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
写了一篇小白视角的短文补充一下人设背景。严格来说不是一篇同人,应该算官方文字番外。
小白把镜子打开,拢了拢头发,收成一束,斜搭在肩上。另从书架深处取了各种瓶瓶罐罐,开始往脸上拍水。本子在她左上方安然地睡着,其他两个人早就出去上课了。
再有两个钟头,楼下的食堂就会喧闹起来。在那之前本子就会先起床,在椅子上困顿地吃掉一袋橘子,接着小静推门进来,夸张的笑声在楼道里就能听到。
差不多同一个时候,从走台细节到晚上约饭,微信上找她的人也会开始变多。
不过至少现在,她是只属于自己的。
十平米的空间内静悄悄的,下了帘子的阳台门半拉着,满地细密的阳光。
她对着镜子笑了笑,看自己孩子气的脸颊,边上细碎的额发。而后想起剧社学姐说她演戏过于圆滑,又抿着嘴刻意做出断然的表情,反成了娇嗔。
有意再敛一敛神色,镜中人一瞬间显出了刻薄相,慌得她立刻松了眉头。再看过去,又是一张柔顺的笑脸。
她笑起来好看,她心里有数。可她也不能不笑。
本子生来就适合冷脸待人,她的傲气是天赐的筋骨,支撑着她高挑的眉和殷红的唇,即便是漫不经心的一瞥,也有干脆利落的风情在。要是弯了眉眼,反而叫人受宠若惊,恨不得先自我审视一番,才不至于被衬得小家子气。
可她不是。
她笑起来的时候是三月城里漫卷的柳絮,温柔的眉眼间压着一段春愁,平白在她的明媚里落了点笔墨。
又像江边摇摇晃晃的一点渔火,树梢云纱半笼的一轮明月。但明月如果落下去了,她的脸上就明明白白透出哀怨和疲倦。
伏低了的眉和眼,逆来顺受的侧颜,玉一样瓷白的肌肤,像极了自己婚姻不幸的母亲——离家前叮嘱她绝不可以在大学恋爱,电话里却总是望她回家找个事业单位工作,速速地卯足全力在相亲市场上斩下一个人傻钱多的金龟婿,从此投身家庭做一个贤妻良母,走大多数潮汕姑娘的老路。
她部分听从了母亲的指导,心里却全是鄙夷。
母亲知道她些什么呢?
她可不是高老师,会在望子成龙的父母逼迫下,生生把自己折磨成一个严丝合缝的机械,永远克制而周密,只敢把最深的渴望压在心底。
欧阳学长可能更像她一些,但也只不过是选择缩进自己的世界里,把沉迷游戏视作对教师家庭多年高压教育的反叛。
和这两个固步自封的人相比,她的欲望更强烈,更复杂,也更鲜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她选择了剧社。
她太需要话剧了。无论是写作,还是表演。
迎着射灯走上前去,剪影曼长地铺在地上,说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说出的话,做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做的事,沉浸在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里。
灯光下全身都在发烫,连指尖都被照的半透明,仿佛那里马上会噌的跳出迷离的火苗。
她不再是自己,是随便什么地方的某一个人,没有过去和将来,可以飞蛾扑火,可以玉石俱焚,可以拥有她从来无法企及的任性决绝。
无论如何,在舞台上的那一时一刻,她是绝对的主角。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
她已经比同龄人老了许多年了,老到不太记得天真的滋味,窥见阿雪恋心时第一反应竟是怅然。
这份怅然在她读懂高老师的眼神时曾经也发作过,只可惜他们的心绪都只是无望的错付。
高老师大概是心甘情愿的,毕竟对方是他珍贵的镜子,拥有相似的童年却又如此截然不同,映出他难以启齿的软弱。
可是阿雪呢,阿雪是没有落笔的白纸,不曾有人踏足的雪地,倔强又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儿童。阿雪是幼时的她自己。
小白叹了一口气,把镜子放回书架。镜架磕到木板闷闷的一声,一瞬把她拉回阳光铺洒的桌前。
她抬起头,本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从上面歪着头看她,说不清楚表情是刚睡醒的茫然无措,还是若有所思。
她笑了一下:“你起来啦,快去洗漱吧。”
明月升起来了。
最近回了很多小可爱的私信,综合着来说说现在可以谈的一些剧情和人设,顺便可以谈一下我个人对创作的一些不成体系的想法。
剧情铺到现在,我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比起一开始只是借人物之口吐槽一些现象,现在更想做一个有关于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扭曲的地方,他们在等待着被补完的那一刻到来。
很高兴大家说这一两期过后人物都立体了起来,这种立体感就是我想要的,能创造出这些人物,我自己也非常骄傲。
话剧的剧本创作之前,常常会有个环节,叫做写人物小传,这是为了让作者能够把角色想得更透彻,也是为了能让人物站得住脚。本篇的人物们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前传。
我一直很赞同张爱玲的看法,小说创作(当然,包括剧本)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因为不必有避讳和美化,而可以沉浸在角色之中,经历他 / 她一部分的人生。
你必须或多或少的认同你的角色,你不能 judge 他 / 她,你必须理解角色的局限和苦衷。
……
所以不能要求人物是完美的,所以玛丽苏并不是一种高级的写作题材。因为这是在强求你的角色,也是在否定“不完美”本身。
不完美的东西没有存在价值,不完美的人物没有描绘的必要,不完美的故事没有写作的价值……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不存在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是因为某种不可抗力才走到如今这一步的。就像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个人记忆和经历的反复堆叠才成为现在的自己。
甜甜圈因为中间的洞而成为甜甜圈,人因为不完美而成为人,故事因为留有遗憾而击中人心。我们都只是普通人。
主人公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因为原生家庭和经历限制,有了自己的局限性。而大学其实正是所有人重建自我的最佳时机。
精心饲养自己的躯壳,但完全不爱自己的小白,是个彻头彻尾的缺爱动物。
高傲如本子,从来得到的都是最好的,习惯了高高在上,从来不懂换位思考。
高老师遇到了成长环境和自己非常相似,但选择不迎合父母期待,反叛原生家庭的欧阳。
主席会不会某一天发现,自己赖以为生的官本位铠甲其实只是一场虚无?
大学之前的日子,只是人生的预告片。我们大多数人,在这里经历真正的青春期。而所谓的人类就是“有些错犯了也未必开心,但是不犯的话却是要难过得死掉了”。
“我们绝不能把任何人看成抽象的存在。相反,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有他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宝藏,还有属于自己的痛苦和胜利。”
和大家共勉。
网易新闻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