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点半难题”

2017-06-17 粒子妈 故事星球杂志


大部分小学放学时间,都在下午三点半左右,而这个钟点很多父母都还在工作。孩子放学后到晚上父母下班回到家这个时间断档,使接孩子及孩子的课后安排成了困扰很多家庭的“三点半难题”。


雯雯妈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说话声音柔和,话不多,但表达笃定:“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雯雯妈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让雯雯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她晚上下班接孩子回家就只需要带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了。


今年9月,雯雯将进入对口小学学习。雯雯妈从街道分发在邮箱中的简报,知道了现在学校会提供爱心晚托,这让她眼前一亮,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雯雯爸妈都是新上海人,祖父母辈从雯雯出生到幼儿园毕业已经轮流来上海“值班”帮忙照顾孩子,现在因为各种情况都不能再来长期帮忙搭手,小学生雯雯放学后的照看安排成了眼前最需落实解决的问题。


为此,雯雯妈还特意到孩子入读的学校提前去了解晚托的情况,老师都已下班,只能从门卫那儿了解情况,门卫听说是9月份就要入学的孩子家长,回答问询十分热心。但了解到信息让雯雯妈心里的光亮暗下来:全校1000多个孩子,每天不到10个孩子报名晚托,孩子集中在一个教室,由一名老师负责照看,最晚到5点。


“三点半难题”并没有因为晚托取消而不见,现在由教育局给出一定经费,在学校由老师对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的“看护服务”。教育局明确学校提供的是“看护”,不辅导功课,更不能不成为课堂延伸。


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活动内容孩子自主,可以选择不做作业自己阅读,老师不会干涉;并且指出该服务仅针对有实际困难的家庭,不是面向所有的孩子,还批评了一些本来有条件接孩子,现在也放学校晚托的现象。


如此一来,每天的人数自然就很少了。加上5点这个时间有些尴尬,只到5点,对大多数双职工家庭来说,仍然是无法解决孩子的接送问题的。


而负责接送孩子的主力仍然会是家中老人,对他们来说,本来早点接回孩子,就可以烧饭了,现在饭烧到一半要去接孩子,想想还是自己克服算了。


雯雯妈带着遗憾地说:“学校来提供托管我们家长最放心,因为就在校内不用接送是最安全的,收费也没有问题,只要公示清楚就行了。” 


现在学校不行,雯雯妈也只能安慰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我再去找晚托机构,总会找到合适方案的。”


对于今天的中国小学生家长而言,放学已经不只是接孩子的问题。在三点半至六点半吃饭前这三个小时的时间,中国的学校没有太多像国外学校有体育锻炼或者兴趣小组活动。而如果由老人带回家,孩子有时不会规规矩矩完成作业,而是打打电子游戏,时间就过去了。这是中国年轻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既影响眼睛,野了心性,晚上还要花时间做作业,无法使父母以及孩子进行其他活动或者课外补课——中国孩子的有效学习和玩乐时间,从来都是以争分夺秒计算的。


要独立完成作业,对于今天的小学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年龄较低的一二年级学生,可能只是从学校照抄作业,还不完全理解具体要做什么,还经常会遗漏。老人从旁其实也很难帮忙,先不说大多数老人不懂英文,难以辅导英文作业,其他学科,学校也经常用各种代码代指作业,比如“数课练”是指“数学课课练”,有些时候,会直接简化为字母代号,如“SKL”,这样固然方便低年级学生抄写作业要求回家,但也对家中辅导理解造成了困难。


此外,学校还有不少额外的注意事项、要求,一般会群发到家长微信群里。老人通常不会被加入家长微信群,他们的信息是不全面同步的。也可能会对辅导作业造成影响。


小伟妈妈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大学毕业后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孩子出生后小婚房换了大房子,小伟爷爷奶奶在小伟快上小学时还把房子置换到了小伟家附近,而这些系统工程都是在房价相对低位时完成,算是比较好地踩着了鼓点。小伟上学后,爷爷奶奶就能帮忙接送,这是让很多职场人羡慕的状态。


小伟爸妈都处于事业上升期,工作很忙,在外企做内部审计的小伟妈还经常出差。小伟现在3年级,功课爷爷奶奶是完全辅导不了,小伟妈曾经想过让小伟放学后去机构学习,但孩子不愿意,后来听小伟同学家长介绍,请了一名师大的研究生每天到家来带着孩子完成作业,复习功课。


虽然一个月4000的费用不低,但小伟妈妈很想得开,以前一到下午爷爷奶奶老俩口就绷紧了弦,进入紧张忙碌的状态,一个负责买菜烧饭,一个负责接孩子回家督促他写作业,而因为育儿理念的分歧导致小伟妈和婆婆经常因为细节处理产生矛盾,奶奶觉得自己辛苦了还没落句好听的,心里很委屈。


现在孩子每天放学后的时间质量有了保证,而喜欢社交活动的婆婆下午还能和老伙伴们打打小牌,婆媳关系慢慢也缓解了,所以这笔钱小伟妈觉得算是花的值了。但辅导小伟的这名研究生马上就要毕业了,目前正在找工作,小伟妈不得不又开始新一轮的寻找。


当初小伟爷爷奶奶搬到附近后,小伟爸还曾和小伟妈认真讨论过二宝问题,有家里老人帮手,家务能外包的就外包,肯定能应付得过来,但现在小伟妈越来越犹豫了,生孩子只是十个月的短期项目,养育孩子可是一辈子的事业,再添个二宝,生活的温度也许会上升,但自己事业的高度、业务的深度还可以顾及吗?


私人家教有时出现断档情况。机构的晚托看上去是一个更稳定的选择。这个窄众行业的“钱景”诱人,连刚刚当上妈妈的一线明星章子怡,都投了一家3-12岁儿童托管公司,并自己出任董事。


有数据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数量达70万人,其中有晚托需求的家庭约20万。如果每人每月的晚托支出为2000人民币,这就是一个40亿的市场。


东东妈给东东选的这家晚托机构开了很多年了,还提供各学科课外辅导。走进这家机构,大厅里站着背着各种大小书包,熙熙攘攘的人流,高高低低的沸腾人声,让人错觉这是到了繁忙的火车站候车厅。


这家机构在一栋商务楼的2楼,一层楼10间教室,有3间教室是晚托班。每个教室有近10个不同年级的孩子在里面,有一名老师坐在最前面的一张大班椅上看着孩子。从成本考虑,一比十几的师生配比在晚托机构很常见。


晚托这个行业在国内还属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不同机构的服务管理方法和水平差异很大。有的机构已经能做到互联网化管理,从接到孩子起,由APP不断给家长发确认信息,家长还可以上传学校布置的作业(估计家长是从班级微信群得到的作业)到晚托机构APP,由老师辅导写完作业之后,再将作业拍照传到APP给家长看。


有的品质控制得不太好的机构,则会出现下面的现象:做作业的时候,有的老师要照看不同年级的一群孩子,会采取“快速解决”的做法:如果有题做错了,会直接把标准答案写在旁边,孩子看到现成的答案后,就放弃自己尝试了,久而久之孩子错了或者不会,就会等着答案,甚至有些调皮的娃还会对老师说:“我们付了钱的,为什么不告诉我正确答案?”这种情况遇到脾气爆的老师,孩子肯定会被呵斥,但有些老师出于业绩压力,已经会看娃下菜,说不起的孩子少说或者不说,实在不行就哄,反正最后家长来接孩子时能看到作业完成了就行。


有些机构其实是“一对一”课外辅导机构,但只要孩子去上课都会附送晚托服务,有课没课平时孩子放学后都可以去机构写作业。这些机构加入了晚托竞争,但实际上提供了更多的辅助课程。


家长上门咨询时,课程顾问会先问今后升学打算走哪条路线,公办还是民办,线路不同,内容和策略就会不同,孩子完全被看成是等待分类后去到不同生产线上加工的产品,东东妈还没来得及感叹粗暴现实的应试流水线做法,就发现“一对一”一年课程下来竟是10万以上的费用,就算价格如此高昂,所谓名师的课程还极度抢手,有着长长的等位名单,名额常年处于秒空状态。


由机构到学校接孩子,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让家长放心的环节。有的机构说自己和学校关系好,可以直接到班上接孩子。这又让人为学校的管理打了一个问号。通常,一个老师需要同时接好几个孩子。东东妈妈说有个孩子,不愿来上晚托班,但父母给他报了名,有一次放学后生气自己跑着过马路,老师吓得腿都软了。


东东来晚托这一年来,作业虽然是都写完了,但行为习惯上产生了让东东爸妈担忧的新问题。但目前晚托收费普遍比较亲民,几乎都是走量模式,所以内容上也就不能有更高要求了。


而对于今天繁忙的中国小学生家长而言,把辅导学校功课的事务全部转包给机构,仍然是一种感受新鲜奇怪,却可能是越来越多人能接受的体验,因为它带来的效率感,让每个人在时间这一总量恒定不变的有限资源运用上占得先机。


当然,如果你是把学习当做是紧密的一环扣一环的链条的家长,就更合适了。


点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那些候鸟式越洋带娃的老人中,

有我婆婆一个


不会英语的他们去海外为儿女带娃,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婆婆们的革命奉献被认可吗?


那些随父母去美国gap year的小学生,

收获了什么?回来后怎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有机会到外派海外工作,或者留学交流,一些中国孩子也跟随父母来到了海外,开始他们通常为期一到两年的海外生活。


从精英化的留学中介,

到精英化的留学大潮


教育要以人为本,这句话在中国说了十几年。人们也许想不到,最先贯彻这句话的,是商业化的留学咨询机构。




关于“故事星球杂志”


由儿童读写机构“故事星球”(微信号iStoryland) 发起的一个关于教育、儿童学习成长的独立杂志,既探讨教育话题,又呈现儿童教育的各种有趣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