二十亿佛都叫迦叶佛,我那时候也是拿一切庄严之具供养彼佛,这二十亿迦叶佛都不给我授成佛的记。
讲到这里,大家会有疑惑了,为什么佛号不能换换呢?这么多人都同名同号呢,为什么呀?名字太少,佛太多,分不过来?哈哈。你说:“不行!我得起一个比较独特的佛号。”恐怕你起得再独特,往前一数,哎?无量劫前好像有一位佛,也起过这个名字哦。因为这个语言文字就那么几个字,再怎么排列组合,看着非常多,但是和无量的佛相比,还是太少了。也可以这么说吧,因为佛是无量无边的,对不对?肯定佛也是不想重复嘛!恐怕你想到的佛号都已经有了。
这么多的佛都成佛了,为什么我们还在轮回呢?为什么呢?很纳闷啊,这个我想不明白,大家觉得呢?为什么呀?——没发愿成佛,修行也不精进。真的太可惜了啊!所以,这就是到了宝所又空手而还。
佛陀又讲,我想起过去有十六亿佛出世,都叫净光佛,我那时候作大长者子。就是以前种的福报,现在结果了,作大长者之子,所以很有钱。他确实也非常善良,“行大布施,舍一切物”,能把自己家里的财富布施给众生。难舍能舍,真的太难得!恐怕我们现在都做不到。你看,这句话非常关键,“行大布施”,下一句最重要,“舍一切物”——家里只要有的,众生需要,都给!这个发心真的了不起啊!我们一般都觉得如果这样的话,真是大菩萨了,对不对?
把家里的东西都布施出去就是大菩萨吗?真是这样的吗?大菩萨确实可以把一切东西都布施出去的,但是,把家里的东西都布施出去,就是大菩萨吗?不能倒过来讲哦!大家注意,什么是菩萨呢?菩萨是觉有情,也就是带领一切有情走向解脱的道路,这个才是菩萨。菩萨认识到世间虚幻,财富也虚幻,不要只追求这些财富,要放下,要解脱,要成佛,要自在。所以菩萨是引领大家解脱成佛的,不是为了让你今世吃得好、穿得好!菩萨不仅仅是让你今世得点利益,主要是能带领你生生世世解脱的。这个千万注意!
所以菩萨道和世间的善法不完全一样的。当然了,菩萨做出来的、表现出来的行为,肯定都是善的,对不对?但你不能看到别人行善积德都叫菩萨,关键在他的发心。如果他的发心是行善积德的,只帮助人今世好一点,或者只发心“我布施供养,将来我自己能得福报”,这种人最多算是一个善人,但他不是菩萨。如果一个人发心:“我也希望做善事,我通过做善事引导大家学佛,走向解脱,都让大家能发心成佛。”这样的人,才是菩萨。
大家想想,现在是不是把这个概念搞错了?我们一般看到行善积德的人都叫“菩萨”,对不对?包括咱们这里也是,有人在那儿建寺庙,很多人看到之后就很激动,见面就喊:“大菩萨!你真是大菩萨呀!崔大菩萨呀!”如果一个人只做些善事,没有发心带领众生走向解脱成佛,这就不能叫菩萨,但是可以叫善人。一定要分清啊!这样,你学佛就不会迷惑,不然的话你会欺骗自己,做了一点人天善果、有漏之因,觉得我是行菩萨道啊,我肯定要成菩萨!不对,因为你根本没发心度众生啊!
很多人发心做好事,你看看他发心为什么呢?为了自己得好处。他听说,如果布施的话,舍一得万报。哎呀!赶紧布施。听说放生能得长寿,赶紧放生!听说如果供养寺庙几万块钱,孩子就能考上大学,赶紧供养!严格来讲,这个连一般的善人都算不上!因为这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并且还是投机取巧。觉得世间法自己不能成就,那么就让佛保佑自己成就。有些人做了这些事之后,最后发现:我供养了寺庙五万块钱,我家孩子怎么没有考上北大呢?佛教不行!不信佛了。
看到一个人供养寺庙五万块钱,就觉得他是行善积德了,对不对?你这么一分析,他是行善吗?不是!他是投机取巧。他家孩子是班里倒数第一名呢,还想着供养寺庙五万就考上北大清华?!曾经有一位居士,因为他家孩子学习太不好了,班里倒数第几名。另外一个居士说:“哎呀!能考上就不错了,哪能说考上北大清华呀!”他就说:“哎,我供养了,就要考北大清华!”高考分数出来了之后,一看,果然,他家孩子还真是考上了,刚刚能走,大概是个三本,没走北大清华,他就说:“哎,我供养了,就要考北大清华!”高考分数出来了之后,一看,是因为你说那句话影响我了!”跟人打架去了。真打起来了!他说:“我供养了佛,佛本来保佑我们家的孩子上北大清华的,结果你一说能考上就差不多了,你给我影响了!”类似于佛陀发功,你在那儿捣乱,那个功没发上来!——你赔!打架,打得一塌糊涂!这是件真事儿,就是这里的人,我不说是谁了,说出去他很没面子的。
所谓的善,有的时候你光看表面不行,你要看他发心。所以不要见人就喊菩萨,有些人行善可能是有其他目的,不是菩萨发心;还有些人呢,只是想得善报才做点好事,这算是个善人,但不能叫菩萨。我们都知道菩萨要修六度,其中确实有布施。六度是什么意思啊?类似于众生在大海里,通过这个方法,帮助众生渡过大海走上解脱的彼岸。所以菩萨确实也布施,菩萨用布施这个方法,是接引众生走上解脱,不要在这个苦海当中头出头没。
但是,不是所有布施都是菩萨道。所以不要见人做点好事儿,都喊菩萨。给寺庙里捐了两块钱,就喊:大菩萨呀!这个菩萨也太便宜了吧?这都是误区。大家注意,你经常这样吹捧:“哎呀,菩萨呀,大菩萨。你做的好事儿太多了,你真是大菩萨!”你这样一吹捧,那人俨然感觉自己是菩萨,本来修行错误的,他不会去改。也是这里的一个实在例子,我不说是谁了,大家都知道,是吧?她他就是被大家这么喊“大菩萨、大菩萨”害的,最后去世了。死的时候,她很后悔,她觉得,因为学佛,影响了她的家庭,影响了她的寿命,很年轻就去世了。所以,不要捧杀!
(7)
佛陀讲:“我过去曾经供养十六亿净光佛,我那时候‘舍一切物’”。大家注意,这些好像基本上都在说是做功德,但你慢慢看,他是有进步的哦!现在这种布施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了吧?过去只是布施供养佛,而现在能做到“舍一切物”,这比以前的布施供养进步了。佛陀确实在通过这种生生世世的修行,变得越来越进步。和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这样去与佛教结缘相比,我们学习佛法的道路已经进步很多了,对不对?这样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发愿成佛了吧?
能舍一切物,甚至于能行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内布施——要眼睛给眼睛、要心脏给心脏——这种内布施,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这样是不是就能成佛了呢?你看,“彼十六亿诸佛如来,亦不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难舍能舍,还是不授记。这样一比较,你就知道修行的误区在哪里了。
释迦牟尼佛又想起来,曾经有九十五亿佛出世,都叫释迦牟尼。我以前讲到过这个故事,为什么佛陀今世的佛号叫“释迦牟尼”呢?就是因为无量劫之前,他曾经见过一尊佛,那尊佛叫“释迦牟尼”。他一看佛光明无量,非常激动,就发愿:“希望我将来成佛了,也叫‘释迦牟尼’,也要光明无量。”今世这个愿成就了,所以佛陀就叫“释迦牟尼佛”!发愿很了不起的。
佛越来越多了,有九十五亿释迦牟尼佛啊。当时的佛陀福报也更大了,他做大国王,如法治世,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还能帮助弘扬佛法,对不对?去维护佛法,帮助九十五亿释迦牟尼佛广度众生,这个功德太大了,咱们觉得这肯定成佛了,是不是?但是,佛陀说,那九十五亿释迦牟尼佛都不给他授记。这个问题真的严重啊。
佛陀又说:“我想起过去,有九亿佛出世,都叫迦罗迦鸠村陀如来。我当时做婆罗门家的儿子,巨富无量,我也行一切布施,也供养一切诸佛,但是,这九亿佛都不给我授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佛陀在回忆他的前世,太多了,回忆得我们都烦了,太多了!哈哈哈。又有十八亿佛,都叫迦那迦如来,佛陀当时也是行大布施,行大供养,但是这些佛都不给他授记。我们听得都烦了,佛陀还不停下来呢,下面还多着呢。
佛陀讲:“我想起过去,有十三亿佛,都叫光明德佛,我也‘供养尊重’。”这个地方有“尊重”两个字,这就说明,当时佛陀不光是行外在的这种供养了,而是从心里真正地对佛法生起恭敬心来了,这个“尊重”很重要哦!所以,通过佛陀的讲述,我们知道他通过生生世世的修行,确实在慢慢进步:从最开始的修行,到慢慢变得福报越来越大,做的功德也越来越大;再往后,自己的心行也慢慢改变了,真正对佛教生起信心来。可能他原来见了佛,也恭敬,也供养,比如他当国王的时候也供养佛,也支持佛教的发展,也确实去维护僧团,但恐怕佛陀真正教的教法,他不会去实践。所以佛法重在实践,不然的话,就只能是结个缘。
讲到这里,再纠正一个错误,现在有个别人这样讲:“谁只要见了我一面,绝对生极乐世界!”嗯?见他一面就成就了吗?你看释迦牟尼佛前世见了多少佛呀,他成就了吗?没有。还得他自己发心、自己用功才能成就。难道现在的某个人比这么多的佛还厉害?见他一面,就能保证你解脱?像这种外力救度,不是佛教的思想。佛教认为,必须你自己修行成就才可以。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要小心!他总是讲:“我能保佑你成就。”“我的功德太大了,我给你功德让你成就。”“你见我一面不用修,就能成就。”这样的人,你敢见吗?我是不敢。遇到这样的人,赶紧远离,因为这不是佛教。佛教是自觉之道,佛不能强制你成佛,佛不能代替你成佛,佛也不能把自己修证的功德给你,让你成佛。佛只能教给你一个成佛的方法,你用这个方法,自己也能成佛。
释迦牟尼佛在十三亿光明德如来跟前,还是和以前一样,恭敬、尊重、供养,但现在关键在“尊重”两个字上——从内心里真正对佛法生起信心来。可光生起信心来,有态度了,但还没去实践佛法,没有依教奉行,对不对?所以这十三亿光明德佛,也不给他授记成佛。
大家别急啊,下面还很多呢。
又有进步了,前世是“尊重”,又经过多少世之后,“出家作沙门行”。哦,了不起啊!出家容易吗?见了多少亿的佛,才劝得出家啊!哎呀,真是劝人出家太难了哈!一个佛劝人出家都劝不动,得多少亿的佛来劝:“出家吧,出家吧。”哈哈,劝了无量劫。“哎哎,好好好。”这才发心要出家。这样看起来,出家功德也不可思议啊!
大家发现没有,有些人生活无奈,他宁肯自杀,也不会出家。所以我也经常给你们讲,出家是个大勇气呀,一般人做不到。有人说:“唉,很多人都是因为生活无奈才出家啊。”即使按他说的,都是无奈出家,那你无奈的时候,你也出家啊!你无奈,你为什么不出家呢?你连出家的勇气都没有,还不如人家出于无奈而出家的人呢!更何况,出家的,也不见得都是出于无奈啊,有很多人是真正发心出家修行啊。
释迦牟尼佛通过生生世世和佛结缘、受佛教化,慢慢熏修,经过无量亿佛的劝化,经过无量亿劫的修行,终于出家了!大家欢迎!(众弟子鼓掌)。
结果,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后干什么去了呢?还是“如法供养”,也是香华、璎珞、幡盖、衣服、卧具、饮食、一切乐具,尊重赞叹彼诸如来。你说你都出家了,跟着佛好好修行打坐,修戒定慧;或者发心修六度、四摄,度众生;或者见性成佛,多好啊!唉,这还是前世的习气,以前做好事做多了,形成习气了,现在出了家,还想着得多做好事。这个时候,做好事已经成为一个障碍了,出家就是要放下这些事,出家要清净无为、心灵解脱才能成佛。
说点调侃的话,这么看来,释迦牟尼佛的根器有点钝,走的弯路也太多了。当然,严格来讲,我们可能比佛走的弯路还多,但也说不定有些人的根器比佛陀好哦。
你看,释迦牟尼佛做好事做的劫数太多,形成了习惯,结果出家了还是去做好事。而出家是放下这一切,清净无为,这是真功德。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末法时代,很多人出家后,开始做各种有为的功德——放生、布施、供养、建庙。我很难过,我不希望看到出家人做这些事。如果末法时代,有一个人出家后不做这些有为的功德,不做这些有漏之因,而是到一个没有多少人干扰的寂静山林里去睡大觉,那我也高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没人的地方,即使睡觉,最起码也没有太多的烦恼吧?无烦无恼,将来就能解脱,“一念清净成正觉”。
你去做善事的时候,见的人多,遇到的事也多,如果自己修行不好,没有定力,那么烦恼就不容易去掉。这样去忙碌,不容易解脱。大家想想,有没有这种感觉:没有人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其实很少生贪、嗔、痴烦恼,对不对?没有境界干扰,心就比较清净。但是,如果你发心去做好事,就会遇到世间很多不同的人和事,这个刁难、那个讽刺挖苦、那个看你的笑话,哎呀,心中开始烦恼生起,会不会这样?我相信很多人都这样。
当然了,如果你遇到这些逆缘,还能修正自己的心清净无染,不受影响,那真是大菩萨修行,能解脱的。可关键是,一般人没有大菩萨的发心,光去做善事,就容易被这些境所转,烦恼习气就容易生起。所以烦恼习气还比较重的时候,你宁肯找个清净的地方自己多用功。不要总在那儿说:“我要菩萨发心,这些小事我不干,我要干就干件大事!”这种好高骛远是没用的。你要扎扎实实,先把自己的习气毛病去得差不多,遇到这些境界,能真正做到心里清净,不生很重的烦恼,这样才是修行。不能说一点儿烦恼不生,微细烦恼可能生,但不能生粗重的烦恼。但是我们一般人没有这样的定力。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往往是做的事越多,越生气、越起烦恼,有的时候都对骂起来了,更有甚者,恶愿都发出来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给他的弟子讲三乘教法?为什么要从阿罗汉、辟支佛再到菩萨道,一点点上来?就是要先打好基础,让自己的心清净,再发愿去度众生。不然的话,自己的烦恼习气太重,度众生时遇到一些境界,烦恼习气生起来,就很难去得掉。你千万不要说:“佛陀时代人的根器差,我们现在的人厉害。我们现在不用修小乘,我们直接修大乘。”我不相信你现在的根器比释迦牟尼佛时代的佛弟子还厉害。释迦牟尼佛既然在咱们这个世界讲三乘教法,就说明我们这个世界比较适合这种教法。
所以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包括你读了《僧伽吒经》,也不要因为看到经中讲的发愿成佛,就只想:“哎哟,我要发愿成佛啊!”结果你连皈依都做不到,五戒更守不好,光天天喊口号,有什么用啊!所以学佛要从最基础的三皈、五戒、十善、戒定慧,到六度、四摄,再到心性解脱,慢慢都要修上来。
那有人说了:“这不就又成了从三皈、五戒慢慢修了吗?”不用啊,读了《僧伽吒经》,知道自己要成佛了,你想想,你对三宝绝对有信心了吧?这不是三皈吗?读了《僧伽吒经》,你就知道,如果真发心成佛,那么下辈子你就有自己的佛土,并且你的国土像极乐世界一样清净,多厉害!一想起成佛有这些清净的功德,你还好意思再犯五戒吗?这五戒也守好了吧。你知道自己要成佛了,还会想着和别人对骂吗?成佛了,要高姿态啊,是吧?这么伟大的你,难道要跑到街上和人对骂去?
所以僧伽吒法门和咱们平常讲的佛陀的三乘教法没矛盾啊!千万不要认为:“哎呀,佛陀的三乘教法是给你们这些根器差的人讲的,我就不去学!我也不需要三皈,我也不需要持五戒,我也不需要行十善,我也不需要行戒定慧,我就直接成佛了!我只要发愿就成佛,不管我干什么事都成佛,我杀人放火都成佛。”你千万不要这么说。
《僧伽吒经》的伟大之处在于:明白了佛陀讲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并且成佛之后功德无量”,那么你就会真正觉得执着世间的事情没意思,你就真能放得下,而放下这些烦恼就能成佛。所以,佛陀讲的任何法门绝对不可能产生矛盾。你千万不要认为:“修戒定慧太难,持戒太麻烦了,我要修一个可以杀人放火,什么坏事都干,也能成佛的法门。”我实在告诉你,绝对没有这种法门!修行的关键是要去修自己的心行。
(8)
佛陀讲到过,布施供养这些法,是讲给在家居士追求世间福报用的,出家人不修。感慨现在我们末法时代,很多出家人也都修这些在家居士的法,天天光做这些善事,而自己真正该修的戒定慧、真正该读的佛经、该明白的义理、该救度的众生,却做得很少。结果是现了个出家相,而实际上是个在家居士,这太可惜啦。如果这样的话,你还需要出家吗?在家就能做啊。 所以出家人这些事儿都可以不做,就修清净无为。也可以这么说,出家就是享受,享受这种清净快乐,把世间这些有为的事儿全放下。你想有为就很累啊:今天买香,明天买花,后天买幡盖……那个幡盖还有点大,得扛着,太累啦。要买个卧具更厉害,来,再找几个人给我抬,很累!你可以不做这些事儿。你出家,找个清净的地方打坐修行,只是这样坐着,观心就好,就能解脱。所以出家真的是享受,享受这种清净无为的乐趣,出家就为了不忙碌。 为什么出家?因为世间人太忙碌,太累,出家就可以不累啦。出家就相当于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享受净土当中的那种功德、快乐。净土当中的人是不干活的,所以在这个世界出家了,可以不干活,你只要把戒持好,把定修好,把佛经读好,把佛经讲的智慧教给大家就可以了。 出家人有三件事是本份——坐禅、读经和教化。打坐很简单,往那儿一坐,不用念咒都行,念咒是个方便方法。佛陀讲的阿罗汉道真正的修行方法,打坐就是往那儿一坐,静静地坐着,无烦无恼,很简单的,多快乐呀,是不是?我也经常讲:把打坐当成休息,身心绝对的休息。你只要享受这种清净无为的乐趣就好,这就是出家人。所以出家是享福的。为什么出家?因为在家人太苦,出家是一种幸福,欢迎大家都来出家吧。 我见了很多居士,他们都很感慨:“哎呀,师父,出家那么苦,你干吗出家呀?”我说:“啊?出家是快乐呀,你们在家才辛苦啊。”“师父,不可能的嘛,你们出家多辛苦,在家多快乐啊。”弄得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出家是快乐,出家就是生活在兜率内院,是释迦牟尼佛在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南阎浮提震旦国,建了一个内院,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出家是为了享受这种清净无为的快乐,如果忙忙碌碌做在家人的事情,这样就没意义啦。 这是个秘诀,一般人不知道。很多人认为出家是受苦的,认为出家很辛苦。其实,我告诉你,出家是享福的,出家了什么人也都可以不见,什么事儿也可以不管,什么话也可以不说,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在脑后,清净无为就好。你真清净无为了,那时候根本就不生烦恼。 有的在家人觉得持戒太难,是因为经常见到一些事在引诱你犯戒,这就相当于在一只猴子前面放了很多果子,比如很多桃子,拿这么好的桃子引诱它:“你看,多好啊!好吃吧!”猴子馋得不行,刚一伸手想拿,就有人用鞭子打它。那猴子看着桃子,就是不能吃,这真的很难过啊。所以在世间觉得持戒难,就是因为各种引诱让你犯戒,但你又不能犯,太难受了。要是出家就没这些事儿了,不接触犯戒这些缘,根本犯不了戒。所以,谁如果有心出家,我告诉你,你这样做绝对是对的!你可以什么事儿都不干,也不用想着放生、布施、供养,你就找个清净的地方,人不要多,守好自己的戒定慧就能解脱!解脱就这么简单。 在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讲了自己“不太光彩”的过去,释迦牟尼佛出家了,但是他按着在家人的方法修行。这些经文要好好看,你只有真明白了出家是怎么修行的,才会发现释迦牟尼佛前世修行的错误,一般人不会注意这一段。佛陀讲了这么多,是有层次的,佛陀的修行也是一点点儿在进步的。佛陀很坦诚,自己的优点也讲了,自己的不足也告诉你了,教你学习优点,避免那些不足。 释迦牟尼佛在二十五亿弗沙如来面前大修供养,就是从心里尊重佛,赞叹佛,还会唱颂“弗沙如来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天天念,天天唱,天天使劲赞叹别的佛。但关键的问题你知道吗?关键是赞叹“别的佛”,他确实从内心赞叹外在的这个佛功德无量,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能成佛,他就是不发心自己成佛。这些佛都生气了:“自己不发心,光赞叹我有什么用啊?”佛陀不会被人一夸就晕的,所以这二十五亿弗沙如来都不给他授记成佛。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二亿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皆号毗婆尸如来应正遍知。彼诸如来我悉供养,以华香、幡盖、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乐具,悉以供养。我时出家,彼诸如来亦不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佛陀没办法,又跟着另外的佛学,跟着十二亿毗婆尸佛学习,修行还是和以前一样,恭敬、赞叹、供养。“我时出家”,也出家了,但是,这些佛还是不给他授记。 “随求即得”法门 【最后毗婆尸如来说此法门,阎浮提众生闻已,于虚空中即雨七宝,尔时阎浮提众生悉无贫穷。我于尔时,亦不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但闻空声而告我言:“汝不久当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佛陀讲,在这十二亿毗婆尸佛的最后一尊毗婆尸佛,就说了这个“僧伽吒法门”。释迦牟尼佛无量劫供养了无量亿的佛,有没有用啊?有用!结个缘。怎么也得发愿生生世世不离诸佛,慢慢熏陶也得把自己熏陶成佛。这是个笨方法,但有用。 所以佛陀讲的世间的有漏善因“行善积德”的方法有没有用呢?绝对有用!什么用呢?——结个缘。但是什么时候、遇到哪个佛给你讲成佛的法门,这个就不好说哦。所以,依靠外在都不可靠,还是靠自己最好。你要自己发心成佛,就可以成佛。结果你就是不发心,佛看了都着急。大家发心了没有?(众弟子:发了!)哦,我就可以不用着急啦。 毗婆尸佛说了《僧伽吒经》法门,毗婆尸佛功德无量,他讲法不是给现在咱们这个世界的哪一个地区的众生讲,而是给整个南阎浮提众生讲。现在这个世界范围内的二百多个国家,仅仅是南阎浮提的一丁点儿。这个世界的很多地方境界很美好,我们的业力太重看不到。 毗婆尸佛讲《僧伽吒经》法门,整个南阎浮提众生都听到了,听到之后功德无量。但这些众生听了“僧伽吒法门”有什么功德呢?“于虚空中即雨七宝”——厉害哦!《僧伽吒经》法门是个财神法,能发财。你说,这么大好的一个成佛法门竟然弄成个财神法了。唉,佛陀没细细地分析,若细细地分析,佛陀也纠结——大材小用啊。但众生根器就这样,真是没办法,遇到很高的法门,还是拿来求世间这些有为的功德。佛陀一看很无奈——算了,这样也行,慢慢来吧。 阎浮提众生听了《僧伽吒经》法门,确实有功德显现。天上直接降下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为什么能降下珍宝呀?说明众生还是光求财。佛陀告诉他:“要成佛啊!《僧伽吒经》法门功德太大了,可以成佛,可以有国土,可以有无量的佛现身;你也可以生天;也可以转世成大富长者;也可以天雨七宝。”大家表示:让天降下珍宝来吧……唉,佛陀一看没办法——好,好,好。可供众生选择的愿很多,但最后就选了这么一个愿。 大家读了《僧伽吒经》,都知道《僧伽吒经》最后满的愿不是唯一一个愿吗?它有很多愿,很多功德,关键是这个发愿很重要。唉,佛陀也很无奈,经常摇头:我给你讲个大法,成佛的大法。你听了一遍,就有无量的佛给你现身,你真好好修行,下辈子就有自己的国土。大家表示,还是今世天上降下黄金来吧。佛陀无奈地说:那就下吧。
大家注意,虚空当中有各种的金银财宝降下,谁降的珍宝啊?没有人!你千万不要在这儿研究:“哎?天上掉金砖了,是谁扔的呢?”没有人!就是你相信《僧伽吒经》有这个功德,你也发愿有这个功德,那么你的心就具有这个功德,人的心就是“随求即得”。 唐密第一大咒叫“大随求咒”,很长,比楞严咒还长,号称是第一大咒。大随求翻译又叫“随求即得”,求什么有什么,求成佛能成佛,求发财能发财。发财有很多途径,一个是通过布施供养诸佛菩萨能发财,还有个捷径是直接发愿,相信我的心有这个功德。直接以清净心发愿“我要发财”,这个能不能?可以!并且这个是最高的法门,这个法门叫“随求即得”。 这种“随求即得法门”,不需要依靠另外的一种方法或者修行方式求功德,直接发愿就可以。但是这样的法甚深难得,并且一般人不容易相信。我要是告诉你:“不用忙忙碌碌做各种事。来,你发愿成佛,然后真的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就行。你想着自己身光无量,想着自己有无量的弟子,想着自己慈悲喜舍,就这么发愿,就这么观想就行了。”你相信这个法吗?很多人会说:“这个人,光讲想,一点儿都不实在。光想,难道就有饭吃了吗?必须得干点儿实在事儿啊。”他肯定不会相信。 但是,大随求咒当中就这么说——随求即得。大随求咒的意思如果翻译过来就是:用你的心力就好。比如有魔鬼来了,你说:魔来了,我请谁来打他呢?你请谁呀?——不用请,就从你的心里降魔:我就不怕你,我就不上你的当!你不需要祈求佛来降魔,不需要祈求护法来降魔,你也不需要念咒,也不需要观想,就用你这个心力——我就不上这个魔的当。所以,就用你的心降魔,就用你的心成佛,就用你的心产生功德。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里佛陀说过,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怎么来的?有一种方法是用柔软心度众生、做好事儿。如果布施,那么自己的手就很柔软,身体也柔软;如果说话很柔和清净,那么自己的口就有莲花香;如果度众生时,不给别人瞪眼、横眉怒目,眼睛始终笑眯眯的,那你的眼就是青莲花目,非常漂亮。这是佛经讲的,这个方法绝对是正确的!这是一种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方法。 另外,还有就是《僧伽吒经》讲的这种,或者是“随求即得法门”讲的这种——就观想“我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想就行,绝对相信释迦牟尼佛有的我都有!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千百亿化身、十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我也有。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众弟子:有)好!就从你心里直接起现这功德,这才是佛教最高的法门。
(9)
这个法门高到一般人不能相信,所以佛陀没办法,只好顺应大家的根性:讲成就功德不容易,那就讲“你想眼睛漂亮吗?那你不能再对别人瞪眼了啊;你希望自己牙长得好吗?那你就不要骂人了啊”。你需要这么生生世世的去苦修。并且佛陀也告诉你,要想通过恭敬供养诸佛,慢慢积功累德的这个“种善因得善果”方法去修,成就佛的功德,真的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即使你按前边讲的“三大阿僧祇劫”的方法去修,也要经过一般成佛的“五十五位次”,这是《楞严经》讲的,对不对?注意,那是讲一个大体上需要经历的过程,但没有人能超越这个五十五位次的范畴。你说:“我笨,会不会有第五十六位次呀?”没有,这五十五位次包含一切过程。如果精进的话,修行过程也许会跳越,不一定是按着这五十五位次一点点地走过来。 功德智慧成就了,有能力度众生了,但长得不漂亮也不行,是吧?光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按这个积功累德的方法去修,就需要专门修一百劫,叫做“百劫修相好”。佛陀是故意分开讲的,严格来讲,难道说你先有功德了,还嫌弃自己长得丑,再专门用一百劫去修这个“长得漂亮”吗?不是,这是佛陀专门分开,为了给大家把事情讲得更仔细。如果你成就了功德,有能力度众生了,但长得不漂亮,众生信不过,佛法不容易弘扬。那么你还得再修个法,让自己长得漂亮。这个法得修多长时间呢?一百劫。以此来证明佛法的功德无量,同时也证明佛教的这些功德真的是很难得,我们要恭敬赞叹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说:“我讲出的这些佛法,都是我三大阿僧祇劫难行能行,用我的身心性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但是,佛陀用自己的身心性命把这些法都学过了之后,告诉你:“成佛的道路有很多,其实也有捷径。捷径就是《僧伽吒经》讲的道理,学一部佛经就可以成佛;或者是‘大随求’讲的‘随求即得’的道理,发愿成佛就能成,不需要经过中间的那些过程。” 成佛有两种法门,一种是渐法,一种是顿法;成就各种功德智慧也有两个法门,一个是渐法,一个是顿法。渐法也许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顿法呢,可能一部经、一个咒语、一个发愿就能成就。这个教法甚深难得,一般人不一定相信,也不容易听得到。 “随求即得”这个咒我还没说过,因为前几次讲法,我是故意不提这个名字的。为什么不提,大家知道吗?因为谁听了都能成佛!我不能随意告诉他。这么高的法,怎么也得卖个关子,是吧?稀有难得啊!而现在的众生太不尊重法了。 你知道大随求咒有多厉害吗?我举个例子,有个人每天杀两三百头猪和羊,多少劫都造这样的恶业,从来都没做过一点善因。死后他的尸体被扔在旷野里,尸体旁边有一座塔,那座塔年久失修,塔上的一块土掉落在他的尸体上,土上有个字——就是大随求咒中的一个字。 因为他造的恶业太重了,死后就到了阴间阎罗王那里,阎罗王翻开生死薄子一看,这个人一点儿好事也没干过,就让牛头马面用钢叉把他叉到地狱里去。但牛头马面刚要叉他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人现了佛身,其他的地狱罪苦众生现他的眷属身,他带着整个地狱的众生坐着莲花直接飞到一个净土,端坐成佛了! 这个人除了尸体接触了大随求的一个字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一点儿功德,但他马上成佛,并且带着一切地狱众生往生净土。注意,他不是莲花化生了啊,而是直接坐在莲花上,到了一个国土里,马上成佛了。这样的教法你们听过吗?这应该是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教法。但是佛经讲了,有这个方法。
佛经讲,你听到了“随求即得”这个名字就有无量的功德。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名字已经把秘密告诉你了,就是“随求即得”的嘛!哈哈哈,太厉害了!这就叫“心力不可思议”,人的心能创造一切境界,一切功德从你心产生。明白这个道理,你直接开发自己的心性宝藏就好了。 心性是个宝藏,有无量的功德,但你得会开发。里边什么都有,就看你要拿什么。为什么那个人接触了“大随求咒”就成佛了啊?因为他相信,他愿意成佛!对不对?并不是这个字让他成的佛,而是他通过这个字接触到了大随求这个法,再通过这个法讲的道理成的佛。大家注意,自己的心永远是正因,外在任何高明的教法都是一个助缘。这个人只是通过一个字而接触到了这个教法,而真正成就佛果的,还是他自己的发心。 我们平常讲的修行都很难,当时一些菩萨也说:“这么多的众生有无量的罪过,教他解脱或者成佛太难了。佛陀,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五逆十恶的众生也快速成佛啊?”佛陀说:“别的方法不行,救不了。倒是有个方法,就是一句话——随求即得!”方法也告诉你了,道理也告诉你了,怎么用也告诉你了,就是这四个字“随求即得”。哎!这是最高的佛法!还有佛法超过它吗? 咱们再回到前面讲的地狱里,阎王和牛头马面一看:“怎么都飞走了呢?这不可能啊,是不是抓错人了?”阎王爷断不了这个案子了,就上报给上一级领导——帝释天。阎王和帝释天说明情况:“天主啊,你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啊?是不是我工作上的失误啊?我抓错人了吗?”帝释天用神通一看,说:“我看这个人也是个坏蛋,一点儿功德也没有啊,他不可能成佛啊!他怎么就成佛了呢?不行,这个问题我也解决不了了,咱还是去问佛吧!”佛陀说:“我观察他,也是一点儿善根都没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佛陀说:“这件事好像与他的尸体有关。你们去查查那具尸体吧。”阎王爷马上派了两个小鬼去查,结果两个小鬼跑去,远远的就看到那个尸体一片金光啊!为什么一片金光啊?仔细一研究,噢,原来那个塔上的一块土掉在了他身上,土上有个字,就是这点缘。哇!这真是佛教的一个大秘密啊!他没有做过别的功德,没有种过别的善因,就是和“随求即得”这个法门结了这么一个字的缘,他就成佛了。 我也可以用这个“随求即得”法门去证实“僧伽吒”法门。为什么读上一遍《僧伽吒经》就有无量的佛现身,甚至于可以成就自己的国土?因为,“僧伽吒”法门就是“随求即得”法门。“僧伽吒”法门所说的这个“集汇”,就是指你的心本来就具有一切功德!不要向外求了!你的心具有一切功德,用好你的心就行了!但是你要会用哦!你能从这个心性功德的宝藏里掏出什么来啊?你想成佛能成佛,想成菩萨能成菩萨,想成阿罗汉能成阿罗汉,想成生天能生天,想成大富长者就能成大富长者,想天雨七宝也能天雨七宝。 毗婆尸佛说完之后,阎浮提众生也相信了:“佛陀这个法门真好!……但还是希望天上掉点儿金砖吧!”唉,佛陀真的很无奈啊! 这么一个大好的法门,结果大家还是求财。“尔时阎浮提众生悉无贫穷”啊!当时整个世界都不贫穷,过得是逍遥自在!但是人们还是光享福,没有发愿成佛。你说,这样的人接触了“僧伽吒”法门,还会不会轮回?肯定会。 这部经讲的智慧真的是严谨,没有一点儿漏洞。前边讲听了一遍经就能成就你的国土,还讲读一遍就有九十五亿佛现身,又讲读一遍有恒河沙的佛现身,讲的都不太一样,怎么前后有点矛盾啊?为什么矛盾——因为你的心量不同,你自己的心不定。有的时候发愿多有点儿功德,有时又想少要点儿功德;有的时候想成佛,有时又想成菩萨;有的时候想见九十五亿佛,有时又想让恒河沙数的佛现身。同样,如果你发愿想轮回生死,那么你也可以轮回。 所以,只明白“僧伽吒”法门的功德智慧,不会用“僧伽吒”法门也没用。既然你的心具有一切功德,你干嘛不拿像佛一样的功德出来呢?我们一天到晚往外拿的是什么呀?这个是贪,这个是嗔,这个是痴,这个是慢,这个是疑,这个是打架,这个是骂人。唉,本来是一个大宝藏,什么都有,结果拿了一堆垃圾出来。 我们众生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身在珍宝当中不会用,却天天捡垃圾。就好比仓库里有很多金砖,你就是管理这个仓库主人,结果守着这么多的金砖,你不敢拿,也不会拿……“唉,这里有点儿土啊,来来,赶紧收集起来。我看看,一天收一筐,过上几年我就有很多土了,卖一车土能挣好几块钱呢!”你守着金砖在卖垃圾。
你现在就具有像佛一样的功德智慧啊!不说你慢慢开发,也不说你下辈子成佛,咱们讲讲现在吧。你现在有没有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功德智慧啊?比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给众生讲“戒、定、慧”,这是佛的功德,你也会讲啊!你千万别说:“我不会。”你怎么不会呢?你不是学过了吗?你要再说“我不会”,那我实在受不了了。 “戒”是什么啊?就是不要“杀、盗、淫、妄、酒”啊;佛陀讲大家心要定,这个“定”你会不会啊?你千万不要说“我不会”了。不胡思乱想,心里清清净净,打坐清清净净,就是“定”啊。很简单的,你怎么不会呢? 所以佛会讲的,你也会讲,但你就是不讲。我知道你谦虚,你就是佛的化身,你故意装的。你心里其实也清楚:“我也会讲‘戒、定、慧’,我就不讲,我光讲‘贪、嗔、痴’。”这太谦虚了!你说,我们和佛有什么两样?佛也吃饭,佛也休息,佛也笑,佛有的时候也难过,佛累了也要休息。你说:“我可能不像佛一样圆满。”不圆满也不要紧啊,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啊。 这样一讲,你是不是今世就可以完全像佛一样度众生啊?不用等下一辈子,今世就可以成佛!现在就可以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度众生。你可以给众生讲“三皈”,这个得会啊!“三皈”都不会实在说不过去了!你见一个人,告诉他:“唉,你要来信佛,信佛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这就是像佛一样在讲“三皈”,这很简单的嘛!你一定要会啊!
所以,我们有像佛一样的光明智慧,但你就是不喜欢用。你就喜欢假装自己是个凡夫,专门骂人、打架、害人、偷东西、偷鸡摸狗,什么坏事都干,你就是不干好事儿。你本来是佛,非得现个凡夫相。我来就是揭露这个秘密的,你不要再隐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