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剖析人和自然的力量,直面全球变化:城市扩张及气候变化对植被活动的影响研究

赛杰奥 2022-07-18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增大,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从1750年的280ppm增加到2019年的411ppm,增加了近二分之一。尤其是2000年以来,全球平均CO2浓度以每10年20ppm的速度增加。大气中CO2量的迅速增加,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19年发布的特别评估报告ClimateChangeandLand,2006~2015年全球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1850~1900年上升了1.53℃,未来几十年可能加速上升。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降低大气CO2浓度、调节全球碳平衡、维持气候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活动产生显著影响。然而,二者对植被活动的相对影响认识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探讨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活动的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陆地碳循环的作用机理,从而解决陆地碳源/碳汇的不确定性问题。本书在地理学、生态学相关理论支撑下,利用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的超门限峰值模型(POT-GPD)、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方法实现识别、监测极端气候事件;结合卫星遥感方法,分析其对陆地植被活动的影响;基于降尺度技术,对广东省未来气候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利用极限学习机(ELM)算法来获取元胞自动机(CA)的转换规则;结合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进行大尺度条件下多个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城市扩张模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探讨城市用地开发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效应;最后,探讨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因子对植被NPP的相对影响。

▲ 本书的主要框架结构

本书10章组成,涵盖气候诊断、气候模拟、城市扩张模拟及植被活动变化等方面,内容主要来自我们以往的研究成果

第1章  首先介绍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和主要框架。

第2~10章介绍气候变化、城市扩张及植被NPP相关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其中,第2章和第3章介绍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具体地,第2章介绍基于CA模型的城市扩张模拟方法,并提出了用ELM算法来获取CA的转换规则(ELM-CA);第3章利用POT-GPD方法识别1961~2012年长江流域或部分地区发生的极端降水事件,分析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第4~6章介绍植被活动监测的原理。其中,第4章介绍植被健康指数数据集[植被健康指数(VHI)和植被状态指数(VCI)]用于植被活动监测时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在中国范围内的应用;第5章介绍利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植被初级生产力监测植被活动,进一步分析长江三角洲植被活动的时空变化;第6章介绍利用植被NPP来监测植被活动的变化,以及不同植被NPP模型原理和应用。

第7~10章分别介绍气候变化、城市扩张及其对植被活动的影响。具体地,第7章运用SPI识别2000~2010年我国的气候干旱事件,分析气候干旱对植被活动的影响;第8章探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极端气温变化及其对植被活动的影响;第9章利用CASA模型和邻域代理方法估算城市化前后我国植被NPP的时空分布,探讨城市土地开发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第10章以广东省为例,开展未来多种发展情景下气候变化和城市用地扩张对植被NPP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方面,运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及变化因子方法,结合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B2情景下HADCM3模式的预测输出,进行未来气候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模拟当前及将来植被NPP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气候变化和城市用地扩张对植被NPP时空分布的相对影响。

本书得到以下资助:

江苏高校“ 青蓝工程” 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40143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本文摘编自《城市扩张及气候变化对植被活动的影响研究》一书前言,有删减,图片来源于本书,标题为编者所加。

城市扩张及气候变化对植被活动的影响研究

ISBN 978-7-03-069534-5

裴凤松 黎 夏 刘小平  著

责任编辑:曾佳佳 黄 梅 石宏杰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 2006~2015 年全球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 1850~1900 年上升了 1.53℃,未来几十年可能呈现加速上升趋势。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多,城市用地不断增加,这深刻改变了地表景观及植被碳循环过程, 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碳平衡及气候稳定也具有重要影响。

本书开展城市扩张及气候变化分析,探讨二者对植被活动的影响;提出利用极限学习机方法获取元胞自动机的转换规则。本书对于城市扩张气候变化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也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陆地碳循环和相关跨学科研究的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地理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等阅读参考。

(本文编辑:洪弘)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