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妮《從長安到日本:都城空間與文學考古》出版(附:妹尾達彥/序)
從長安到日本:都城空間與文學考古
郭雪妮 著
定價 98.8元
2020年8月出版
ISBN 978-7-5201-6424-5
社科文獻·九色鹿唐宋系列
【作者簡介】
郭雪妮,陝西西安人,文學博士。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4 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日本中央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歷史學博士後。主要從事東亞比較文學、東亞文學及文化交流史的教學與研究。已出版譯著兩部(日文、韓文各一部),編著教材兩部。近年來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四十篇。
【內容簡介】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部書稿可視為一種“嘗試集”,它借助東亞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環——“都城”這一視角,在“東亞都城時代”形成與解體的背景中,發掘唐長安城空間在日本的複製與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學中引起的連鎖性反映。以十世紀唐王朝的滅亡和長安作為東亞都城典範的失墜為分水嶺,嘗試解答了兩個問題:一是九世紀之前日本對唐長安城空間的複製與日本文人長安書寫稀薄之間的齟齬;二是十世紀以降隨著唐長安城的“消失”及東亞格局的變遷,“長安”如何成為日本文人建構國家認同,並在東亞世界獲取“小中華”身份的手段。本書綜合運用跨文化、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闡述了古代中日兩國的都城空間、王權書寫與國家想象之關聯。
目 錄
序章 在日本發現長安
第一章 《懷風藻》與遣唐使的長安體驗
一 遣唐使的長安體驗及其漢詩創作
二 奈良詩僧弁正在唐漢詩考論
三 藤原宇合的都城意識與國家觀
第二章 “敕撰三集”詩人對長安城的節制性觀看
一 平安朝樂府中的“長安—邊塞”模式
二 豔情詩與“女性觀看”機制
三 都城思想對九世紀初日本文人長安書寫之干預
第三章 《本朝無題詩》中的長安表述及隱喻
一 從東亞都城時代到“後長安時代”
二 借代與用典
三 慈恩寺:地理景觀與詩學空間的重構
第四章 圓仁的長安記事及其入唐說話
一 僧侶之眼:關於長安城的苦難記憶
二 長安體驗與書寫唐武宗之策略
三 圓仁入唐說話流變的思想史考察
第五章 《吉備大臣入唐繪卷》中的長安圖像
一 《江談抄》中的吉備入唐說話
二 松浦:畫卷上的長安風景
三 凝視長安建築中的隱喻
四 滑稽化的唐人群像
第六章 《弘法大師行狀繪》中的青龍寺
一 《弘法大師行狀繪》的傳承與史實
二 東寺本《行狀繪》中的青龍寺
三 “三國佛教史觀”與東寺本《行狀繪》的歷史意識
第七章 《松浦宮物語》與中世日本的長安想象
一 長安地名如何成為文學符號?
二 神仙思想與《松浦宮物語》對長安郊外的山水想象
終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歷史情感與都市想象——論明治日本人長安遊記的單一性
井上靖歷史小說對長安生活空間的“省墨化”書寫
後記
序 二
〔日〕妹尾達彥
眾所周知,隋唐時期長安的都市文化曾對日本產生過深遠影響,這在學界幾乎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僅就公元七至八世紀這一時段而言,日本不僅模仿長安城營造了平城京、平安京等古代都城,還廣泛吸收了從長安、洛陽發源的諸種公私領域的知識和文化,其中既關涉律令制、佛教、道教等思想哲學的接受,也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音樂等藝術領域的全面滲透。同時,日本還積極吸收了周邊的新羅、渤海等國家的先進文化,並以此為基礎創造了延續至今的日本古代國家的雛形。在東亞海域的民間往來尚未發達的時代,日本與海外的交流主要由日本派遣的遣唐使、遣新羅使、遣渤海使等使節團從及外國赴日使節展開,這一時期的外交給早期日本帶來了歐亞大陸最新的文化和消息,是日本古代國家形成時期不可或缺的存在。
公元七至八世紀這一時期日本的外交努力及積極輸入大陸文化的歷史,與十九世紀日本模仿歐美國家制度,想要建立一個近代國家的外交努力極其相似。從這一點來看,以遣唐使為開端,古代日本派遣至海外的使節團,所發揮的作用足以與江戶時代末期——從1860年開始至明治初期派遣的八次遣歐美使節團相媲美。如果我們重新回顧日本歷史的話,會發現七至八世紀和十九世紀這兩個時期,無疑是決定日本國家建立與發展命運的重要分水嶺。明治政府試圖通過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對日本進行近代化的政治改革,來創造一個足以對抗歐美的新的國家體制。而古代日本政府同樣是在導入中國大陸律令制的基礎上,建立了日本古代國家的雛形,使得“日本”這一國號登上國際舞臺,在東亞世界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而開始產生影響。可以說,七至八世紀也好,十九世紀也罷,都是日本在嚴峻的國際形勢中,試圖以獨立國家的身份躋身國際世界,嘔心瀝血進行外交的時代。
郭雪妮博士的這部著作,從七世紀末至八世紀初位於極東列島的日本國家的誕生入手,詳細闡明了日本如何在東亞國際社會中摸索、構建民族文化和傳統的精神過程。誠如古代日本模仿長安營造都城那樣,長安的都市文化也是當時的最高權力者及知識階層想要努力模仿的一種理想典範。但是,對於古代日本的知識階層而言,長安的形象並非一成不變,正如本書中反覆闡釋的那樣,隨著東亞國際關係的變遷,日本對於他者的認識也發生了急劇的轉變。與之相關,日本人的長安像也隨之不斷變化。
本書開篇首先討論了都城與文學的跨學科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文學研究“邊緣”的拓展。事實上,學術本身沒有“中心”或“邊緣”之分,學科體系是現代學術的產物,它容易把知識切得粉碎。所以很多學術突破都發生在學科交界的邊緣,原因是那裏本就不是邊緣,而是被忽略的地方。本書的一大優勢是作者作為文學研究者,卻並不局限於文學。讀者們可以從書中讀到大量的作者關於歷史、考古、宗教、繪畫等跨學科研究的思考。
該書本論部分植根於“漢”、“和”文獻,對日本人的長安形象的認識和變遷進行了分析。漢文文獻部分主要以《懷風藻》、“敕撰三集”和《本朝無題詩》為研究對象,和文文獻部分主要以說話文學、繪卷文學及物語文學文本為對象,選取了《今昔物語集》《吉備大成入唐繪卷》《弘法大師行狀繪詞》《松浦宮物語》等文本。終章部分討論了都城文化與想象的共同體,作者以長安的“不在場”為線索,揭開了“中華思想”與律令體制影響下的日本文人,如何在現實政治運作中模仿中國,卻又在精神世界中試圖對抗的矛盾心理。作者從豐富的史料出發,細膩地展現出了歷史深處的文學圖景。該著作所選取的問題及研究對象,都是之前學界鮮有關注或未及充分討論的問題。在進行中日文化交流研究的時候,需要兼備中國學與日本學的知識素養,其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作者綜合利用海量中、日文獻並兼跨文史領域,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部著作,是能體現當今青年學者研究水准的優秀成果。
郭雪妮氏從西安出發,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2年,獲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以聯合培養博士身份來到我執教的中央大學留學。赴日之後,她一方面積極參加大學院課程,學習日語;另一方面夜以繼日地搜集研究資料,不斷思索並提出問題。郭雪妮氏在日期間勤勉刻苦的姿態,也給日本大學院的學生們帶來了活力與影響。在我指導的大學院關於《長安志》的讀書會上,她的學習熱情也感染了整個讀書會的研究氣氛。
博士畢業之後,郭雪妮氏也先後接受過日本幾所大學的邀請,赴日進行學術交流。她在努力吸收學界最新學術動態的同時,從日本各地圖書館廣泛搜集到了大量的寫本文獻、宗教文書、繪畫資料等,並能迅速領會都市史研究的問題與方法,將其滲透在自己的研究中。她從自己獨特的研究視角出發,其數年思考的結晶就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部新著。日本目前還沒有與該書相近或類似的研究——關注日本人對長安的知識儲備與想象流變,從這層意義上來看,說郭雪妮氏的新著是研究中日之間都城與文學的代表性著作應該也不為過吧。通讀本書,讀者既會了解到古代日本知識階層他者意識的變遷,以及這一意識如何在長安形象中得以折射,也會驚歎於本書作者敏銳的問題意識與精確的分析能力。作為昔日的指導教授,我非常欣慰。同時,本書對古代日本他者意識流變的分析,在考察當代日本及東亞國際關係之際,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借此機會,祝願郭雪妮氏在將來有更多的新思考奉獻給學界。
2019 年11 月25 日於東京
(感謝九色鹿石志杭兄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