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昨天这个会议上,钟南山、李兰娟和张文宏分别发言

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0月18日在浙江温州开幕,在峰会上,钟南山、张文宏和李兰娟分别发言。


钟南山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在下午举行的大健康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进行主旨发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对近日大家关注的新冠疫情相关问题予以回应。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表示,要加大科研攻关,为打赢抗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

钟南山在峰会上赞青年人


10月18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


钟南山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国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20字抗疫精神的指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努力,疫情防控取得第一阶段的初步胜利。


自从3月1号以来,将近8个多月,我们的疫情已经比较稳定了。这样赢得了时间,使得我们顺利复工、复产、复学。在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我们国家接待了6.37亿的国内外旅游者,充分证明我们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我们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是不容易的,有它特殊的意义。


在这一次新冠防疫的过程中,我们不管在医疗方面或者科学领域,青年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占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不但在疫情早期的社区层面的群防群控、建立方舱医院、及时将患者和健康人分开、及时救助重症病人,还是早期快速诊断、预测病情、救治手段、疫苗研发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特别是依靠先进的科技,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通量的分子测序,抗原抗体的优选分离等先进技术,在预测我们疾病发展的规模,重症的发展可能性,机器人咽试纸的采样、新型的药物包括中药、西药研发或者单体的研发,单克隆抗体的制作,以及在我们国家5种类型的疫苗的研发下都起了很关键的推动作用。


这里头,在9个月的新冠防治中,我们的青年医生、青年科技工作者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我关注到这一次,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大健康论坛更是邀请了众多的国内外院士和高层次人才来参会,聚焦疫情背景下的公共卫生建设、生物医药技术发展、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等等方面,分享新冠疫情的防控防治经验,探讨疫情后康复与医疗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将为我国今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贡献重要力量。


━━━━━

张文宏:目前考虑病毒变异导致二次感染为时过早



关注1:近日,全球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是什么原因?

 

张文宏称,最近国际疫情持续蔓延,证明新冠病毒获得了非常强的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很多流行病学专家一致同意,它已经成为一个常驻病毒,就像大家熟知的流感病毒一样。

 

“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时新冠病毒能离我们而去,现在看起来,我们得学会如何与病毒共存,人类要增强对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终真正控制住疫情,让生活回归正常。”

 

关注2:荷兰出现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断变异?

 

张文宏表示,海外报道了一些二次感染的病例,但是到目前为止,二次感染的病例没有超过10例。

 

全球整体疫情往4000万的数量增长,还有很多病例并没有被统计进来。如果在4000万左右的病例当中,只出现了9到10例的二次感染病例,那么在整个疫情过程当中就不是非常重要的现象。“将来如果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病例出现,我们会重新评估感染以后的免疫会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目前,考虑因为病毒的变异或者免疫力的缺失导致的二次感染为时过早。”


━━━━━

国际疫情整体病死率出现下降趋势

 

关注3:中国的防疫措施获得海外点赞,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目前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要借鉴全世界的抗疫经验,包括中国的抗疫经验。”张文宏说,中国的抗疫经验是如何学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把疫情控制住,国外的经验是在疫情蔓延的过程中,让患者的病死率不断下降。

 

要注意到的是,国际疫情虽然继续在蔓延,但近期整体病死率出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所以无论是中国的经验还是国际的经验,对于合作抗疫都同等重要。

 

关注4:针对青岛疫情案例,其他地方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张文宏称,青岛案例所有的数据还有待于中国疾控进一步统一公布,按照目前得到的信息,主要的病例源于输入病人在医院引起的院内感染。这里有两点需要提醒:输入性病例风险是存在的,同时院内感染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一次的本地病例基本上跟院内感染有关系。

 

“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院内感染的病例继续传播给社区或者传播给其他城市,只要疫情控制在局限的范围内,就像北京新发地、大连加工厂海鲜市场、云南瑞丽等前几次疫情,最终都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大家也不需要过于担忧,因为中国基本上已经掌握了针对小范围局部疫情的复发,通过短期内加速检测、扩大检测能力来控制。”


━━━━━

秋冬季常见病毒性疾病要引起注意

 

关注5:海外输入性病例仍在持续,下一步的防控重点是什么?

 

张文宏表示,任何一个地区都要实施对海外输入性病例的防控,大家一起遵守闭环的管理,对于控制海外输入疫情至关重要。但由于国外整体疫情比较严重,很难保证全国范围100%能够控制住。

 

因此,对于输入疫情的防控,应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杜绝漏洞的存在,才有可能保证下一阶段中国整体疫情的平稳。

 

关注6:秋冬疫情,民众要如何防护?

 

张文宏介绍,广义上秋冬疫情不仅仅指的是新冠疫情。新冠秋冬疫情基本对中国之外的国家有很大挑战。就中国本身而言,今年的秋冬疫情应该是常态化的秋冬季节疾病,比如说流感、手足口等,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在今年的秋冬季都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如老年肺炎、青少年流感、老年流感等。

 

“我建议大家在秋冬季节遵从原来在新冠疫情中养成的防控方法,比如说戴口罩、在人群聚集时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勤洗手勤通风。我相信秋冬季节不应该因为处于新冠抗疫期间就显得特别‘难过’,而是应该像往年秋冬季疾病高发季节一样,是能够应付的。”

 

他表示,今年比较复杂的情况是,我们仍然处在国外输入性新冠疫情的时间节点,大家要在检测方面加大注意。另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注意营养,保证每天适当的运动,保证睡眠。


━━━━━

预计明年上半年公众能打上新冠疫苗

 

关注7:我们何时能打上疫苗?各国生产的疫苗在海外是否适用?


张文宏称,今年年底,中国有很多疫苗数据会公布,并申请上市。届时,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数据、有效性数据会一目了然。下一阶段,要推广国内重点人群首先接种,然后逐渐推开。美国也表示美国的疫苗将在年底或明年第一个季度上市。预计明年上半年,大家可以打到安全性良好的新冠疫苗。

 

“到底打的是哪一个国家的疫苗,我认为这本身并不重要。因为疫苗或者药物这样的公共卫生产品,全世界应该共享。中国最近也加入了世界疫苗共享计划。”

 

关注8:浙江部分地方已经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你怎么看?

 

张文宏表示,国家关于疫苗注射基于应急接种,比如近期准备出国可以打新冠疫苗,如果没有计划出国,打疫苗的时间节点是可以讨论的。现在离疫苗上市也不会太久了,可以等三期试验结束后接种。


━━━━━

李兰娟: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攻克科学难题



在下午举行的大健康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表示,要加大科研攻关,为打赢抗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她认为要对发热患者进行常态化监测,设置发热门诊非常重要,让新发突发传染病“前哨”更响。同时要加大对冷链载体、物流货物、交通工具等的检测力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只要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生产经营、旅游活动、上学等都可以正常进行。她表示,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能攻克科学难题。

 

━━━━━

目前及时发现、隔离境外输入病例是关键

 

记者:双节期间超过6亿人次出游,如何评价后疫情时期首次长假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记者:这次长假我国6亿多人次“大流通”,没有发现(相关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说明我国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当然,我们不能麻痹大意,因为境外疫情还在大规模流行,一旦有境外输入病例不加严控,还有可能传播流行,所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能放松。

 

总的来说,国内已经比较安全,大家提高防御能力,一旦境外有输入(病例)要就地隔离观察,精准防控,不导致大规模传播,我们的生产、上学等就可以照常进行。

 

记者:近日天气转凉,青岛出现疫情,境外输入病例也有所增加,这是否意味着秋冬季疫情开始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李兰娟:秋冬季气候适合病毒复制,所以传染病容易流行。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关键是境外输入病例要及时发现、隔离,不造成蔓延。所以,我们也不用过度害怕,主要是不能疏忽大意。通过前段时间的疫情,中国从百姓到政府管理部门都有较高的警惕性。

 

━━━━━

流感季节到来时,建议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记者:随着秋冬季气温降低,大型活动和异地出行是否需要适当减少?

 

李兰娟:这次国庆长假证明我国开展一般旅游活动、会议活动等,只要所有人都有健康码、进行体温测试、流行病学调查等,在严格控制传染源的情况下,这些活动可以照常进行。

 

记者: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需要全员打吗?

 

李兰娟:疫苗使易感人群有抵抗力,目前某些新冠疫苗三期试验正在进行,部分地区和高风险人群已经启动紧急接种工作,今后有更加成熟的疫苗,希望更多的人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就不会大流行。

 

每个流感季节到来时,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也比较好。

 

记者:对于青年科学家,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寄语?

 

李兰娟:青年科学家是中国的未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希望青年科学家不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攻克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学难题,成为新一代更有创造力的专家。


大家都在看

▽ 确诊人数暴增!最高警戒!居民不得外出,这里防疫再升级▽ 揭秘:为什么这些人不仅不秃了,而且更强了?!
▽ 被曝质量问题,乳业巨头回收40万罐!可能流入中国市场→

来源 / 新京报、今日科协
责编 / 闫涵     本期编辑 / 王君妍(实习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