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 江苏科技大学张刘挺副教授等:子弹状钒基MOFs作为高活性催化剂促进MgH2的储氢性能
IJMMM
海洋之“镁”蕴藏绿氢,高效催化非同寻“钒”
在“海洋-氢能”能源理念引导下,中国已形成了基本的氢能发展体系框架。海水中有丰富的镁资源,世界上生产的镁有百分之六十来自海水。镁具有较高的储氢密度,良好的可逆性,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材料之一。钒基MOFs催化剂能够促进氢气分子在镁表面的解离与扩散,有利于加速镁的吸放氢反应速率,弥补固态储氢的内在不足。
文章信息
子弹状钒基MOFs作为高活性催化剂促进MgH2的储氢性能 (点击查看原文)
卢志禹, 何佳恒, 宋孟臣, 张焱, 吴富英, 郑家, 张刘挺
引用本文:
Zhiyu Lu, Jiahuan He, Mengchen Song, Yan Zhang, Fuying Wu, Jiaguang Zheng, Liuting Zhang, and Lixin Chen, Bullet-like vanadium-based MOFs as 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for promoting th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y in MgH2, Int. J. Miner. Metall. Mater., 30(2023), No. 1, pp. 44-53.
https://doi.org/10.1007/s12613-021-2372-5
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和高温煅烧成功制备了子弹状的MOFs-V。
027wt% MOFs-V的加入使MgH2的初始解吸温度由340.0降至190.6°C。在300°C条件下,MgH2+7wt%MOFs-V复合材料在5 min内释放了6.4wt%的H2。
03经20次循环后,MOFs-V样品掺杂的MgH2体系具有良好的储氢容量保持率。
04过渡金属与MOFs的结合有效增强了催化剂的活性,为设计和合成改善MgH2储氢性能的高效催化剂提供了思路。
文章导读
MgH2具有良好的可逆性,低成本和高的储氢容量(7.6wt%),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然而MgH2较高的起始解吸温度(约为340.0°C)和缓慢吸附/解吸动力学性能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金属钒的有机框架材料(MOFs-V),并通过球磨技术掺杂到MgH2来提高其储氢性能。
微结构分析表明煅烧后的MOFs-V具有子弹状结构。当加入7wt% MOFs-V后,升温放氢测试表明MgH2的初始放氢温度由340.0降至190.6°C。在300°C的恒温测试中,MgH2+7wt%MOFs-V复合材料在5 min内释放了6.4wt%的H2。对于升温吸氢测试,含7wt% MOFs-V的样品在3.2 MPa氢气压力60°C便开始吸氢。MgH2+7wt%MOFs-V的放/吸氢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8.4±2.9)和(30.3±2.1) kJ·mol-1,远低于MgH2的(157.5±3.3)和(78.2±3.4) kJ·mol-1。此外,MgH2+7wt%MOFs-V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储氢容量经过20个恒温循环后基本保持不变。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证实了吸放氢过程中生成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金属钒,从而显著改善了Mg/MgH2体系的储氢性能。
图文解析
图1 MOFs-V的制备流程图
采用简单的水热反应和煅烧法制备了具有子弹状结构的钒基MOFs材料。首先,将0.652 g硫酸钒氧化物水合物(VOSO4,Alfa,纯度99.9%)和0.664 g对苯二甲酸(Alfa,纯度98%)溶于45 mL二甲基甲酰胺(DMF,Alfa,纯度99.8%)溶液中,在100 mL不锈钢高压釜中剧烈搅拌45分钟。160°C保温36 h后用甲醇洗涤8次,离心后将得到的固体在180°C真空干燥24 h,最后在700°C N2气氛下煅烧5 h,便能得到钒基MOFs材料。
图2. (a) MgH2+xwt%MOFs-V (x = 0, 5, 7, 9)的非等温放氢曲线。(b) MgH2在300、325、350°C的等温放氢曲线。(c) MgH2+7wt%MOFs-V复合材料在250、275、300°C的等温放氢曲线。(d)制备的MgH2和(e) MgH2+7wt%MOFs-V复合材料的DSC曲线。(f) MgH2和MgH2+7wt%MOFs-V复合材料的基辛格图。
制备的MgH2在340.0°C开始释放H2,最终解吸量为7.3wt%。加入MOFs-V后,MgH2的初始解吸温度明显降低。综合考虑起始放氢温度和放氢量,MgH2+7wt%MOFs-V复合材料的脱氢性能最佳。从图2(b)可以看出,制备的MgH2表现出缓慢的解吸动力学,在300、325和350°C条件下,20 min内H2的释放量分别只有0.41wt%、1.93wt%和5.71wt%。而MgH2+7wt%MOFs-V复合材料在300°C下5 min释放约6.44wt% H2,在275°C下5 min释放约4.65wt% H2,如图2(c)所示。采用DSC和Kissinger法进一步研究了MOFs-V对MgH2解吸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显然,加入MOFs-V后与制备的MgH2相比,MgH2的峰值温度向低温区移动。此外,通过Kissinger法计算出MgH2+7wt%MOFs-V复合物的表观活化能为(98.4±2.9) kJ·mol−1,比MgH2的 (157.5±3.3) kJ·mol−1降低了约38%。
图3. (a) MgH2和MgH2+7wt%MOFs-V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氢曲线。(b) MgH2和(c) MgH2+7wt%MOFs-V复合材料的恒温吸氢曲线。(d) MgH2和MgH2+7wt%MOFs-V复合材料的Arrhenius曲线拟合。
图3(a)中,完全放氢的MgH2在181°C左右开始吸收H2,在399°C完成吸氢,吸氢量为7.3wt%。含7wt% MOFs-V的样品在60°C时开始吸氢,加热到217°C时吸氢6.7wt%,比完全放氢MgH2的2.0wt%高3倍。等温吸氢结果表明(图3(b)和(c)),随着温度的升高和MOFs-V的加入,吸氢动力学加快。完全脱氢后的MgH2在200、225和250°C条件下,前10 min的H2吸附量分别为1.04、2.74和4.96wt%。对于含7wt% MOFs-V的样品,即使在100°C的低温条件下,也能在前10 min内吸2.34wt%的H2。在125和150°C时,含7wt%MOFs-V的样品在前10 min内分别吸收了约3.79wt%和4.88wt% 的H2。此外,通过采用Johnson–Mhl–Avrami–Kolmogorov (JMAK)方程拟合了不同温度下MgH2和MgH2+7wt%MOFs-V复合材料的等温吸氢曲线,由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MgH2和MgH2+7wt%MOFs-V复合材料氢化反应的活化能Ea分别为(78.2±3.4)和(30.3±2.1) kJ·mol−1。显然,随着MOFs-V的加入,MgH2的吸氢表观活化能显著降低,这是MgH2吸氢动力学增强的直接原因。
图4. 300°C下MgH2+7wt%MOFs-V复合材料20次循环放氢曲线(a)和吸氢曲线(b)。
图4为MgH2+7wt%MOFs-V复合材料在300°C下的循环曲线。复合材料在第一次循环中释放了6.44wt%的H2,在第十次脱氢实验中仍然释放了6.40wt%的H2。在第20个周期中,MgH2+7wt% MOFs-V复合材料解吸了6.37wt%的H2,与第一次循环相比,保持了98.9%的储氢荣量。
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5180107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 BK20180986),浙江大学储氢研究室陈立新教授以及南京驰顺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
作者简介
张刘挺,工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主要从事金属氢化物、配位氢化物等储氢(锂)材料的基础研究以及氢化物储氢技术与装置、燃料电池氢源系统、氢化物储热装置,金属材料激光加工等应用开发。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创新项目、江苏科技大学“深蓝杰出人才”等项目。
目前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稀有金属》(中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青年编委,并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Applied Surface Science、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Dalton Transactions、Rare Metals等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
撰稿 | 田贵宾
排版 | 陈佩仙
编辑 | 陈佩仙、杜焱
审核 | 黄冬华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IJMMM)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1994年创刊,月刊。主要刊载矿物、冶金和材料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和特约综述等。被SCIE,EI,CAS,Scopus,ProQuest,OCLC,INSPEC等国际著名文摘或检索系统作为文献源期刊收录。入选中科院期刊分区二区。2021 JCR影响因子为3.850,在冶金与冶金工程学科和矿业工程与矿物加工学科位于Q1区, 在材料科学综合学科位于Q2区。2021 CiteScore为4.7,在材料科学–金属与合金类期刊中排名第27位(共155种期刊),位于Q1区。入选《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冶金工程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
联系我们CONTACT US网址:
http://www.springer.com/journal/12613
邮箱:journal@ustb.edu.cn
电话:+86 10 62332875
IJMMM公众号
IJMMM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