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这部片子,眨两下眼18万就没了

2017-09-01 王三三 网易王三三


国产保护月过了,全国人民迎来了一部令人非常纠结的影片。


纠结到深处,又爱又恨,抓心挠肺。



最近热映的法国科幻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说起科幻电影,19世纪20年代,美国科幻片以迅猛的势头崛起。


直至今日,一旦提到科幻电影,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大洋彼岸山头上“HOLLYWOOD”几个大字。


你可能不知道,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片其实是法国人拍的,这部由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执导的《月球旅行记》是科幻片的开山鼻祖。



《星际特工》的导演吕克·贝松从小就梦想成为潜水运动员和航海家,他那看起来和电影没半毛钱关系的人生,因为一次潜水事故彻底偏离了轨迹。


从此,潜水界少了名健将,电影场多了颗新星。


虽然半路出家,但吕克·贝松却展现出了独特的电影才华。


早期作品《碧海蓝天》把浪漫人文情怀发挥到极致,后期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更是成为文商片教科书般的典范,以9.4的高分常年占据豆瓣电影top3的宝座。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被他文艺慵懒的络腮胡给骗了,这双狡黠的棕眼睛底下其实藏着一个有点疯狂的科学家。


《星际特工》改编自1967年面世的法国系列漫画《韦勒瑞恩和洛瑞琳》,吕克·贝松从十岁开始追这部漫画的连载,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原作死忠粉。


这部在法国风靡一时的科幻漫画,融合了大量的太空元素,在之后的《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科幻电影中能隐约看到一些影子。


而吕克·贝松的作品《第五元素》也深受这部漫画影响,成为当时法国影史上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约1.1亿美元)。



一直以来“技术”始终是推动科幻片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元素,同时也是美梦成真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最初在吕克·贝松心中,《第五元素》多少有点《星际特工》低配版的意味。


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在视觉上重现漫画中宇宙世界的需要,吕克·贝松不得不将《星际特工》的拍摄搁置了二十多年。


直到八年前《阿凡达》问世,他受卡梅隆邀请到拍摄现场进行参观。


在亲眼看到3D技术革新后,吕克·贝松意识到他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星际特工》重新被提上日程。


沉淀二十余年,又经历了三年的精心打磨,吕克·贝松心心念念的“太空歌剧”终于被搬上荧幕。


这部129分钟的科幻大片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烧钱之作,总投资2.1亿美金,一半多的花销都用在特效上,平均下来每秒制作费用高达18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你在电影院里打个哈欠,眨两下眼,几十万就错过了。


全片3236个外星种族、5000种通用语言、2000万太空居民,大多数生物是通过CG特效进行制作,仅有少部分采用真人扮演。



幕后团队有2000多人,为影片制作出2734多个特效镜头,仅绘制各种外星物种就花了一年半。



值得一提的是,《星际特工》的电影特效由维塔技术、工业光魔和Rodeo FX三大顶级特效团队联手打造,而这三家公司此前分别担任《阿凡达》《星球大战》和《权力的游戏》的特效制作。


那么,如此不惜重金大费周章打造出来的特效好不好看呢?


好看,好看到炸裂。


光怪陆离的阿尔法城,成千上万的外星种族穿梭其中,千奇百怪的生物满足了童年时期的一切幻想。




偏安一隅的缪星则更像是太空版的桃花源,珍珠人洁白的躯体上闪烁着星空似的微光。



而设计最为精妙便是VR市场,路过的人一眼望去只有荒凉的沙滩,上面有一群疯子在卖力表演。


而只要带上VR眼镜,看到的则完全是另一个热闹非凡的宇宙集市,苍凉广袤的沙漠和熙熙攘攘的市场如同一张纸的两面,导演用镜头自如地在其中切换,几乎突破想象力的极限。


吕克·贝松亲手打造出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太空奇遇,一帧一画足以看出他投入的心血之多,用情之深。


有多少人曾幻想着把自己最爱的漫画搬上荧幕,而吕克·贝松身体力行,完美重现了原著当中瑰丽的视觉效如此看来,果然作者和读者才是真爱啊。


不过优秀真爱粉吕克·贝松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喜欢乱立flag。


这位导演早年曾立下了自己一生只拍十部电影的誓言,然而《星际特工》已经是第十八部。


这回他又下定决心要打造一部史诗级巨作,并拍着胸脯保证说:


“(我)最在意的是故事,而不是空有特效场景。” 


而实际情况是,特效是《星际特工》最大且为数不多的卖点。



如果电影截止在开头的前二十分钟,那么这部片子或许可以暴打阿凡达,走上人生巅峰。


可惜它后面漫长的剧情一泻千里,吊车尾一样把这部电影拖向烂片的边缘。


借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评价@三国阿飞,简直是“一条草绳传串起一把珍珠”。


剧情如草绳一般粗糙,特效如珍珠一般华美,这就是《星际特工》的真实写照。



故事老套没有关系,可是粗制滥造就是导演你的不对了。


《星际特工》虽然是独立重编的故事,但整体基调与60年代的原著一致,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


传统的太空英雄主义贯穿其中,爱与和平是不变的主题。


故事从缪星灭亡开始讲起,30年前一场人类和外族的战火蔓延到缪星,生活在这颗美丽星球上的珍珠人无辜躺枪,600万普通居民丧命,整个种族差点灭绝。



30年后,两名来自阿尔法城的特工韦勒瑞恩(戴恩·德哈恩饰)和洛瑞琳(卡拉·迪瓦伊饰)奉命拦截一个稀有货品的交易,那就是可以使缪星重建的转化兽,二人和同伴遭遇猛兽追杀,险些丧命。



在任务完成后,主角二人带着货品回到阿尔法城,得知城内有一片“死亡之境”正在威胁着这座都市。


针对“死亡之境”的作战会议召开之际,一群不速之客闯入并掳走了指挥官。


主角们以身犯险,在营救指挥官的途中,他们逐渐揭开了缪星灭亡的真相。



总体来看,推动故事发展的有两条线,一条是珍珠人复兴进度,一条是男女主角感情发展。


珍珠人复兴全靠圣母情结,基本技能就是靠爱来感化万物,被屠杀了600万同胞后内心毫无波动,只想拿回自己的小怪兽重新过上每天捞珍珠的生活。


这种强行向人间普洒爱的剧情设定,真的让人一口老血憋在喉头。


男女主角的感情线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看都像是兄妹演对手戏,最后能在一起全靠拉郎配。


男主和女主之间的互动,除了“剧本怎么写我就怎么演,偶尔亲一口也无伤大雅”的江湖义气以外,完全看不出来两人之间的爱情波动。



俩主角与其说是在搞对象,不如说是导演摁着俩人的脑袋硬往一起凑。


“快快快!该谈恋爱了!快快快!拿求婚戒指!快快快!激吻!”


单身狗全程冷漠脸,这种撩妹手法果然只有在想象中才会成功。


如果没有那颗价值连城、蕴含着200万吨能量的珍珠,我想妹子是不会这么激动的。



所以说,真爱什么的,赴汤蹈火什么的,同甘共苦什么的,在金(珍)钱(珠)面前就是个屁啊!


导演今年已经58岁了,但就看这种简单粗暴的恋爱手法,真的让人怀疑这其实是个连妹子小手都没签过的处男才会拍出的剧情。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吕克·贝松搭建好了精美绝伦的太空舞台,可惜上演的却是不伦不类的爱情故事,就差这临门一脚,因为剧情硬伤,估计难以超过《阿凡达》。


恰逢北美电影市场最近时运不济,再加上“好莱坞市场保护”的阴谋论,《星际特工》在北美扑街,票房仅有3883.1万美元。


在大陆上映后,它首日超过《极盗车神》拿下5943万票房,目前累计票房达到3.41亿人民币。


这部投资近14亿人民的影片能否指望在中国市场收回本,这个有点难说。



3D技术的发展为给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也为电影的创作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媒体技术毕竟只是载体,空有漂亮壳子的美人看久了也会乏味,惊艳的画面只是锦上添花,经得起推敲的内容才是一部电影真正的脊骨。


《星际特工》绝对是近年来特效最好看的爆米花电影,但也只能是一个爆米花电影。爱之深,痛之切,这也算是整个八月最令人惋惜的憾事。





觉得文章有趣的朋友们可随意打赏

帮助我攒钱买更好吃的仙人掌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内容


网易新闻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