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比大赢家《瞬息全宇宙》,这部影片更值得今年的奥斯卡

海边的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2023-03-13

“我们才十八岁,才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

我们却不得不对它开炮。”

今早,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揭晓了,杨紫琼主演的《瞬息全宇宙》狂揽了七项大奖,成为了今年的最大赢家。
而相比之下,另一部获奖影片《西线无战事》就黯淡了不少,虽然也拿到了最佳外语片等四个奖项,但其光环完全被《瞬息全宇宙》遮掩了。


这其实也难怪,从国别上讲,奥斯卡虽然具有世界影响力,但毕竟是个老美自家的电影奖项,肯定还是更照顾美国人自己拍的电影,而《西线无战事》虽然是网飞投钱的,但毕竟是德国人拍的,到底还是外人。而从立意上说,《瞬息全宇宙》是一部被软科幻要素包裹起来的美式家庭伦理片,人到中年老妈老爸怎么处理自己的青春遗憾和中年危机,怎么调解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瞬》一片能把这些本来家长里短、一地鸡毛的琐事统合进一个脑洞新奇的故事框架中。

这个感觉有点像我们过年的时候吃的饺子蘸醋、或者年糕蘸糖,佐料和主食的配比又刚刚好,该片能拿到含金量最大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也算名至实归。

但我还是更喜欢《西线无战事》一点,还是举吃饭这个例子:幽默风趣、剑走偏锋的《瞬息全宇宙》有点像一道让人开心的甜点,而沉重悲凉的《西线无战事》其实才算是正菜,去年国际电影的盛宴一道道菜上过,奥斯卡评委现在一抹嘴,说这道甜点是今年最好吃的,而捎带手称赞了几句正菜……虽然也不能说不对,但多少给人一种喧宾夺主、买椟还珠的感觉。
那么《西线无战事》到底是部什么样的影片?


《西线无战事》的故事背景是一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过,一战这场战争也许是人类曾经打过的最莫名其妙的一场仗。其他很多战争,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的面目是鲜明的,就是希特勒和日本军国主义份子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侵略他国、想要称霸世界,别的国家没办法,只能拿起武器保家卫国,跟这帮疯子干到底。
这种战争双方的面目是鲜明的,一方公然侵略、另一方保家卫国么,打就打,死就死,没别的话说。


可是一战偏偏不是这样,哪怕对战争发动方德国来说,这也是一场被“坑惨了”的詹志恒。
与二战前那个已经被希特勒忽悠魔怔了的国家不同,一战以前的德国,是一个相对多元化的国家。这里科技昌明、经济迅速发展、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从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到1914年掉到一战这个坑里,德国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从曾经欧洲其他列强逐鹿的战场,一跃成为了欧洲经济、军事、科技上的首强,并且在全世界也处于坐二望一的位置。
这样一个国家你很难想象它会主动挑起战争,就像俾斯麦说的“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行船”——德国保持当时的状态,继续发展似乎就可以实现崛起了,有什么开战的必要呢?

但最终德国还是自己走向了战争的深渊。
原因我在《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要不要分的那么清?》一文中讲过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俾斯麦离开之后,德皇威廉二世打破了其之前苦心维持的那种维持欧陆均势、模糊外交的策略,一定要主动明确自己的对手和盟友。
这一方面导致了协约国这个对德包围网的形成,另一方面又让原本只是自己小弟的奥匈帝国拿上了膛——你看,我是你的唯一盟友么!我如果倒下了或者变节了,你要陷入空前孤立的么!那我当然可以为所欲为的在你开出的同盟支票上写下一个天文数字,通过透支你的国力,为我的战略利益服务喽!

所以你看一战的爆发过程,其实非常奇怪——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关德国人什么事呢?塞尔维亚拉上它大哥沙俄跟奥匈帝国吵架关德国人什么事呢?沙皇俄国想吓唬一下奥匈,宣布预备动员,关德国人什么事呢?德国人决定下场,对沙俄宣战,又为什么要打法国呢?


但由于一战前,德国的外交战略是糊涂而失当的,所有这些劳什子问题就都跟德国人有关了。
德国不得不被拖进了一场原本不属于它、但却最终葬送了自己大好发展前途的战争当中。
这是我们从纯粹国际外交史上看出的一个大样,可是这种大而化之的陈述还是缺乏很多细节——如果德国一战中的失足,真的只是德皇威廉二世等少数决策者的糊涂和失误 ,那这种失败也太简单了,为什么已经相当繁荣发达的德国内部,无法产生一种内生性的力量,去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呢?

而这个细节,其实就被《西线无战事》这本小说和其衍生电影们所填充了。
《西线无战事》是作者雷马克对那场战争的个人回忆小说,也是一台显微镜,能让人们具体的去看看这场疯狂是怎样产生的。

和老版《西线无战事》一样,网飞版的《西线无战事》也是一开场就拍到了1917年,北德的一所中学里,保罗和他的同学们正在听着老师给他们上“最后一课”。

讲台上的老师慷慨激昂的高呼:“我们很幸运的生活在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任何犹豫和迟疑都是对祖国的背叛!德国的未来掌握在最伟大的一代人手中!那就是你们!去战斗吧,为了皇帝、上帝和祖国!”

挺讽刺的,以历史的后见之明看,一战进行到1917年的时候,德国其实已经深陷到了战争泥潭中无法自拔了。
这一年沙俄因为实在扛不住战争消耗已经率先崩溃解体了,德国也因为英国长时间的海上封锁,得不到海外物资,而陷入民用工业几乎停产、连粮食都要开始配给制的时期。为了摆脱困境,德皇宣布执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这又激怒了原本中立的美国领着一堆国家下场参战。

1917年,在后世看来,是一个让德国人坐困愁城的绝望时刻。
但我们看到,在电影里,老师讲的依然那样慷慨激昂,学生们听的依然那样热血沸腾,德国此时的战略困境,似乎只是另一个时空里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
唯一的解释,其实就是这帮人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当时的生活处境是什么,宣传机器依然在如这位老师一般,在开足马力报喜不报忧,告诉民众他们马上就要赢了,然后引导他们走向深渊。
于是就产生了一帮傻不愣登、真的盲信自己是“最伟大一代”的孩子们。

而这些学生听讲后作出的一个举动其实特别耐人寻味——撕书
是的,你若问什么行为最能鼓动一帮半大孩子,那莫过于允许他们把手头的教科书撕了,所以这一招二战前的纳粹也玩过。
孩子们想的很简单,马上要上前线了,所以读书不再重要了,已经厌烦了枯燥学习的学生们,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告别之前枯燥生活的“大义名分”。于是他们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这场战争当中。

然而走上前线之后,这帮孩子们很快就发现自己上当了。

一战时的欧洲战争机器已经彻底完成了工业化,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机械大生产让成天007加班的打工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被压榨的无望。那么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其实地生产还要残酷千倍万倍,因为它是以士兵的血肉为原料运转的。雷马克在原小说中有一段描写让人印象极深,他说,在一颗炮弹落到战壕里之后,一个士兵被炸的血肉全部糊在了战壕墙上,战友们需要用勺子把他的“遗体”从墙上蒯下来,然后成殓到一个饭盒里……
而这样恐怖而又恶心的事情在战场上每天都会发生。毒气弹让士兵把他们肺从喉咙里一片一片咳嗽了出来,阴雨天气产生的堑壕足从脚底开始一点点的腐烂掉小伙子们原本健康的躯体……


而供应永远是不足的,而更让人气愤的是,即便是在战场上,它依然是不均衡的。

新版《西线无战事》花了相当一部分篇幅描写了德军上下级之间的战场生活上的差距——当底层的士兵为了吃一顿热饭而冒死拼命的时候,德军上层军官却在拿着牛排喂他的宠物狗。
这是最让人失望的,在老师的鼓动中,主人公保罗和他的同学们本来以为战争能够把他们这些普通人和整个德意志民族熔为一个不分彼此的集体。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战争并没有弥合德国底层和精英之间的差距,反而用一种空前残酷的手段拉大了它。
平民所幻想的那种战争带来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在战场上,精英可以依然过着虽然比之前差一点,但依然可以说相当奢华的生活,但底层士兵们却很可能要为了长官一次突发奇想的冒险无谓的死去——在开战以前,他们比精英们多许多流汗,但开战后,他们却要多流许多血。
和,百姓苦;战,百姓更苦。
影片中那个德国老将军一边用餐一边讲的那段话则更加让人悚然,他说“我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我的父亲在俾斯麦时代打赢过三场战争(指普奥、普丹、普法战争),一辈子功勋卓著,无比荣耀。可惜啊,我生不逢时,德国已经半个世纪没打仗了……如果没有战争,那要士兵还有什么用呢?

是的,新版《西线无战事》不愧是德国人自己拍的,它点出了德国在一战中必然走向战争的最重要的那个原因——作为帝国中坚力量的普鲁士军官团对战争的迷恋与路径依赖,这些军人世家出身,父辈、祖辈都在战场上扬名立万的军官们其人生目标只有在战场上达成自我实现。
德国在此前的半个世纪中,能执行和平发展的战略,很大程度上其实仰赖于俾斯麦、小毛奇这批曾经带领这些军官的父祖在战场上扬名立万的“领航员”们用他们在战争中积累起来的威信来镇场子。
而当他们退场的时候,当这种本来就出自战争的威信不存在时,德国身为“军国主义”制度鼻祖的问题就暴露了——不打仗,军官们怎么建立功勋呢?还要士兵们有什么用呢?
所以这一仗对“壮志难酬”的德国将军们来说必须打——虽然打了,在客观上反而加速了这个群体的毁灭。
目睹了这一切的保罗真的身心俱疲,在老版的《西线无战事》中,描写了他一次获准休假探亲的经历,这一段被新版所略过的,但我觉得它其实更有讽刺意味。

在回乡时,保罗吃惊的发现,虽然自己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些后方的人们,他们在报纸宣传引导下,依然觉得德国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

酒馆里,男人们围着战略地图,一个个把自己幻想成总参谋部的将军,兴奋讨论帝国军队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是哪里,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巴黎。

回到家中,保罗刚刚想跟父亲倾吐两句他战场上的所见所闻,父亲却大手一挥,说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经过了冒险与历练、活着回来了,要着眼于大局,我们马上就要赢了么。

保罗闻言肯定有点发懵,赢了?德国快山穷水尽了好不好?

最后保罗实在忍不住了,他回到自己的中学,曾经忽悠他上战场的老师一看自己得意门生活着回来了,立马安排他给学弟们做个演讲,讲讲自己在战场上的英雄经历。

而保罗利用这个讲台终于实话实说了一番,他向学生们描述了战争的可怕,讲述了自己的同伴怎样一个又一个的丧命,并告诫这些学生千万不要卷入这场战争,“除了死亡,你们什么都得不到。”
但是,保罗这番掏心掏肺的勇敢演讲,造成的效果是什么呢?
是底下的学生听了后群情激奋——他们痛骂保罗是个“懦夫”“胆小鬼”“叛国者”“卖国贼”。他们比保罗的军官和老师更热切的期望把保罗送撒上军事法庭判处,赶紧枪毙了他。
因为保罗打碎了他们对战争美好的充满幻想的迷梦。
影片在这里,点出了现代战争另一个悖论之处。欧洲中世纪的战争,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国王雇佣骑士和佣兵们为自己的产权打仗,这些职业军人知道战争的残忍,所以也待价而沽。而普通人在那个时代与战争是绝缘的,他们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也没有机会亲上战场。

但近代、尤其是现代大众传媒出现以后,战争越来越成为一种与普通人贴的很近的幻象。很多普通人觉得自己无比熟悉、并喜欢战争,然而他们看到的其实仅仅经过媒体美化和包装后的东西。
当这些平民百姓在幻象与欢呼中兴奋的奔向战场时,他们经历的其实是一个恶毒的“反斜面攻势”——战场与非战场之间仿佛有一座屏蔽真相的高地,人们在高地这一头向上看,只能看到战争给民族和个人带来的荣耀与光芒。可是当他们山呼海啸的兴奋的涌过坡顶时,残酷的战争机器才会对真正亲临战争的人们吐出恶毒的火舌,将他们成片扫倒。可是这个时候即便他们想退却却也晚了。因为后面有更多人没见到过战场的惨像,他们只看到了荣光,所以只会推挤着前面的人上去送死,没准一边走,还一遍咒骂“你们怎么这么胆小,不就是战争么?冲啊!德意志高于一切!”

于是电影中的保罗就陷入到了这样一种身不由己的巨坑当中,回乡逛了一圈,他发现自己在这个朝思暮想的故乡已经毫无存身之地了。
故乡的人们不理解他为什么成为了一个“懦夫”“叛国者”。
而他也不再理解故乡的人们为什么如此兴高采烈的谈论战争——他们甚至连一滴自己的血都没流过?

所以保罗只能回去,回到那个他无比恐惧、痛恨,但却已经成为自己唯一安身立命之所的战场上去。
新旧电影对保罗最终的结局处理也是不同的,在旧版影片中,保罗最终是为了追寻一只战场上偶然飞过的蝴蝶,而被对面的狙击手干掉的,这一天“西线无战事”。

而新版电影中,保罗死于1918年11月11日,这一天山穷水尽的德国要宣布投降了,但保罗的指挥官为了表现德军“输人不输阵”,命令他的士兵在停战协定生效的最后十五分钟发动“最后的冲锋”,而保罗死在了这场毫无意义的最后的冲锋里,这一天“西线无战事”。

我个人觉得,就影片的结局安排、乃至整体呈现的质感来看,还是1930版的旧版电影处理的更好一些。
网飞版的保罗虽然死的很有仪式感,但过于有仪式感了,反而消解了影片想要体现的那种“战争最大的残酷正在于其无意义”的主旨——可能二战以来,世界尤其是欧洲、德国确实远离战争太久了,以至于终究有些淡忘了战争的残酷。

《西线无战事》的原著同名小说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反战小说,它的经历本身也非常反战。
1928年,该小说在德国刚刚出版的时候,就曾短时间爆卖60多万本,备受好评,并迅速被翻译成20多国文字。好莱坞在看到小说热卖之后立刻拍板买下了版权,于翌年拍摄成电影,该影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荣获了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尤其片尾这个回望,是影史上永恒的经典。

但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当这部电影在两年后回到故乡德国时,却经历了与当年小说迥异、却和影片中保罗回乡非常相似一幕——正在崛起的纳粹党,将该影片描述为“消解德意志民族抗争意志”的美国犹太财团的阴谋。于是,在该片在德国首映时,纳粹流氓们就通过鸣枪、往影院放老鼠等多种方式阻挠人们观影。
亲纳粹报纸还发表“读者来信”,将雷马克描绘为“把版权和灵魂一起出卖给犹太集团的民族叛徒”,并公开对其发出了死亡威胁。
短短两年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西线无战事》在德国从洛阳纸贵、交口称赞,沦落为人人喊打呢?
无非是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而已。
1929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因为自顾不暇而中断了道威斯计划,停止向德国输血。大量德国人在这两年中破产、失业,他们对自己生活绝望、因而重新被迫启灵于将渺小的自我融入“帝国荣光”当中,而把无尽的愤恨投之于让自己日子过苦了的外国势力,于是纳粹党借助这种仇恨叙事崛起了。

而《西线无战事》因为提前点破了这种自我麻醉的荒谬和灾难性后果,成为纳粹最厌恶的存在,纳粹掌权之后干脆将电影和原著小说一禁了之。原作者雷马克因为忍受不了纳粹党徒的频繁骚扰、迫害,而离开了德国,战后一直生活在同样通行德语的瑞士,真的如小说中的保罗一样,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你看,理性反思这件事,在公众的现实处境面前,其实是无比孱弱的。一本小说、一篇文章今天告诉你的某些道理,完全可能因为明天你处境的变更而被推翻。
所以,德国即便有雷马克这样的好作家,能写出《西线无战事》这样最好的反战小说。也挡不住一场金融危机给公众带来的影响。
最终,当人们忘记历史时,人们重复历史的错误,当人们记住历史时,人们准确地重复历史的错误,几年之后的德国又再次重演了《西线无战事》说描述的那个噩梦,只不过这一次,战争进行的更惨烈、更绝望,还差一点把德国这个国家也一起打没了。

这就是《西线无战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1930年、1970年、2022年已经三次被搬上了电影舞台。我个人还是最喜欢1930年的原版,因为那是电影史上跨时代的一部电影。
但我真心觉得,只要还有战争和走向战争冲动存在,这个小说每翻拍一次,都值得拿几座奥斯卡小金人——因为就像好吃少动是人类的天然本性,所以减肥的话题可以常说常新一样。身为个体,对战争、对暴力、对毁灭的叶公好龙,是全人类最难改的一种劣根性。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呼唤这种狂热的声音存在,《西线无战事》就值得一直翻拍下去,并值得一直得奖。

最后,请允许我用该小说中的一段名句结束这篇文章。
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我们是逃兵。我们躲开自己,躲开我们的生活。我们才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我们却不得不对它开炮。那第一颗打来的榴弹,击中了我们的心坎。我们与行动、追求和进步隔断了联系。我们再也不相信它们了;我们相信战争。

——《西线无战事》

全文完

许久没有写影评了,今天为这部电影写一篇,愿您喜欢。结尾再推一下我自己新出的那本书,第一次出书,大家留念为主,以后会更好。

本文70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三连,多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