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用了30年!咱终于把温哥华变成了中国的一个"省"!

2017-10-30 新天地新

加拿大,温哥华——一个白人国家的城市,部分地区却有超58%的中国人,温哥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中国的一个省...


曾有人说“中国人里每10个出国移民的,7个是去温哥华的”,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在温哥华乃至加拿大各地的大街小巷,听到中文简直司空见惯。

这功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推行的自由主义移民政策,在1991至1996年间,加拿大迎来了华人移民潮,这其中以香港和台湾作为移民先锋的主力,当时“每年有大约2万华人移民到加拿大”。


整个大温哥华地区总人口大概在230万,而华人的数量在41万左右,占到人口比例的18%。加拿大移民部曾经邀请一些学者给自己做一份人口预测报告,预测结果显示,到2031年,温哥华地区人口最多的将会是华人,而当地白人将沦为少数民族。


紧接着是大量的中国大陆中产阶级和富豪阶级移民加拿大,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内地一直位居加拿大移民输入地排名第一。

虽然温哥华给人一种北美大都市的感觉,但其实整个大温地区也只有230万人,差不多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半人口。但因为温哥华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大量华人聚集在这里生活,你不用会英语也行,不过要忍受紧逼中国的高房价…


走进UBC、SFU大学,学生一半以上是从中国来的,有些教授也是从中国来的;

本地白人过生日的时候,也有不少去温哥华的KTV里唱着跑调儿的卡拉OK;

原来白人的家庭主妇很少有买菜挑来挑去的好习惯,现在和中国女人学的,买菜时一根一根的挑;

当你开车路过公园,你可能还不时能看到一堆老外聚众打太极。

在北美城市中,列治文算得上被华人改变最多的城市,路上的中文标牌远多于英文标牌,华人命名的购物中心如时代坊、百家店、八百伴等比比皆是。

虽说月是故乡圆,饭是家乡赞,但放眼北美,在温哥华的我们也有机会吃到各式各样、各个地方的美食!从北方菜到内陆的川、沪、浙等菜系,再到粤式早茶和海鲜,还有台湾简餐等等,逾千种风味和餐厅齐聚在温哥华。


在温哥华,华人是很出名的,比如以下两件事:


在温哥华格雷岬地区的一间接近90年楼龄的老旧独立屋,以超过叫价117万加币(约加价580人民币),逾900万元成交价售出据地产界人士透露,买家是一对年青的中国夫妇,成功出售该屋的地产经纪表示,从未见过类似情况。


前段时间,现任业主开价780万元放售。几天内,有11个买家出价,其中竞购者中10个是华人,只有一个老外。地产经纪表示,10个华人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互相逐波加价非常凶悍。唯一的老外竞购者被这种场面吓得第一轮就退出了。


最后一对华人夫妇可能感觉这样叫价太浪费时间,直接加价117万加币(约合人民币580万)拿下!最豪的是,该对华人夫妇表示不需要贷款,全现金支付900万加币!4500人民币啊……,也不需要验房,交完钱转身就走留下中介在风中凌乱!


如果说900万加币买一个1928年建造的老房子就让加拿大人不能理解的话,那么下面这件事足以突破他们的想象力。


据《温哥华太阳报》导,一名中国留学生豪掷3,110万加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买下加拿大温哥华一处豪宅,创下2016年温哥华豪宅成交纪录在购房者的学生身份备受关注的同时,他的出手阔绰也令人咋舌:向银行按揭贷款约990万加元,其余款项均为一次性付清。


根据当地田土厅的文件显示,该物业登记买家有两个,均为华裔,一个是“学生”的“Tianyu Zhou”(周天宇,音译),拥有99%业权,另一名买家叫Cuie Feng(冯翠娥,音译)报称为商人,拥有1%业权。


据报导,周天宇支付了2,200万加币(约1.1 亿人民币)的首付。按照规定,业主需要每月还贷款4万加币(约20万人民币);贷款和地税每年的支出需要约300万人民币。


如果看完上面这个,让你身为中国人万分自豪的话,下面这个可能会让你自豪不起来。


因为,在另外一个洲的另外一国家,当地政府开始对中国人下逐客令了。


事情是这样的:


新西兰新政府宣布,将禁止外国人在当地购买二手房,并计划削减移民数量,以遏制因为大量移民涌入而日渐攀升的房价。政策要点如下:


1、计划削减移民数量,可能把每年7万人的移民名额缩减3万左右;

 

2、将禁止外国人购买现房(期房例外),并将对外资购买新西兰农场和关键基础设施采取限制措施;

 

3.上述政策可能在圣诞节之后执行。


为什么新西兰要下此重手呢?实在是被炒房客们折腾的不轻啊!


1.新西兰正面临住房可负担性危机,由于低利率、住房库存有限,加上大量移民涌入,当地房价不断飙升。


2、据澳新银行(ANZ Bank)今年2月估计,新西兰的住房短缺已达到6万套,并且以平均每天40套的速度增长。以往,美国投资者被认为是推动新西兰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但近年来中国买家大量涌入,已远远超过美国买家。


3.新西兰房地产研究所(REINZ)今年9月的数据显示,该国最大城市奥克兰的房价中位数已达到84.5万新西兰元(约合58.2万美元),较2008年11月上涨近一倍。在首都惠灵顿,房价中位数同期上涨10.6%,至53.1万新西兰元。


无论是开头提到的温哥华,还是第二个例子中的新西兰只是中国炒房客涌向全球各个国家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不论是亚洲、美洲、欧洲还是大洋洲,炒房客们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歪果仁的“房事”。


就像日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买下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一样,中国人在2014年买下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已成为这一趋势的文化标志。


简单的举几个例子你看下:


美国:


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的数据,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中国(含香港和台湾)买家占外国人购买美国房屋总数的27%,购房总金额达到270亿美元。


澳大利亚:


根据澳大利亚国外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年报数据,2016年来自中国买家的住宅购买申请数量增加了19%,超过4万份,总价值达724亿澳元(约合人民币3120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悉尼房价自2009年以来已翻了一番。


2015年至2016年,澳大利亚批准了319亿澳元的中国房地产投资,较上年提高近三分之一,大约为去年批准所有外国人投资房产总金额的四分之一。



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统计了新南威尔士州的房地产数据,中国买家占所有海外买家比例达到77%(按住房价值计算),而排名第二的印尼买家购买的房屋价值仅占全部海外买家的1.7%。


加拿大:


据加拿大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进行的一项研究,以价值计,大量涌入温哥华房地产市场的中国买家占了当地房产购买的三分之一。 


也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投资者在加拿大投资127亿加元(约合96亿美元)置办房产。


英国:


在伦敦,居住在海外的购房者虽然只占购房者总数的一小部分,但他们以其他方式扭曲了当地市场。例如,该市现在估计有一万套过剩的豪华公寓,而可负担住宅却严重短缺。


日本:


日本已经成为继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之后,中国人第四大海外购房目标国。有报道说,“中国人目前已经成为日本的房屋中介行业的主要客户”,日本方面的资料也同步显示,中国大陆已经超越香港、台湾、新加坡,成了海外赴日买房的最大来源。有日本媒体不禁发出“难道北海道要成为中国第24个省”的惊问。


中国炒房团为啥这么厉害?只能说一句,有钱人太多了,买买买,不得不服这购买力。


根据胡润研究的数据显示,2016年千万资产的人数达到134万,增长10.7%,其中炒房人数占15%。

1、接近一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将海外房地产投资作为最主要标的,他们平均拥有2.3套海外房产;

2、拥有4套及以上海外房产的人群占比为15.6%。中国“海外炒房团”已经成为现象级的存在。


其实,高净值人士配置海外资产也是一种“刚需”,就像国内结婚需要购买首套房一样。当一个人的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资产保值就超过增值成为第一目标,海外配置资产能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成为避险的重要手段。


国内房地产投资经验和思维定势,再加上子女海外教育、移民等原因,令到房地产成为海外资产配置标的的首选,占比为43.4%。



另外,从投资的角度看,海外房产的租金回报率要远高于国内一线城市。国内北上广深的租金回报率已低于2%,比新加坡还低,而美国南部奥兰多、亚特兰大等城市租金回报率甚至高达10%。


难怪首富之子王思聪说上海租售比太低,买房不如租房。



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歪果仁的烦恼恐怕远没结束。


《胡润百富榜》的一项调查发现,对于身家达到150万美元或以上的中国人来说,房地产是最受欢迎的境外投资形式。在这一群体中,60%计划在未来三年期间投资于房地产,这意味着80万潜在买家。


根据胡润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客户海外置业展望》的数据显示,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且增速明显加快,2016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再创新高达330亿美元。



海外炒房团经常关顾的几个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国家的主要城市房价的上涨都能找到中国海外炒房团的身影。


认为中国人推高房价的说法早已有之,新西兰亚洲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2015年,有47%的人认为新西兰接受太多来自亚洲的投资。认为亚裔族群导致当地房价飙升的,有48%。


一份发表在《澳大利亚地理学家》杂志上的报告称,在其5月进行的一项900余人参与的调查中,只有18%的人对外国人在澳大利亚买房持欢迎态度,而这里的“外国人”主要指中国人。


而现在,中国大陆居民大举购买国际房产已经引起强烈抵制,从加拿大到香港和新加坡,很多地区推出了针对炒房客的新税。虽然他们说,并不是不欢迎海外朋友到自己的国家安居乐业,只是不鼓励只买不住的投机行为。


1、2016年年初,美国财政部开始调查在曼哈顿购买总价达到或超过300万美元的房地产,在迈阿密购买总价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的房地产的外国有限责任公司,以阻止可疑的亿万富翁进行洗钱行为。


2.早在2011年,澳大利亚政府已出台了禁止海外买家购买二手房的政策,今年3月又出台了禁止外国人购买新楼盘超半数住宅的政策。今年5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出了所谓“鬼屋税”,即对购买之后无人居住或无法出租达半年或半年以上的投资性房产的房主每年征税5000澳元(合3700美元)。新南威尔士州把针对外国购房者的印花税从4%提高至8%,而外国房主需缴纳的年度土地附加税将从0.75%提高至2%。


3、过去一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出台了针对外国购房者的额外税费。在那之前,香港和新加坡已开始对外国购房者惩罚性课税。


4、英国全面修订了印花税制度,提高了高端住宅的税率,并对购买第二套及更多套房的购房者征收额外税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