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溯源创新“疫”不容辞
验“金”室
政策加持、科技赋能、产业推动以及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国金融行业物品溯源技术得到了高度重视与发展。展望未来,金融行业物品溯源的发展既需要补齐技术产业短板,也需要加快构建新生态,“补短板”是“建生态”的基础,“建生态”为“补短板”创造新机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对商品质量问题愈发关注,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日益强烈。资料显示,2018年假冒伪劣产品年产值高达上千亿元,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中暴露出的药品溯源信息无从查询、病员追踪不到位、物资分发不及时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高度重视公众对于商品查询真伪和溯源信息日益强烈的需求,3月16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发布的公告显示,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监管沙箱应用已通过首轮公示审核,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工商银行申报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创新应用,这标志着我国金融行业物品溯源技术得到了高度重视与发展。
一.什么是物品溯源技术
1. 物品溯源概念
溯源本意为追本溯源,通常是指在物品或者信息在生产、流通及传输的过程中,利用各种采集和留存方式获得物品或信息的关键数据,如流通和传输的起点、节点、终点、数据类别、数据详情、数据采集人、数据采集时间,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方式进行存储。通过正向、逆向、定向方式查询存储的相关数据,就可以对物品及信息追根溯源。
我国溯源行业发展历程有十余年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自动结算为主的启蒙阶段、以企业内部管理为主的起步阶段和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
(1)启蒙阶段。20世纪90年代,条形码技术的引入标志溯源系统的应用进入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应用的主要形态为零售领域的自动结算。
(2)起步阶段。21世纪初,商品数量与种类快速增长,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采用自动识别技术开发面向企业的仓储管理、生产管理等内部业务的溯源系统,溯源行业进入起步阶段。
(3)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其去中心化的特点能够解决数据篡改问题,推动溯源生态体系进一步发展。
图1 溯源技术发展阶段
2.溯源技术概述
物品溯源技术不只是将产品数字化,也是一个集物联网技术、防伪技术、信息数据库技术、区块链技术和溯源机制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为,是以传统防伪标签、二维码防伪、RFID/NFC芯片防伪等物联网技术作为载体,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能使每个参与者控制网络上的节点,每一笔交易都需要一个共识,为药品供应管理提供的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这种分布式结构真正实现了从端到端的供应管理,允许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对产品制造、流通的信息进行记录,保障产品质量,提供管理监察查询凭证的多环节协同行为。
3.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在溯源中的应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融合中,把物联网的分布式设备作为数据的来源地,统计和验证它们所观测到的特征。以二维码溯源、RFID/NFC溯源等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溯源技术领域。
图2 RFID工作原理
图3 RFID技术架构
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 technology)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传统溯源系统的中心化、信息孤岛、可信度低、恶意窜货等痛点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技术特性,成为当前物品溯源系统的热门。
图4 区块链溯源
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建立从生产到消费全链路的溯源体系,追踪记录有形物品或无形信息的流转链条,把物品的生产制造、质检、库存、物流、消费等特征数据,不可篡改地记录在区块链上,解决了跨行业的信息孤岛、信息流转不畅及信息缺乏透明度等痛点,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赋能,为溯源生态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图5 “物联网+区块链”溯源应用
4.“物联网+区块链”药品溯源应用
通过“区块链分布存储+防伪芯片+物联网设备”的方案,确保产品信息难以复制、仿制、回收,帮助企业建立商品的唯一标识系统,实时监控审核商品身份动态及商品流。在药品外包装上印制或粘贴一个条码、二维码、RFID等,利用公共账本和不可修改的特性,提供实时验证服务,也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网络,用一种“技术契约”的方式来确保数据真实。
区块链药品追溯可以涵盖药品生产、流通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在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追”时,使各个环节提供的数据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处理和识别,还可以追踪物流轨迹、温度湿度、发票及药品检测报告等内容。基于区块链的线上电子签约产品,签约过程中双方根据CA证书进行电子签名,签约一旦通过,合同内容和条款将在预定时间节点由平台流程自动控制执行,合约可靠有效,从而有效保护平台中签约各方的合法权益。
5. 金融科技助力药品溯源建设意义
近年来,银行经营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机遇。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都提到金融是实体经济命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因此,产业互联网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产业数字化,银行通过产业数字化赋能客户企业,解决传统银行与客户的信息孤岛,切实深入客户实际问题痛点中。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逐步推动形成产业生态体系,培养产业能力,提升产业影响力,实现风险可控,打造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金融溯源平台的建设,为银行践行产业互联网理念提供了切实的支撑,聚焦于整个防伪溯源生态建设,着力为企业客户、地方政府、合作企业、个人顾客各类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服务。
图6 物品追踪溯源意义
二、新技术赋能溯源建设,
使药品监管体系更公开、可溯源
药品监管的核心难点在于生产环节记录造假、流通环节信息封闭。传统单纯的验证防伪信息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通过物联网的信息感知和数据采集能力,在防伪的同时能够监控产品的原料、生产、仓储、物流信息,成为近年来药品溯源发展的主要趋势,药品防伪溯源体系由此发展为防伪体系中独立的分支并不断壮大,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应用,将极大改进目前药品安全现状,呈现一个更公开、更透明、可追溯的药品监管态势。
在药品溯源防伪体系里,应用区块链技术给消费者展现完整的过程数据,同时给监管部门提供从任意一个节点往前和往后追溯的权力,以便产品出现问题后能追溯到责任主体。通过区块链共享让每个追溯体系中的关键细节的参与都可在线查询,在降低信息差的同时,降低了信任风险,从而在生态闭环的环境下逐步构建基于金融科技溯源体系的医药行业全产业链的价值物联网。
1.药企可以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溯源平台了解原料的生产和运输情况。比如,药品运输过程中断或药品失踪,存储在分布式账本上的数据可以为各方提供快速追踪渠道,并确定药品的最后活动位置。
2.政府也可以通过药品溯源体系了解药品加工、出厂、质检、交易及使用的各个环节。药品供应链、价值链上的所有节点(药品生产商、经营商、3PL、药店零售、医院、消费者)都可追溯,确保产品从生产开始,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逐步建立符合区块链追溯的标准。
3.每份药品都具备唯一的商品信息,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会将各方的账本信息进行维护,保证存储数据真实有效。消费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药品的重要信息,让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物联网+区块链”药品监管将最大程度保证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极大提高药品监管体系的工作能力,重拾消费者的信任。
三、 树立药企品牌形象,
打造药品溯源生态体系
通过引入药品溯源技术,规范药企内、产业链的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经销等过程,通过实时采集产品在流程中的全生命周期情况,溯源追溯行为和数据,进而进行过程监控、安全问题责任追究,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督。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标准化生产规范,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
区块链利用一套基于共识的数学算法,进行信用创造。区块链溯源采用了多种国密加密算法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可以进行加密存储。只有得到授权才能解密读取数据。对于不同机构的数据,既可以实现以加密数据的方式实现数据逻辑隔离,还可以通过数据通道技术实现数据在物理层的隔离。这样,虽然不同企业的数据同在区块链上,但如果没有得到数据所属人的授权,就无法查看数据,切实保证了数据所有方的数据安全。通过区块链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同一个账本的形式,供应链中的参与方越多,共同维护的数据越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数据信任背书。
基于区块链的药品信任背书,可以成为保障药品安全的利器,假药将无处可藏,有助于解决药品溯源与流通上的痛点。在追溯体系里,信任是靠管理来背书的,要依靠相关企业的品牌和管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管理、政府的监管等,参与环节越多,信任越可靠。
依托金融科技药品防伪溯源平台,金融机构向客户展现产品真实产业链流转行为和数据,达到溯源溯真目标,实现产品安全消费,满足用户的知情权,提升用户的信任度。通过固化的产业链流程、特有的产品内部信息、严格的溯源数据采集环节,提高造假难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用户黏性,打造溯源生态体系。
四、 医疗溯源技术延伸,
构建传染病的精准管控和智能追踪
对于传染病,最重要的是防控预警,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医疗机构曾面临着无法跨平台安全共享数据的问题,不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分散数据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实现以居民为中心的统一视图。
“区块链+医疗管控”利用区块链的分片机制,建立区、市、省和国家四级区块链自动化数据同步网络,并且基于四级网络,依托各级的疾控中心,建立突发传染病数据采集和实施预警自治能力。区块链上的四级防疫链在自动化地完成各区、市、省的内部防疫预警工作的同时,还可通过国家级防疫链不断更新和补充其他省份的数据,形成实时自动化的数据交换机制,建立具备一定区域自治能力的防疫网络。
区块链的互相操作性、数据完整性、实时追踪等特性,同时适配于医疗业的多种应用:医疗记录维护、医疗人员资格查验、医疗数据透明化,提供绝对安全与可信赖的保护机制,促进合法合规的医疗管控。
此次“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项目成功入选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沙箱试点,表明以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金融科技创新模式正在行业范围内加速形成,标准和安全依然是金融科技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展望未来,金融行业物品溯源的发展既需要补齐技术产业短板,也需要加快构建新生态,“补短板”是“建生态”的基础,“建生态”为“补短板”创造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的药品溯源需求契机下,金融机构可联合政府、药企促进共建具有竞争力的药品溯源产业生态,这将成为一剂具有疫情针对性的“特效药”,也是一场紧迫时局下的“及时雨”,让疫情无所遁形,打赢这场战疫。
延展阅读
3月16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发布公告,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监管沙箱应用已通过首轮公示审核,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
首批创新应用包括: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微捷贷产品”。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携程(上海华程西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参与的“中信银行智令产品”。
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AIBank Inside产品”。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快审快贷产品”。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参与的“手机POS创新应用”。
FCC30+
长按左边二维码
关注我们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