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亿美金淘集集疯狂撒币猝死,给区块链投资带来哪些启示?

区哥 区块链研习社 2021-04-10


淘集集之死

 

12月9日估值8亿美金淘集集宣布重大重组失败,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估值8亿美金的公司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淘集集或许不为大众所知,因为其从成立到破产也就仅1年零4个月,但淘集集的一生却极其精彩。


淘集集是一个社交电商平台,对标拼多多,但蒙眼狂奔的状态比拼多多还要疯狂,借用“搬砖小组”对淘集集的描述:

拼多多下沉,淘集集更下沉;

拼多多低价,淘集集更低价;

拼多多拼团有折扣,淘集集直接给你发现金;

淘集集是深刻贯彻“增长第一”理念的典型代表,依靠资本不计成本的开路,希望用比拼多多更好看的增长曲线,再造出一个拼多多。


淘集集于2018年8月上线,上线两个月之后,就拿到了4200万美金的A轮融资,估值高达2.42亿美金。上线9个月时就实现了4000万的月活用户,比拼多多足足快了12个月。


公开数据显示,淘集集注册用户超过1.3亿,B轮融资估值高达8亿美金,从上线到投资人疯狂涌入开始谈B轮只用了10个月。


看起来很美好,但超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疯狂的烧钱,《晚点LatePost》披露过,淘集集今年以来已经亏损近12亿元:上半年净亏6个亿,净资产负6亿元,每月亏损超2亿元。还有公开数据显示,淘集集亏损总计16亿。


B轮融资于6月初启动,但淘集集还未能拿到投资款,资金链就已断裂。


疯狂的补贴并没有能为淘集集捕获忠实客户,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自己表示:“我的感觉是,大多数人可能买一单就不再来了,月留存数据一直不好,可能月GMV一半都用在了市场费用。


淘集集的路子被称为to IPO,上线就是奔着上市去的,只关注增长,几乎不考虑盈利。


这种模式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成功是非常容易的,淘集集疯狂撒币,但供应链、产品体验跟不上,只依靠金钱刺激,最终也并未能获得多少真实用户。


也许未来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改善这种情况,但现实并没有给他这么长时间。


这种烧钱方式就像竹篮打水,只见水花翻滚,却终究留不住水。不是烧了钱就一定能获得用户的,烧了也可能就真的烧了。


淘集集之死不是死于资本,而是死于对商业认知不够,把希望寄托于外部融资,但自身却毫无造血能力,一旦出现意外,就只能等死。


一年高光时刻后只剩十几亿的负债,以及无数维权的商家,这让区哥想到了区块链行业,融了一堆钱烧完后,剩下一地鸡毛以及无处维权的维权者。



没人用的产品们

 

区块链一直被落地难困扰着,所有人都真真切切的希冀着区块链行业能够有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大规模落地,能够有杀手级产品出现,能够深入到现实世界。


可惜并没有。


即使是知名度最高的比特币,因为其过于低下的效率、极高的波动性及高昂的手续费,其被大规模使用的概率越来越小了。


1024之后联盟链迎来了春天,好像大规模落地成为了可能,但行业内人士倾注了极大希望的非联盟链领域,依然未能见到突破的契机。


在区哥的感觉里很多区块链项目对商业本质的思考可能少的可怜。


17年之后行业出现了很多项目,但纵观发展,很多知名项目的发展也依然举步维艰。


打着超越以太坊旗号,想要成为区块链3.0的项目不知凡几,知名的、被大家所熟知的项目两只手也数不过来,然而结果呢?


以太坊2.0都要升级成功了,有的主网还没上线,但更多的是进展缓慢,几乎毫无生气,要说他们能够成为区块链3.0,恐怕是没人信的。


想要成为区块链3.0的公链们最后发现,主网上线了,然后就没然后了。


没有开发者愿意去开发应用,没有志愿者为公链开发插件、完善基础设施,以及官方扶持开发出了应用,也没有用户在上面使用。


满屏的尴尬。


为什么没人用?


为什么以太坊、EOS有人用?


不是要超越以太坊的嘛,为什么开发出来的更好的产品,就是没人用呢?


是自己怀才不遇不被人看到?还是自己酒虽香但巷子太深不被人闻到?


不仅仅是公链,行业内也出现了很多应用,以太坊、EOS、波场等公链上面很多DAPP,很多也没人用。


还有很多项目做版权交易的、做预言机的、做钱包的、做内容平台的、做交易所的,很多同样没人用。


为什么这些项目方要开发出来这么多没人用的产品呢?



终极三问

 

互联网行业中,项目问世前都要过一过终极三问:“盈利模式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市场需求有多大?”。


那如果你去问一个区块链项目这终极三问,得到的可能是如下回答:

盈利模式是什么 :融资,然后颠覆行业,自然就有钱了;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是来颠覆的,不是来竞争的;市场需求有多大:这你也好意思问?我们是来颠覆的,懂?需求无限大好吗?

Oh,好吧,区哥觉得绝大多数项目可能都没想过商业这回事。


如果你融到了花不完的钱,那完全没问题,你随便造。但如果不是,抱歉,你必须考虑商业,考虑怎么活下来,这是对自己负责,对投资人负责(圈钱的骗子当然不用考虑这些)。


但很明显大多数区块链的团队没有过多考虑这个问题,而是过多的考虑如何改变世界了,直到发现做不下去了,没钱了,拍拍屁股去做下一个改变世界的项目去了。


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开发出来的产品没人用?


那你想清楚终极三问了吗?盈利模式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市场需求有多大?


公链要超越以太坊成为区块链3.0,相比以太坊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超越以太坊,怎么样算超越?TPS比以太坊高?用户量比以太坊大?DAPP数量比以太坊多?市值比以太坊高?


这些指标如何实现?有没有实现规划?凭什么获取用户、开发者?凭什么让市值不断向以太坊靠拢?


还是说其他都是虚的,只要TPS比太坊高就是超越以太坊了??


如果说超越以太坊太难了,我不超越以太坊了,就做一个普通的公链行不行?



投资多想想终极三问


当然行。


然后接着问盈利模式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市场需求有多大?


没有融到花不完的钱,如何造血让自己活下去?如何获取用户、开发者,让自己在公链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持续投入不被淘汰?


作为投资人投资一个项目,你要看看项目有没有活下来的资本,要么是能融到花不完的钱,要么是有造血能力;再看看在领域内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没有长期价值;同时还要看市场需求,太过小众的市场是不是真的能够发展起来?


有没有造血能力这个是比较容易看的,但有没有核心竞争力需要仔细分析,包括和传统世界项目相比是不是有竞争力,以及和区块链领域内同类项目相比是不是有竞争力?


要知道想要获取用户是不容易的,一个产品只比竞品优化20%,是大概率无法让用户迁移的,用户有路径依赖、有使用习惯、有品牌忠诚度,稍微好一点点的创新是没用的,想想锤子手机的失败或许就能体会到一些。


如果想长期投资一个项目,就要多想想这个项目能否经得住“终极三问”,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还是要慎重的好。


如果你问在在马云、V神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如何判断阿里和以太坊是不是具有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上团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识别天才的眼界,你只会把他们当骗子。


V神当年想要去国内某知名交易所应聘,还被老板拒绝了,后来想要去上币,给很多以太坊作为上币费,依然被拒绝了。虽然这位老板依然很成功,但毫无疑问没有发现天才的眼光。


如果没有发现天才的眼光,就不要试图靠发现天才投资,你只能赚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眼光毒辣如李笑来也未能在以太坊上赚到钱,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


以上并不必然能让你投资成功,但能避过很多坑。


如果是投机,以上请忽略。


参考资料

搬砖小组:说没就没。。。
新浪财经:“高仿版拼多多”淘集集宣告破产 自救失败负债16亿
十亿消费者 :淘集集死于2019


如果喜欢本文

别忘了点在看、分享


-END-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块链研习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图片来源网络


区块链研习社


区块链研习社ChainClub成立于2017年1月,国内知名的区块链学习创业社群,PCTA公有链技术联盟成员,致力于成为公链生态发展加速器。


区块链研习社一直积极参与公链生态建设,目前已成为GXChain超级节点、Ulord/UOS超级节点、BOS备用节点、亦来云备用节点。在开发自身DAPP的同时,挖掘和扶持了多个社群优质项目,其中社群育成平台币须达摩获得公信宝天使投资,并上线Biki交易所。


“问道区块链”是区块链研习社社群媒体,是行业优质流量入口,为公链生态塑造深度专访,为优质项目打造顶尖品牌形象,与公链联盟联合主办的“PCTA圆桌派”栏目成为公链生态建设者思想碰撞的舞台。


区块链研习社输出超过100节体系课程,助推社员提升认知、链接资源,以好学、好玩、值得信赖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区块链行业的建设中来。目前,社群在全国有30个分社站点,成员超过2万名,每个参与者在全国都会有相互支持的朋友,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人类的600万年,信任的600万年

■ 区块链“羁绊”:公链、联盟链终有一战

■ papi酱旗下艺人遭家暴、蒋劲夫再次家暴,用区块链思想设计出一个“人渣曝光台”

■ 5分钟掌握区块链全貌!

■ DCEP应获“诺贝尔和平奖”:从国家级别假币伪造说起

■ 区块链就业现状:平均薪酬16317元,深圳领跑

■ 政府、极客、企业们说的区块链和你说的是同一个吗?





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