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电休克治疗的感性认识

2016-08-07 Lijun LLJ的精神病世界



在精神病院病房转科,逃不开的一个任务就是和病人及家属谈电休克治疗。初来乍到的,难以理解上级医师的治疗方案,别说和患者及家属谈电休克治疗,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

 

来北京之前,我唯一的精神科经历是在天津安定医院见习了2天,原本是见习1周的安排,最后实际去了只有两天。两天当中有一个安排是参观电休克治疗。当时也不知道电休克是什么鬼,就看到原本疯疯癫癫的人被强行按到病床上,记不清具体细节,只记得先打针,然后医生在操作电脑,通电,病人全身抽搐,咬牙流口水,几分钟后醒来,被扶着回病房,看着像是半死不活的样子。心下觉得十分残忍,不人道。

 

来北京之后第一个轮转的病房是重性病房,主要收治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重度抑郁的患者。急性期,患者非常兴奋,药物短时间内控制不住,需要合并电休克治疗。主任曾经说,如果没有电休克治疗,病房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对电休克的不了解,以及第一次看到的电休克治疗的场景,每当要和患者及家属谈电休克治疗时,作为小医生的我,内心都要上演冲突大戏。就像许多家属的第一反应,又是“电”、又是“休克”的,实在太可怕了。

 

但医生该干的工作硬着头皮也得干。随着七八个病人做电休克,每次电休克治疗室的老师极其细致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及是否适合做电休克治疗,每个病人第一次做电休克我们得跟着看全过程,看着一部分病人因为做了电休克一天一天变好。改良后的电休克是病人麻醉下进行的治疗,痛苦感也远远没有自己原本印象中的那么大。在认真看书以及请教经验丰富的上级医师之后,慢慢地对电休克有了一定的认识。想到当初只看了5分钟的一次治疗,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基本为零的情况下,不知前因后果,就下了判断,自觉十分惭愧。

 

见到电休克的奇效是在抑郁患者的身上。有一部分抑郁患者病情十分重,满脑子自杀观念,甚至多次尝试自杀,往往第一次就诊之前已经发病半年以上的时间。前一阵子出院的一个患者,还记得住院第一周非常折腾,情绪低落、犹豫不决非常突出,发病有半年时间,没有规律服药,病情逐渐加重,住院1周药物治疗效果差,反而有加重的趋势,上级让我和她谈电休克治疗。我施展口吐莲花之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连谈三天都没谈成。她爱人非常痛苦,坚决要求做电休克治疗。第四天,患者有一点点动摇,护士老师立马来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了知情同意书立刻找患者签字,签字过程十分艰难,犹豫、反悔各种倒腾了半小时之久才签下。

 

第二天送电休克治疗室,患者当场反悔,死都不愿意做治疗。我看着她爱人抄起自己的右手啪啪摔自己两巴掌,吼了她几句,最后拿头撞墙壁,在场的护士要拦着家属、又要按着病人,最后在她爱人的帮助下总算做了第一次电休克。那个场面真是让入门新手的我惊呆了。第一次经历这么激烈的现场,堪比电视剧里的场景。

 

第一次电休克治疗之后的第二天,患者特地找我道歉,说感觉好了很多,并保证明天一定乖乖地自己下去做电休克。还好奇地问我:“我最后怎么就做了呢?我就记得我老公拿头撞墙了。”因电休克对近记忆力有一定影响,她不记得做之前发生的具体细节。左手臂上因为前一天激烈的反抗,输液扎针留下了一片淤青,她说“这都怪我自己,不怪你们。”


做了3次电休克,患者就明显见好了,随着药物逐渐起效,电休克一个疗程做下来(8~12次),患者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她原本是一个十分开朗活泼的英语老师,出院之前让我见到了本尊正常时候的样子。这时候作为小医生的成就感真是要溢出来。

 

来北大六院接近一年,对精神疾病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深深感到人们对精神疾病认识的匮乏,精神疾病患者从来就不是一小部分人,每一个患者都有家人、朋友。可能你的朋友当中就有深受精神疾病之苦的。


明天的我们能做的,永远比今天多一点。就像我自身经历,仅凭一个横断面,5分钟的经历,甚至是现场观看,我得到的也是一个现在看来是非常错误的印象和判断。前一阵子,在和大学同班同学聊到电休克的话题,她说,太可怕太残忍了。


我突然没有言语可以回复。因为,这确实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在精神病院领悟到的东西,又怎么能在几句话之中就改变你的原始印象呢?我仍记得当初的感受,而现在我也知道那是多么不靠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