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人中招只因一顿早茶!再增9例确诊,广东2例重症已插管!变异毒株首现社区传播,这个提醒很重要

6月3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广州报告6例,佛山报告1例;另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2例,广州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广州报告。

为什么连续有就餐者中招?

6月2日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林鹏根据不断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复盘了一个真实案例,并指出:

“新冠病毒变异株,为这次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挑战”,不过当前措施依然有效。


复盘:

陆续被检出阳性,全因一顿早茶

广州首例患者已传四代15人


这次疫情,以广州早茶传播链为代表并蔓延至茂名、佛山两地的疫情最为引人关注。
以5月21日报告的本轮疫情首个病例75岁的郭某为例,其被确诊两天后,丈夫被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5月25日,曾在早茶点为郭某送餐、家住广东茂名的姚某确诊。5月26日,广州宋某某确诊
,宋某某曾在19日与郭某在同时间喝早茶,宋某某的侄女宋某名、11岁的孙子许某某以及儿媳妇雷某某三人被判定感染。5月26日,宋某某丈夫以及与宋某某同一时间在齐贤酒家用餐的一名人员被判定感染。
而5月19日当天,姚某给郭某所在餐桌送餐期间未佩戴口罩。
在5月27日、28日,广州至少还有4名感染病例与宋某某及其家人相关。而佛山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为宋某某儿媳雷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更让人惊讶的传播,是在关于5月29日新增病例的通报,广州新增12例病例中,有两例与宋某某及其家人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以发现的首个病例郭某为一代病例来计算,病毒已传播到第4代,与郭某相关,由此引发的感染人数已达15人。


分析:

本次疫情特点之一

是通过共同就餐等感染后传播


出门喝个早茶,竟然就中招了?!这次病毒这么厉害吗?

林鹏分析,确实本次疫情病毒的传播力强,共同吃一顿饭、短暂的非直接接触就可以造成病毒传播:2名感染者是在茶、餐厅被传染的,1名感染者在送餐时未佩戴口罩。

他进一步指出,这个案例也反应出本次疫情的特点:通过共同就餐等相对密闭的场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传播,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

  挑战:

来自变异株


“新冠病毒变异株,为这次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挑战”,林鹏认为,不过即使面对突变株,当前措施依然有效。

他分析,5月21日以来,广州本地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病毒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新冠病毒Delta变种。虽然传播力强,但这次病毒的传播途径并没有太大变化,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接触传播为次要途径。当前的检测试剂对突变株仍然有效。

出现2例重症病例,
目前均已接受气管插管

6月3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院长雷春亮接受媒体专访,介绍了目前医院配备、高考隔离考场情况。据悉,截至目前广州市出现了两例重症病例,两位患者目前均已接受气管插管,国家、省市专家正在对其进行全力救治。

重症病人可能出现哪些症状?雷春亮介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缺氧、感染、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另外雷春亮提到,目前医院还有一例境外输入的重症病例正在接受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该病例已经被国家专家组接管。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该病例年龄75岁,入院的时候因为年龄大,发病短时间内就变重了,两肺的炎症比较明显。

专家组提前研判,为了做到更好的呼吸通畅、给氧,所以用上了ECMO,到现在经过三四天,2日的会诊,该病例肺部的炎症已经开始好转了。“如果顺利的话,按照我们预判,可能大概一周左右,很可能ECMO可以拿掉了。”雷春亮表示。



变异毒株首次出现社区传播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


截至目前,广州本轮疫情确认为感染的是在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这种变异病毒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而这种变异毒株也是首次在我国国内出现社区传播。


感染这种变异毒株的患者在感染症状、临床救治等方面有哪些特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作出解答。



患者在感染症状上有哪些特点?重症率如何?


蔡卫平:这次的病毒株感染最大特点是患者鼻咽拭检测新冠病毒核酸载量特别高,平均值比去年的患者高出接近一倍。此外,病情进展更快,去年的潜伏期平均是5.9天,这次只有3.2天。


本轮疫情患者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居多。重症化率6.2%,比去年疫情的重症化比例要低。但去年的病人是有症状才去就医或发热后被检查出来,本轮疫情大部分患者是主动筛查发现。


治疗方式和以往有哪些不同?


蔡卫平:印度发现的变异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因此早期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治疗上差别不大,以积极的氧疗、对症支持治疗和中药治疗为主。

高福:新冠已越来越“流感化”!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上,谈及何时能回归正常生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疫情越来越呈现流感化的特点,可能要和病毒和平共处,慢慢习惯这样的生活。

 

我们大家习惯流感以后,每年会发生流感,那就叫正常生活,”高福说,由于疫苗注射建立了群体免疫,对新冠肺炎将不再是防感染,而是防重症、防死亡,减轻疾病负担。

 

谈及新冠病毒溯源,高福认为,科学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冷板凳”才能回答。

 

历史上,流感病毒用了近70年才完成溯源工作,这种病毒最初存在于水鸟中,后感染鸡鸭等,再传染到猪,混合后感染人类。“如果照着流感的理论推导新冠回不去,”高福解释,目前尚未找到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

 

谈及当前的疫情防控措施,高福给出三个关键词,围堵、压制和缓疫。“中国就用这种方法做的不错,”他表示,如果全球都按照中国的方法,将有消除或消灭新冠病毒的希望。

 

在他看来,以传染病为代表的生物安全问题,不仅是国家安全,还关乎全球安全。“我们一定合作,在竞争中合作,一定要交流,一定要协调,”他强调,“如果我们不共享疫苗,病毒将共享世界。”

 

钟南山院士:

要像预防流感一样,定期接种疫苗


早在5月19日,钟南山院士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访时表示,“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不过鉴于现在多国都出现了病毒变异,具体发展还是要持续观望。”


不打针!陈薇院士:

吸入式新冠疫苗正在申请紧急使用


6月3日下午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在演讲中透露她带领团队与康希诺合作研发出了吸入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正在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紧急使用授权。


消息一出,便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榜。

  

这款新冠疫苗,采用雾化给药方式,所需剂量仅为注射式腺病毒载体疫苗的1/5,可以形成黏膜免疫,有望降低疫苗接种的成本,提高疫苗的可及性。


“我有一个‘革命理想’,那就是做出非注射、非冷链的‘双非疫苗’。”陈薇院士告诉听众。如今,接种更方便、成本更低的非注射疫苗已经诞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批上市。



据介绍,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与今年2月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注射式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毒种、细胞库、原液生产工艺、制剂生产工艺、制剂配方等均相同,仅在使用时不同,前者采用雾化吸入免疫专用设备进行接种,让雾化的疫苗微小颗粒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此外,雾化吸入式疫苗不用一瓶一瓶装,疫苗瓶子的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4例
本土病例9例,均在广东


6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上海5例,广东2例,四川2例,云南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9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浙江新增确诊病例1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均为境外输入


6月3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例(埃及输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其中尼日利亚输入1例,加蓬输入3例,喀麦隆输入1例,埃及输入2例,乍得输入1例),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3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65例(境外输入病例146例)。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人民网科普视频号,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  变异株,首次在国内出现社区传播!

▽  新冠疫苗还能吸?雾化吸入式疫苗要来啦

▽  又两地封闭管理!13万人足不出户!


来源 / 钱江晚报
本期编辑 / 孟凡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