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上映就引起轩然大波,高司令这部被总统都抵制的大片不简单啊!

海豹君 海报TV 2019-03-28


新年伊始,我们就见证了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这也是首次人类探测器造访月球背面。


海豹君不禁感叹我们又一次参与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更是想起了那个记载在人类历史上、为人类实现巨大飞跃的“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



他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和他一起成为了传奇。但他迂回曲折的登月之路却鲜为人知。



今天海豹君要介绍的这部电影,由阿姆斯特朗的个人传记《第一人》改编,将焦点放在他家庭的矛盾、无私的牺牲与难以平复的悲伤,展现了一个我们从未认识的阿姆斯特朗。


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导演是由《爆裂鼓手》惊艳四座,又凭借《爱乐之城》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米恩·查泽雷也是迄今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



此次继续沿用了男主瑞恩·高斯林,也就是影片中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挥长——尼尔·阿姆斯特朗。



高司令的悲伤,沉默,腼腆,很合适地锲入了阿姆斯特朗的形象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配乐。这是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和金牌配乐贾斯汀·赫维兹的第次合作。继《爱乐之城》的小金人后,他凭借《登月第一人》里的惊艳发挥,斩获了刚刚出炉的金球奖最佳配乐


贾斯汀·赫维兹在金球奖


从微小的旋律到登月的史诗一刻,每个环节的音效和配乐都接近完美。它引领着观众的想象力,拓展无限的宇宙空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浩瀚宇宙的内心旋律。



然而这部关于航天英雄的传记电影,看似爱国主义题材,一上映竟引起轩然大波。不仅被贴上了反美标签,还引起了川普的不满,甚至呼吁美国人民抵制该片。



只因为片中这一个镜头:


被视为人类登月最经典的一张照片,就是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插上美国国旗的一刻。



但电影竟然把这一段略过去了,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星条旗。



难怪被质疑没有爱国意识。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回应说,这部电影并不是政治表态,他觉得从一开始,影片的重心就不是登月本身,而是以人为本,是一次对阿姆斯特朗个人情感经历的展示。



换句话来说,就是拒绝“让这场里程碑的事件陷入一种爱国主义的自我庆祝里”。


所以影片没有什么宇宙浩瀚的壮阔景色,而是以第一视角,将视线封闭在狭小的驾驶舱内,伴随着升空时吵杂的巨响与令人窒息的混乱,加上极为摇晃的手持镜头,让观众体验到对于未知的恐惧与出生入死的紧绷感。



1966年,阿姆斯特朗乘坐双子星座8号执行太空任务时,飞船发生故障。


飞船故障并不是阿姆斯特朗的错,反而他还凭借娴熟的技术和冷静的头脑化解危机。然而NASA仍然决定让另一个人,爱德华·怀特做第一批登月的人。


电影中的爱德华·怀特


现实中的爱德华·怀特


结果1967年,阿波罗1号飞船在模拟登月时发生火灾,爱德华·怀特、维吉尔·格里森、罗杰·查菲三位宇航员无一生还



阿姆斯特朗失去首次登月的机会,原本是一个遗憾,却因祸得福捡回一条命,又幸运的成了登月第一人。



人生的魅力从来都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阿姆斯特朗并没有感到骄傲,因为他的成功建立在无数宇航员的性命之上,这样沉痛的代价,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当我们在惊叹人类登月的伟大时,往往会忽视这背后无数失败的瞬间,以及那些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人。




阿波罗11号登月之前,召开了记者发布会。



记者问阿姆斯特朗:“当你知道你要指挥这次飞行任务时,你会不会很惊讶,大喜过望?


他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我很高兴。”



正如导演查泽雷所言,“阿姆斯特朗并不是一个爱夸夸其谈的人,大部分宇航员可能都和大众的印象一致,看起来非常坚定干练。”



从影片开篇,危险的零重力飞行测试,到小女儿患脑瘤去世,阿姆斯特朗的悲伤贯穿了整部电影。



从冷战的开始,在美苏航天计划的竞赛中,阿姆斯特朗就只是一个平凡的工程师。应聘宇航员的挑战和工作,也是他离开家,逃避女儿去世的救命稻草。



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什么表情



对于工作的狂热和认真,却成为了他和家人的隔阂



他无法陪伴在他们的身边,甚至到了告别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




丧女的伤痛无法平复,于是他将心思全放在如同赌注般的太空任务上。片中不止一次出现他拿着望远镜看向月亮的镜头,那是一种狂热,也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可以说,家庭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大量的跟拍长镜头还原了家庭录影带的画面质感与拍摄方式。




无论是政治还是时局的压力,这些人类建造的庞然大物都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压迫感。影片中一首《Whitey on the moon》把民间抗议和NASA的赶工交叉剪辑,音乐与剧情的冲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



阿姆斯特朗就这样踏着无数宇航员的肩膀,走向一条漫长又黑暗的道路,直达那个跟他一样孤独、寂寞、寒冷的月球。他才最终放下了心结,达到了内心的平静。



同样作出牺牲的,还有他的妻子珍妮特



面对阿姆斯特朗可能一去不返的使命,她不知如何面对家庭和两个孩子的成长;她时刻担忧着丈夫,又要在孩子面前掩饰着紧张和不安。


她只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当阿姆斯特朗成功从月球返回,电影并没有给出“英雄归来,鲜花与千万人迎接”的场面。而是让宇航员待在隔离区恢复,妻子隔着玻璃,和心灵牵挂、相濡以沫的丈夫四目相对,两人的手指轻轻地碰触在玻璃上。无言的相望弥漫着悲伤



然而这一刻,他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阿姆斯特朗了。


在无数荣耀的背后,是无尽的空虚。珍妮特在媒体的闪光灯下强颜欢笑,但她知道,这些人终将夺去她熟悉的丈夫。



真实的阿姆斯特朗,在登月之后采访应酬不断,更加无暇照顾家人,两人最终在1991年离婚。这段分崩离析的爱情,就像那层玻璃般透明,且决绝。



珍妮特的扮演者,是《王冠》中展露头角的克莱尔·芙伊。她的诠释真实而又自然,夫妻生活中的快乐、紧张和疏离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众所周知,影片的背景是美苏“冷战时期”。肯尼迪在著名的演讲《我们选择登月中说到: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是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正因如此,肯尼迪为整个美国和NASA制定下了十年内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


肯尼迪在赖斯大学发表《我们选择登月》演讲


将人类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小”的一部电影,无关乎那“一大步”,只关乎这“一小步”。一个夹杂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甚至是摧残下的普通人,就这样被国家和时代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



阿姆斯特朗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他就是一个把女儿的羁绊带上月球的父亲。



影片最后,他将女儿的手链带上了太空,扔向了环形山谷,直到被黑暗吞噬。



世间只记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没人关心你在地球上的牺牲。巨大的付出到头来只是服务于政治斗争,剩下的只有在天外默默流下的泪水


阿姆斯特朗也被留在了月球,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在成为登月第一人的同时,我们不该忘记,他也是这个家庭里作为唯一成年男性的第一人,作为他父母子女的第一人,作为他妻子丈夫的第一人,作为他孩子父亲的第一人。


人类从来都不是生来伟大,而是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才称得上伟大。即使人类再渺小,太空再浩瀚,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来,这就是人类文明存在的根基。



后台回复“登月第一人”,获取汁源哦!


— the end —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往 期 回 顾


Contact us

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emmadios

投稿请联系微信:theoneqiujun


今日推荐的影视剧

豹友们,您还喜欢吗?

喜欢,请戳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