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班里排名10-15名的人往往事业成就最大?(附富豪终极三问)

2017-10-05 爱悠唯 爱悠唯

    很多人问:“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道理吗?

有人回复:一出生都要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

米叔今天这篇文章,既无意把“尖子生”拉下神坛,也不是把“第十名现象”捧到天上。我们要说的是,无论是第一名还是第十名,关键要看你把自己定位在哪。

先说一下我周围的情况吧。

我大学读的新闻学专业,每次期末考排名除了专业课的卷面成绩外,还要算入一个学期的出勤率。

我们班有三个非常强悍的女同学,四年里每次期末考都霸占着前三名,成千上万的奖学金拿到手软。

这让我非常眼红。

但后来想想我就释然了。

是,她们是年年拿奖学金,但人家确实是用生命在学习。回头看看我自己,出勤率肯定比不过她们,有些老师教了我们一学期,我一见面差点喊成大哥;她们已经开始复习第三遍了,我才开始预习目录;考试前一晚全靠转发锦鲤……

如今毕业五年了,一个女同学做了南昌一家广告公司的总监,一个女同学结婚生子做了全职太太,而另一个女同学,自从毕业后就没有人听过她的消息。

她们算是成功的吗?

反倒是那些在奖学金边缘徘徊的几个同学,取得的成绩似乎更加让人羡慕。

比如我们的体育委员,成绩确实不怎么样,凭借各项加分勉强挤进中上等学生行列。但这家伙长得又高又帅,身材又特别棒,更加神奇的是,他一个大老爷们儿还特别注意养生。

所以他一毕业就通过助学贷款在上海租下了一方天台,手把手教那些不差钱的上海太太们健身和养生。2012年的时候,他已经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交了房子的首付,养生馆也交由专人打理,他常常梳着明亮的背头和一些贵妇人谈笑风生,已然跻身上流社会。

还有我们宿舍的“猴子”,除了打游戏就是泡妞儿,但每次考试前一周都像脱胎换骨一样发愤图强,轻轻松松考入班级前十。

毕业之后,猴子脱掉他那条穿了四年的大裤衩,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西装革履的销售精英,据说是同届毕业生中最早的月薪万元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绩并不是衡量一生的唯一指标。

至于我,既不属于尖子生,也不是徘徊在第十名的潜力股,所以到现在只能写点文章靠读者打赏一点碎银子生存。

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他们既没有优秀生“想赢怕输”的负担,也没有差生的自卑心理,敢闯敢拼,这就是“第十名现象”。

第十名现象是由杭州一位名叫周武的教师提出的,他跟踪调查了151名自己教过的学生,观察时间长达十年。

周武发现,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地,小学时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81.2%。

日本的松下公司有一种很特别的择才标准,即“寻求70分人才”。

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的雇佣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见得一定有用,招募过高水准的人是不适宜的。

这种选才用才方法,与第十名现象是如出一辙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第十名现象”,周武主要把它归结为心理问题。即优秀的学生一直承受着“保第一”的压力,相比之下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既不会太笨,也不会压力过大。

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我更倾向于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解释。

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要达到各种各样的目标,靠的是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

成功智力与惰性智力最大的不同在于,惰性智力有固定标准,比如考试成绩。成功智力则需要接受现实世界的检验,而一个现实的世界不会给你发一张卷子,让你写答案。

现实的世界是复杂的,成功智力更能体现一个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智力并没有什么问题,又有除学习之外其它的技能,这样的人当然更适合在现实的世界里生存。

写到这里需要再次声明:我们既无意把“尖子生”拉下神坛,也不是把“第十名现象”捧到天上。

因为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个大神,他们“从小就优秀”,而且一牛到底。

无论是尖子生淡出优秀者行列,还是第十名逆袭成为优秀者,这种现象常有,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眼中的笨小孩会在哪一刻翻盘。

生命是场马拉松,起点都是一样,但有的人坐着高铁,有的人连鞋子也没有。你要承认这种事实,并走好属于自己的路。因为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绝不仅仅只是成绩,更多的是生命的能量与后天培养的能力。


成功者都具备的三种能力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过一句话:“一切福音都可能是诅咒。”当你滥用优势的时候,你就有可能把自己所有可能要发挥的优势给屏蔽了。


这个可以用茶来做类比,好茶和一般茶的区别在于缓释性:不好的茶在一泡、两泡时就释放完了味道,而好的茶还会在几泡之后释放出不一样的味道。


   1.跟别人同情共理的能力   


要跟别人产生同频率上的共振,而不是以自己为主,通过自己显而易见的优势去吸引别人,用同理心去领会别人的思想、行为,从而跟别人产生一些隐秘点的契合。


这种同情共理心在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稀缺,这是由我们现在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结构导致的。在多子女家里,一个小孩一出生就开始观察、感受别人的秘密。兄弟姐妹之间是有时合作、有时冲突的利益体,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格局,在这过程中人就在不断调试自己。


同情共理心看似特别古老,它不是新的东西,但它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那么重要,这是我们胜出的基本点。


   2.情绪的切换速度和切换能力   


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呵护型、迎合型的环境中,我们会发现情绪的好坏往往受制于别人。


那些在班里排名10-15名的人,之所以能收获比前十名同学还要大的成就的奥秘就在于这一类人本身智力不错,而且习惯在被忽视的状态下默默调整自己,而不是将别人的赞美作为自己行动力。


他们不以别人态度的差异改变自己的心情状态。这一点在从学校走向社会以后非常重要,因为在社会上,人们不在乎你的自尊,在乎你最终的结果。


有些学校里成绩好的人离开学校之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负面因素的敏感,导致他的行动力不足,情绪一落千丈,个人完全迷失,感觉陷入一个自己完全不能掌控的世界里,并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


因为长期迎合性、包容性的环境,他对于短期的回报、赞许有一种强烈的期待,但这很容易成为一个人成长的负动力。


对情绪切换的速度和能力是我们平时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中所缺失的一课。了不起的人并不是没有负面情绪,但他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把情绪切换过来。这个情绪的切换能力就像一块冰或一个软木塞一样,它能够保持不下沉到水中。


   3.清醒地看自己和看别人   


很多人会谈论到“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做一些小“出轨”的事情,比如说你经常习惯坐在教室后方,就尝试挑战让自己坐在前排;你习惯开会的时候不发言,就尝试着把你的观点大声说出来。


这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抽身到完全不属于你现在的圈子环境中去体会一下,你会发现你看到的自己和世界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把自己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上,实际上这制造了一种幻觉,让我们误认为自己的看法跟全世界差不多,实际上是我们把信息做了人工化的处理,往往我们只能听到自己愿意听到的,并没法客观清晰地了解自己。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让自己待在舒适区,而且会越来越迷恋它,但这样的舒适区很容易让你把自己和别人看偏了,而你却不自知。当你觉得你头头是道,实际上是你处在自我闭环中,看似完满,实则不然。


这三点说起来平淡无奇,但是恰恰是平淡无奇的事,大家最容易忽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新东西特别多,但你不妨关注一下,在这些所有新的信息之外,看似古老、平凡的能力、知识、信息,那你就有可能跟别人不一样。


我们通常都是在做加法,唯恐自己信息不够多,但这种方式可以让你胜出的可能性反而小。


来源:正和岛(zhenghedao),每晚一本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爱悠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