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一旦中美闹翻,有没有国家会站在中国一边

一年前丁丁在上海

【少儿禁】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身价破亿,局长爷爷,中国最大受益者为何铁杆反华?

全球化丧钟,不仅为张一鸣而鸣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自由微信安卓APP发布,立即下载! | 提交文章网址
查看原文

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有变化?专家称目前这些人受影响最大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认为,该情况并非病毒本身发生变化,而是与先前大规模人群感染形成免疫屏障有关,短期内病毒传播速度会变慢。后期仍有可能出现高峰,但情况不会像去年年底一样严重


专家:目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

是尚未感染人群


李侗曾进一步表示,未来3到6个月后,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水平会下降,感染风险会增加,如果病毒继续变异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变异株,大家再感染风险会增加,出现新的高峰的概率会增加。


“但是不会像去年底的那一次那么严重了。” 李侗曾指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后会获得免疫力,即使再次感染,重症风险也会更低,症状会有所减轻。


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1月29日向记者表示,参考德国的情况来看,感染人数会持续在高位,而发病就医人数比以前会有所降低,但数量是波动的。


他认为,目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尚未感染人群,估计在15%到20%。这和此前整体人群都易感的情况相比,影响程度已有所减少。但鉴于中国人口基数,涉及到的人群规模还是巨大的。


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乔树斌也认为,疫情从高峰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峰,呈周期性发展,符合病毒发展规律。“像美国、日本便经历了新冠疫情以来的好几个高峰。”他表示,目前情况下,仍有必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李侗曾建议,感染过的人半年后可再接种加强疫苗获得更好保护,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应该优先通过接种疫苗获得更好的保护。


中疾控:提升疫情预测与风险研判能力

重点监测变异株


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1月17日上午,第66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一级响应工作例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强调,新冠疫情流行尚未结束,病毒变异仍存在不确定性,各单位仍须高度重视,特别是春节期间要加强应急值守。


沈洪兵指出,下一步,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心应急响应机制,特别是“乙类乙管”以后的平急转换机制;二是要尽快启动系列专项调查研究,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撑;三是要加强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提升疫情预测与风险研判能力,尤其是对病毒变异株的监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卢江也表示,当前的防控工作压力大、责任大,要把应急响应机制工作落实到位,思想不能松懈,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近期热门视频

多精彩视频,尽在人民网科普视频号,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刚刚,这里发生6.1级地震!地震预警功能你开了吗?

教育部重磅提醒,事关中小学生招生入学

两款新冠口服药,附条件批准上市!适用于这类患者


来源/人民网科普综合中国新闻网

责编/宋文珍  本期编辑/刘敬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