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5!1月8日起,重庆这样落实“乙类乙管”

重庆人社 2023-01-28

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61场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发布人:


杨   琳 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李   畔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陈   勇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

李   桢 云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郭述良 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主持人:


马然希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以老年人、孕产妇和婴幼儿为重点调整防控措施

主要有12个方面的措施




杨琳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杨琳介绍,党中央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调整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决定自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基础上作出的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为我们做好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防风险”,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以及疫情监测、检测、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等5个专项方案,主要有二个方面的调整优化:


第一,以老年人、孕产妇和婴幼儿为重点调整防控措施。主要有12个方面的措施:


①加强医疗资源配置。


保持现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配足呼吸机、救护车等设施设备。


继续强化分区域ICU床位配置,以区县为单位达到每万人拥有至少1张ICU床位。


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建设,配齐设施设备和救治力量。加强医疗资源的使用监测。


②保障药品和检测试剂生产供应。


加强需求监测,做好生产保障和精准供应,加大医疗机构实物储备力度,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基层公共服务等,对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赠送“健康包”


通过扩大我市相关药品产能,加大市外采购和向上争取支持。


目前,儿童专用解热药医疗机构库存较为充裕,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止咳药、中成药等可满足基本需求,抗原检测试剂和医用N95口罩市场供需矛盾持续缓解。


各区县目前已订购“健康包”244.8万个,后续将按市里统一要求增加订购量并陆续发放到位。


③分级分类救治患者。


落实居家患者健康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健康监测和用药指导,抓好基础性疾病患者收治,及时转诊重症患者。


实现基层首诊负责制,建立对高龄患者优先安排就诊的工作机制。组建市级和区县重症救治专家组,定期巡诊、及时会诊重症及危重症患者。


把防重症的关口前移到家庭和社区,加强对脆弱群体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健康监测。


建立市内跨区域支援机制,组建市级跨区域支援队伍,确保医疗服务平稳有序。


④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落实各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保障农村药品供应。


建立三级医院分区包干责任制,畅通急危重症转诊通道,为农村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


广泛开展党员干部、家庭医生进家入户上门健康服务活动,解决群众就医用药困难。


⑤做好殡葬服务保障。


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殡葬服务协调支援机制。


建立与区县长热线、110以及重点医院、养老机构等单位对接机制,及时回应群众需求,最大限度提高保障能力。


严厉打击殡葬服务“黄牛党”“黑中介”等乱象。


⑥加快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


推进高风险人群、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加强免疫接种。


科学评估接种禁忌,做到“应接尽接”,提高疫苗覆盖率,特别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覆盖率。


按照国家工作部署,2023年1月底前,各区县80岁及以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第一剂次接种率达到90%,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0%。


60—79岁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


目前,我市60—79岁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和加强免疫接种率还有差距,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建立免疫屏障。


⑦ 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服务。


全面摸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及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对全市重点人群实施分级分类服务,围绕老年人及其他高风险人群,加强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提供药品、抗原检测、联系上级医院等工作。


⑧强化重点机构防控。


继续加强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监所、学校、大型企业、党政机关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和教学秩序的影响。


⑨ 调整人群检测策略。


提倡非必要不检测,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不再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以及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落实重点人员分类检测。


在社区保留适量的便民核酸采样点,满足居民“愿检尽检”需求。


⑩ 优化入境人员管理。


自重庆口岸入境的人员在行前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渝返渝;如呈阳性,应在转阴后再来渝返渝。


不再对入境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可采取居家健康监测或就医。有序恢复我市居民出境旅游。


 ⑪加强疫情监测与应对。


定期组织开展监测预警,科学研判疫情态势,综合评估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及时完成入境人员、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哨点医院监测样本的基因测序,评估病毒变异情况。


 ⑫ 加强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


定期发布疫情信息,不再区分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


加强居民健康行为指导,提倡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自觉居家健康监测。


合理使用药物,科学开展康复健身活动。


第二,细化相关配套措施。


在我市实施方案基础上,制定了疫情监测、检测、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等5个专项工作方案


及时动态掌握我市人群感染发病水平和变化趋势,科学研判和预测疫情规模、强度和流行时间,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核酸和抗原检测策略,及时发现重症高风险人群中的感染者;针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明确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围绕个人日常行为,明确行为准则;对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及相关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培训,掌握政策、提升能力。


因为1月8号就要开始实施“乙类乙管”,这个期间就要做好相关准备。


杨琳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科学判断,也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举措。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的是“管”的等级,决不是“躺平”或放开不管,调整的是“管”的方向,是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不管是“乙类甲管”或者是“乙类乙管”,核心是“管”,而不是“不管”。市委、市政府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成效,体现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


杨琳也呼吁,希望大家继续坚持近三年来养成的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毫不放松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健康,共同推动“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落到实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发布会全文实录


来源:重庆发布

要闻|袁家军在全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抢抓黄金窗口 抓实重点工作 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重庆12条防疫新规发布 向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赠送“健康包”

人社部劳动关系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意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