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向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服务

苏世亮 等 赛杰奥 2019-06-30

地理国情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公众感知与心态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地理国情是我国动态掌握自然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变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国务院领导多次要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组织机构,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发展。“十三五”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既对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出了要求,也对地理国情服务于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殷殷期望,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

 

▲ 地理国情的概念

 

地理国情服务是未来20 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主题,是在数字中国建设初具规模、自主对地观测能力快速提升的前提和条件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适用性、实用性、针对性、辅助决策性更强的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相对于以地形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业务而言,开展地理国情服务体现了发展理念、工作重点、服务方式、产品形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主攻方向、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突破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有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转型后的测绘部门应将目标定位在服务于国家当前和未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健康、生态文明、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包括为国土资源利用、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文明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潜能,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等社会化应用方面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公正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和产品,重视知识产权创新,在长期的彰显作用、扩大影响、积累口碑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政府和公众对其认知度、认同度和参与协同度,形成常态化的服务能力,逐步融入政府宏观决策管理的各项具体业务中,并经常性发挥作用,从而树立起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地理国情服务的工作品牌。

 

▲ 地理国情服务

 

按照“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思路,国家和地方均开展了地理国情服务的实践。国家层面,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监测试点示范,取得了京津冀地区7 年重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空间分布、首都经济圈20 年城市空间格局、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管理、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建设、国家级新区建设变化、沿海滩涂变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动态监测、三峡地区地质环境变化、抚顺矿山地面沉降等监测成果。成果引起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地理国情服务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囿于传统的基础测绘观念和工作方法,大部分珍贵的地理国情数据自采集后,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其巨大价值因而未能充分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我国的地理国情服务面临着主题定位不明晰、理论不系统、核心业务不规范化、产品创新滞后、工作职能未法定化等困境。如何根据不同行业部门和大众的需求,构建地理国情服务模式,提高地理国情的服务能力,充分开发利用地理国情的潜在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解答上述问题,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特别策划了“地理国情社会化应用丛书”。该丛书的第一批次共分为4 本,具体包括:面向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服务、地理国情分析型专题图设计、地理国情软件工程设计及面向规划决策的城市空间计算。其中,前三本为指导教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参考性教材,从综合到具体地介绍地理国情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第四本为研究方法与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以深圳市为典型案例区系统介绍城市空间计算体系、模型设计和成果应用。

 

▲ 地理国情社会化应用丛书

 

作为丛书系列专著的开首,本书从如下六个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创新贡献。

 

▋ 对地理国情、地理国情信息、地理国情数据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型、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和界定,构建地理国情的概念框架,进而建立地理国情服务的整体框架。

 

▋ 提出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的目标框架、理论基础、算法模型体系及相应的构建原则。

 

▋ 阐释规划决策与地理国情的关系。设计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主题和方法体系,用于指导面向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一系列的典型案例,说明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的流程,并对我国测绘部门的综合统计分析实践做初步的总结。

 

▋ 提出地理国情社会化应用的体制机制、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构建相应的概念设计和实践案例,并对地理国情社会化应用在我国测绘部门的实践进行总结。

 

▋ 阐述地理国情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提出地理国情知识产权的概念体系,总结我国地理国情知识产权的现状。

 

▋ 提出地理国情服务的未来发展框架,为地理国情服务实践提供参考。

 

本书共分为5 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地理国情服务的概念框架(第1 章);第二部分内容为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体系框架(第2 章)、基础算法(第3 章)、典型案例(第4 章);第三部分介绍地理国情社会化应用的体系框架和实践经验(第5 章);第四部分阐述地理国情知识产权创新的内涵和现状(第6 章);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第7 章)。

 

▲ 本书章节架构

 

本书是所有作者精诚协作的集体成果。由于地理国情实践工作在我国尚属首次开展,地理国情服务的基本定位、主要职能、体系框架、技术流程等目前还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会存在不妥之处,欢迎各界同仁批评指正。



本文摘编自《面向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服务》(苏世亮,杜清运,翁敏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3)一书“第5 章 地理国情的社会化应用”,标题为编者所加。


(地理国情社会化应用丛书)

ISBN 978-7-03-056614-0

责任编辑:苗李莉 李 静

 

《面向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服务》根据不同行业部门和大众的需求,创建面向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服务体系框架,结合实例系统说明地理国情服务的体系、产品和模式,旨在为科学进行地理国情数据综合统计分析、实现地理国情的社会化应用,以及知识产权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本书共分为5 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地理国情服务的概念框架(第1 章);第二部分内容为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体系框架(第2 章)、基础算法(第3 章)、实践案例(第4 章);第三部分介绍地理国情社会化应用的体系框架和实践经验(第5 章);第四部分阐述地理国情知识产权创新的内涵和现状(第6 章);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第7 章)。


(本文编辑:刘四旦)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