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寂静的土壤!

2015-12-31 龚子同 赛杰奥

阳光普照下的大地(崔荣浩 摄)



土壤母亲,您如何把生命从海洋迎接到陆上,创造了地球生命的新天地?


您如何把一颗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如何让荒芜的原野长满庄稼?


您提供了多少养分、水分和空气,生产了多少粮食、木材和纤维?


您喂养了多少动植物和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您如何把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变成乳汁,又如何哺育地球上代代相传的人群,演绎世代文明?




土壤在地球系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早在唐代,我国先贤们就把土壤称作“地皮”。20 世纪60 年代国外学者称土壤为土被(Почвенный покров)和地球的皮肤(Geoderma)。“地皮”一词,正确地反映了土壤在地球生命系统中的重要性。的确,如果地球表面没有我们称之为土壤的薄薄的表层,地球将同其他星球一样几乎毫无生命的痕迹。土壤是地球的皮肤,五大圈层的纽带;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根基,孕育世界万物的女神。“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经·离》,1000 BC),在不同生物- 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上,培育了数十万种植物的生长,出产了极为重要的和有多种用途的有机产品,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土壤既有生产功能,又有环保功能;既有文化功能,又有材料功能。土壤中碳、氮、磷、硫的循环,在当今全球变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土壤以其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人类的起源,以其丰富的营养支撑人类不断发展。当人类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的时候,只是地球生命之网中的一个结。在早期社会,人类敬畏土壤、依靠土壤、利用土壤、享受土壤,最后回归土壤,人土相依,和谐相处。后来人类经历了数千年农业文明的进化以及数百年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土壤的要求越来越多,加上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土壤的冲击,人们破网除结,误认为“人定胜天”,打破了生态与环境的平衡。人类若不能正确对待土壤这一大自然的馈赠,无止境地占有、索取或掠夺,听任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养分亏缺、土壤酸化和土壤污染肆虐,不仅对经济的发展,还将对人类文明产生威胁。


著名科学家、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在15 世纪就曾指出:“我们对自己脚下土壤的了解,远不及对浩瀚的天体运动了解得多。”但至今为何我们脚下的土壤还是那样寂静,不被关注,甚至遭人恣意践踏呢?


文化植根于土壤,不论国家大小、强弱,在生产实践中都创造了关于土壤的语言和文字。诗人、文学家凭其艺术嗅觉,感受土壤的大美,讴歌家乡,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将生命融入土壤,以朴素的感情在土壤里播种希望,传诵着许多颂扬土壤的谚语和传说。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至今还流传着 “贱如粪土”、“土崩瓦解”、“挥金如土”等词语,也有把土壤称为“污泥”的,有意无意地把土壤作为“卑微”的同义语。某些决策者和管理者不仅不珍惜土壤,而且热衷于“土地财政”,挥霍自然的恩赐和人类共同的遗产,令人痛惜。幸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在生产实践中,古今中外积累了许多人类如何自律、和谐共处的土壤文化,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和土壤的血肉联系和深厚乡土感情。这是对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爱土、护土的歌颂,也是对践踏和破坏土壤的鞭挞!


作为土壤工作者,常埋头于实验室或奔走于田间,很少以科普形式来表达对土壤的“理念、文化和梦想”。我等毕生从事土壤工作,感受土壤的“喜、怒、哀、乐”,认识到人类在追求农产品高产和物质享受的时候,人们身上所缺失的一些素质、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原来不少就在土壤文化和乡土之中。本书定名《寂静的土壤》,寓意土壤母亲朴实无华,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着她的一切,千万年永不停息。在寂静的土壤上面是喧嚣的尘世。寂静的土壤无私奉献,喧嚣的尘世有太多的诱惑。在寂静与喧嚣激烈的冲突中,寂静的土壤可能不再寂静,她也许会发出呐喊,警示地球灾难的降临,呼唤人类良知的回归。


《寂静的土壤》既是土壤领域,也是生态与环境领域的通俗读物。首先,从地球系统观点看,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一个历史自然体。今天我们所见的形形色色的土壤是时间极长、范围极广、时空变化中相对静止的瞬息。其次,从历史发展看,土壤学建立130 多年来有光辉的四大成就:“矿质营养”、“土壤吸附”、“土壤发生”和“豆科根瘤菌固氮”学说;但同时也发生过许多土壤环境事件,如古巴比伦文明的湮没,20世纪30 年代美国的黑色风暴以及日本等国的土壤污染事件。古为今用,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再次,土壤是生态系统的枢纽,也是受人类智慧和劳动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观点剖析,我国土壤利用面临严峻挑战,虽然土壤退化局面在扭转中,有的已成历史,但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路还很长,任重道远。


《寂静的土壤》以“自然- 社会- 土壤”复合系统为对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理念、文化、梦想”为脉络,构成全书整体框架。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土壤的前世今生,从叙述土壤的生产、环保、生物基因库等八大功能开始,解析土壤形成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是土壤学的历史文化,论述土壤学在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其在土壤学发展过程中淀积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是我们的土壤梦,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当前土壤面临的挑战和美好的未来!让土壤回归自然,与万物共荣,展示其潜力!让人们看到平凡的土壤并不平凡!让寂静的土壤诉说其可歌可泣的故事!让被踩在脚下的土壤受到应有的尊重!


值此 2015“国际土壤年”暨中国土壤学会成立70 周年之际,殷切期望地球人都来“爱土、护土和用好土”,以期地球生命系统永远繁荣!


关爱土壤就是关爱人民。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



地球每天在不停地转动,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当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神州大地时,我们每个人应该感动土壤的深沉厚重,感动土壤之恩。


想一下:我们为守护这片“寂静的土壤”做了些什么?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龚子同、陈鸿昭、张甘霖著《寂静的土壤 : 理念·文化·梦想》一书“前言”。


ISBN 978-7-03-046080-6


被我们踩在脚下并不起眼的薄薄一层土壤,与人类的关系极大。土壤是人类的“摇篮”,是农业之本,也是粮食安全、水安全和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


《寂静的土壤》一书的作者长期从事土壤科学研究,根据自己对土壤和土壤科学的认识、反思和感悟写成此书。本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土壤的前世今生,从叙述土壤的生产功能、环保功能、生物基因库功能等八大功能开始,解析土壤形成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土壤学的历史文化,论述土壤学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其在土壤学发展过程中淀积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我们的土壤梦,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当前土壤面临的挑战和美好的未来。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版权申明】本文为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赛杰奥(sci_geo)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