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语精进的手段主要有哪些,或者说,如何学好语文? - 学习型家长群交流答疑201901

武太白 武太白基础英语阅读与写作 2023-06-08
我们的母语是汉语,但我们的汉语课并不称为“汉语”,而是称为“语文”。“语文”,就是“语言文字”。这门课的名称已经向我们表明,母语精进的手段,主要就是从语言的掌握进展到文字的精通。

什么叫语言?用来说的叫语言。在现代社会,语言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活应用、学术应用、娱乐应用。生活应用不必多说,举凡日常交谈,柴米油盐、家里家外,都属于这一类;学术应用,则可以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小的类别,都包括演讲、陈述、辩论等场景;娱乐应用,就是听得懂各种娱乐性时所使用的语言,比如各种武侠片、警匪片、科幻片、历史剧中的语言等。这三个层次中,生活应用基本上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此后随着生活的逐步拓宽,生活应用的语言也会随之拓宽;学术应用和娱乐应用都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学习,不然难以进步。我们很难想像一个人能够仅凭家教就掌握各种演讲、陈述、辩论技巧,就能精通历史剧的时代背景。我们学习语文,“语”这一块主要就是在生活应用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学术语言的能力。这一发展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尤其是在小学。进入高中,对于“语”的学习就逐步退居比较次要的位置了。

即便是小学阶段,“语”的学习也不是日常口语的学习了,而是相对正式、复杂、书面化的语言。到了初中,更不用说,不管是哪一种应用场景,都是与文字、文本、文学紧密相关的“语言”。所以,虽然“语”还是语言,还是说的,但已经不能用日常口语交流的水平和方式方法去进行了,而是要越来越趋近于书面语、文字、文本、文学。

“文”的成分,在语文教学中则随着年级增长而不断加大,到了初中、高中,语文几乎就完全聚焦于“文”了。可以认为,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文字,并逐渐转向文本的理解,这一过程到初中毕业基本结束;到了高中阶段,主要就是学习文学作品了。为什么高考语文,作文的分数占比那么高?就是因为高中主要是学“文”,而不是学“语”。作文的分数占比从小学到高中一路不断提高,这是有其中内在的逻辑的。前面已经说过,即便是小学阶段“语”的学习,也必须是建立在“文”的基础之上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母语精进,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亲近文字,亲近文本,亲近文学。这三点做到了,母语的精进就不难了。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很简单,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亲近文字、文本、文学,多看书,多写。朋友圈可以多写一些文字,不要每次就发几个别人谁也看不懂的神秘字符,要更加详细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这样写多了,才会有写作者的感悟。要多阅读文学作品,基本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诗歌、小说、戏剧,都要看一看。进而,看一点历史书,了解一些天文、地理的基础知识。接下来,可以看一些哲学、科学、宗教、军事、文化一类的书,增加自己的修养。

与此同时,带领孩子一起亲近文字、文本、文学,多看书、多写。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继续看绘本、看图画书,到了三年级,最好开始给孩子准备一些文字较多、差图不多的书,这样才能逐渐从图画书转向文字书。这个转变如果家长不有意识地去安排,可能就会来得稍微晚一些,虽然也不碍事,但毕竟没有早一些到来的好。

写,能有多早就有多早。哪怕孩子刚刚认识十个字,也可以让孩子写一句简单的话,比如“我今天高兴”。所写的话一定要真实,不然孩子迟早会失去兴趣。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上百个字,那更好,应该就能自行写出完整的句子来了。写作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真实,二是有用。真实,不难明白,什么叫“有用”?就是说,我们成年人几乎从来不会没有目的地写作。我们写点什么,总是想要告知、说服、娱乐他人。没有目的的写作,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会持续的。对于孩子来说,同样,他的写作也需要有意义。那么,孩子写作的意义在哪里呢?当然就是给爸爸妈妈看,激起爸爸妈妈的情感反应。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就写好日记、写好作文,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写真实的事情,这种真实可以是他真实经历过的,也可以是他真实了解的——在书上读到的、在电视上看到的,也都算真实;然后要对孩子的写作有必要的、恰当的情感反应。这倒不是说孩子每写一篇日记,我们就捧起来大肆吹捧,而是要对孩子记载的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回应。比如孩子记载“我家的狗今天咬了猫一口,它们打了起来”,那我们大人可以问问孩子,猫和狗打起来了,你支持谁?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就能把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凸显出来,让孩子明白,写日记、运用文字,可以是一种工具,他可以利用这种工具更加准确、更加明确、更加顺畅、更加完整地跟爸爸妈妈交流,不被打断,不受忽视。

尽早写日记、写作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抄写量,让孩子觉得识字很有用。

其次,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跟孩子的沟通中,增加书面语水平的口语沟通。也即,要经常、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每天,有一段时间跟孩子讲话的时候,特意用比较正式、比较工整、比较严谨、比较书面化的语言跟孩子说话,而不要永远用娃娃腔跟孩子说话。那样的话孩子在语言上就会难以断奶,会在进入青少年期的时候仍然保留着儿童的语言习惯。举个例子,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除非是按照书面的故事去朗读,不然,讲故事的时候就尽量用接近书面语水平的语言去讲述,而不要迁就孩子的口语习惯。在给孩子解释一些疑问的时候,比如孩子问“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闪烁”,我们大人的语言同样要尽量正式、工整、严禁、书面化一些,不要带各种口头禅,也尽量不要过多停顿。要让孩子感觉到,即便听你说话,也像是在看书。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即便努力,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慢慢提高,但不去努力,更不可能提高。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家长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多朗读、反复朗读韵文。所谓“韵文”,指的就是诗歌之类押韵的文字。我们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韵文实在是不要太多。多让孩子朗读唐诗宋词,尤其是唐诗,读不懂没关系,多体会音韵美,多体会正式的、优雅的、书面化的语言,多体会跟他们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所使用的不同的语言,这样既能够让他们逐步体会到母语的音韵之美,又能够让他们逐步习惯与他们日常口语交流不同的口语交流风格,为他们日后的学术语言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当然,也不要一味地只读古诗,一些优美的现代诗歌,也可以让孩子多朗读,比如闻一多、戴望舒、舒婷,这些人的作品都很好,并且他们作品的语言更接近当代汉语。

最后,具体到您孩子现在的情况,建议还是结合绘本和古诗的文字识字,书面语言讲个大意即可,不需要每个字都解释清楚,关键是读音要准确,让孩子领略到语言的音韵美。目前主要还是大量读绘本、图画书,可以用手指着字读给孩子听,加快识字。孩子喜欢的作品,可以由着他反复读,不要干涉。到二年级可以增加一些文字略微多一些的书,到三年级再尝试着给孩子读文字书。

另外,不知道您孩子现在是否已经开始学写字,如果已经开始,那就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能否开始写日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