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慧城市,让城与人成“最佳拍档”

重庆人社 2022-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两江观察 Author 李洛

在智能时代,城变了、人变了,城与人的关系也有了新变化。

  今年智博会的年度主题为“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专题展区,围绕“人、城、境、业”四个要素,“智慧名城”展现出城与人的新型关系。

  由新系统、新设施搭建而成的城,为人们提供了什么?以新思维、新装备“武装”起来的人,又给城市带来了什么?

  智慧城市让城与人更快捷“链接”、更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更好的“互动”。城与人,共同迈入智能时代,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8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智慧之城给人们提供什么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

  要理解城与人的新型关系,首先得了解智慧城市何以“诞生”——

  智慧城市被视为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其“诞生”,最初是为了治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在传统城建时代,要治这些“城市病”是非常困难的。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可进化的智慧城市才成为可能。

  换句话说,一座智慧城市的鲜明特征,并非是钢筋水泥等“硬”材料,而是以“城市大脑”为核心,为人们提供更方便快捷、更高效率、更高品质的“软”服务。

  智汇八方,博采众长,重庆,这座城市底色偏“硬”的产业基地、工业之城,由此迈向“智慧名城”。

  ——一座城市,首先要给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重庆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例如作为新基建“基础工程”的5G。重庆建成全国首个5G新型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16个/每万人)排西部第一,实现乡镇5G网络到达率100%,成功打造一批远程驾驶应用、远程医疗、智慧园区等国家级5G示范项目。

  再如“数”和“算”。重庆数据中心集群是全国10个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已建数据中心9万架、45万台服务器,上架率约68%;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正式获批,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重庆这些新基建项目,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新基建为智慧城市打下了扎实基础,更快捷、更高效的新型服务得以展开。

  作为“城市大脑”,全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成投用,数据共享接入近3000类,集中存储1693类,累计数据调用量超过94亿条,初步实现“一键一屏一网”统筹管理城市运行。

  自从有了“渝快办”,市民办事不再“伤脑筋”“跑断腿”。截至目前,“渝快办”平台累计办件量超过2.4亿件,电脑端实现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进驻全覆盖,移动端上线事项1800余项。“川渝通办”每天平均办件2万件以上……

  ——智慧城市建设,为人们构建起“住业游乐购”城市生活新场景。
  
      今年智博会专题策划两个“智慧城市”展区,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生态环保等8个领域90余个应用场景在展馆里生动展示。

      “住”,重庆现已建起400多个智慧小区;“业”,重庆集中提供创业就业、招录招聘、岗前培训、人才服务等方面和政策指引和线上服务;“游”“乐”“购”,重庆的自然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都市热门景点、乡村游精品路线等,健身、休闲、娱乐场所和项目,主要购物场所、山城夜市、特色产品、消费资讯等纷纷上线上云,要打卡、要娱乐、要消费,一目了然,“掌”上搞掂。

8月22日,观众正在体验VR设备。郑宇 摄/视觉重庆

新新人类带给城市什么
 
  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在智慧城市里,这一点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一座城市的智慧化过程,就是有机更新提升的过程。“有机”二字,彰显城与人的新型关系。城给人提供了生产生活的新平台,而人们,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享受者,同时也是参与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基石的大数据为例。人们的需求、进展和结果构成了大数据,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才得以产生、得以存在,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拥有更大的含金量。

  智慧交通的核心是“人车路”协同系统,车与车、人与人、车与路、车与网实现处处连接、环环相扣。城市提供了道路、智慧红绿灯、信息传输等基础设施,与人的出行和驾驶行为一起,构成了智慧交通系统。

  更不用说应用最为广泛的智慧社区,不仅依赖于更智能的感知、检测、修理、维护等硬设施,市民也深度参与其中。

  例如,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启用无人执法巡逻机器人,不仅能通过视频收集数据与问题,还能与环卫工人等市政工作人员进行互动,对垃圾箱满溢、大型暴露垃圾等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再如,渝中区打造了基层治理数据库,工作人员通过App采集信息及网格事件处理,手机成了移动“工作台”,对居民来说,手机成了享受社区服务、参与社区管理的“百宝箱”。

  还有位于两江新区的三星级智慧小区龙湖云岭,集成了49项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相关的“黑科技”,访客验证码、网上报事报修、运动微环境监测等,居民都可以用手机“一键实现”……这样的智慧小区,重庆已建成400多个。

  从以上案例看,在智慧城市里,城与人的“融合”与“互动”显著增强,智慧生活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

▲8月22日,基于多无人系统立体巡检成套技术装备的“四足仿生机器狗”逗乐小朋友。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城与人还将“变变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奔涌而来,城市的智能化步伐不会停歇,与人的“互动”关系将更为深入。

  按《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重庆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重庆市数据治理“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等“路径图”,“智慧名城”建设将向更广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推进——

  ◎依托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搭建“CIM+”多场景应用,构建全面感知、数据汇集融合、智能分析计算、统筹决策的城市智能中枢,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

  ◎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基层服务“一网治理”,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围绕交通、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教育、旅游、文体等重点领域建设主题数据库,打造智能化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提升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水平。到2025年,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达到600所,智慧医院达到100家。

  ◎聚焦“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

  ◎推进以社会保障卡、居民身份证为载体的“一卡一码”集成应用,在政务服务、卫生健康、疫情防控、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信用服务、金融服务、财政补贴等领域推行“一卡通用、一码通行”。

  可以预见,未来,这座城市将更“聪明”、更宜居,城与人的关系将更密切,人们的生活将更加多姿多彩。

来源:两江观察

专家服务团奔赴奉节 实用新技术助力脐橙抗旱保产

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收好这份小贴士

巴南、南岸、长寿新增感染者在渝活动轨迹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