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图说“教”】被美国大力推崇的芬兰教育颠覆的岂止是分学科教学!

小布编译整理 布莱特幼教 2021-05-26

当我们还在刷“学而思”,探讨要不要孩子上培训班的时候,2016年11月14日,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赫尔辛基的孩子们就不用再上单独的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地理课等等等等; 他们的课程将是类似“多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如何在咖啡馆进行日常工作”这样贴近现实,更有助于理解这个世界运作规律的主题式教学。其实,芬兰对教育的颠覆早已开始,更是受到了美国的大力追捧。今天小布就用数据和图表和大家一起看看芬兰对教育的颠覆究竟在哪里。

芬兰教育究竟有多牛?

在全球教育界,芬兰人俨然是令世人瞩目的一颗新星。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芬兰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数次打败了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三次名列三甲。

美国人如何解读芬兰教育的成功

早在数年前,美国——这个我们一直学习和效仿的教育榜样,也在热烈反思自己的教育,并找到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芬兰。美国人在一份“没有家庭作业的芬兰教育”中,用数据和图表来说话对美国和芬兰的教育进行了对比,不仅找出美国与芬兰的差距,也解读了芬兰教育的成功之处。

强大的师资力量

美国人特别强调了芬兰师资力量的重要性。除了学历高和薪水高之外,芬兰还给了老师非常大的自由空间。国家的教学大纲只是一些宽泛的指导方针,训练有素的教师有很大的自由度来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老师一天只在教室里花4小时,同时每周要花2小时提高个人的职业水平。

纽约州立大学一位物理教育专家Dan MacIsaac,在芬兰考察了2个月,他说:“他们的老师在教授物理方面比我们准备得更好,芬兰人让他们自由发挥,而不是派只看门狗整天看着他们。而在美国,人们对待教师就跟对待必胜客的送餐员一样,只想着怎样才能更快地把比萨饼送出去。

小班教学,无人落后


芬兰教委会资深顾问Reijo Laukkanen 说:“芬兰是一个公平社会,而日本和韩国则是高度竞争的社会——如果你不能比邻居做得更好,父母会花钱让你上补习班。在芬兰,比你的邻居表现出色显得不是很重要,每个人都达到平均水平,当然这个平均水平相当高。”

这一原则导致芬兰在教育方面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从近年PISA科学素养方面的测试结果看,在最优组别,他们的学生50%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在最差组别,80%的芬兰学生得分高于OECD的平均分;MacIsaac说:“从整体上看,提高底线水平获得了深远的效果。”

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和考试

在十几岁之前,家庭作业和考试在孩子几乎没有。在受教育的前6年,没有人会对孩子做任何衡量和评估。孩子们只有在16岁时,有一次强制性标准测试。

新一轮颠覆:主题教育VS分学科教育

芬兰对教育的颠覆并没有结束。有件事情让赫尔辛基教育局局长Marjo Kyllonen耿耿于怀——大家所熟悉的分科教育整套系统都是19世纪确立下来的,已经使用了快200年,我们好像从来没去怀疑过,分科教育这件事有什么问题。但回头想想,当前的分科教育方式,似乎并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自然方式。

以看似历史课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如果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随着问的问题越多,涉及的知识将远超出史实研究,而是涵盖了地缘政治、人物传记、地理变迁、国情、统计学、经济学、数据分析等等内容,这显然和仅从历史课本上读几十页文章,是截然不同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3年芬兰从赫尔辛基开始了“主题教学法”的试验——从根本上,这种方法颠覆了原有的分科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认知作为教育核心,而非传授的教学内容。

以“古希腊历史”这个主题为例,传统的教育方法,给你几本书,了不起再拉学生去参观一下希腊,写篇文章,就结束了。“主题教学法”是怎么做的呢?

整个过程中,教师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并充当裁判。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多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参与教学,而不是以前的掌控者。虽然教师也感到不太适应,但是最终效果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在实施“现象教学法”3年后, 芬兰教育部对6万名学生进行了回访,是否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感到满意。大部分学生态度积极,甚至希望更多的互动教学,彻底告别传统的知识灌输,而变成主动的学习能力提升。目前赫尔辛基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教师,使用“主题教学法”,所以2020年前完成彻底的转轨,应该不是空谈。

相关阅读:

【看芬兰】国际学生评估位居全球第一,芬兰教育如何做到的?

【看芬兰】芬兰森林幼儿园——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