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重庆:新经济打开就业新空间
3月26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
就业一线观察:
新经济打开就业新空间
前不久,OpenAI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可以根据提供的文字生成长达一分钟的视频,富有情感的角色,唯美的背景,让我们很多人不得不思考,未来,我的工作会不会被AI取代,我到哪里才能找到工作?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什么样的职业最缺人?传统工人注定会被淘汰吗?
虚拟拍摄革新电影行业
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重庆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有一间虚拟影棚,虚拟影棚是一种新型电影制作方式,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相比绿幕和常规摄影棚,它可以搭建更为真实的场景,即时制作和调整光源,时间成本也更低。达瓦科技副总裁 陈亮:我们最早开始从做虚拟现实的时候,就发现整个行业人才非常匮乏。
公司2018年落户重庆永川,从事科技影视制作。这几年,招人一直是让陈亮最头疼的事。虚拟拍摄导演、制片人、灯光师、摄影师,以及三维场景地编师、三维动画师、动捕演员、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的用人需求不断增加。
六年的时间这家公司从6个人增加到了300多人,但是依旧缺人。市场上招不够,只能自己培养。公司陆续与当地10余所高校进行合作,定向、订单培养学生。李超就是通过订单培养的方式进入到公司的。
这家公司今年还要招聘200名新岗位人才。而在永川,有50多家这样的影视动漫企业,它们将为当地提供超过2500个“家门口”的高薪工作岗位。
人才培养向数字化转型
科创企业带动新就业岗位
在永川大数据产业园里,另外一家公司,今年也将增加200名以上的新一代智能化岗位——“人工智能训练师”。这是一家基于AI和大数据驱动的云安全公司,现有员工1200余人。
公司负责人李云云告诉记者,随着大模型的不断完善,从2023年开始,公司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提示词工程师等岗位的需求明显增加,人才招聘方向也变得多样化,不仅是中文专业,外语、数学、医疗、物理等方向,如果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都很受青睐。薪资待遇也比传统岗位更高。
重庆创宇后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云云:(待遇)跟我们前几年传统的岗位上面薪资相比的话,基本上是能高出20%—30%,当然有一些特殊领域,他的薪资会更高。数字化的管理和运行方式不仅诞生了新的岗位,对于原有的岗位也有了新的要求,这推动着人社部门的人才培养向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精准对接。
重庆市永川区人力社保局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 张晓东:今年全区拟培养数字技术工程师、大数据管理师等新兴工种5000余人。同时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进一步运用,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掌握产业发展对新型职业岗位的供需情况,加快专门人才的培育。
新兴产业带动人才需求快增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市场发展迅速。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的产销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车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对相关人才的巨大需求。在重庆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人力主管吴杰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公司预计还要再招聘各类人才500-600名。
来源:央视财经、永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