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变态的历史:从屈原“爱国”到小说“反党”

2017-06-08 吟风阁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leig777的博客


端午节来了,大家都在吃粽子、赛龙舟。而一说起端午文化,总离不开屈原屈大人。他的忧国忧民,他的满腹“离骚”,他的怀才不遇,他的刚烈沉江。这些都是屈原“爱国”的经典,以死明志,夫复何求?


但似乎历史就是被用来颠覆的。早年就不断有人质疑屈原的“爱国”不过是对君主的愚忠,最近更有好事者清查了屈原的出身并分析了屈大人从政的灰暗历史,得出如下结论:


1)屈原是楚国正宗皇亲国戚,是标准的楚家红N代。


2)官拜左徒(副国级)、三闾大夫(正部级),早年深受楚怀王恩宠,仕途得意,也算是曾经沧海。


因为是楚家人,所以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说楚怀王是楚国的大庄家,屈原就是所谓“手握原始股”的股东。因此即使后来屈原失宠,也一直对楚怀王忠心耿耿,屡贬不馁,九死不悔。


3)屈原的所谓“爱国”,爱的不过是怀王的楚国,忧国忧民不过是“王土王臣”的延伸,与现代政治学意义上“国归民有”相关的“爱国”没一毛钱关系。


4)两千多年来,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热衷于把屈原包装成“爱国”典型,关键在于屈原的“忠君”。历代统治者总是希望百姓“忠君”,做顺民。而在现代政治的格局下,屈原式的“爱国”,只不过是一种需要颠覆的愚蠢,一个需要跨越的陷阱。


这种说法显然动了许多人脑回路深处的奶酪。观点一抛出来,立刻招来各路神仙怒目相怼。观点无非是“太不像话了,屈原怎么招你惹你了,要这么作贱历史伟人”、“屈原忧国忧民是假的吗,《离骚》、《九歌》、《天问》等等伟大史诗都是虚情假意吗”、“用现代观念苛求两千年前的人和事有意义吗”等等。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惊世骇俗的名言,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人们对历史的理解,都必须参照当前的现实。所以,所有的历史解读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解读者的现实烙印。


屈原的“爱国”形象也正是在这种语境下被重新解读的。“爱国”话题在当今中国是个火爆热点,什么叫爱国、爱的是谁的国、什么国等等,在近些年的舆论场中不断得到深度挖掘。对屈原“爱国”形象的解构,只是这场“爱国”争论中思想重建的一个生动个案。


这些评说,评的并不是古代,而是现在,是从几千年前一直延续到当今的现在。批评的这个屈原也不是两千年前楚国的屈原,而是今天活在人们心中的屈原。


今年4月,方方(右)以《软埋》荣获第三届“路遥文学奖”。

 

“土改”是1950-1952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一个政治运动。改革开放以后,对这段六七十年前的历史,除了官宣的表述,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社会学者、政治学者乃至小说家们力图呈现自己的历史解读。方方用她的小说《软·埋》呈现了她眼中的“土改”历史。


方方是我大学时代就喜欢的作家之一,她与余华、刘震云、莫言、苏童和刘恒等人的作品,构成了我80年代文学阅读的主要谱系。她早年的《风景》、《行为艺术》、《埋伏》等作品曾让我无比陶醉。


很久没读方方的小说了。这两天,方方却突然从手机屏幕里冒了出来,成了舆情热点。


先是一帮左派文人在《软·埋》于今年4月获得了第三届“路遥文学奖”后,开始对《软·埋》大肆围剿,说方方的小说“丑化了土改”,是利用小说“反党”,要注意这个“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等等,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方方则义正辞严地回应,一时成为焦点。


但随后形势急转直下。最新的消息是,《软·埋》全部下架了!我上当当、京东一查,果然买不到了。京东网上书的介绍还在,但显示“无货”,而且注明“此商品不再销售”。


于是,许多微信群开始疯传《软·埋》的word版本或PDF版本。一个朋友评论道:“禁令是最好的营销,下架是最强的助攻。”呵呵,真是经典。


看看网上那不胫而走的网络版《软·埋》,无数原本不知《软·埋》为何物、平时也不怎么看小说的人,都开始关心《软·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真是一种无比的讽刺。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40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的那些历史,包括“土改”的历史,“文革”的历史,乃至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都需要从新的角度进行新的解读。


那些高举着大棒四处打人的左棍们是可笑的,他们不懂历史,更不懂当下这个不可阻挡、蓬勃向前的现实。他们生活在50年前,试图固守早已崩塌的旧世界。


历史要避免成为一堆僵死的教条,就必须在不断解构中得以重构,从生机勃勃的现实中吸收鲜活的营养,从而获得崭新的生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