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2年1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哈萨克斯坦暴乱:是颜色革命,还是宫斗夺权?

缓缓君 缓缓说 2022-01-09 21:30



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我们的邻国——哈萨克斯坦,发生了暴乱。

事情开始于1月2日,数千名哈萨克斯坦人在该国西部城市扎瑙津发起了抗议,以反对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

次日,当地政府(曼吉斯套州州长)宣布对能源价格进行管制,但该举措不仅未成平息老百姓的怒火,抗议活动反而在随后几天迅速升级,并蔓延到了全国。


尤其是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抗议人群不仅放火焚烧了政府大楼、总统宅邸和检察院,还冲进了军械库,夺取了枪支弹药和迫击炮。


示威活动已完全演变成暴力骚乱。

1月5月,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总统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解散了政府。

但暴乱活动并没有停止,武装分子甚至一度占领了阿拉木图国际机场,并扣押了5架飞机。

与此同时,有人开着推土机撞开了银行的大门。


有人在洗劫路边的商场。


还有人在街头焚烧车辆。


哈萨克斯坦仿佛变成了叙利亚和阿富汗。

在事态发展的过程中,有不明身份人士在向抗议群众分发枪支而被摄像头拍到。


奇姆肯特市(哈萨克斯坦第三大城市)副市长则称,有暴徒在被捕后承认,他们都收了钱,是有组织地走上街头的,每个人还都拿到了一瓶“能量饮料”,喝完之后行为就失控了。


这不由得不让人产生联想:是不是有幕后黑手在该国策动“颜色革命”?

更巧的是,美国早在半个月前就在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官网上发出了预警,并专门提到抗议活动可能发生在努尔苏丹、阿拉木图和奇姆肯特。


而这三座城市,恰恰也是暴力活动最严重的地区。

这自然让“颜色革命”的说法,又增加了一份可信度。

但事态后续的发展,让我觉得这个事可能没这么简单。

在展开具体的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

02

中亚有5个“斯坦国”,哈萨克斯坦是最大的那一个,面积为272万平方公里,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


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哈萨克斯坦北邻俄罗斯,东接中国,相当于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其地缘位置非常重要。

这个国家的局势会直接影响到中俄两国的和平安定(尤其是影响到我国的新疆)

历史上,中俄也曾为了哈萨克斯坦而展开争夺。

只不过,当时的哈萨克斯坦本质上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并被称为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汗国的来源比较复杂,其建立者被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属长子术赤那一脉的分支,其封地为白帐汗国(白帐汗国隶属于金帐汗国,但拥有高度自治地位)

公元15世纪,白帐汗国发生政变,末代可汗(巴拉克汗)在政变中遭遇杀害,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贾尼别克克烈率领残部迁徙到了楚河和塔拉斯河一带,并在当地建立起了哈萨克汗国。


初来乍到之时,兄弟二人带领部众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也因此吸引了周边大量的游牧部落加入。

这些人被统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哈萨克人的族源成分非常复杂,包含了不同时期进入该地区的各个族群(如斯基泰人、乌孙、大月氏、突厥、可萨人、阿儿浑、葛逻禄等等),属混血民族。


积攒了一定的实力后,哈萨克汗国也开始了自己扩张的步伐,占领更多的土地,收编更多的部落。

但游牧民族不像中原王朝那样具备复杂的官僚系统,当哈萨克汗国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就以血缘和文化为基础,划分成了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三个区块。


玉兹在哈萨克语中,即为“地区”的意思。

每个玉兹都包含若干个部落,并设一个小可汗,三个小可汗名义上服从于大可汗。

在国家强盛时期,大可汗会定期召集小可汗和部落首领商讨国内外事务,维系各地区和部落之间的团结;



但一旦国家陷入衰落,往往就会出现部落割据、彼此独立甚至是相互吞并的局面。

17世纪,准噶尔政权崛起后,屡屡对哈萨克汗国发起攻击,哈萨克人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领土也不断遭到蚕食。


1718年,头克汗去世后,哈萨克人再也无力阻挡准噶尔的入侵,短短几年后,大玉兹就被彻底吞并,中玉兹也有一部分落入了准噶尔手里,小玉兹和中玉兹中的另一部分则干脆加入了沙俄,以寻求保护。

哈萨克汗国名存实亡。

但准噶尔政权实在是野心太大,在反复侵略哈萨克汗国等周边国家的同时,还多次侵扰清朝疆域,甚至一度攻占了拉萨,被朝廷视为心头大患。

1755年-1757年,乾隆皇帝趁准噶尔内乱之际将其灭国,统一了西北,并解放了哈萨克人。

大玉兹、中玉兹主动归附清朝,成为藩属国。

在朝廷的默许下,一部分哈萨克人迁徙到原准噶尔牧地,成为清朝边民。

但随着清朝的衰落,中玉兹和大玉兹最终还是被沙俄吞并,哈萨克汗国就此灭亡(1847年)

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沙皇被推翻,哈萨克人随后曾短暂建国,但不久后成为苏联加盟国之一。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才正式宣告成立。

03

独立后,纳扎尔巴耶夫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第一任总统,并执掌政权28年(这个国家建立才刚满30年不久)

此人非常善于搞左右平衡之术,无论内政外交皆是如此。


对俄方面,纳扎尔巴耶夫积极加入由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俄罗斯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但另一方面,他又在文化上推动去俄罗斯化,比如在教科书里把当年沙俄对哈萨克汗国的占领定义为侵略行为,并确立哈萨克文化的主体地位。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普京曾公开宣称,哈萨克人从来没有自己的国家,是纳扎尔巴耶夫以他独特的才能在一个从来没有建立过国家的领土上缔造了一个国家。

这句话听着像是在夸纳扎尔巴耶夫,实则是在否定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和文化(普京想把哈萨克斯坦纳入“大俄罗斯世界”)

于是纳扎尔巴耶夫干脆就指派电影制片厂去专门拍摄了《哈萨克汗国》的系列电影,以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宣传和对普京的回应。

(《哈萨克汗国:不败之剑》电影片段)

在与欧美国家的关系上,纳扎尔巴耶夫积极引入西方资本,尤其是将西部的油气资源交由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美国能源企业进行开采,在经济上和美国形成利益捆绑。


除此之外,纳扎尔巴耶夫还允许美国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6座由五角大楼出资的生物实验室。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无异于引狼入室,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是纳扎尔巴耶夫想通过引入美国的力量来对俄罗斯进行制衡

在美俄之外,纳扎尔巴耶夫还积极发展与中国和土耳其的关系。

其在任期间,访华次数达20次左右,并推动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在本国落地,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后来他又促成哈萨克斯坦成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算是一个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外国领导人,也因此被中国授予“友谊勋章” (中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


而在突厥世界中,纳扎尔巴耶夫倡议成立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2021年11月改名为“突厥国家组织”)和国际突厥研究院,促进了突厥文化的发展,被土耳其两任总统尊称为"突厥世界的长老",并被授予突厥世界最高荣誉奖章。

从以上一系列的操作可以看出,纳扎尔巴耶夫非常善于搞平衡外交,他很清楚俄罗斯是一个强大且搬不走的邻居,所以坚决不会得罪俄罗斯,但他又时时刻刻忌惮着俄罗斯的野心,警惕自己的国家被俄罗斯吞并,所以又同时积极和中、美、土等(区域性)大国建立合作,通过各方利益的交织,来避免某一方力量过于强势。

就这一点来说,真的比乌克兰、立陶宛(他们都曾是前苏联加盟国)的那些领导人要强得多。

在对内方面,纳扎尔巴耶夫也在尽可能营造一个平衡的局面。

哈萨克斯坦虽然名义上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但氏族部落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相比于国家认同,人们可能更在意玉兹传统(三个玉兹之间,文化和习俗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和该国的历史文化有关,毕竟在最初划分各玉兹的辖区时,就已经考虑到各地的文化差异,到了18世纪,小玉兹投靠了俄罗斯,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最深,而大玉兹和中玉兹则一度向清朝称臣,吸收了一部分中华文化)


而在三个玉兹之中,大玉兹是哈萨克汗国的发源地,历史上也是抵御外来侵略的主力,所以有着独特的政治地位。

过去哈萨克斯坦的高级官员中,来自大玉兹的比例最高,其首都也建立在大玉兹所在的阿拉木图,这就导致了中玉兹和小玉兹民众的不满。尤其是中玉兹,其地域最广,人口也最多,如果不能平息民众的怨气,无疑会在他们心中种下分裂的种子。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纳扎尔巴耶夫把首都从位于大玉兹的阿拉木图,迁到了中玉兹的努尔苏丹,并提高中玉兹官员的提拔比例,以重新平衡派系实力(纳扎尔巴耶夫自己出身于大玉兹的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

在其统治期间,哈萨克斯坦曾被视为中亚最稳定的国家。


04

但纳扎尔巴耶夫这个人也饱受争议。

长期把持政权让他一直都受到“独裁者”的质疑(每次选举都是高票当选总统,2011年那次支持率甚至高达95%,一直被质疑是在搞虚假选举),更要命的是,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私利。

纳扎尔巴耶夫有三个女儿,个个都纵横商界。

其中大女儿达莉佳·纳扎尔巴耶娃还曾控制哈萨克斯坦媒体(“哈巴尔”新闻电视台台长、“哈巴尔”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并在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前上议院议长、前副总理、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可谓是横跨政界、商界和传媒界


二女儿吉娜拉·纳扎尔巴耶娃,自己是个金融家,其丈夫又掌控着本国的石油、天然气、原子能源和铁路等经济重要部门,在“福布斯”的估算中,两口子的身价超过10亿,是该国的第三大富豪。

除此之外,纳扎尔巴耶夫的二女婿还是前哈萨克斯坦国有资产管理基金会主席,其管理的资产超过国家年度GDP的一半,对本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小女儿阿利娅·纳扎尔巴耶娃,曾任“欧洲之家”电台台长助理、哈总统办公厅公共处顾问,后下海从商,任“艾力特”建筑公司负责人,入股“维塔”矿泉水公司,并任“里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丈夫则是哈萨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负责新项目的业务经理、副总裁。

纳扎尔巴耶夫为家族谋利的做法几乎可以说是不加掩饰。

2019年,纳扎尔巴耶夫突然宣布将结束自己的总统任期,并提名托卡耶夫为下一任总统候选人,后者也被视为其“指定接班人”。

托卡耶夫出身于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哈萨克斯坦著名作家,母亲任教于阿拉木图外国语学院,他本人也颇有学者气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被视为是温文尔雅、低调谦逊的技术性官僚。

所以外界纷纷猜测,纳扎尔巴耶夫指定由托卡耶夫来接班,是为了方便在幕后进行控制。

作为政治场上的“老油条”,纳扎尔巴耶夫在卸任前还做了一系列的部署:

首先就是新设立一个国家安全会议,这个机构是哈萨克斯坦的最高国安机构,相当于是掌管着国家的军事力量。

纳扎尔巴耶夫在卸任的前一年先任命自己为该机构的终身主席,相当于掌控了国家的枪杆子。

之后,纳扎尔巴耶夫又把一部分总统权力让渡给了议会,而他的大女儿恰恰就是议会的议长。

除此之外,他还在政府关键部门安插了一大批自己的亲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纳扎尔巴耶夫对两人关系的定位,有点像乾隆和嘉靖。

虽然乾隆主动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了嘉靖,但重大事务依然要由乾隆来做主。

但偏偏托卡耶夫不想成为另一个嘉靖,他是个想做事的人。

05

托卡耶夫就任总统后,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减轻共和国公民债务负担法令》,第二年又颁布了包括《税法典》修正案在内的一系列法案。

简单来说就是,他想要搞改革。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和就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物价显著上涨,于是托卡耶夫又决定缩减政府编制和行政开支。

但改革也必然会触动利益集团的蛋糕,尤其是引发了纳扎尔巴耶夫一派的不满。

而托卡耶夫也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早在暴乱发生之前,就已经解除了纳扎尔巴耶夫一部分亲信的职务。

而在暴乱发生的短短几天之后,更是把包括纳扎尔巴耶夫亲侄子萨马特·阿比什(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在内的一众亲信送进了监狱。

纳扎尔巴耶夫本人则在暴乱后“辞去”了国家安全会议终身主席的职务,前往俄罗斯“治病”,其职务由总统托卡耶夫亲自接任。

从结果上来说,托卡耶夫成为了这场暴乱最大的受益者。

他把“太上皇”一脉的势力从国家核心权力机构中驱逐了出去,自己则集总统、国家安全会议主席、哈萨克斯坦人民大会主席三重职务于一身,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真正的实权派人物。

所以这次的暴乱很可能并非是单纯的颜色革命,同时也被来自内部的权力斗争所利用。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会不会是以结果来倒推原因呢?

这一点我自然也有考虑过,但事态发展的几个关键点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来是,事态的转折非常突然。

在1月5号的时候,形势还一度非常严峻。


新闻中到处都是暴乱分子用枪炮围攻政府大楼的新闻。

根据6日消息,抗议活动造成至少13名警察和国民警卫队士兵死亡,其中有两人遭到暴徒斩首,另有353人受伤。

局面看似是要彻底失控了一样。


但到了1月7号,托卡耶夫突然于当天宣布,“所有地区已经基本恢复了宪法秩序(constitutional order)”。

事态一下子就平息了!

这会不会太突然了?

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作为哈萨克斯坦安全会议终身主席,手里是握着本国的枪杆子的。

这也是他刻意留着的后手,那他为什么在5号那天突然就主动辞职了?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托卡耶夫获得了普京的支持,而纳扎尔巴耶夫迫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不得不交出本国的军权,条件则是让他在国外安度晚年。

之后就是我们看到的,纳扎尔巴耶夫辞职的第二天,以俄罗斯为首的集安组织派出3000人左右的混合部队(包括2000名俄罗斯人、500名白俄罗斯人、200名塔吉克斯坦人以及70名亚美尼亚人)进驻哈萨克斯坦,并迅速平定了骚乱。


截至1月8日,纳扎尔巴耶夫残留的亲信,包括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西莫夫、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阿扎马特·阿布德莫木诺夫等人因叛国罪而遭到扣押,4000多名暴乱分子遭到逮捕。


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一锤定音。

如果事前完全没有准备的话,那我只能说托卡耶夫这个人实在是太牛了,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其手段处处都透露出“快、准、狠”三个字;而如果是他事前早有布局,那我更是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我个人也更倾向于后者,即托卡耶夫早就和普京谈好了。

一旦事态发展到了某个关键点,就由普京出面迫使纳扎尔巴耶夫交出军权,并帮忙摆平国内的暴乱,而托卡耶夫则趁机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06

那么,美国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1.美国确实策动了颜色革命,并且有可能是和纳扎尔巴耶夫联合起来,试图一起去推翻托卡耶夫。

这从动机上也完全说的过去。

毕竟托卡耶夫的改革触动了纳扎尔巴耶夫一派的既得利益,而且从他极力推动改革来看,并不是个愿意服从“太上皇”的人,所以纳扎尔巴耶夫完全有动机把他替换掉。

但让纳扎尔巴耶夫和美国没想到的是,托卡耶夫早就和普京谈妥了,于是形成了一场2打2的局面(托卡耶夫+俄罗斯VS纳扎尔巴耶夫+美国),并且由托卡耶夫一方大获全胜。


2.美国确实在为颜色革命做准备,但并没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引爆这颗雷。

自从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美国就在该国安插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其中就包括臭名昭著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


根据NED官网自己披露的消息,他们在哈萨克斯坦有大量的项目,包括捍卫和平集会自由,捍卫人权,人权宣传,独立新闻和评论等等,确实是颜色革命的那一套。

而且这几年NED还在加大对哈萨克斯坦的投入,其年度活动经费从2018年62万美元,上升到了2020年108万(这还只是NED一家的数据,并且只是公开披露的数据)

这也是美国惯用的意识形态渗透手段,目的是在哈萨克斯坦培养了一批亲西方的反派对人士,煽动他们对现政府的不满,以便随时发动颜色革命。

但这颗雷因为该国局势变动而发生了计划外的引爆,成为这次抗议人群中的其中一拨。

而抗议人群也并非只有这一拨。

事实上,在任何一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中,都不可能只存在单一的群体。

参与抗议活动的人员组成往往是比较复杂,各怀目的。

而在哈萨克斯坦这次的动乱中,(除了被美国煽动的那批反政府人士外)我认为至少还混杂着政治家们事先安排好的挑事者,混杂着在境外接受过训练的恐怖分子(根据托卡耶夫的说法,他们在暴乱活动中抓到了“接受过大量境外训练的恐怖分子”),以及并没有太多政治目的的底层老百姓。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以能源出口为主导的国家,过去能源价格高涨的时候,国家财政相对宽裕,该国的人均GDP在2014年的时候一度高达1.39万美元。

但疫情爆发后,油气价格一度大跌,导致国家财政吃紧,于是就减小了对民生的补贴,引发了老百姓的不满;再加上该国旅游、零售、批发、交通运输等行业受到了疫情冲击,失业率显著上涨,让老百姓更加不满。

民生问题想必也是人们走上街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不过,几拨人都被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们所利用,借机完成了一次权力的交替。

(示威群众在街头推倒了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雕像)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美国毫无疑问是这起暴乱事件中的输家。

原本纳扎尔巴耶夫是在美俄两边搞平衡,而这次俄罗斯果断出兵帮助托卡耶夫平息事态,让后者欠了普京一个天大的人情,未来哈萨克斯坦必然会更加向俄罗斯靠拢。

而且以普京的性格,俄罗斯军队一旦进驻,要想让他们撤出,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一来二去,美俄两国在中亚的影响力,自然是此消彼长。

对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7号在记者会上称,他们对哈萨克斯坦请求集安组织派兵维和的真实原因表示怀疑,并称美国政府愿全力支持哈萨克斯坦宪法机构。

布林肯还表示,美国认为哈萨克斯坦政府有能力既维护法律秩序又保护好“抗议者”的权利,无需任何的外部援助。

显然,美国对现在的局面是一万个不乐意。


07

哈萨克斯坦的权力交替,对中国又有什么影响?

我个人的看法是,利大于弊

上文说过,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是个亲华的领导人,被中国授予了最高等级的“友谊勋章”。

但其实托卡耶夫同样也是个亲华的领导人,他在1983年至1984年期间还曾在北京语言大学进修过。

托卡耶夫执政之后,中哈两国的合作依然非常紧密。

并且,相比于纳扎尔巴耶,托卡耶夫领导下的哈萨克斯坦,一定是和俄罗斯更加亲近,和美国更加疏远。

而美国在中亚影响力的淡出,无疑会缓解中国在地缘处境上的压力。

除此之外,中哈两国在油气领域,也可能会有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哈萨克斯坦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排在世界第12和第15位,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过去纳扎尔巴耶夫出于外交平衡考虑,把相当一部分油气的开采权出让给了美国公司。

现在纳扎尔巴耶夫失势了,中国或有可能在哈萨克斯坦拿到更多的油气合作项目,以缓解我国的能源缺口。

1月7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向托卡耶夫致口信。


措辞上表达了对哈萨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支持。

这背后其实隐含了对这个件事的态度。

最后,还是希望哈萨克斯坦能在托卡耶夫的带领下重振经济,改善民生,努力减小贫富差距。

毕竟,统治者的政治手腕哪怕再高超,但如果不能解决民生问题,早晚还是会遭到民意的反噬。


说到底,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比和平安定、生活富足更重要的事了。

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是如此,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如何使用报纸数据库?
说说这次西安的疫情
外交部:美军方暴露了围堵 遏制中国的真实意图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