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蔡宁伟 | 黄山“三海”

2017-06-22 编辑晓杨 点读文学



          作者简介

蔡宁伟: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中国研究生》、《中国工商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城市金融》、《经济观察报》、《东亚经贸新闻》、《现代商业银行》、《欧洲新报》(Europe Times)、《环球时报》、《光明日报》、《金融时报》《科学时报》、《广州日报》、《大连日报》、《长春日报》《北京晚报》、《大连晚报》、《文学月刊》、《天津文学》《大连文艺》、《交际与口才》、《东方大学生》、《讽刺与幽默》《现代文萃》、《新民周刊》、《党政论坛》、《东西南北》《航空画报》、《海外文摘》、《今日文摘》、《女子文摘》、《江淮文摘》、《文汇报》、《新一代》、《新商报》、《新智慧》、《财经》、《视野》、《九鼎》(澳门)、《沫水》、网易、新浪、搜狐、腾讯、中国网、人民网、科学网、新华网、人民政协网、中国金融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精神文明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公共信息网、中国图书出版网等媒体发表百万字作品,作品曾获第三届梁斌文学奖一等奖、第一届中国诗词传承金奖、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最佳城市散文奖、首届金融文学作品大赛银奖、首届“常春藤”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电子银行“e时代互联网金融”征文一等奖等。今天特发给您,以尽微薄之力。

黄山“三海”


题记:古时黄白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更有徐霞客的“登黄山天下无山”之美誉,于是才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典故。也许,人一生中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黄山一定要多去两次。


登山:雾海


雨中登黄山,云雾满山巅。


伸手不见指,笑声天外来。


在这样湿冷的雨天,登山人少了许多。开始只有毛毛细雨,随着登山的高度上升,愈发大了起来。因为有背包,所以我们选择了特大号的雨衣,得以盖住后背和包,不过山风也随之增强,于是又展开了雨伞才勉强可以挡住。


也许唯一的好处是,本应乘坐8人的缆车,只有我们两人,算是“包厢”吧。但是一路之上,黄山的山色十分朦胧,原本的险峻奇雄都掩在烟云之后。估计待拨云见日之时,一定是另一种惊险惊叹的感觉。于是,又来了另一个好处,就是有恐高症的游人也不觉得害怕了,反正都是云里雾里的享受。后文我们还有表述。


缆车到站后,一路前行,上上下下,不知不觉中裤子几乎全部湿透,下面冷,上面热,下面是雨水,上面是汗水。不知这种登黄山的体验又有几何?待到了狮子峰上,发现只有我们两人,听风声、听雨声,声声入耳——这是大自然的仙风道骨。即便如此,近在咫尺、地标突出的石猴也不得见,只能想着那巨石的一面臆测了。


好在狮林宾馆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烘干机,下午出行才得以穿上暖和干燥的旅游鞋和袜子。从后山往前山光明顶而上,我们这个方向的也只有两人而已。这一路,攀登极为辛苦,汗水雨水掺杂在一起,山风忽上忽下,两旁却又没有太多的景色,于是显得单调了。直到从光明顶向飞来石而下,路上才充满了乐趣。登上高石,下面云蒸雾绕,即便壁立千仞、山风呼啸,也没有担惊受怕的感觉。这又是雨中登山的妙处了。


蒸腾:云海


黄山的海并非真的海,而是观云海的好去处。


既然说到云海,必须有几个条件:一是雨水充足,大雨之后是很好的时机;而是空间充足,云雾蒸腾需要足够的空间汇聚。于是,各个山峰之间的洼地便成为“造海”的福地,西海、北海、东海、前海就是这样的大片的山间空谷。其中,前海就是南海,因位于前山,故因此得名。这四海与奇松、怪石、灵猴一道被誉为“黄山四绝”。事实上,黄山本身水源不多,取水多来自山下,日照蒸腾出来,便成为云海汇聚的可能,也正因为地势,才有了四海绝色,广为流传。


其实,昨天我们从飞来石下到北海宾馆,已经领略了云海的奇观。北海宾馆古香古色,亭台楼阁就掩映在云海之中,即便这并非北海升腾的所在,但云海已经从山下升腾起来,漫过了整个宾馆。于是,在幽幽昏黄的路灯指引下,你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精致:这不是西游记里的天宫么?我们在那些古色古香的道路、拱桥和亭子中穿过,仿佛得道登天一般。


在这种情境下,连说话不知不觉都变得小声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不错,这里来过很多高人:有领袖伟人,也有文人墨客。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当属90多岁高龄上山的刘海粟先生了。先生之于黄山感情之深厚,立意之深远,前所未有。先生的泼墨和大写意把黄山的景色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此黄山不仅仅是不能移动的山,这里川夏秋冬的景色移动起来,传播到五湖四海、大洋内外。诚然,云海绝非黄山独有,但黄山的山势和云海相称,就是另一分变化多姿的景色了。如果说水墨用笔,指点黄山再恰当不过了。


魔幻:西海


西海以前叫做“魔幻景区”,2003年我和母亲来的时候,刚刚修好,走到绝壁山洞之处,天色已经黯淡下来,只得折返。


西海的昨天是迷离的,也是朦胧的,前次站在海拔1700多米高的飞来石上,全然感受不到下面壁立千仞无依倚,绝壁悬崖今天才露出峥嵘。如果今天还站在这里,恐怕我也是万万不敢的。山风从下面循壁而上,还未到,就已经吹了个透心儿凉。


所谓魔:在于黄山似的“盆景”,一山、一木、一草即为一景。这山峰,即便是尖尖的一支,在峰顶也常常有一个虬龙般的松树,那姿态再自信不过。千万棵松树,姿态万千,没有一处重复,更不要说一模一样的了。就连那无土的飞来石上,也有小松一棵,傲雪迎风。


所谓幻:在于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设计让我们惊奇。不要说一幢飞来石像极了天外来客,有的长方石柱犹如人工雕琢打磨,头大身小也能屹立不倒。一路上,人工的石桥、拱桥、护栏和拱门也是一景,与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它们就在山上,在飞檐走壁之间。


除了魔幻之外,西海大峡谷还十分奇险。


所谓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边是峰高挺入云,一边是岭绵延逶迤。西边的佛手石正是这般演绎,而东边的妙笔生花、十八罗汉朝南海也是如此。由于是沿着绝壁而下,那些台阶便嵌在山间,山峰的形状移步换景,更添魅力。


所谓险:人在悬崖上,身在山外游。我想,这步道上的险绝并不在于今天我们的行走,当初开路的工人才是命悬一线。上下千米,别说走,有的人趴着往下看都觉得头晕眼花、心惊胆战。难怪黄山的体验在五岳之上,华山也许不过如此。


魔幻奇险,评价这里再无人出之其右,再无景比肩其中。

温馨提示:本参赛作品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第二届“星月杯”全国散文征文启事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我们期待您的参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