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见证人民日报成长的一对国际友人(内含视频)

钱江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见证人民日报成长的一对国际友人——大卫和伊莎白•柯鲁克夫妇
钱  江
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充满了东西方文明的撞击与融合,许多外国人不远万里而来,目睹乃至亲身经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在《人民日报》的早期创建历程中,曾出现一对外国夫妇大卫和伊莎白·柯鲁克的身影。他们在晋冀鲁豫解放区拍摄的大量照片成为《人民日报》创建史的珍贵历史记录。在中国山村与人民日报新闻工作者接触的过程中,也改变了这对夫妇的命运,他们从此留在中国,一直走向生命的尽头。
101岁的伊莎白·柯鲁克教授直到今天还生活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98yrct94&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民日报土改工作队来了一对外国夫妻
1948年2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组成一支12人土改工作队,到武安县十里店开展“土改复查”。来到村里,他们惊讶地发现,一对年轻的外国夫妇——大卫•柯鲁克(1910-2000)和伊莎白•柯鲁克(1915—)已经在村里生活了一个多月,而且得到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人批准,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土改复查”。
▲1947年冬天,初到十里店的柯鲁克夫妇
人民日报的队伍里还从来没有过外国人,更不要说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夫妇了。但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可能只有人民日报的队伍可以接纳他们一起工作,因为这支队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中几个人能说流畅的英语。

土改工作队要对前段土改中出现的问题“纠偏”,巩固土改成果;两个外国人则要记录工作队是怎样发动和组织农民,这里的农民又怎样对待土改。
经过沟通他们才知道,丈夫柯鲁克是英国人,身份是《时代周刊》和路透社特约记者;妻子是加拿大人,一个人类学学者。他们持英共中央介绍信来到中国,将亲眼目睹中国革命的进程。他们加入土改工作队,是为了亲身体验和记录中国的土地改革。

传奇般来华,传奇般相知
大卫•柯鲁克,1910年8月14日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犹太中产阶层家庭里。少年时期家庭比较富有,青年时代遭家道中落之窘。他 18岁前往美国上大学,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36年回到英国后加入了英共。
当年,柯鲁克入伍奔赴西班牙参加战争。不久即负伤,他在治疗时结识了医疗队率领者——著名胸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还读到了埃德加·斯诺的新著《红星照耀中国》。后来,柯鲁克听说白求恩前往中国了,不由地心中一动。他在1937年也来到中国上海。
▲大卫·柯鲁克(1910—2000),此照片约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
在上海,柯鲁克认识了几位中共党员,其中包括后来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女记者杨刚。这时,侵华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1940年夏天,柯鲁克到成都的金陵大学找到一份教职,并遇到了加拿大姑娘伊莎白—— 一位出生在中国的加拿大传教士的女儿、正在从事人类学研究。他们恋爱了。这年,伊莎白25岁。
▲伊莎白·柯鲁克身着中国民族服装,此照片摄于1940年
1941年夏天,柯鲁克、伊莎白等6个年轻人到川西旅行。有很长一段路,他们踏着六七年前红军长征的路线前进。柯鲁克曾在大渡河泸定铁锁桥上沉思,默默体会红军战士们怎样爬过铁索,向对面敌军发起冲锋。
不久,他们结婚回到英国,都参军投入了抵抗纳粹的战争。

回到中国深入十里店
 二战结束后,这对夫妇先后进入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研究中国问题。他们重读斯诺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时讨论说,斯诺写的已是10年前的事情,如今的中国又发生了什么?应该亲眼去看看,作一个新的历史记录。他们的决心得到英共中央支持,为他们开具了向中共中央的介绍信。 
由中共香港工委负责人乔冠华接洽和安排,这对夫妇于1947年11月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中心地带的武安。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会见柯鲁克夫妇时建议,要了解土地改革,最好去研究一个土改工作队的全部工作进程。现在,由中央局宣传部、人民日报社、边区文联、新华书店等单位组成一个土改工作团,团长是宣传部副部长兼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磐石,下辖3个工作队,以武安县九区的十里店、赵庄等8个村庄为基点进行“土改复查”,逐步向周边村庄扩展。其中,由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组成的一支12人工作队进驻十里店,罗林任队长。基于居住和工作的方便(包括考虑到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中有人能说英语这个因素),杨秀峰建议柯鲁克夫妇作为观察员参加和这个工作队一起活动。柯鲁克夫妇欣然同意。
▲1947 年底,第二次来到中国,对太行山脚下的十里店村进行田野调查时的伊莎白·柯鲁克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英语基础扎实的何燕凌在十里店村,图为柯鲁克夫妇拍摄
柯鲁克夫妇为在社会调查中与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相遇而庆幸。他们中有几位英语流畅,帮助柯鲁克夫妇与十里店的农民迅速熟悉起来,而且达到了彼此可以深谈的地步。
人民日报工作队员和农民一样过着简单的生活,平日里吃玉米和红薯,穿土布制作的衣服,和农民一样睡土炕。柯鲁克夫妇也一样。他们在白天参加工作队和农民的各种活动,晚上在煤油灯下整理材料。从历史到现实到家庭,关于这个小村庄一切都需要研究。
大卫具有新闻记者的敏感,妻子伊莎白对社会学调查很有研究功底。他们像档案记录员一样记录十里店农民的一个个家史和经济现状,记录土地改革和复查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还记录了他们由于拥有土地而被激发的革命热情。柯鲁克夫妇专程访问了当时人民日报的负责人张磐石和安岗,从此和他们结下了终生友谊。
▲伊莎白参加劳动
▲毕业于燕京大学经济系,英语流畅的吴舫在群众大会上讲话,图为柯鲁克夫妇拍摄
他们的调查持续了4个月,大卫拍摄了大量照片。后来他们对十里店社会的发展进程的关注则超过了半个世纪。他们的调查成果汇聚成两部著作《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Ten Mile Inn—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和《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Ten Mile Inn—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
他们拍摄的数以百计的照片中不时出现人民日报工作队员的身影,《十里店》也成为早期人民日报史的重要记录。
它们的中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是“文革”之后的1982年,先出了第二部,2006年夏天出齐第一和第二部(这部书为修订版)。
▲柯鲁克展示《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新版《十里店》得到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嘉许,他写信给健在的作者之一伊莎白•柯鲁克教授,信件全文为:
来信及承赠的《十里店》(中文版)都收到了,甚为感谢。60年前您和大卫•柯鲁克合著的这部书,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经历的伟大社会变革,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只有让农民直接参与改革和农村建设,参与社会管理,才能真正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和文化利益,农村和农民才有光明的未来。《十里店》(中文版)的出版是值得祝贺的。敬复,顺颂教安。温家宝       2007年10月27日
▲温家宝致伊莎白·柯鲁克教授的信

从此,他们永远留在了中国
十里店的土改复查工作完成了,《人民日报》工作队挥手告别。他们马上就要离开武安,向河北平山里庄进发,去创办更重要的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了
柯鲁克夫妇打算回国,尽快出版研究成果。辞行之时,华北局领导挽留他们到“石家庄外语训练班”(今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工作,因为新中国即将诞生,急需英语人才。
从此,他们留在了中国,孩子们都在中国出生。他们参与创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一直工作下来,桃李满天下。
柯鲁柯教授于2000年在北京辞世。伊莎白教授至今生活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里,持续进行中国西南地区人类学研究。
▲柯鲁克一家人合影
▲伊莎白拿着她年轻时候的照片
进入21世纪,我在收集早期人民日报史料时逐渐熟悉了伊莎白教授和她的家人,参与对人民日报早期历史照片的辨认和整理。时任人事局局长的琚平和也热心地参加此事,伊莎白教授向人民日报赠送了15幅珍贵的早期历史照片
我们向时任社长王晨汇报了此事。王晨高兴地邀请伊莎白教授重返人民日报参观,看看半个世纪的变化。
▲原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会见来访的老朋友伊丽莎白·柯鲁克教授(左2)和她的两个儿子柯马凯(右2)、柯鲁(右1)
2004年5月20日,89岁的伊莎白教授由两个儿子陪同,时隔56年后重访人民日报。王晨会见了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伊莎白教授感慨地说,人民日报的变化太大了!
▲伊莎白和儿子柯马凯
公众号ID:rmrbjtcw“金台唱晚”由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局主办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