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1
罗斯的生平及著作
本书作者威廉·大卫·罗斯爵士(Sir William David Ross, 1877—1971)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更是一致公认的二十世纪全世界最为著名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专家之一。
《斯坦福百科全书》在介绍他的词条中,一开始就高度概括了他在两个领域的学术地位:
威廉·大卫·罗斯爵士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和阐释,以及对道德哲学,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古代哲学方面的著作,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多种注解,至今仍被认为是具有最高水准的。许多人相信,罗斯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是他对哲学做出的最有价值的贡献。然而,他在道德哲学领域的主要著述,即使没达到同等的价值,也具有持久的意义。他的《正当与善》(The Right and the Good)虽可争辩,却是二十世纪中已经出版的最为重要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
我认为,该书对罗斯所做贡献的上述评价,是客观准确的。至少在我所从事并因而熟悉的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他受此赞誉当之无愧。
▲ William David Ross (摄于牛津)
罗斯于1877年4月15日出生于苏格兰。由于他的父亲约翰·罗斯在印度的马哈那伽学院(the Maharaja’s College)当院长,他也随家庭在印度度过了童年的6年时光,后回到苏格兰以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他先后在爱丁堡的皇家高级学校(the Royal High School)和爱丁堡大学就读。1895年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牛津大学的巴力奥尔(Balliol)学院深造5年。然后,他被任命为牛津大学奥利尔(Oriel)学院的讲师,同时经过考试,被选为该大学默顿(Merton)学院的研究员。1902年,当他在奥利尔学院被选为哲学导师和团体成员时(直到1929年,他还保持着这个位置),就不在莫顿学院任职了。
他在1915年到部队服役(虽然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结束),做过代理秘书,后退伍在公共部门任职。1923—1928年,由于约翰·亚历山大·斯特瓦特(John Alexander Stewart)有病,他成为道德哲学的代理怀特教授(the Deputy White’s Professor)。在1927年,当这个职位空缺出来时,他拒绝了参加候选,其理由有二,一是他认为H.A.波里卡尔德(Prichard)是一位更好的道德哲学家,二是他宣称自己更加喜欢在形而上学、古代和最现代的哲学领域工作。但两年后的 1929年,他就成为了奥利尔学院的院长,且一直干到1947年退休。
在1927年,他被选为英国学会会员(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并从1936—1940年任该学会会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也再次在公共服务中扮演过实质性的角色。1947年,他成为国际联合学会的会长(President of the Union Academique Internationale),而且直到1949年,他还担任皇家出版委员会主席(the Chairman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Press)。在退休以后,他依然继续着他的研究和著述,出版过多部重要著作。1971年5月25日,他以高龄病逝于牛津,享年94岁。
罗斯在公共服务和学术组织中的各种任职固然贡献不小,但真正奠定他卓越名望基础的,还是他在哲学领域里的各种作品。他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涉及以下两大领域。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希腊哲学。这方面的贡献,大体表现在下述五点:
他是牛津版亚里士多德英文全集的主编(开始是与J.A.史密斯一起,后来就单独了),并亲自翻译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部作品——《形而上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他为牛津古典本系列编辑了一些亚里士多德的希腊文著作,包括《修辞学》、《物理学》、《论灵魂》和《政治学》;他单独出版了5部带着长篇导论和详细解说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它们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两卷)(192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1936),《亚里士多德:动物的部分》(1955),《亚里士多德:前后分析篇》(1957),《亚里士多德:论灵魂》(1961)。以上面这些翻译、考证、解释性的工作为基础,他出版了两部个人专著:《亚里士多德》(1923) ;《柏拉图的理念理论》(1951)。他还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过3篇讨论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思想的论文。
二是道德哲学研究。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下面的两本著作和三篇文章:如前所述的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正当与善》(1930),《伦理学基础》(1939),《伦理学中客观判断的根据》(1927),《道德善行的本性》(1928—9),《惩罚的伦理学》(1929)。
▲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罗斯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一些翻译,虽然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新译本,包括《亚里士多德全集》也早就有了新的英文修订本(J.Barnes主编,普林斯顿大学1984年出版),但是,无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它们仍然被高度关注。至于他带着导论和注解的那些亚氏著作单行本,一直是且将继续会是专家学者们在古代哲学中劳作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来源。他的伦理学著述及其所阐述的观点,虽然在上世纪受到了一些不同立场的道德哲学家们的冷遇,但近些年来,却愈益得到持续不断的辩护。
2
关于这本书的整体概况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这本书,只是罗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带有导论和解说的校订文本》(Aristotle’s Metaphysics, A Revised Text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一般都简称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著的“导论”部分。下面,就该书的整体情况作些力所能及的介绍。
该书初版于1924年,当时他47岁,是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的讲师和道德哲学代理教授。该书除“序言”、“参考文献”、“索引”之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导论;他校订的《形而上学》希腊文本;对《形而上学》的详细解说。该书共分两卷,第一卷有“序言”、“参考文献”、“导论”、《形而上学》第A至E卷的原文和解说,第二卷是《形而上学》第Z至N卷的原文和解说,以及最后的“索引”。
“序言”较短,只有两页,主要目的是对帮助他完成这部著作的诸多人士表示诚挚谢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几位著名的同行专家的提及(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的一些学术倾向)。他说,关于《形而上学》的结构问题,他从耶格尔教授杰出的著作中学到了很多;亚里士多德对前辈哲学家叙述的研究,他得到了策勒尔、第尔斯和伯奈特经典性著作极大的帮助;所提及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残篇,则与第尔斯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Vorsokratiker)的编号相一致;他也感谢M.罗宾(Robin)对柏拉图思想后期发展的研究以及托马斯·赫斯爵士(Sir Thomas Heath)论希腊数学和天文学的著作。
“参考文献”中,他列出了主要的91部(篇),从古代注释家们的评注到他同时代学者的成果,最晚的是耶格尔1923年在柏林出版的《亚里士多德》一书和发表的一篇论文。
“导论”是罗斯为使读者更好读懂《形而上学》而精心撰写的一篇长文(完全可以独立成书)。对于一般读者(指主要兴趣仅仅限于更好了解《形而上学》这本书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的读者)而言,它也是全书最有意义的部分。
罗斯校订的这个《形而上学》希腊文本,花了不少的真功夫。他不仅比较性地参考了十多个《形而上学》已有文本和注释(详情请见该书“导论”的第五章——“《形而上学》的文本”中的介绍),而且在每页希腊原文的下面,都加了不少脚注式的说明,把不同文本中的不同措辞或表述一一列出。如果把这些注解性说明的文字加在一起译成中文,估计不会少于十万字。透过这些细小、枯燥而琐碎的文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罗斯深厚的史料和学养功底,还有他献身学术、甘守寂寞的诚心、细心和耐心。
更为称道的是他对《形而上学》全文的解说。在体例上,他的解说分为两部分(这一点,他在“序言”中作了简单说明),一是在对每个部分(通常是对《形而上学》各卷的每一章)进行详细的解说之先,前置性地对该部分内容作概要分析,以陈述亚氏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等,相当于比较详细一点的内容概要;二是解说本身。“概要分析”他做得较细,也很有逻辑条理。例如他对A卷第1、2章的分析,先有一个大标题“(Ⅰ)智慧是首要原因的知识(第1、2章)”,再有两个小标题,即“(A)智慧是原因的知识(第1章)”和“(B)是智慧的那种知识关涉的是首要原因(第2章)”,在每个小标题下,又有(1)(2)(3)(4)等对亚氏原著思路或要点的分析。“解说”部分则更为详尽,凡是原著中重要的,或不好理解的,或学术界认识有分歧的,或关键性、疑难性的单词,他都给予解说。在解说时,他特别注重与亚氏在其他地方中的说法进行对比。
正是因为该书无论在希腊原文的校勘还是内容的分析解说上都有翔实丰富的材料和细致独到的研究,所以,该书的学术价值是无可争议的。也正因如此,该书出版后,得到了全世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这里仅举两例便可看出该书受重视的程度:一是该书自1924年初版以来,到上世纪70年代的短短50年中,已连续重印再版了6次,分别是1948、1953、1958、1966、1970和1975年;二是在由J.巴恩斯编(参与写作的作者除他之外,还有5位)的《剑桥亚里士多德研究指南》(1995年第一版,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在给读者提“阅读建议”时,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首推的就是罗斯这本书,而且使用了“无价之宝”的评价。
▲ 亚里士多德面对荷马半身像沉思 (伦勃朗,1653年)
3
关于本书翻译情况的说明
对学术价值如此之高的这本著作,却一直没有中译本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憾事。所以,我们编委会在策划这套“古希腊哲学经典研究著作译丛”时,大家一致决定将该书列为第一批书目,并分工由我担任翻译。我既感荣幸,又实实在在有一股无形的压力。
从前年下半年开始,我正式开始翻译,经过一年半时断时续的工作,终于译完了该书的“导论”部分,不到15万字。
为什么只译了该书“导论”,而没有译完全书?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从读者面考虑。除了少数专业工作者和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研究内容的博、硕士生外,绝大多数希望了解和阅读《形而上学》这部经典名著的读者,是完全可以通过“导论”的阅读,获得其帮助的,而对于前一部分学者,相信他们都有比较好的古希腊语和英语基础,能够自行读完罗斯的全书,以弥补未译的内容。其二也有时间上的考虑。罗斯的这部大著作,两卷加起来有一千多页,即使除去正文的希腊文不译,要把其余内容全都翻过来,估计得有70—80万字,按我的精力和能力,至少需要5年才能够完成,而这就会严重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导论”部分与汉语读者见面的时间。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在与商务印书馆商得一致意见后,才决定只译“导论”。
为了让汉语世界的读者朋友更多分享西方学术界研究希腊哲学的多项重要成果,四川大学古希腊哲学与欧洲中世纪哲学研究所的同仁,决定齐心协力,推出一套“古希腊哲学经典研究著作译丛”,把那些堪称“经典”的研究大家们的著作选择性地介绍过来,感谢本书校对溥林教授,他不仅认真校阅了译稿,还帮助我解决了原著中一些拉丁语和德语的翻译问题以及希腊原文的排印问题。
限于我本人的能力和精力,译文中肯定存在不少问题,乞望学界同仁和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译者前言,略有删减】
《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
[德] 弗朗茨·布伦塔诺 著
溥林 译
商务印书馆2015年8月出版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英] 大卫·罗斯 著
徐开来 译
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出版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英] 大卫·罗斯 著
徐开来 译
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出版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章《形而上学》的结构
1. 相关联的论文
2. 外在的各卷
3. 插入的残篇
4. 《形而上学》的最早版本
第二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柏拉图主义者
1. 苏格拉底
2. 柏拉图观点的来源
3. “较早的和较晚的理念论”
4. 理念数和理念的空间量度
5. 居间者
6. 理念数源出于第一原理
7. 理念的空间量度的由来及其在理论中的地位
8. 理念与数目的同一
9. 斯彪西珀斯和克塞诺克拉特斯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学说
1. 《形而上学》的方法
2. 形而上学的主题
3. 形而上学主题的进一步规定
4. 范畴
5. 形而上学的主要主题:实体
6. 载体
7. 本质
8. 普遍
9. 本质是实体
10. 个体化原理
11. 生成分析
12. 潜能和现实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的神学
第五章《形而上学》的文本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京东网店购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