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双向流动促进城乡人才共享
◇让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居发展,让更多有知识、有阅历的市民下乡助推乡村振兴
◇让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更加顺畅,离不开持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松
拥有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的刘峰钻,放弃了央企月薪过万元的工作,把重庆大足区上千亩柑橘种植基地发展得风生水起——每年一亩地能创造1万多元的产值,在地里种出了新希望。
“鼓励城市人才下乡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我在大足农村种柑橘六七年时间,生态农业扶持、绿色防控补助、农业基础设施改造配套补贴等政策一样不少。”刘峰钻说,“通过政府搭桥引导,我还与当地农民建立股权联结机制,产业发展惠及更多群众,实现了双赢。”
让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居发展,让更多有知识、有阅历的市民下乡助推乡村振兴,形成人才共享机制,带动产业、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良性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农民进城成新市民
走出四川省宜宾市的偏远山村,在江苏省苏州市务工近10年,已在苏州一家企业做财务的罗莉,将户口落户到了苏州。罗莉说,落户进城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在这里扎下了根。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一系列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让农村人口在城市寻找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更稳定舒适的生活,使城乡融合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进入到融入,从谋生之地变成居家生活之地,近年来各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牵引,使越来越多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甚至转型成为各类技能人才,城乡融合发展人才红利持续释放。
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垭口村农民刘太钟原本只有中专学历,他从汽摩齿轮制造企业——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基层数控车工做起,现已成长为这家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围绕着汽摩齿轮锻造相关工艺研究,刘太钟技术团队有2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团队创新研发的大排量摩托车变速箱齿轮精密锻造成型技术,应用第一年就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100多万元。
“秋田齿轮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2000多名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企业通过日常技术培训、学历提升补助等方式,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平台。”秋田齿轮行政管理中心主任代磊说,“不少农民工成长为技术工人,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壮大。”
城里人成为新农人
农民在进城安居发展,大量“城里人”也在下乡创业。
在湖南省武冈市的湖南绿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芳樟种植基地,负责人管海英带领公司科研团队现场采样,准备进行新产品研发。管海英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回乡带领村民种植高纯度芳樟和太秋甜柿等种苗新品种,通过精加工提取植物精油,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每年种植基地发放村民的务工工资就有100多万元。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各类城乡融合政策的吸引,乡村成为不少城市人才创业创新的舞台,城市人才、资本、技术与乡村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相结合,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元素、新能量,既满足了城市新需求、市民新诉求,也丰富了农业新业态。
在重庆市潼南区一户农家乐里,张甜热情地给游客介绍自家的特色。曾是北京一家上市公司总裁助理的张甜,几年前放弃了年薪30万元的工作,返乡经营农家乐。
在农村创业,张甜摸索出两条路子:一是重点打造农事体验旅游。70多亩果园,种上了多品类水果,既保证不会量大滞销,又能一年四季不“断供”,游客任何时候都可以来采摘。二是果类深度加工,依靠技术研发,生产果酒、果醋等产品。张甜的生态农产品微信销售群有不少忠实消费者。
城乡差距大,很大程度也体现在教育、卫生、农技等公共服务领域人才短缺上。“这就更需要城乡用人政策的系统性谋划、倾斜性扶持,鼓励更多城市人才能下乡、能扎根,服务乡村发展大局,也让人才在基层事业平台上有成长的空间、职业上升的通道,形成乡村人才振兴的良性循环。”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干部郭乐说。
各地积极拓宽城市人才下乡通道,形成下乡支持的长效机制。在重庆,自2006年以来累计有1.2万多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充实到基层一线,而且大多数人都留了下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力量;江西省贵溪市将乡镇医院转变为县域龙头医院分院,实行编制周转池和医务人员“县聘乡用”……多种手段多管齐下,让更多的城市医务人员在乡村基层也有编制、有待遇、有上升空间。
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更顺畅
让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更加顺畅,离不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
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就聚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关键任务,优化存量、带动增量,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在农民进城的“入口端”,从签订规范劳动合同到完善工伤、失业保险等权益,从随迁子女上学到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从免费享受各类技能培训到就业创业指导……各项农民进城的公共服务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帮助农民实现融入城市所必备的身份转换、心理转换和素质提升。
如何让农民进城后“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建起了占地30多万平方米、能够容纳两万多人居住的蓝领公寓。
“蓝领公寓租金每平方米10元,比周边商品房租金便宜一半以上;户型大多是一室一厅或两室一厅,适合一家人共同居住;公寓周边还同步配套建设有学校、医疗机构,孩子上学、看病就医都不用愁……”负责公寓运营管理的重庆建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雨雨介绍,蓝领公寓是一个以进城务工产业工人为服务主体的社区生活圈,可以低成本入住,和市民一样享受优良的社区配套服务。
在市民下乡的“入口端”,不少地方也在研究制定人才下乡安居的配套政策。比如,有的省市支持区县、乡镇通过调剂使用盘活公租房、改建存量农房等多渠道筹集周转住房,用于解决下乡人才在乡村工作期间的过渡性住房问题。
浙江省、四川省等地,瞄准下乡人才的现实需求,盘活农业、人社等部门的农村人才培育资源,既分层次地开展教育培训,又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政策、金融保险、人才激励、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扶持政策向这些乡村新人才群体重点倾斜。
专家表示,下一步需要在安居保障、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领域继续精准发力,通过政策综合施策,提升乡村对下乡人才的吸附力。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