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城市中的无产者

2016-10-02 小红帽编辑部 野狼财经


这是 小红帽 的第 4 篇文章。

此文共有 5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一、无房阶级


“我的办公室,在深圳一栋商住两用的公寓里。

每天,我去上班。经过那个开阔的小区,都可以看到业主们在散步,在遛狗,在带娃。

他们似乎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房子,已经涨到了8万一平。

他们看我的眼神,似乎略带同情。

我的衣着打扮表明,我是来上班的。我不是业主,或许准确地说,我是一个买不起房的无产者。以我目前的收入,不吃不喝,也买不起这个小区的一个厕所。

我何尝不希望成为他们,与他们一起散步?

现在,我在电梯里,连跟小朋友打个招呼的底气都没有。”


这是刘小姐的心声。在公司,她经常听到隔壁小孩的笑声。这让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似乎看到炊烟升起,自己却是过客。


她来深圳7年,一直没买上自己的房子。


早几年,想与男朋友结婚,然后买房,但是,情路崎岖,走着走着就散了。今日蓦然回首,不仅爱情无处安放,房也已经买不起了。


她成为了大城市里的无房者。


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一翻再翻。有房或无房,已经分为了两个阶级。


“我跟我的大学同学,可是走了两个极端。在毕业两年后,她嫁了个有钱老公,我依旧形单只影弄着报价单。我跟她在同一个办公室,她上班说房,我上班做表;她下班准时闪人看房,我下班继续加班;她在一旁鼓吹’谁不买房谁后悔终生’的论调,我在另一旁静静地跟别人看她笑话,她的动作像小丑一样。”


“谁想得到,几年后的今天,却是她看我笑话。她七八套房在手,车是奔驰,包是香奈儿,唇膏是阿玛尼,还有其他我自己也说不上的名牌,我们原在同一起跑线,却因为房子,成了两个阶级。”


最近,深圳推出的“六平方米鸽子笼”,标价88万,一度让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虽然荒诞,但毕竟也是一个窝啊。犹豫之际,鸽子笼已经售罄。



6平米空间的极致使用情景。


继续漂泊。


她此前最看重的,就是她的工作。由于业绩出色,她最近得到了提拔,工资也比以前增加了一些,但这对于购房而言,于事无补。


最近这几个月,这种情绪达到井喷之际。上海、深圳、北京这些一线城市,楼价飞速飙升,南京、杭州等沿海二线城市的房产圈更是疯狂:土拍随随便便就达到最高限价,房企争先恐后地抢地建楼,人们恐慌式疯狂购房。这一幕有点像丧尸片。


杭州限购令前的买房场景。


“再不购房,就要被挤到社会底层了”。这让刘小姐更加恐慌。


原来想着,自己读了个不错的大学,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怎么说也不会甩到社会底层。但她突然发现,劳动创造价值的时代已经远去,大城市里无房者们以“正当工作”赚钱的速度,已经远远地被房价抛离。

    


二、Fuk the Landlord


2014年9月30日至今,中国楼市已经持续增长了18个月了。


18个月的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4年9月30日新政出台至2015年3月30日新政出台。这一阶段,国家开始出台零星政策对楼市进行试探性刺激,对一线城市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交易量、价格开始回升。但政策效力昙花一现,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季度,尤其是2015年春节后,市场再度陷入低迷,量价都有下滑趋势。


第二阶段,市场表现为“反向分化”。2015年3·30新政以后,政府开始加大政策调控力度,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双管齐下,降准降息频繁,信贷限制宽松,出台了一系列普惠式刺激政策,造成市场“反向分化”,即需要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控制热度的一二线城市楼市反而更加火热,形成了一线城市房价升高、二线城市后来居上、三四线城市依旧萎靡不振的局面。


可惜,一切都是后知后觉。


我曾经在大山里跟德国人、瑞典人一起当过志愿者,给外国友人翻译墙壁上“斗地主”三个字的时候,用了三个带有强烈主观情绪的英文单词——“fu*k the landlord”。虽然粗暴,但很形象。放在现在,面对飞涨的房价,以及越来越快的时代列车,我脑海里突然再次飚出了这个词。


有人说,大城市里可以粗暴地分为两个阶级,有产者,和无产者。“产”,自然是房产。这条楚河汉界,只要房价变态高企一天,它就存在一天,怎样也跨不过去。


著名专栏作家黄佟佟,在一篇文章《我在广州打拼14年都没买房,是理性还是傻》中反思:“在楼市面前,如果你不去玩这个游戏,你可能就放弃了阶层的上升渠道,那结结实实地意味着要承受阶层分化的结果,不仅是你这一代的,还意味着下一代的。”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也刊登了《失去奋斗,再多的房产也无家可归》一文,一时间,嘘声一片。有网友评论,“失去奋斗,有再多房产也是无家可归;可没有房产,奋斗再久也依然是无家可归”;也有段子流出,“十大兴家行为,是在北京买房,在上海买房,在深圳买房,在杭州买房,在广州买房,在厦门买房,在南京买房,在苏州买房,在合肥买房;而十大败家行为呢?别的我都忘了,只记得一点,卖房创业名列第一。”



这是玩笑话,但谁都知道,玩笑折射出来的,是血淋淋的事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把大城市里的无房者,叫做“X漂”,北京有“北漂”,上海有“上漂”,广州深圳分别拥有“广漂”、“深漂”。现在,这些群体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相当微妙:不留心眼,辛辛苦苦积攒的资产就会在瞬间缩水;不留心眼,兢兢业业工作的价值就在资本打击下即刻归零。


时代的凶险,让无房者愤怒、无奈,但除了情感宣泄,逐步被“屌丝化”的无房者还能做什么?实话说,“奋斗文”主笔拟的标题是很好的,带有一种暖意,然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那种暖意,似乎在现实世界中难觅踪迹。或者评论的作者本身也不认为,老老实实工作、朝九晚五就能保证安居了。


同样在互联网流传的,是2000年港剧《大时代》中一段话,出自大反派许文彪之口:


我不是没有尝试过,我尝试安分守己,拼命干活!挣那么一点钱,我试过!

但是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们懂建筑懂盖楼么?他们只是拿一点点钱出来,花一点点时间,把房价超高不断地赚大钱!

这叫做公平么?

你去问问他们!随便问一个人!问问他们需要些什么!

他们的答案很简单,他们只想要意见普通很普通的房子!为什么他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供意见房子呢?

因为是那些有钱人在耍他们!越有钱的,就越玩得起!

这个世界公平吗?这个世界公平吗?!

   




三、投身于泡沫的人们


我跟一些没房的朋友拉了个群,房价的问题在那个群里很热,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了一堆,我从那一堆里,大概地总结了无房者的三大尴尬——


1.在城市中的自卑感。尤其是单身女性,八卦的邻居总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她们,猜测她们是做什么工作,同样也猜测着她们为什么男男女女住在一屋。


2.无家可归的不安全感。有可能碰上一个极品房东,且不说水电物业上随随便便坑你一把,租期更是说变就变。比如我一个同学,他刚搬进要租一年的屋子三个月,房东就告诉他,他儿子很快回国,这房子要给儿子,让他半个月之内搬走。虽然他最后拿到违约金4000,但那种突然无家可归的感觉真的让他毕生难忘。


3.刚需绑定的无力感。房子是稳定的象征,但中国传统和“特色政策”将这份提前并且放大——房子在现阶段并不是刚需,但是婚姻、二代教育等真正的刚需却与房产牢牢绑定。从结婚到生娃,每一项人生大事,在中国传统中,都一定牵扯到房子。


不买房,难道不可以么?


很遗憾的是,哪怕克服了以上第一点,但第二点、第三点依然是难关。尤其是与房子相挂钩的户籍政策,是房价坚挺的原因所在,也是强迫青年买房的现实困境。


林先生是杭州房产圈里的人,他说:“我知道,现在的市场根本不适合购房。圈里的专家都在说,今年年底,房地产市场就会降温。但在中国房市,什么判断都像玩笑,我慌了。”准备结婚的他,是真的需要属于他的房子,但事与愿违,“整个买房的过程十分恐慌。我交了五套房子的意向金,两套房子都被别人抢走了,另外两套房子谈判到最后业主没有诚意卖。其中一套房子,看房的时候业主当场就提价,但是排在我前面那个意向购房者还是接受了。”


这一切,就像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自身资产贬值的恐惧。


通常认为,过去的10年中中国房价的上涨与城镇化有关——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二线城市财富大量积累,吸引力增强,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导致城市房屋需求增加,房价自然看涨。


然而,这套理论已经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否定。

 

2014年开始,全国经济走势面临越演越烈的下行压力,城市内的房屋供给也逐渐饱和——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已建成和在建的住宅远超人们的当下需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按照上面的逻辑,原本应该降温的房价,依旧持续走高。


而在房价持续走高的过程,新的财富并没有被创造,正在发生的,仅仅是财富横向流动。资产遵循着马太效应从两条路线流动,从穷人到富人,从非一线城市到一线城市——这是一场有产者对无产者的资产掠夺。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发展到2015年,已经基本完成中期目标。大量制造业、工矿业等实业企业,进入产能过剩的阶段,这些企业开始大批撤离。这些掌握大量资本的企业,最害怕的是自身资产的缩水,所以在下一个投资势头明朗之前,会积极地寻找有效的保值手段。


每个老百姓都知道,通货膨胀会让资产迅速贬值,当人们要对自己的资产保值,会选择购买具有天然货币属性的黄金,以保障自己的资产不会在通胀过程中瞬间一文不值。


而现在,房产逐渐资本化,一、二线城市房价可观的增幅更超过黄金预期,因此,积极寻找保值手段的资本大佬看向了房市。于是,2014年末以来,大量资金从实业退出,涌入房产市场,地价升高,而后拉升房价。


之后,本身身处非一线城市、拥有多套住房的投机者,敏锐地捕捉到大宗资本的走向,纷纷快速动手,抛弃非一线城市的房产,转手将一线城市住房紧握在手里。这一买一卖,促使资金从非一线城市流到一线城市市场。


从企业资金,到投机者资金,大量资金涌入以一线房产市场,房价再度被大幅推升,导致本身当地工作的无房者资产被无限挤压——这让大城市的无房者陷入双重恐慌:一是刚需无法满足的恐慌,二是有房者资产的急速增长,而自身资产相对急速贬值的恐慌。


就数据而言,中国现阶段的房产泡沫已经超过当年的日本。


“当你无法知道房价泡沫什么时候破灭的时候,最好的、不被泡沫抛弃的方式,就是参与到这个泡沫里面来。”这是吴晓波说过的一句话。



四、那些依然自信的人们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227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17%,涨幅较上月扩大0.54个百分点。


从涨跌城市个数看,68个城市环比上涨,29个城市环比下跌,3个城市持平。与8月相比,9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2个,其中涨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36个,较上月增加7个。


2016年9月十大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按环比涨跌幅排序)

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根据对北京等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的活跃样本调查,2016年8月,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样本平均价格为34388元/㎡,环比上涨1.34%,同比上涨21.54%。


2016年9月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价格指数(按环比涨跌幅排序)

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这说明,大多数的无房者都在咬紧牙关,打算用自己一辈子的钱,投入到红红火火的房市之中。


其中,在深圳知名投行工作的吕先生,也将买房,但他却有自己盘算:“现阶段的房产是泡沫,谁都知道,但如果我什么都不做,错过了这场泡沫,我的资产也将被动地严重缩水。我们知道,支撑房价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经济增长,二是信贷增长,三是调控政策。今年的一线城市的房价一路垂直上升,楼市发烧导致政策收紧,一线城市限购升级,在一线城市买房,简直天荒夜谈。然而,一线城市的余热必定会向外辐射,所以,一线城市的周边城市群,必然是第二个发烧地。”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刚在广州南沙给了首付的陈先生,他说:“我在珠江新城(广州CBD)那边工作,从南沙到我工作的地方开车要40多分钟,但我依然买了,因为我看好这南沙的发展。不论是配套设施还是教学资源,日后都将逐步完善,这是块会升值的土地。现在房价一万多,我觉得可以承受得起。你要我把钱砸在市中心那一带,4、5万一平米的房价,升值空间究竟还有多少?我自己拿不准,当然也买不起。


有相信自己眼光的买房者有之,坚定地不在“泡沫”中嬉戏的租房客也有。在北京从事IT工作的David面对自己的刚需,就决定租房到底。


他说:“我看了下附近的房产中介,140平米的房子,总价1250万元,租金17000元/月,租售比1.63%,一个人手头有1250万元的现金,那么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每月可以拿到4万元-5万元,覆盖租金后还有很多的剩余资金,也就是说,租房相比买房,可以额外获得不菲的现金流。再者,房租是会涨,按照经验,每年大概会有10%左右的涨幅,但真的仔细计算,比起房价,你就会发现房租上涨的空间根本不算什么。至于婚姻什么的,坦白说,不结又如何。



五、天无绝人之路


在房价面前,大家都说“无房者”是盛世之下的蚁民,蜗居6平米似乎已经是最大的恩赐。然而他们好像忘记了,正是这些蚁民以服务、技术、专业技能等“生产”了这“盛世”。大宗资本拥有者对盛世的动向有绝对控制权,但“蚁民”每一次,都能绝处逢生。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时代的凶险一目了然,但有危就有机,所以,这房价大混战的时代,也是也是最具机会的时代——财富正在急速地分化。除了面上的两条遵循马太效应的大资金流向以外,一些小的资金流也在发挥着作用——在一线城市周边城市群择优选购的吕先生、根据政策预判购买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的陈先生,都是鲜活的例子。财富与权力的世袭,决定的只能是起点。


对房地产行业深有研究的学者童大焕讲的,“财富,控制在无形的头脑和观念里,由智慧决定而不由权力和世袭决定。虽然出身低微的人很不容易敞开心灵接受新事物,但一个家族、一个圈子、一个群体中只要有人一旦敞开心灵开放观念正确且果敢行动,就容易形成正向的示范效应,从而带动大家一起成长进步。”


无房者要让自己的资产不被贬值,就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现存的事实,积极运用自己的综合知识,瞄准一个方向——购买不动产也好、自我技能增值也好——奋力拼搏。只是记得,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穷途末路,都是因为没PlanB。


一位80年代来深圳闯荡的老企业家,对着小红帽编辑部成员说了一番话,可供你我共勉——


“60年代我们挨过饿,70年代下过乡,我们都快绝望了,但80年代我们看到了希望。90年代初我们很迷茫,是小平的南巡讲话振奋了我。过了几年我发了,去了香港,后来非典时,受到了打击。可是,我此前的一个港股,突然又涨回来了,我晚年又有了保障。天无绝人之路啊。哪怕是屡败屡战,但我从来没有丧失过希望。跟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那点困难又算什么?年轻人不应该轻言放弃。古人说得好啊: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资料:

[1] 房价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命题 [J]. 王剑波, 新经济,2008 . 第299期.

[2] 郭松海:让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位 [J].郭松海, 两会访谈, 2010(3), 39-41.

[3] 王炜, 于悦. 大中城市中低收入者付完房租仅够温饱 [N]. 人民日报, 20130607(02).

[4] 王亚煌. 无房者可以“天真”一下. [EB/OL].2014, 6-10

[5] 该出手买房了吗? [J], 马跃成, 城市发展,2015(5),14.

[6] 二线城市房价涨得有点“二” [J], 杨超, 城市发展, 2016(5), 54-55.

[7] 童大焕.现在就是屌丝逆袭的最好时代 [EB/OL]. 2016.5-14

[8] 刘戈. 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房价上涨是一轮财富大转移 [EB/OL].2016,9-21

[9] 曲线买房, 香港崩盘启示录, 微信公号, 2016, 9-27

[10] 新周刊, 所有劝人民群众不要买房的都是耍流氓, 微信公号, 2016, 9-28


* 注:非特别注明,图片来源均为网络


小红帽 出品

撰稿:丽雅

主编:马图斯

资料整理:刘小瘦  邹娜娜

美编:潘安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没有“非这样不可”的事。来点阳光,灿烂起来。推荐一下好友南七道的号,在这里,认识那些无畏的年轻人。

特别推荐

南七道





然后,由于留言有问,作为有求必应的“小红帽”,就一定得回答——


小红帽编辑部都有些什么银?


主编 马图斯:远去的男神,各种学历证书收集者

主笔 刘小瘦:气场很足的语文老师,田园主义者

编辑 丽雅:走在被启蒙的大道上,在挫折中成长

美编 潘安:要成为中国的富坚义博,拖延症大师

运营 邹娜娜:傻白甜一枚,走在颠覆三观的路上


⤵️ 这个是彩蛋,我们的自画像&自我介绍,你们笑吧~


 

!!!重点!!!


我们还招一位主笔!

要求:乐观,诚实,幽默,懂逻辑

有意请联系:redhat818@163.com

 




长安二维码识别




本文章及相关视频内容版权归“小红帽编辑部”所有

转载分享需获得授权

合作请回复“合作”

或发送邮件到合作邮箱:redhat818@163.com


“小红帽编辑部”是深度评论专业户。

我们试图读懂复杂的中国。

是有诚意的写作者,社会调研者,趋势判断者。

我们要做中国的托夫勒。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