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面文章|北科大张林兴教授带领的功能薄膜研究小组:熵增策略实现铁酸铋基薄膜的铁电性增强及漏电改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IJMMM2024  Volume 31  Issue 10


封面故事


封面展示了铁电薄膜材料的熵增策略。该策略是一种通过增加系统的熵来优化材料性能的方法。在铁电材料中,通过精心选择并引入多种元素,在材料内部构建多样化的化学环境,从而有效增加系统熵。这种策略有助于提高薄膜的铁电性能,如增强剩余极化和降低漏电,提升其在存储器等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推动了铁电薄膜材料在商业应用中的进展。



文章信息

熵增策略实现铁酸铋基薄膜的铁电性增强及漏电改善(点击查看原文)

        芦栋飞,席国强,李航任,涂杰,刘修桥,刘旭东,田建军,张林兴

        引用本文Dongfei Lu, Guoqiang Xi, Hangren Li, Jie Tu, Xiuqiao Liu, Xudong Liu, Jianjun Tian, and Linxing Zhang, Enhanced ferroelectric and improved leakage of BFO-based thin films through increasing entropy strategy, Int. J. Miner. Metall. Mater., 31(2024), No. 10, pp. 2263-2273. 

        https://doi.org/10.1007/s12613-024-2915-7

        点击查看英文原文

        封面文章


        文章亮点
        01

        系统地研究了B位Co、Cu、Mn及A位Sm、Eu、La取代对BFO铁电薄膜的影响。

        02

        开发Sm、La、Co、Cu元素共取代的BFO薄膜并研究其铁电性增强和漏电降低的原因。

        03

        总结并提出了熵增策略可以进一步改善铁电薄膜的综合性能。


        文章导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钙钛矿铁电薄膜的研究现状和最具代表性的BFO铁电薄膜,系统地介绍了利用A位取代Bi,B位取代Fe以制备BFO铁电薄膜的研究现状。A位主要为稀土元素,高温状态下稳定不易挥发,B位主要为过渡金属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Fe3+的变价,降低漏电,从而提高BFO薄膜的铁电性能。但是,目前对于BFO的研究还处于瓶颈期,即不能实现大剩余极化的同时降低漏电,因此扼制了其在器件上的应用。因为高温退火下Bi3+易挥发,在制备过程中Fe3+易变价为Fe2+,而且元素取代的含量有一定的范围,不能完全扼制这种不良现象,到目前为止,对于BFO的研究尚未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其铁电性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碱土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而且这些阳离子具有优于Bi3+和Fe3+的稳定性,因而许多研究表明这些元素的引入可以改善BFO的铁电性。但是目前并未有人研究熵增对BFO性能的影响,这是走向高熵的重要一步。

        然后,系统的介绍了B位Co、Cu、Mn元素和A位Sm、Eu、La元素的取代对BFO晶体结构、铁电性和漏电的影响。结果证实,Sm和Eu的取代引言结构畸变为伪立方,而La取代则偏向于伪四方。压电力显微镜证实,制备的薄膜可以实现近180°的可逆切换。电滞回线表明,极化贡献的顺序如下:Cu>Co>Mn(B位),Sm>La>Eu(A位)。电流密度电压曲线表明,泄漏贡献的顺序如下:Mn<Cu<Co(B位),La<Eu<Sm(A位)。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Cu元素的引入有利于致密晶粒的形成,晶界增多,漏电减小。最后,通过Sm、La、Co和Cu元素的协同作用,剩余极化增加了287%,漏电下降了两个数量级。因此,本研究基于化学工程的增熵策略,注重提高铁电性和降低漏电流,为铁电器件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途径。


        图文解析


        图1 (a) Sm-CoCu、Eu-CoCu、La-CoCu、SmEu-CoCu、SmLa-CoCu和LaEu-CoCu的XRD图;(b) 结构变化图;(c) Sm-CoCu、Eu-CoCu、La-CoCu、SmEu-CoCu、SmLa-CoCu和(d)-CoCu剩余极化直方图;(d) 6个薄膜的铁电滞后回线;(e) 6个薄膜的泄漏电流密度

        图2 BFO基薄膜的性能统计表




        作者介绍



        张林兴,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铁电功能信息薄膜的新结构设计及器件研究,在巨极化铁电和超薄铁电等方面取得进展,发表SCI学术论文60多篇,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2篇)、Nat. Commun.、JACS、Nano Lett.、Appl. Phys. Rev.(2篇)等期刊发表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等项目12项。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小米青年学者、鼎新青年科学家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等。担任PNSMI、化学学报、IJMMM 等期刊的青年编委、Nanomaterials期刊的客座编辑,兼任JSPS HOPE Fellow、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膜材料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封面文章



        END


        供稿 | 芦栋飞

        排版 | 许欢欢

        编辑 | 陈佩仙

        审核 | 黄冬华








        期刊简介ABOUT US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IJMMM)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1994年创刊,月刊。主要刊载矿物、冶金和材料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和特约综述等。被SCIE,EI,CAS,Scopus,ProQuest,OCLC,INSPEC等国际著名文摘或检索系统作为文献源期刊收录。入选中科院期刊分区二区。2023 JCR影响因子为5.6,在冶金与冶金工程学科和矿业工程与矿物加工学科位于Q1区,  在材料科学综合学科位于Q2区前列。2023 CiteScore为9.3,在金属与合金类、材料力学类、材料化学类等类别中均位于Q1区。入选《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冶金工程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网址:http://ijmmm.ustb.edu.cn

        http://www.springer.com/journal/12613

        邮箱:journal@ustb.edu.cn

        电话:+86 10 62332875



        IJMMM公众号

        作者交流QQ群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IJMM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