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琦等|社会工作视域下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研究

黄琦等 社会政策研究
2024-09-23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欢迎引用本文:

I GB/T 7714

黄琦1, 罗怡静2, 陈诗翊2. 社会工作视域下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研究[J]. 社会政策研究, 2023, (1):69-83.

MLA

黄琦1, 罗怡静2, and 陈诗翊2. "社会工作视域下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研究." 社会政策研究 1(2023):69-83.

APA

黄琦1, 罗怡静2, & 陈诗翊2. (2023). 社会工作视域下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研究. 社会政策研究(1), 69-83.


摘  要】电子竞技能够满足青少年娱乐、观赏、社交、文体等需求,日益成为深受青少年群体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但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沉迷电子竞技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国家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教育和文体政策等不同层面和维度出台了系列防沉迷举措,加强了对青少年的网络保护,但防沉迷治理总体而言呈现出多方治理主体协同性差、效率低、治理效果不显著等诸多不足。本文立足于社会工作视域,从国家、社会和市场三维视角出发,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嵌入到电竞防沉迷治理中,通过丰富电竞防沉迷多元治理体系、纵贯电竞防沉迷治理过程、拓展电竞防沉迷治理工具、关怀电竞防沉迷治理客体、收集和优化电竞防沉迷治理反馈等专业策略链接和整合社会资源、倡导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全域嵌入电竞防沉迷治理过程,同时注重治理的价值介入与总结反思,帮助青少年走出电竞沉迷困境,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子竞技 青少年电竞防沉迷 社会工作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问题

电子竞技(简称“电竞”)缘起于电子游戏,属于电子游戏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电子游戏都能被称为电竞。狭义电竞是以电子游戏项目为主进行的竞赛活动;广义电竞包括无人机竞技、航模器对战、汽车模拟器等虚拟体育运动,是科技、体育和文化深度融合而成的新兴业态,具有科技、体育、文化的功能和属性。2003 年国家体育总局确定电子竞技为第78 项群众体育运动,成为国家认可的体育运动项目。2004 年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电子竞技课题组”对电竞给出定义,即“电子竞技运动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下进行的对抗性益智电子游戏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电竞呈现出由初级体验的网游电竞向高级体验的智慧体育电竞发展的趋势,渐已成为拥有巨大产业创新潜力和社会文化价值的竞技体育项目。随着王者荣耀(亚运版)等8 个电竞项目成为杭州2022 年第19 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中国电竞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基于电竞现有定义以及发展趋势,本文把电竞定义为一种依靠智能装备形成的,有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的对抗性运动,其外延包括网络游戏电竞(传统电竞)、休闲益智电竞、智慧体育电竞(虚拟电竞)三大类。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电竞因其交互性、开放性以及源于艺术的本质“虚拟的真实”,被称为“第九艺术”“第九艺术”是指传统八大艺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诗歌(文学)、舞蹈、戏剧、电影之外的某种艺术形式,在不同的资料中有不同的认定,如:电视艺术、电视剧、漫画书、电子游戏等。,也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生产之外的个人活动,电竞可以让人们身心放松,沉浸和体验日常生活外的不同经历,体现了其娱乐功能;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电竞带来了新的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模式、教育方式与家庭关系。电竞在满足青少年娱乐、观赏、社交、文体等需求的同时,也能反哺于青少年,提升他们的数字化能力,丰富可获取的教育资源多样性和社交网络空间。电竞有利于青少年的职业与学习的发展,通过新业态青年发展状况与价值追求调查,有学者认为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迅速发展,催生出灵活多样的新就业形态,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田丰等,2018)。电竞具有正向体育价值,电竞明显地具备了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功利性、不确定性和娱乐性等竞技体育一般性特征(杨越,2018)。也有研究者关注到电竞对青少年教育的正向引导价值,认为可以通过借鉴电子游戏的部分特性,来提升青少年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如采取清单机制量化学习、构建家庭和学校参与的协商式社交、以创新方式丰富信息交互手段(盛泓博,2022)。电竞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电竞产业的引入,为城市注入了更多的青春和活力,将电竞文化与城市文化有效结合,更能形成独特的城市电竞文化标志,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和城市认可度(马中红、吴宇轩,2021)。

与此同时,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多地学校延期开学,为保证“停课不停学”,很多学校将教学工作转移至线上进行,推动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自我意识显著,渴望获得关注和肯定,部分青少年由于自身控制力差、心理不成熟,一旦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认同感和成就感,当接触网络和电竞的机会增加时,就容易陷入虚幻中难以自拔,导致沉迷网络和电竞。青少年沉迷网络和电竞会扰乱作息、荒废学业、危害身体和心理健康,严重者甚至患上“游戏成瘾”这类精神疾病,有的甚至会出现“厌世”情绪;同时还会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不利于亲子关系健康发展;正常的生活交往和现实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减弱,进而难以塑造健全的人格甚至与社会“脱钩”。

《2022 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广义的中国电竞用户规模达到5.06 亿人,其中25 岁以下的用户占47%,电竞用户数量大且呈现年轻化倾向。艾瑞咨询:《2022 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https://www.iresearch.com.cn/Detail/report?id=4001&isfree=0,2022 年5 月27 日。将青少年与电竞完全隔离是不现实的,但放任自流也不可取。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习近平,2022)。青少年阶段是儿童向青年转变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如何从机制、策略、方法等方面切入,对青少年沉迷电竞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理,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目前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研究聚焦在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学者们基于各学科,从不同视角、层次和侧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青少年电竞沉迷的现象、影响因素、形成原因、对个体和群体影响,并从不同视角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1.青少年电竞沉迷现象及其原因

从沉迷的角度来看,传播学将工具沉迷定义为过度沉溺于媒介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习惯性的、无法自拔的使用行为。学界目前尚未对青少年电竞沉迷形成比较一致的定义,本文认为青少年电竞沉迷是青少年个体的一种持续或反复参与电竞的行为,包括观看电竞比赛、参与电竞游戏、关注电竞相关影视节目、浏览电竞短视频和电竞衍生物等行为,这些行为使得青少年出现对电竞有着较高的专注度、戒断过程艰难、没有节制和放弃其他兴趣爱好等情况,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和青少年个体自身的毅力才能控制。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20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 小时以上的为11.5%,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3 小时以上的为22.2%。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https://www.cnnic.cn/NMediaFile/old_attach/P020210720571098696248.pdf,2021 年7 月20 日。对青少年而言,电竞游戏对其的诱惑力远远大于学习,如果青少年的自制力不够强,就很有可能以打职业为借口来麻痹自己对游戏的沉迷,进而放弃自己的学业(张新生等,2022)。对于网络游戏的过度投入,使得未成年人的时间分配管理出现巨大问题,分散对于其他方面的关注力(王恒涛、汪子旭,2021)。

青少年过度投入电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个体因素会影响到青少年游戏成瘾,环境因素中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因素等都会对青少年沉迷网络产生显著影响(奚婉、胡玉正,2022)。从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电竞用户的参与动机主要有四个:娱乐减压需求、兴趣爱好、社交需求以及自我挑战(韩娟、董玮,2018)。从社会心理学出发,有学者提出了“文化—社会—个体”三因素模型来解释青少年网络游戏问题行为的产生,认为青少年网络游戏问题行为是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变迁和个体心理需要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社会教化模式的转变滞后于社会变迁的速度时,青少年更可能过度沉浸于虚拟世界寻求心理满足,产生网络游戏问题行为(高文珺,2021)。另一方面,基于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指出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公共资源较少,学生除了平时的基本课程外,其他的活动仅有绘画、音乐、舞蹈、体育活动等,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立的,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限制了学习生活的视野,许多同学下课就玩手机游戏,学校的生活非常平淡(毛国郦,2020)。也有学者指出部分游戏企业主导的价值观不恰当,在游戏设计中仅考虑吸引游戏玩家,但失去游戏的核心价值观(黄慧,2019)。

2.电竞沉迷对青少年的影响

电竞一度被认为是“精神鸦片”,青少年沉迷电竞,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后果。有研究者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对青少年从事电竞活动的身心健康和功能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青少年从事电竞活动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涉及身体层面、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身体层面主要包括精神功能、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常见的有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疲劳、睡眠障碍、骨骼肌肉疼痛等(郭彤彤等,2022)。久坐于室内进行电竞与电子游戏的行为,与通过户外活动缓解视力不良的要求存在悖异,长时间、高频率的电竞与电子游戏行为有可能加剧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张业安等,2022)。对网络过度使用倾向的中学生进行人格特征研究发现,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会增加孤独感的发生(金宇等,2007),同时有可能出现睡眠不足、视力下降、消化功能不良等症状(雷雳等,2018)。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会对其课业学习带来严重影响,游戏升级使青少年欲罢不能,通宵达旦沉迷在电子游戏中,会使其在学习上时间不够、精力不足、目标不明确,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学校中与周围同学积极向上活泼好动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沈敏军,2020)。手游上瘾的大学生不断陷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社交能力下降等社会功能的不断弱化(赵文东,2019)。电竞监管制度不健全,网络游戏的监管存在价值判断不清晰、制度约束不规范的问题,致使自我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成为网络游戏的最大受害者,使得内含暴力、仇杀、血腥等情节的电竞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诱发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失范,甚至引发自杀和导致暴力犯罪发生(刘志国等,2021;张晶、胡晓建,2021)。

3.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方式

不同学科的学者提出了诸多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治理方式。青少年网络成瘾不单是青少年自身沉溺网络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应从青少年发展的外部条件,比如家庭、学校、社区等进行系统分析,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不能仅从口头教育和心理辅导,而应该从青少年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社会心理、思想舆论等全面综合性的治理(陆士桢,2019)。在培养青少年户外运动以及日常作息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青少年的室内时间,以增强户外活动的时间为核心,积极鼓励青少年走到户外,通过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球类运动项目,代替枯燥的手机生活,只有实现了良好的活动转化,通过对青少年空闲时间的分解,才能将青少年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出来(杨生动,2021)。从法律法规层面完善防沉迷机制是立法趋势,结合现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送审稿的相关条款,有研究者认为条例应当在政府职能、网络游戏运营商责任、监护人和学校责任、网络游戏沉迷矫正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苌雅洁,2019)。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有助于网络成瘾的干预,运用个案辅导的方法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杨海霞、张磊,2015);综合个案辅导、团体治疗和社区参与等方式才能更有效地缓解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唐咏,2008)。学校是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和干预的重要场景,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来提高青少年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增强自律意识和发挥其主体性,激发青少年自身治疗网瘾能力(王丽娜,2020;许萍、姚兰,2014)。基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工作者应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通过链接来自家庭、学校、同辈群体、政府的相关资源,为网络成瘾的留守儿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模式(陈秀红,2009)。通过构建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形成合力,共同为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李成敏,2021)。

4.国内外电竞防沉迷治理经验

电竞的快速发展让游戏电竞的治理问题走向台前,电竞防沉迷、青少年保护等问题成为电竞治理的重要议题,欧美各国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美国拥有一整套成熟的网络游戏(在美国分类中,电竞属于网络游戏的子类)管理制度,美国政府和行业组织通过一系列制度措施对青少年上网活动进行管理,如游戏软件分级,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者在购买或者租借软件时,可准确选择适合的产品。欧盟采取了立法规制加行业自律的保护模式,先后出台了《保护未成年人和人权尊严建议》(1998)、《儿童色情框架决定》(2004)等法令,构建欧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管理框架;同时,欧盟通过网络安全计划、市民热线体系、游戏分级制度等防沉迷政策对未成年人上网内容进行管理。日本搭建了内容较为全面的制度框架,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游戏企业的管理,同时构建多方合作的防沉迷机制,强化游戏使用时间管理。为防止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韩国政府2011 年制定了《预防和消除网络游戏沉迷政策》,通过实施游戏使用时间限制、强化本人身份认证制度、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游戏运营商等措施,以预防和消除人们对游戏的过度沉迷。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游戏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近年来,我国有关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个措施,对游戏及电竞产业提出更高的规范化要求,包括在未成年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直播内容规范等多方面加强监管,规范了中国电竞产业健康化发展,推进了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的治理规范。2019 年10 月25 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每日22 时至次日8 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 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 小时。2021 年6 月1 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开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篇章,该法对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护、实名身份认证、游戏时段等作出更完善的规定。2021 年10 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出版管理部门严格执行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制度,坚决杜绝网络游戏中有可能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将未成年人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要求学校严格校内教育管理,做好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和校内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保护工作,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家校协同发力,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要求各地出版管理、网信、通信管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切实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处罚或关停违反相关规定的网络平台和产品,鼓励举报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力的网络游戏企业和平台。

5.研究与文献述评

回顾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电竞沉迷问题,分析了青少年电竞沉迷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电竞的正向价值和负面影响,指出了当前防沉迷的治理困境,对于青少年电竞沉迷的原因、对青少年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治理举措等提出了创见性的观点和思路,但在系统性、协同性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结果相差比较大;缺乏统一的规范性,导致研究成果比较分散。如果从单一角度切入分析青少年电竞沉迷的原因或从较为单一维度进行青少年电竞沉迷的行为矫正,治理成效欠佳,难以有效治理青少年电竞沉迷问题。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和系统工程,应将其作为电竞治理的核心和关键要素,从治理主体、客体、过程、策略、反馈与持续跟踪的社会治理框架进行系统思考,分析、理解、动员、激励和评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构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习近平,2022)。因此,本文在社会工作视域下,把电竞防沉迷治理嵌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制度框架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框架中,从国家、社会和市场三维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电竞防沉迷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构建多元治理共同体,指导和协助青少年建立健全完善人格、塑造正确价值观和养成健康体魄、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并以期为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电竞防沉迷可行性分析

社会工作在理论、工作方法、资源链接、价值反思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专业价值,可以通过丰富电竞防沉迷多元治理体系、纵贯电竞防沉迷治理过程、拓展电竞防沉迷治理工具、关怀电竞防沉迷治理客体、跟踪与优化电竞防沉迷治理反馈等专业策略介入青少年电竞防沉迷,链接、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倡导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帮助青少年走出电竞沉迷困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一)丰富电竞防沉迷多元治理体系

青少年沉迷电竞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多方主体的社会问题,需要进行协同治理。协同治理强调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和市场等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资源和行动能力,运用公共权威、协同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共同合作解决社会问题。但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却存在治理主体协作性差、效率低、边界条块分割等诸多问题,难以形成系统有效治理。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市场”关系视角分析我国政府、社会、市场在参与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过程中权力、话语和制度间的三者动态协同关系,认为国家和政府以维护青少年公共利益为主旨,自上而下发挥“有形之手”的宏观调控能力,为电竞产业结构优化、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制定青少年防沉迷相关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以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培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的目标。同时发挥行政监督作用,制定青少年防沉迷相关法律法规,防止电竞企业过度追求盈利性而损害青少年利益,合理发挥以电竞企业为代表的产业市场“无形之手”的调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电竞产业结构优化,形成良性产业生态。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第三方社会力量之一,是政府和电竞企业之间的纽带,自下而上调动社会力量弥补国家资源投入的不足。社会工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专业伦理,在青少年电竞防沉迷中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和核心,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丰富电竞防沉迷多元治理体系,为国家培育新时代好青年贡献专业力量。首先,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政策的实践者,积极响应国家发布的青少年网络防沉迷相关政策,促进政策的普及以及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政策,弥补法律法规落实不足的问题。其次,链接资源、构建网络、促进服务对象融入其所在的社会系统。最后,在介入过程中能搜集整理信息,与家庭、学校、社区、企业、政府等主体进行信息沟通,同时和教师、心理专家、政策制定者等协同构建电竞防沉迷网络,综合运用各方资源,形成跨学科力量,针对性地解决青少年电竞沉迷问题。

(二)纵贯电竞防沉迷治理过程

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纵贯整个电竞防沉迷治理过程,整合个体、群体、社会系统,充分展现社会工作的整体性作用。运用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概念(如增能、赋权、抗逆力等)来增加青少年的内在能量,通过支持、引导、影响等专业性会谈技巧和青少年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其树立对电竞清晰客观的认识,降低其对电竞的沉迷程度。

从微观层面来说,青少年个体因为电竞沉迷产生了近视、腰肌劳损、肥胖、学习成绩下降、家庭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青少年个案工作,通过了解青少年案主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需求,评估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青少年个体思维判断力的提升。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开展防沉迷工作,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熟练且乐于运用各类社交软件是其特征,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与青少年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和自控能力,使其对生活和学习有清晰明确的目标规划。部分电竞沉迷者属于留守青少年,缺少感情陪伴,没有知心朋友,试图借电竞逃避现实,寻找成就感与归属感,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这类青少年进行心理赋能和家庭关系调适,增强其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与情感联结。运用家庭处境化原则,改变家庭不良沟通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预防青少年沉迷电竞。

从中观层面来看,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电竞沉迷青少年及其家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等专业工作方法可以构建、修复家庭关系,帮助家长提升家庭责任与意识,营造良好家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互惠关系(师海玲、范燕宁,2005)。对于社会工作来说,要理解青少年就必须将自身置于其所生长的环境中去,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是其与环境长期交互适应的结果。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会工作者可与青少年的家人进行沟通与指导,家长应以身作则,为青少年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通过电竞比拼输赢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是青少年参与电竞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在电子竞技中可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获得社会支持。电竞成瘾防治干预小组通过激发成员间的成就动机和协同协作,引起情感共鸣和行动共议,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改变促成自身行动改善,达到防治电竞成瘾的目的。

从宏观层面来说,一方面,协助落实预防青少年电竞沉迷社会政策,比如举办各类促进社会参与的社区活动,帮助青少年适应并融入社会,减少对电竞游戏的依赖。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主导开展的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如福建闽侯小伙伴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与闽侯县委、闽侯县青少年宫联合开展“健康上网,‘瘾’以为戒”的预防网络沉迷宣讲活动,通过播放短片、举例子、做游戏、分享防沉迷妙招等方式让青少年儿童意识到养成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绿色上网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为其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川省成都市东华社区社工开展“其乐无穷”青少年猎奇小组活动,让组员们在挑战性以及趣味性的团体游戏体验中增强成员间的凝聚力,提升组员的团队互助意识;浙江金华四季社区社会工作者创新社区服务,常态化打造青少年文化家园,开展“少年梦工坊”项目,开设了诸如手工制作(芊芊手工制作、微点小厨等)、兴趣学习(妙笔生花、创想绘画等)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广大社区青少年走近、了解、体验文化艺术魅力,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自我探索、与同伴发展人际关系等需求,从而减少对电竞游戏的依赖。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游戏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另一方面,参与电竞沉迷法规、政策或制度的修改及倡导工作。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应不局限于某个个体和社区,工作方法也不局限于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而应当把个体、家庭、群体、社区纳入到社会治理共同体中。通过城乡社会工作站、社会工作岗等形式整合与动员社区多元主体,不仅在社区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也走出社区进行社会倡导以及社会行动,并通过合法合规渠道表达对于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的立法诉求与建议,以推动议案的提出以及法律的修订。

(三)拓展电竞防沉迷治理工具

治理工具是指各治理主体为了实现和满足公共需求、治理公共问题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实现机制和制度安排,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又体现为具体的政策工具。社会治理工具大致分为命令控制型治理工具、合作治理型治理工具、制度激励型治理工具和指引督促型治理工具。命令控制型治理工具是互联网规制机构依托其掌握的法定监管权力,对作为被规制对象的游戏企业、网络场所等所施加的一种强制性手段。比如多部门联合整治“黑网吧”行动、“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合作治理型治理工具跟随中国社会治理的转变逻辑,从以政府为单一治理主体转变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制度激励型治理工具主要是通过利益诱导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少等方式激励促进游戏企业方的行为改变并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提高技术手段,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从而实现治理目标。指引督促型治理工具是指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政府基于实现规制目标之需要,采取引导、协商、建议、督促的方式来实施规制,从而促进各主体更好遵守法律,达成规制目标。

各种治理工具均有其优缺点和适用的治理场景,有些传统治理工具存在静态化问题,有些新兴治理工具存在“规范真空”。社会工作者需将青少年电竞沉迷的问题置于系统中进行分析,并充当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倡导者、激励者、政策影响者等多重角色,联动家庭、教育机构、游戏行业企业、监管机构、传媒、社会组织与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可运用萨提亚冰山理论,以观察青少年自身在特定情境,尤其是压力状态下的行为和应对方式,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内在体验,包括青少年在电竞沉迷过程中的感受、对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本质,从而了解青少年电竞沉迷行为背后的内心需要,方能帮助青少年走出电竞沉迷困境,以弥补以往工具缺少探寻青少年内心真实想法的缺陷。

(四)关怀电竞防沉迷治理客体

青少年阶段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转变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埃里克森在其人类发展阶段论中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青少年社会化做出了概括,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是核心任务,通过他人对其的态度、与同伴建立亲密友谊来进一步认识自己(埃里克森,1998)。

青少年从生理层面的未发育完全走向成熟,从心理层面的自我意识不完全转变为能够自我认知。把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规范模式内化到个人的人格体系中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通过观察历程就能够进行学习,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认同与社会增强作用而习得的(阿尔伯特,2015)。对于那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一些充斥暴力、色情和金钱的电竞游戏,更容易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电竞游戏开发公司应重视增加电竞游戏内容中的正向价值。

社会工作者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以优势视角为基础,相信所有沉迷电竞的青少年都有做出改变的能力,通过挖掘其成长的潜力和能动性,给予他们尊重和支持,帮助他们重塑学习和成长的信心。此外,社会工作者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了解其沉迷电竞背后的深层原因——追求价值感与归属感、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由此提供有效的治疗性服务,协助青少年做出正向改变。

(五)跟踪与优化电竞防沉迷治理反馈

社会工作参与青少年沉迷治理的效果如何,评估机制必不可少。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评估方法和技术,系统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流程、方法、预期目的与效果,具有持续性、互动性、逐步深入、知识指引等特点。在青少年电竞防沉迷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根据青少年电竞沉迷的实际情况,采取基线测量方法、认定完成情况测量方法、目标完成尺度测量方法等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收集青少年自身的反馈、青少年父母的反馈、同学的反馈、老师的反馈、社区的反馈以及电竞治理相关主体的反馈,全面知晓青少年电竞沉迷的介入情况和实际效果。社会工作评估既是一个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总结、反思和持续优化的过程。社会工作参与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需向服务对象作出反馈,让青少年了解当前沉迷问题的解决情况;需向多元治理主体反馈,社会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专业目标和社会功能,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便选择更为恰当的治理机制与治理方式;需向治理过程和策略反馈,反思当前对青少年防沉迷及沉迷改善的介入策略是否恰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专业反思,提升后续的服务质量。通过持续评估和优化电竞防沉迷,实现电竞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策略思考

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是在专业伦理基础上通过专业工作方法和策略,为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构建社会治理多元体系,丰富和拓展全方位社会网络支持体系,并协调网络中各方的特点,针对青少年开展微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宏观层面的治理,同时通过分析介入效果,收集治理反馈,不断总结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的实践经验,从国家—社会—市场三维视角构建电竞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理论准备、政策导向和专业策略,协助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如图1 所示。

图1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策略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一)协同多元主体,构建支持网络

在青少年电竞防沉迷问题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顶层设计上关注电竞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电竞防沉迷法规,落实对电竞产业、电竞教育、电竞体育以及相关领域的监督和引领。破解青少年电竞沉迷难题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需结合融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引导青少年个体及组织全面、科学认知电竞正向价值,电竞不等同于游戏,电竞的体育、科技、文化等综合属性不容忽视。社会组织通过搭建平台,整合和盘活社会资源,提供适应青少年需求、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服务。就市场而言,电竞企业需自觉承担电竞防沉迷的主体责任,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与内容嵌入到电竞产业价值链当中,加强电竞产品和服务的正向引导。在电竞游戏研发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供给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电竞产品和服务,严格把控电竞中血腥、暴力、色情、文化自卑等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维护青少年健康绿色电竞场景。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电竞防沉迷,应该不断优化工作模式,实现从“关怀式”到“嵌入式”和“协同式”的发展模式转变,搭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行业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的多元主体共治平台,全方位构建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体系。在政府指导下,与多元治理主体建立起平等合作的工作关系。在电竞相关企业的价值链(如产品和内容研发、赛事运营、传播和服务等环节)中加入社会工作的角色,在整个电竞产业链中起到监督辅导、专业赋能、价值引导的作用,深入贯彻青少年防沉迷治理理念。与此同时,加强与其他主体的联系,运用“全貌”的工作理念,为沉迷电竞的青少年构建全方位的网络支持。依托社会工作机构和工作站点,连接学校、社区和家庭,了解青少年沉迷电竞的行为动机和真实感受,以此形成准确反馈,协调网络中各个主体的优势,如政府防沉迷法规的落实监管、游戏企业的技术提升、学校教育的行为引导、亲子之间的良性沟通、社区文化的宣传引导等等,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润滑剂”的作用,让各主体间相互配合,把工作焦点聚集在整个服务网络能否有效解决青少年电竞沉迷问题以及网络中各种主体的协调上。

(二)探寻多层策略,优化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需从不同维度探究如何提升解决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的工作方法。在微观层次上,针对青少年个体需求展开个案辅导和小组工作,在倾听青少年的声音了解其需要的基础上,评估开展专业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通过给案主建立契约、设立小目标、记秘密红账等方式记录案主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同时邀请案主参与社区活动,结交同辈群体,减少对虚拟网络的依赖。鼓励案主发展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重拾自信,最终减少对电竞游戏的依赖。如青少年电竞沉迷案主小王(化名),居住于S 省某社区,就读初中二年级,独生子,与父母共同生活。母亲在当地一家单位工作,父亲是长途货运司机,家庭条件较好,但是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给孩子购买了智能手机。从此小王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每天长时间玩王者荣耀和绝地求生等电竞游戏,对父母的劝告教育熟视无睹,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家庭矛盾。社会工作者面对案主沉迷电竞的现状,进行专业的分析预估,评估案主同辈群体关系的需求、家庭亲子关系的需求以及学校教育的需求,帮助父母与小王建立有效的家庭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中观层次上,针对青少年家庭及有相同背景或需要的青少年群体开展小组工作服务,通过具有趣味性、引导性和强体验感的群体活动,增加同辈群体之间的学习、交流、监督,修正小组成员对电竞的态度和行为,让其体会与同龄人一起协同的乐趣,协助案主从“电竞世界”回归现实。社会工作者定期组织家庭教育互助小组,通过家长们提出的问题或经验分享,让其学习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反思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是否合适,从而促进家庭成员之间良性互动。

在宏观层次上,深化针对法规或政策而进行的社区倡导和以青少年改变为取向的社区工作。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进行以电竞防沉迷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组织曾接受服务并已有改善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成立互助网络和志愿者团队进行经历分享,向沉迷电竞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推广健康使用电竞的理念;另一方面打造提升青少年参与的社区活动,如开展以感受自我为目的的社区公益表演课、以增强动手能力为目标的美食制作课等。

无论开展哪个层面的社会工作,都应注意优化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活动都是通过“输入—输出”过程实现的,社会工作服务一般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个阶段,需要将服务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把服务过程相关联的各阶段形成一个有机体,进行系统性控制和管理,将注意力集中到服务提供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工作方法的提升,扎根本土,满足青少年真实的需要,在提供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的方案时,应该做到多调研、多沟通、多创新、多学习,高质量地解决青少年电竞沉迷的问题。

(三)反思专业理论,加强学习实践

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社会工作有众多理论作为指导,解决电竞沉迷问题,如社会治理理论、青少年发展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和赋权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实践中指导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电竞沉迷的问题,还可以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视角、框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同时,理论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大量社会工作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应不断钻研,总结电竞沉迷青少年的特性问题,拓展经验,增强社会工作介入的适用性与有效性,从而形成学术资料,为后来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指导。不仅如此,社会生活不断变化,青少年的问题也在不断翻新,通过总结理论与实践,发现新现象,解决新问题,反复验证形成新的理论,更好地作用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四)注重个体特性,突显人文关怀

社会工作在介入青少年防沉迷过程中,应注重人文关怀,青少年这一时期身心发展迅速又异常敏感,要始终以青少年为中心,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青少年主体地位,承认与接纳青少年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充分照顾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坚持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理解青少年,强调青少年自身蕴含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的内在动力,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坚持整体性原则,重视青少年与其家庭、学校、社区、朋辈及服务机构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全面系统地识别青少年的需要,提供整合性社会工作服务。做好人本主义关怀,不给沉迷电竞的青少年贴上“问题青少年”的标签,而应挖掘其喜欢电竞的深层原因,为他们进行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接纳欣赏自己,用积极方法破解紧张、压力,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调控情绪,解决沉迷电竞的困扰。

(五)总结介入成效,做好追踪改进

做好评估,检验介入工作成效。一方面,前期的评估总结能够直观地看到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而后期的跟进服务能够巩固已有的改变。对青少年进行定期回访和跟踪,通过电话、在线跟进、个别会面、集体会面和跟进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等方式,了解他们当前的情况和需要,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对于后续的跟进,能够有目的地总结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电竞治理方面的成效,形成报告,向机构与社会交代和反馈,为青少年电竞治理相关主体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青少年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社会工作可运用数字化提升治理的系统性、持续性和客观性,如搭建数据平台将家校与电竞企业链接,通过后台导出数据(如运用APP 的“家长模式”),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进行跟踪,将青少年的电竞行为、电竞消费等电竞参与情况与其学习绩效、身体健康状况、课余活动方式、成长历程等数据进行数字化显示,作为青少年是否沉迷电竞的参考。由此既能加强各方协同,又能厘清电竞与青少年学习之间的关系,有效达成家校协同合作,还能推动社会工作等学科运用这些数据,对青少年电竞行为、心理与电竞防沉迷治理进行模型分析,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防沉迷治理指明方向,推动电竞防沉迷治理持续改进,实现高质量的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

四、结语

电竞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推动文化输出、提高参与者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要正视青少年沉迷于此的弊端。社会工作倡导让电竞拥抱青少年,充分发挥电竞对青少年的正向影响,从国家、社会和市场三维视角出发,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嵌入到电竞防沉迷治理中,通过丰富电竞防沉迷多元治理体系、纵贯电竞防沉迷治理过程、拓展电竞防沉迷治理工具、关怀电竞防沉迷治理客体、收集电竞防沉迷治理反馈等专业策略链接和整合社会资源、倡导多元主体协同行动、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全方位、多层次介入,有效预防青少年电竞沉迷,同时注重治理的价值介入与总结反思,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美满家庭,和谐社区,美好社会。

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视域下对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的研究和思考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基础、治理逻辑、治理策略和方法等方面需要不断总结、提炼和深化,贯彻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方针、提升电竞行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青少年电竞防沉迷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黄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罗怡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陈诗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本文刊发于《社会政策研究》2023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社会政策研究》简介
《社会政策研究》(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428/D)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由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和中国民政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国内第一本以社会政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期刊,旨在探讨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体系,增进社会福祉,促进社会进步。截至目前,本刊数十篇文章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在2018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布的公共管理学期刊转载情况排名中,全文转载量排名第10,转载率位列第5,综合指数排名第12;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公布的206种政治学类期刊关注度指数排名中,2018年排名第13,2019年排名第7,2020年排名第7;2020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被国家哲学社科文献中心评为政治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2021年进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2022年获得国家哲学社科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新刊;2023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2022年)”核心期刊。



★扫码购买


★投稿办法
请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至shzcyj2016@163.com

★ 联系方式
010-65123357  010-65156219

《社会政策研究》编辑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会政策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