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电工到人民日报记者,再到“业余诗人”,他的人生诗意满怀!

颜世贵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编者按:


如果说中国古体诗是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那么现代诗就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相对古诗对平仄韵律、对仗工整的苛求,现代诗形式自由,更注重用白话文进行意境描绘与情感表达。


一首诗的动人,不在于辞藻的华丽,在于真挚和表达和深远的意蕴。在人民日报社大院里,有一位默默从事诗歌创作的业余诗人。退休后的他着眼身边的细微之处,用平实的语言构筑诗歌的骨骼。平实背后隐藏诗意,朴素之外引发深意,这种质朴的诗歌创作难能可贵。


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原北京记者站站长颜世贵《王家洲:退休后的收获》一文,带您认识这位低调谦逊的“平民诗人”——王家洲。

王家洲:退休后的收获

颜世贵


世界上,有一句话最为美好,

这便是啊——母亲的怀抱!

谁没享受温馨,哪个不觉可靠?

请看依恋母亲胸怀的幼儿;

再看怀抱幼儿母亲的微笑!

……

 ——文集《步趋集》:《母亲的怀抱》


王家洲本姓张,是人民日报社一位资深的编辑、记者,也是一位风格别具的业余诗人。几年前,他将自己在花甲之年写的大部分诗歌,编入了结集出版的《步趋集》中(2009年印制)。他所赞颂称道的都是些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或是山川风物,或是乡村田野,抑或是人文情怀……小小不言,无所不及。


这些诗篇里,无不闪耀着诗人深邃的感悟与独到的艺术取向,我非常喜欢,更是在我曾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杂志上作了介绍。(2009年第第4期)

▲王家洲(左)与李成华

现在,他又唱起了“草木歌”。


过着退休生活的他,每天散步遛弯,看到路旁的一些草木,联想到瓜果蔬菜,又回忆起少时家乡的田野风光,触景生情,诗兴大发。这些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的绿色植物,在诗人的眼里,却都有美感与价值,一路写来,日有所见,夜有所思,长长短短,竟有了诗集《土生土长》(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11月版),让人眼前一亮。(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2014年出版诗集《土生土长》,王家洲原姓张。

在草木菜蔬之中,

很多根茎果种是烹调原料。

有一种大厨小厨不可少的铺料,

普通如丛草。

这便是葱啊,

粗的似公鸡腿,细的如马尾毛。

葱以鳞茎生长,顶一朵球形花冠,

蜂鸣蝶绕。

……

——诗集《土生土长》:《大葱》

▲王家洲手稿《辣椒》

我与家洲兄是老朋友了,都走过“家乡的小路”,来自“草根阶层”。他进报社时,“文革”烽火刚起。我也是这个时候进入报社的。


当时我是单身汉,他的家属在外地,偶尔来探亲。我们同住一层楼,低头不见抬头见。虽不在一个部门工作,但同为编辑、记者。


唐山大地震时,王家洲前去探访,促成了报社派记者轮换常驻的动议。他有印象曾与我同行。这也是仅有的一次同行。那时,他是报社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1968年长城留影,左起:孟繁华、孟庆玉、王家洲、周文斌、徐祝庆、颜世贵、许嘉利、景险峰。

时光如流水,不觉中几十年飞逝,我们都步入了老年。回想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阳光明媚,偶遇挫折也在所难免,这是时代使然。时风时雨,潮起潮落,往事并不如烟。我们走过的路,一言难尽。


几十年相处,家洲老兄给我的突出印象:事业心强,不张扬,为人正派,与人为善,说自己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默默地为他人作嫁衣。(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王家洲手稿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少年时,王家洲由学徒做到店员的父亲曾想送他去裁缝店或理发店学一门手艺,结果他去了芜湖一家工厂当了一名电工,自学成才。


用他的话说,在家境条件困难、无法供他读书的情况下,他毅然背转校门,拿起老虎钳、改锥和测电笔,走进了产业工人的队伍,一干就是七八年。


这期间,他不仅学到了工厂的电工技术,个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更对工人阶级的精神世界有所感知。


进厂前,他就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反映家乡革命斗争的短篇小说。面对沸腾的生活,他早就萌发的文学梦,需要更广阔的舞台。


他拿起笔,情不自禁、直抒胸臆。写啊写啊,凭借天赋和毅力,一篇篇质朴感人的散文、短篇小说和诗歌,喷涌而出,他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业余文学青年”,进而被新闻界一眼相中。

▲王家洲手稿

报社是个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天南海北,人才荟萃。明代诗人杨基有一首题为《感怀》的诗写道:“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我想,王家洲老兄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他宝刀不老,退休后仍有这样的收获,令人钦佩!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他收藏报纸4万余份,集报30多年,“集报达人”是怎样炼成的?


一张藤萝架下的老照片,一段人民日报人的专属记忆


会见金日成,宣布“百分之百地退下来”,邓小平政治生涯的这两次重要会面都有他的身影


这奇特的甲骨文竟出自人民日报大院的这位能人!(内含视频)


丫丫的故事(内含视频)


范长江勉励她说:“你爱好新闻,就当一辈子记者吧!”


解甲归来,他在人民日报用一根画笔针砭时弊

解锁更多精彩文章

人民日报社“金台唱晚”

微信号 : rmrbjtcw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