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委常委、肇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哲: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优势项目
肇庆高新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大旺农场,当时97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知青来此拓荒;1978年,6000多名越南归难侨来到大旺,大旺农场更名为大旺华侨农场;1992,肇庆设立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并于2002年将肇庆高新区从市区迁园大旺;2010年,大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和务工人员,发展进入快车道。
当前,肇庆高新区与国家大战略
同频共振、相向而行
紧密参与到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在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
靶向发力拔得头筹
在肇庆“一核三极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
肇庆高新区为3个产业增长极之一
对实施区域差异化考核有什么具体的感受?
对推动地方工作方面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王哲:这种考核打破了以往对各地区考核“一刀切”的做法,结合各地区发展定位、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制订符合各自特点的目标差异化考核指标。根据不同地区的职责定位,按照横向分类区、纵向分层级,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按照科学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将人力、财力、物力集中起来办大事。
肇庆高新区要有的放矢,在优势项目上发力,发展效果才会明显;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放大短板,难以提高。考核更能突出肇庆高新区作为肇庆市全市工业“366”工程主战场的功能定位,体现出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018年,肇庆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31亿元,增长1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61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3.03亿元,增长15%;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税收收入(国、地税合计)33.08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65亿元,同比增长16.6%。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肇庆高新区率先在全市出台《肇庆高新区企业投资项目“先建后验”直接落地改革试点方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先建后验”直接落地改革,为项目快落地、快建成、快投产,打造项目投资建设高速通道。
其中万洋众创城项目(一期)于2018年9月30日获我区核发“施工通知单”,该项目产业招商中心于2018年11月24日落成剪彩,目前整个项目正加快开展桩基础等土建基础建设。
根据《肇庆市2018年度各县(市、区)、功能区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综合考评(共性及差异化)指标考评要求》文件要求,国土资源方面考核包括耕地保护、土地利用情况、土地监管情况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其中高新区只考核2个(土地利用情况、土地监管情况),有助于集中力量推动批而未供和土地监管。
2018年,肇庆高新区加大土地供应力度,结合招商规划等部门,全年共出让土地29宗(2669亩),同比增长23%,其中土地成交总金额为14.03亿元,极大促进我区稳定经济发展,在闲置土地处置方面,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全年共处置了27宗(1565亩)闲置土地,其中征缴土地闲置费223万,收回土地使用权401亩;土地监管方面,对2017年年度土地卫片违法用地图斑(共24个)立案处理22宗(已全部开展查处),非立案处理2宗(已拆除违法建筑物并完成土地复绿)。
肇庆高新区面对新旧动能转化的紧迫形势
如何通过差异化考核实现重点突破?
王哲:加速产业集聚,切实承担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责任。大力引进和建设万洋众创城、联东U谷等优质产业平台,以差异化平台的搭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转化优势和条件,重点要全力加快新能源汽车建链、强链、补链招商,加快实现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发展。
2019年全力完成500亿元招商引资任务,重点跟踪目前正在对接的30多个投资总额450亿元的项目加速签约落地。
加速科技创新步伐,真正承担起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作用。肇庆高新区充分发挥现有孵化器、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作用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创新中心和广东省现代农业实验室落户高新区,切实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着力构建“一街一镇一城”创新发展格局,重点是以建设路为轴心,整合提升沿线创新载体水平,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创新创业一条街;建好保利大旺科创小镇,建设能够代表肇庆科技创新形象、产城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核心区;规划选址园区北部珠外环以南、大旺大道以西地块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对接引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贯穿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加快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谋划、加速推动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加快化体育、休闲娱乐、金融物流、法律会计、教育培训、中介机构等服务业发展。
目前肇庆高新区与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8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其中国家级1个)、孵化面积超80万平方米,区内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54个。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引进国内外院士24人,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22人,全区人才总量超4万名。
标星+置顶肇庆高新发布
一秒找到发布君
▼
文章转载请注明
来源于“肇庆高新发布(zqgxfb)”
大家都在看
肇庆高新发布编辑部
来源 南方+客户端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