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讲述美国同志运动45年的剧,适合每一个积极公民

2017-03-16 亲友会青岛分会

本文转自中大彩虹小组(SYSU_rainbow),点击"阅读原文",持续关注中山大学彩虹小组,一起推动校园多元性别教育。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知道什么?”

“你什么时候知道你得站起来反抗?”

“专心点,听到召唤的不只是我,是我们所有人。”


影片开头,2006年,美国著名的同志运动家Cleve Jones正在接受一名不知名的年轻人(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这个角色正是编剧自身的影射)采访。


从去年起便备受期待的ABC迷你剧《当我们崛起时》(When We Rise),终于以其完整面目与观众见面。这部由《米尔克(Milk)》的编剧Dustin Lance Black撰写并参与执导的八小时迷你剧,从1972年讲起,以三个人物为主线串起了美国45年来跌宕起伏的同志运动史。



每代人,都有所处时代独具历史意义的冲突需要面对。

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越南战争……

我知道我被召唤去做什么,

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我这一代的一份子。

但我们中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在了。

从平权运动开始,我们的恐惧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

都将付诸东流。

我们的街区,文化的交融,我们拼命构建起和赢来的自由。

那些憎恨我们的人,在怀俄明州把年轻男子绑在栅栏上,打破他们的脑袋。

乔治·W·布什企图利用宪法修正案,威胁我们自由组成家庭的权利

我可能因此再次以罪犯的身份死去。”


——Cleve Jones, 《When We Rise》






Gay Liberation


时间倒转回1972年,正是美国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以及1969年石墙运动后日渐壮大的同性恋解放运动(Gay Liberation)……


这一年,美国中部亚利桑那州。年轻的Cleve Jones一面投身于反越战运动,一面躲在“柜子”中期待着与同性爱人远走他乡。当Jones下定决心对父亲出柜时,身为心理医生的父亲强硬地表示要替儿子治好这种病。于是,舍弃一切,Jones坐上长途汽车,来到了被媒体描绘为同志天堂的旧金山。



这一年,非洲。年轻的Roma Guy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和平队的爱人Diane,登上回旧金山的飞机,继续在恐同气氛弥漫的NOW(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an)从事女权运动。初来乍到的她无意中接触到旧金山一个激进的女同性恋组织,在自己的性取向与女权运动事业中挣扎。



这一年,中国南海,越战黑人士兵Ken Jones与白人同性爱人无法公开地相爱。爱人在一次任务中意外牺牲后,悲痛欲绝的Ken被调回旧金山附近的金银岛海军基地,负责军队中的反种族歧视项目。在某次休假中,他偶尔走入旧金山一家跨性别与男同志酒吧。



“投身于反战运动的年轻人们、女权主义者们、民权斗士们……所有的外来人与被排斥的人,我们了解到的一切都告诉我们,旧金山是‘我们这类人’能够找到安全港湾的地方。”


就这样,三名主角因着各自的理由来到旧金山——这座处于后石墙时代的城市。同性恋解放运动在东西部的大城市冉冉升起,LGBT的力量逐渐积聚,大批年轻人为了梦想与爱移民到旧金山,一个新时代就此缓缓拉开帷幕。



Dustin Lance Black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巧妙地选取了Cleve、Roma与Ken三名“社会正义斗士”的人生历程为切入点,将45年的巨幅历史浓缩为8个小时,细致入微描绘了同运前辈们一路以来的生活、挣扎与爱。而《When We Rise》的可贵之处,也在于它不仅仅关注同志平权运动,更将视野拓展到种族平权、阶级差异、医疗健康等多个交叉议题上。“One struggle, one fight”(同一种挣扎,同一场斗争)的理念贯穿全剧,背后所触及的,是那些对于今日的我们也无比重要的问题:同志运动在宏观的社会运动图景中的定位是什么?同志运动与其他社会运动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差异之上找到联结点,共同为自由与解放奋斗?



无意中在街头目睹了警察对男同志施加暴力的Cleve,被警察恶语相向。某个深夜走在街头的他,也被充满恶意的白人男性唾骂并袭击。见证并亲历了这座城市的当权者对同志群体的排斥,Cleve坚定了留下的决心,拒绝了好友前往阿姆斯特丹的邀请,投身于Harvey Milk的市议员竞选运动中。


在给友人拒绝信中,Cleve写道,“亲爱的斯科特,我也想到阿姆斯特丹见你,但我不能……因为现在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教会、政府、精神病医师、警察……所有人都在反对我们,所以我们必须与他们对抗到底。我们必须创造一场真正的解放运动,但首先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地方,一个街区,一个对抗他们的街区。这就是那个地方,而现在是时候了。轮到我们反击了。”



一直在性取向与女权事业中挣扎的Roma,受到激进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的鼓舞,在一次NOW的妇女团结会议中勇敢地站出来抗争。这是一次被视为历史转折点的事件,女权运动中的女同性恋者们再也无法忍受主流女权主义的“女同性恋恐惧症”,在NOW的会议上表达抗议。会场的灯光突然暗去,二十余名女同性恋者走入会场,对在场的听众喊话,成功地引起了重视。她们身穿一样的T恤,衣服上写着“紫色公害”(Lavender Menace,是当时NOW的主席弗瑞丹对女同性恋者的蔑称,因为淡紫色是同性恋的象征)。


在这里,女同性恋者们轮流演讲:“姐妹们,我们受够了因为女权运动而躲在柜中。我们不是威胁,我们不是干扰,我们也不会继续沉默下去!”



1978年,哈维·米尔克在男女同性恋联合的力量下,成功当选为第一个公开出柜的旧金山市参议员。同年,六号提案(布里格斯提案,the Brigs)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一提案致力于禁止一切同性恋者或支持同性恋者的人在公立学校工作。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联结起来,挨家挨户地上门游说,并鼓舞人们走出柜子,让美国人看见同性恋的存在。


Ken的爱人正是一名在公立学校教书的男同性恋者,一旦六号提案通过,他将极有可能失去这份他所热爱的工作。为了维护爱人的权益,Ken一步步地走进同志运动,鼓起勇气在全国电视台的拍摄下走出柜子。


也是在这段时期里,人们开始表达对粉色三角形作为同性恋象征的反感与抗议,新的同志象征物——彩虹旗,也由此产生。



也是这一年,当人们尚未庆祝完六号提案之战的胜利,哈维·米尔克与当时的旧金山市长被一名保守派官员双双枪杀。这一冲击,使同志们怒不可遏,一场抗议就此爆发。人们试图冲破警察的防线,砸玻璃、点火……似乎再激进的行动,都无法消除人们内心的哀伤与愤怒。



也正因这场悲剧及其引起的愤怒,同志群体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壮大起来。更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政治,尝试通过国家机器实现平权。正当一切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之时,另一场致命的威胁悄然而至。


艾滋之战


在人们还没察觉到的时候,某种疾病在男同性恋群体中迅速地蔓延开来。人们对原因和治疗方法都一无所知,因它大量爆发于男同性恋者之间,而被医生学者称为GRID(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男同性恋免疫缺损症)。在全国,数不清的人正在死去,恐慌一日日加深,同志运动在此之前的成果似乎面临着毁于一旦的危机。


当男同性恋群体面临着巨大威胁时,女同性恋者却缺席了。



在一名感染艾滋的黑人青少年死去后,悲痛欲绝的Ken质问,“是不是只有在政治上有帮助时,我们才能像个家庭?”而与此同时,女人们也就是否应该帮助男同志产生了分歧:“如果这是男同的问题,难道是意外吗?他们夜夜笙歌,不停嗑药,毫不节制地饮酒,和陌生人上床,他们染上什么很奇怪吗?”最终,在亲眼看见了医院中艾滋病人的痛苦与挣扎后,深受触动的Roma终于醒悟,女人们开始走进医院,帮忙照料病患。疾病让人绝望,却也催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结。


种族×性/别


随着对GRID的研究日渐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并非只有男同性恋才会染上这种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才将“同性恋免疫缺损症”改名为“艾滋病”。这并不止是一场关于同性恋的战争,它关涉到更多的社群、更多的生命。而贫穷的、底层的黑人,包括黑人同性恋者们,则很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之下极其脆弱的一群人。


对黑人同性恋者Ken Jones的塑造,是影片的一大亮点。身兼性少数与有色族裔的双重身份,直至今日,有色族裔性少数也仍旧面临着许多独特的困境,不被承认,不被接纳,在两个割裂的身份之中挣扎。Ken的一生,正是不断地陷入这样的矛盾之中。



然而,当Ken下定决心,希望“将‘同性恋’带到黑人社群”时,却遭到了无情的否定。



在双双确诊HIV阳性后,Ken和伴侣约定共同扶持,一起生活了十年。然而,在伴侣突然发病离世后,伴侣那从未出现过的家人却不留情面地将Ken逐出公寓,让他无家可归。



当他尝试起诉对方时,却被法官以“这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必须遵循法律”驳回。



艾滋病使他的身体日渐虚弱,巨大的悲伤与空虚是他染上毒瘾。为了不至于流落街头,朋友Cecelia将他送到了退伍军人医院的艾滋互助小组。所幸的是,最终的最终,Ken找到了名为“流亡者之城”(City of Refuge)——一家包容黑人性少数的教堂。在那里,他再次找到了接纳他的上帝,找到了归属与温暖。


婚姻平权


全剧的第三、四章,时间推进到九十年代。


在Cleve的AIDS Memorial Quilt运动和东岸激进组织ACT UP的努力下,艾滋病患者们得以获得药物,大大地降低了艾滋的死亡率。一些州开始承认同性婚姻,而随着比尔·克林顿上台,针对军队同性恋者的“不问不说”政策和《捍卫婚姻法案》(DOMA, Defense of Marriage Act),也在侵害同志的权益。


确实,同志的生存境况比起七十年代大大改善,但同志运动却也似乎停滞不前。老一辈的运动者们有的依旧在一线奋斗,有的转到其它运动领域,有的则销声匿迹。HIV阳性的Cleve出于健康考虑而搬离旧金山,继续活跃在同志运动中;Roma与伴侣Diane的女儿长大成人,Roma则在旧金山的健康委员会工作,致力于推动旧金山市的全民医疗保障;Ken则逐步重建起自己的生活,并努力挽救濒临倒闭的“流亡者之城”。


在接受年轻人采访时,Cleve质问面前的青年,“作为这个国家第一代毫无目的的年轻人,是怎样?你打算怎样改变?”


而21世纪初的这一代年轻人给出的答案是,婚姻平权。2008年,加州的8号提案在一片反对声中通过,失望与沮丧蔓延。而“婚姻平权”的这一目标,似乎将所有的人再次团结起来。不同年代、不同性别、不同阶级、不同种族……


尽管对“婚姻平权”这一策略抱有质疑,受到年轻人的热情感染,Cleve最终决定加入,随着团队举行全国的巡回演讲。



同志运动者们选择了一个疯狂的方案。红蓝两党律师联手,直接起诉8号提案,将婚姻平权议题带到最高法院。



最后判决前,许久未见的Ken和Cleve在最高法院前拥抱。


而最终,结果是令人欣喜的。



在电视上听到判决后,Roma欣喜若狂。



Ken成为了“流亡者之城”中的一名牧师,为同性伴侣主持婚礼。



Roma和伴侣Diane在市政厅结婚,接受来自众人的祝福。



市政厅中,看着婚礼上欣喜的同性伴侣,Cleve喜极而泣。而他的身后是Ken,Roma和Diane。这几个将一生奉献给社会运动的人,经历了个人生活与整个社会的跌宕起伏,见证了45年之中的爱、痛与挣扎。


我们的战争


8个小时的《When We Rise》,几乎全程泪流满面心潮澎湃地看完。还有许多精彩的人物,许多值得记住的细节,在此都无法一一赘述。当然,双性恋社群的失声、跨性别社群在艾滋之战中身影的缺失、对黑人以外的其它有色族裔性少数涉及较少、对酷儿理论和婚姻平权的批判声音没有关注……这些都不得不说是这部迷你剧的遗憾之处。然而瑕不掩瑜,作为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同志运动历史纪录片,它有着太多太深刻的意义。


那些我们曾在书本上读到的运动历史,被Black以几条主线串联在一起。那些压迫、那些挣扎、那些愤怒、那些斗争、那些欣喜,都太过真实太过深刻。我们站在无数前辈付出血泪铸成的基石之上,并从历史中获得能量。那些在困苦中绝地反击的决绝与坚毅,今天的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One struggle, one fight.

这场运动不仅仅是关于LGBT的,不仅仅是关于白人的,不仅仅是关于中产阶级的。

婚姻平权不是唯一的目标也不是终点。

今天,仍有着太多事等着我们去做。


故事中的主角们都以不同方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在我们的时代中, LGBT却依旧处处面临威胁。特朗普上台,LGBT尤其是跨性别群体的生存处境颇艰。那些我们曾认为无比牢固并为之欢欣的同运成果都极有可能在一朝一夕间被推倒。放回大陆语境,同样如此。


Cleve说,“每代人,都有所处时代独具历史意义的冲突需要面对。”


Cleve质问,“作为这个国家第一代毫无目的的年轻人,是怎样的?你打算做什么改变?”


而现在,这个问题正在指向我们。




(悄悄告诉你,A站整8集都有得看了!)



推荐阅读:

央视,终于看到了同性恋

你不自救,等谁救你?万一等不到,岂不是自杀!

心理沙龙体验|LGBT专题团体心理沙龙:心理学视角下的LGBT

人生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演内心戏|直播中的那些事(六)

他居然趁我熟睡,偷亲我!后来……


【同性恋亲友会青岛分会】成立于2016年6月1日,是完全由志愿者运营的同性恋亲友会当地分会,以“爱、勇敢、责任”为核心理念,以“聚同志亲友之力,改善同志生存环境”为宗旨,为青岛及青岛周边LGBT群体及亲友提供支持与服务。

我们倡导“行动创造无限可能”,期待你加入我们团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