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评论 | 坐飞机用手机禁令解除:一点点突破“惯习”

2018-01-22 政在解读

坐飞机,用手机,这是在一点点、一步步突破“惯习”。在人为建构的社会“场域”中,总有“惯习”存在,这种“惯习”构成了一种非形式化的、潜意识的行为选择。而“惯习”作为一种主观主体,往往会变成一种习惯性的选择、一种羁绊、一种路径依赖。打破“惯习”,需要思维的突破、变革的超越,以及技术的创新进步。

坐飞机,用手机,禁令在逐步解除!


浙江长龙航空对媒体宣布:从1月22日开始,乘坐长龙航空所有航班的旅客,均可在空中有条件地使用手机。


2018开年之后,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陆续宣布放开飞机上使用手机的限制,目前已有海航、南航、东航、厦航、国航、山东航空、祥鹏航空、春秋航空等。被列为“标志性事件”的是:1月17日21时36分,海南航空HU7781航班从海口美兰机场起飞,途中跨过零点,飞往北京首都机场——这是我国民航史上第一架允许机上使用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PED)的航班。


不少航空公司在飞机行李架下方,标出了可使用Wi-Fi的标识。当然,目前旅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都是有条件的。比如需要打开手机“飞行模式”,不具备“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等设备在空中仍禁用;超过规定尺寸的便携式电脑、PAD等大型电子设备,仅可在飞机巡航阶段使用,而在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禁止使用,等等。


坐飞机,用手机,这是在一点点、一步步突破“惯习”。按照法国社会学大师布迪厄的说法,在人为建构的社会“场域”中,总有“惯习”存在,这种“惯习”构成了一种非形式化的、潜意识的行为选择。而“惯习”作为一种主观主体,往往会变成一种习惯性的选择、一种羁绊、一种路径依赖。打破“惯习”,需要思维的突破、变革的超越,以及技术的创新进步。


早在1997年,中国民航总局发布《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规定旅客不得在航空器上使用便携式收音机、对讲机等发射装置;未经允许,不得在航空器上使用任何其他电子设备。一听“便携式收音机”“对讲机”这些“老词儿”,就知道规定之陈旧。到了今年1月16日,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认为经过技术测试、规章修订等一系列工作,开放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机上禁止使用电子设备的政策,终于得以“松绑”,有了突破。


历史上,美国是比较早规定飞机上不得使用手机的。但好玩的是,当年美国规定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仅仅是因为美国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对地面网络造成干扰——并非干扰飞机!美国有关方面后来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商业航班可以承受来自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波干扰”,并于2013年10月全面解禁;随后,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欧洲航空安全局等,也纷纷宣布解禁。而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在设计和制造环节,都取得巨大的技术进步,防止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干扰早已“不在话下”。


但是,我们一直来还是强调“飞机上手机必须关机”,个中“惯习”,就是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干扰飞行安全”,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也不想当“出头鸟”去开先河。咱们处理公共事务,大多是这样的“惯习”在作祟。近几年来,虽然围绕着“飞机上能否使用手机”争议不断,但“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一直是中国民航不可触碰的红线。


如果让这样的“惯习”继续下去,势必是越来越落后,越来越与时代脱节。在飞机上不能使用电子设备,已然成为现代人乘飞机时的一大烦恼,事实上对乘客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和损失。而放开使用限制,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今终于“有条件”地放开了,期待今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思维的不断松绑,能够把这个“有条件”缩到更低、最低限度!



评论 | 徐迅雷    编辑 | 朱颖婕    监制 | 徐墉



你或许还想看:

杭州要率先打破公务员“铁饭碗” | “聘任制公务员”今年落地

杭州开车到宁波最快多久?省交通部门给出1小时方案,该路将在亚运会前建成

2018新春系列招聘!这十种岗位最缺人,有你对口的吗?




欢迎在下方给政在解读

(微信号:HangzhouReading)

留言发表您的意见与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