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专制集权黑暗中“隐藏”下来的天才

2017-06-11 吟风阁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炎黄子孙的博客

 

在肖斯塔科维奇去世的时候,他是享誉全球的苏联著名作曲家,《联合国国歌》的曲作者。苏联称他是“国家最忠实的儿子”,西方国家则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苏维埃政权的坚定信徒。”但是他死后,他的幽灵却从强权与意识形态的铜墙铁壁中钻了出来,并顺手打了它们一记响亮的耳光——1976年,他被拍成胶卷的回忆录由密友带到了国外,出版面世,题名《见证》。他说的一句话让人震惊难忘:“等待被枪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他一生创作了15部交响乐,其中《第五交响乐》还是献给斯大林的。但他在自传中才说出了真实:“我的交响乐多数是墓碑。。。我愿意为每个受害者写一首乐曲,但是这不可能,因此我把我的音乐献给他们全体。。。回头看,除了一片废墟,我什么都看不到,只有尸骨成山。。。”


1934年,肖斯塔科维奇29岁,已经发表了一系列重要作品,是苏联音乐界最闪耀夺目的新星。这一年,他的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在列宁格勒举行首演,好评如潮,不久开始在欧美各国公演。一时间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俨然已是苏联音乐第一人。


但这部红极一时的歌剧却惹恼了一个人。1936年,斯大林出席观看了该剧在莫斯科的首演,第一幕还没结束便愤然离场。1月28日,一篇题为《不是音乐是混乱》的文章出现在《真理报》上,对这部歌剧及其作者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所有人都知道这篇未署名文章的背后是谁,风向一下转变,各大报纸和乐评人纷纷对《真理报》利爪下的猎物口诛笔伐,各省的工人与农民聚集在广场上扬声抗议,转眼之间,肖斯塔科维奇变成了“人民的敌人”。


他是在外省巡回表演的路上读到这篇文章的,愤怒与耻辱令他透不了气,不久他更悲哀的发现,昨日还对他笑脸相迎,赞不绝口的朋友们突然一心要将他拉入地狱,愤怒中他对友人格里克曼说:“如果有一天,我的双手被砍断,我还可以用牙齿咬住笔继续谱写音乐。”


愤怒过后,恐惧如潮水般袭来。这一年苏联的大清洗进入高潮,2000多万知识分子被处决或莫名其妙地失踪,死神的镰刀在每个人的头顶挥舞。他意识到自己在劫难逃,像当时许多人一样,收拾起一只手提箱,静静的呆在家中,等着某个夜晚克格勃将他带走。他后来描述当时的心情:“我怀着一种有罪的感觉坐着,而事实上我没有犯任何罪。”


但他最终幸免于难,斯大林没有将他投入监狱,这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对他的统治者来说是种有益的装饰。“斯大林喜欢把一个人与死神面对面地放到一起,然后让这个人按着自己的旋律跳舞。”肖斯塔科维奇如此说。最终他选择了屈服,公开做了检讨。一年后,作为赎罪,他完成了《第五交响乐》,将它献给斯大林。这部作品为他赢回了一度失去的声誉,令他正式成为苏联音乐界第一人。


肖斯塔科维奇本质上是一个蔑视强权的人,却不幸有着小人物般怯懦的性格。他无心成为极权之下的殉道士,于是便只有与当局保持表面的妥协与合作。

 

他的两位好友兼保护人,苏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与先锋派导演梅耶荷尔德,都在大清洗中被处决了。梅耶荷尔德被逮捕时,后悔自己没有成为一个普通的小提琴手,而44岁的元帅在被捕前居然有着相同的心愿。“这种巧合使我感到惊讶和可怕。一位是名导演,一位是著名的将领——突然都希望做一个渺小的,不受注意的人,只想坐在乐队里拉拉小提琴。”


他忘不掉30年代中期发生的一场悲剧,300多位乌克兰盲人歌手从各地汇集起来,参加官方组织的民间歌手大会,当这些“乌克兰活的博物馆,活的历史”聚齐之后,几乎全部被枪决了。他说,因为“这些可怜的盲人们,他们唱的是旧调子,但是乌克兰正在进行伟大的事业,而这些盲人,唱着暧昧的旧歌曲,他们的流浪之歌,审查员没有办法去审查。”于是就索性全部杀掉了。

 

唯一高高在上的只有斯大林,他热衷干预一切文艺创作。作为苏联音乐界第一人,肖斯塔科维奇多次见过斯大林,他说:“没见他有什么魔力。他是个貌不惊人的普通人,又矮又胖,头发略带红色,满脸的麻子,右手明显比左手瘦小,他总是藏着右手。他的相貌同无数画像上的样子一点也不像”。但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决定了数以千万计苏联人非正常死亡的命运,也让肖斯塔科维奇过了颤颤兢兢,手足无措,如履薄冰,忍辱负重的一生。 1975年9月,他死于肺癌,被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死前他决定秘密口述一部自传,在认真看完每一个章节之后盖章确认。拍成胶卷由密友带出苏联。

 

 我在少年时代就听我爸爸讲过肖斯塔科维奇。我爸爸说二战期间正当德军死死围困住列宁格勒,扬言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要让这个城市灰飞烟灭的时候,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一部《第七交响乐》,描述了列宁格勒当时艰难困苦的情形,也表达了列宁格勒人民勇敢顽强抗击法西斯的激情和决心。莫斯科派了最好的飞行员,冒死穿越德军的空中封锁网把乐谱空投到列宁格勒城内。当时城里饿殍遍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首交响曲经过短暂的排练最终在城内演出了。电波将这支交响曲传遍了全世界,不仅鼓舞了正在浴血奋战的苏联人民,也向全世界宣布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决心。这部交响曲也被叫做《列宁格勒交响曲》。


如果我爸爸还活着,他一定会惊讶这其实仅仅是官方的说法。肖斯塔科维奇迫于政治压力,也曾附和官方说法。但在他死后发表的自传中,他说出了真相。他说:“《第七交响曲》是战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所以,完全不能视为在希特勒进攻下有感而发。侵犯的主题与希特勒的进攻无关。我在创作这个主题时,想到的是人类的另一些敌人。我毫不反对把《第七》称为《列宁格勒交响乐》,但它描写的不是被围困的列宁格勒,而是被斯大林所破坏、希特勒只是把它最后毁掉的列宁格勒。”他后来说道:“如果没有党的指导规定,我会创作出更多美妙绝伦的音乐,用更多的讽刺手法,我可以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遮遮掩掩。”


虽然我很早就知道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人,但是直到80年代初期我才第一次听到他的作品,而且还不是他的交响乐,只是由电声乐队演奏的《第二圆舞曲》,当时并不知道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只觉得好听,喜欢,印象极为深刻。直到这些年,才听了他的《第五》和《第七》。有一天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是在俄罗斯的一个足球场,当乐队演奏《第二圆舞曲》时,几万俄罗斯观众在看台上随着旋律摇晃着身体,齐声高唱这支圆舞曲的旋律,那气势恢宏的声音充满对这支圆舞曲的热爱,表达出强烈的自豪感,对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直看得我感动不已,泪流满面。。。俄罗斯领导人在经过了痛定思痛之后,终于撕开了斯大林时代的黑幕,公开清算了列宁斯大林的罪行,让那些血淋林的真实历史呈现在人民面前,教育了人民并统一了思想,从专制集权的樊笼中走了出来。这高亢的歌声正是冲破极权专制牢笼后的快乐和激情发自内心的表达。。。


我在网上又找到那个视频,可惜画面非常的不清楚,声音也不好。我就又找到了另一个《第二圆舞曲》视频,画面音质都非常不错。是高清版的2011年柏林夏季森林音乐会的录像。由世界一流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指挥是里卡多.夏伊。可以看到这位著名的指挥家指挥的风采和演奏家们演奏时的情景。我最喜欢三个地方:一是一开始,由萨克斯独奏引出的管乐队齐奏的那一段,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静静的等待日出这样一个画面;还有一段是由弦乐队合奏的那段主旋律,恰好画面是音乐会现场,黄昏时分,天边有深色的晚霞,深沉而静谧,那旋律温婉优雅,让人感到美好幸福的情感;第三个地方是狂欢的高潮之后,突然出现了几小节长号的独奏,那低沉浑厚的声音似有些忧郁和伤感,但紧随其后,其余的长号及管乐的加入,又有着昂扬向上的力量。。。


不得不说的是德国人的音乐素养和自律性——在如此大的一个露天广场上,我相信只有德国人(没准日本人也行)能坐的如此整齐有致,他们安静的聚精会神的聆听着音乐,一些人,包括白发苍苍的老人,情不自禁随着旋律轻轻晃动身体,完全陶醉完全投入。。。如果不是一个音乐素养非常高的民族,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场面,果然是诞生过那么多伟大音乐家的故乡!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相同的社会制度,相同的政治体制,甚至相同的xx,所以,在某时代,两个国家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惊人的相似!不知道有多少艺术家,知识精英,甚至普通知识分子也重演了肖斯塔科维奇的悲剧人生。肖斯塔科维奇从苏共的座上宾一夜之间变成了人民的敌人的经历,我们都亲眼见过多少次!就连这种骤变的起因和发酵的套路都如出一辙!周围人落井下石的卑鄙,明白真相的人们昧着良心和被忽悠的人们全都同仇敌忾,用痛打落水狗的劲头来表达自己的对领袖的忠心耿耿。。。完全是一个剧本,两种语言的演出。只不过绝大多数中国的肖斯塔科维奇们远没有苏联的肖斯塔科维奇那么幸运。我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们更能理解肖斯塔科维奇跌宕起伏的人生,更感同身受了。但是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某时代是不是也有肖斯塔科维奇呢?只是他们到死也没有机会坦陈心迹,将秘密带进了坟墓吧?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去做遇罗克和张志新,都不会选择用自己的鸡蛋之身去碰权力的石头。如此说来,尽管肖斯塔科维奇让等待被枪决的恐惧折磨了一生,但他还是一个幸运儿,他终于向世界坦露了心声。。。



在我所看过的所有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照片里,没有一张是有笑容的。



这张面孔是如此意味深长,一个时代对一颗灵魂所能造成的痛苦挤压,在这张脸上纤毫毕现。。。



我小时候是个坚定的“斯粉”,我觉得斯大林是个美男子,特崇拜他,觉得他特帅特英俊特洋气。。。没想到他原来是一个满脸麻子,右手萎缩,又矮又胖,杀人不眨眼的屠夫。。。由此可见,所谓“眼见为实”是多么不靠谱,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粉饰,太多太多的谎言。。。


(该文《见证》里的内容来源于“冷风过境”的文章,向作者致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